Ⅰ 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密码技术主要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
有3种,链路加密、端一端加密和节点加密。
面向链路的加密方法对每一条链路独立地加密。加密算法被置于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上。链路加密的优点是:加密对用户是透明的,通过链路发送的任何信息在发送前都先被加密;每个链路只需要一对密钥,且加密可由硬件完成。激族缺点是:数据在中间节点以明文形式出现,且维护节点安全性的代价较高。
端一端加密方法建立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数据在中间节点设备中都以密文形式出现,密文仅在最终目的地才被解密。由于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一直处于密文的保护下,所以任何一条链路上的失误都不会影响数据的安全。该加密方式可以对主机到主机,终端到主机,主机对进程,进明掘弊程对进程进行保护。
节点加密方式与链路加密方式相似,在每对节点间共用一个密钥,不同之处在于通过中间节点的数据不再是明文散伏。节点加密方式舍弃了链路加密方式的缺陷,但增加了网络成本。
Ⅱ 数据库登陆时候,数据库客户端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网络上传输是否加密
是的,password的加密手段是摘要加密算法,比如MD5。id不需要加密。
以oracle为例,在默认的情况下,除了password之外,所有的数据都是明文传送方式。但是DBA可以在服务器端强制设置客户端使用安全的连接方式,比如Kerberos,这时传输的所有数据包括password的摘要加密结果都要经过kerberos认证加密之后再传送。其他的加密方式还有bs认证。
对于mysql,管理员可以设置ssl安全连接和ssh认证。
Ⅲ 无线路由器中 WEP,wpa,wpa2这三种加密方式有什么区别应该选择哪一种
目前无线路由器里带有的加密模式主要有:WEP,WPA-PSK(TKIP),WPA2-PSK(AES)和WPA-PSK(TKIP)+WPA2-PSK(AES)。 x0dx0a WEP(有线等效加密) x0dx0a WEP是WiredEquivalentPrivacy的简称,802.11b标准里定义的一个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安全性协议。WEP被用来提供和有线lan同级的安全性。LAN天生比WLAN安全,因为LAN的物理结构对其有所保护,部分或全部网络埋在建筑物里面也可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 x0dx0a 经由无线电波的WLAN没有同样的物理结构,因此容易受到攻击、干扰。WEP的目标就是通锋枣过对无线电波里的数据加密提供安全性,如同端-端发送一样。 WEP特性里使用了rsa数据安全性公司开发的rc4prng算法。如果你的无线基站支持MAC过滤,推荐你连同WEP一起使用这个特性(MAC过滤比加密安全得多)。 x0dx0a 尽管从名字上看似乎是一个针对有线网络的安全选项,其实并不是这样。WEP标准在无线网络的早期已经创建,目标是成为无线局域网WLAN的必要的安全防护层,但是WEP的表现无疑令人非常失望。它的根源在于设计上存在缺陷。在使用WEP的系统中,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是使用一个随机产生的密钥来加密的。但是,WEP用来产生这些密钥的方法很快就被发现具有可预测性,这样对于潜在的入侵者来说,就可以很容易的截取和破解这些密钥。即使是一个中等技术水平的无线黑客也可以在两到三分钟内迅速的破解WEP加密。 x0dx0a IEEE802.11的动态有线等效保密(WEP)模式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设计的,当时功能强大的加密技术作为有效的武器受到美国严格的出口限制。由于害怕强大的加密算法被破解,无线网络产品是被被禁止出口的。然而,仅仅两年以后,动态有线等效保密模式就被发现存在严重的缺点。但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错误不应该被当着无线网络安全或者IEEE802.11标准本身,无线网络产业不能等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修订标准,因此他们推出了动态密钥完整性协议 TKIP(动态有线等效保密的补丁版本)。 x0dx0a 尽管WEP已经被证明是过时且低效的,但是今天在许多现代的无线访问点和无线路由器中,它依然被支持的加密模式。不仅如此,它依然是被个人或公司所使用的最多的加密方法之一。如果你正在使用WEP加密,如果你对你的网络的安全性非常重视的话,那么以后尽可能的不要再使用WEP,因为那真的不是很安全。 x0dx0a WPA-PSK(TKIP) x0dx0a 无线网络最初采用的安全机制是WEP(有线等效加密),但是后来发现WEP是很不安全的,802.11组织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安全标准,也就是后来的 802.11i协议。但是标准的制定到最后的发布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考虑到消费者不会因为为了网络的安全性而放弃原来的无线设备,因此Wi-Fi联盟在标准推出银高拆之前,在802.11i草案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种称为WPA(Wi-FiProctedAccess)的安全机制,它使用TKIP(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它使用的加密算法还是WEP中使用的加密算法RC4,所以不需要修改原来无线设备的硬件,WPA针对WEP中存在的问题:IV过短、密钥管理过于简单、对消息完整性没有有效的保护,通过软件升级的方法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x0dx0a WPA的出现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认证机制,AP根据用户的认证结果决定是否允许其接入无线网络中;认证成功后可以根据多种方式(传输数据包的多少、用户接入网络的时间等)动态地改变每个接入用户的加密密钥。另外,对用户在无线中传输的数据包进行MIC编码,确保用户数据不会被其他用户更改。作为 802.11i标准的子集,WPA的核心就是IEEE802.1x和TKIP(TemporalKeyIntegrity Protocol)。 x0dx0a WPA考虑到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应用安全需要,例如:企业用户需要很高的安全保护(企业级),否则可能会泄露非常重要的商业机密;而家庭用户往往只是使用网络来浏览Internet、收发E-mail、打印和共享文念则件,这些用户对安全的要求相对较低。为了满足不同安全要求用户的需要,WPA中规定了两种应用模式:企业模式,家庭模式(包括小型办公室)。根据这两种不同的应用模式,WPA的认证也分别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大型企业的应用,常采用“802.1x+EAP”的方式,用户提供认证所需的凭证。但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网络或者家庭用户,WPA也提供一种简化的模式,它不需要专门的认证服务器。这种模式叫做“WPA预共享密钥(WPA- PSK)”,它仅要求在每个WLAN节点(AP、无线路由器、网卡等)预先输入一个密钥即可实现。 x0dx0a 这个密钥仅仅用于认证过程,而不用于传输数据的加密。数据加密的密钥是在认证成功后动态生成,系统将保证“一户一密”,不存在像WEP那样全网共享一个加密密钥的情形,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x0dx0a WPA2-PSK(AES) x0dx0a 在802.11i颁布之后,Wi-Fi联盟推出了WPA2,它支持AES(高级加密算法),因此它需要新的硬件支持,它使用CCMP(计数器模式密码块链消息完整码协议)。在WPA/WPA2中,PTK的生成依赖PMK,而PMK获的有两种方式,一个是PSK的形式就是预共享密钥,在这种方式中 PMK=PSK,而另一种方式中,需要认证服务器和站点进行协商来产生PMK。 x0dx0a IEEE802.11所制定的是技术性标准,Wi-Fi联盟所制定的是商业化标准,而Wi-Fi所制定的商业化标准基本上也都符合IEEE所制定的技术性标准。WPA(Wi-FiProtectedAccess)事实上就是由Wi-Fi联盟所制定的安全性标准,这个商业化标准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支持 IEEE802.11i这个以技术为导向的安全性标准。而WPA2其实就是WPA的第二个版本。WPA之所以会出现两个版本的原因就在于Wi-Fi联盟的商业化运作。 x0dx0a 我们知道802.11i这个任务小组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安全的无线局域网,所以在加密项目里规范了两个新的安全加密协定_TKIP与 CCMP(有些无线网路设备中会以AES、AES-CCMP的字眼来取代CCMP)。其中TKIP虽然针对WEP的弱点作了重大的改良,但保留了RC4算法和基本架构,言下之意,TKIP亦存在着RC4本身所隐含的弱点。因而802.11i再打造一个全新、安全性更强、更适合应用在无线局域网环境的加密协定-CCMP。所以在CCMP就绪之前,TKIP就已经完成了。 x0dx0a 但是要等到CCMP完成,再发布完整的IEEE802.11i标准,可能尚需一段时日,而Wi-Fi联盟为了要使得新的安全性标准能够尽快被布署,以消弭使用者对无线局域网安全性的疑虑,进而让无线局域网的市场可以迅速扩展开来,因而使用已经完成TKIP的IEEE802.11i第三版草案 (IEEE802.11i draft3)为基准,制定了WPA。而于IEEE完成并公布IEEE802.11i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后,Wi-Fi联盟也随即公布了WPA第2版 (WPA2)。 x0dx0a WPA = IEEE 802.11i draft 3 = IEEE 802.1X/EAP +WEP(选择性项目)/TKIP x0dx0a WPA2 = IEEE 802.11i = IEEE 802.1X/EAP + WEP(选择性项目)/TKIP/CCMP x0dx0a 还有最后一种加密模式就是WPA-PSK(TKIP)+WPA2-PSK(AES),这是目前无线路由里最高的加密模式,目前这种加密模式因为兼容性的问题,还没有被很多用户所使用。目前最广为使用的就是WPA-PSK(TKIP)和WPA2-PSK(AES)两种加密模式。相信在经过加密之后的无线网络,一定能够让我们的用户安心放心的上网冲浪。
Ⅳ 网络安全中加密和解密的原理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你的数据(明文)通过一种算法+加密密钥(密文),然后传输给另一方,另一方收到后用同样的算法+解密密钥(等同你的加密密钥)将你的密文解密。目前用的算法:哈希,MD5,SHA等。
Ⅳ 一般网页中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在传输过程中是通过什么加密的
对于打开了某个论坛,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其实如果网站设计者重视安全问题的话一般会对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加密,加密后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一连串的字符表示,所以即使别人窃取了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和密码,他们如果不知道怎么解密,他们只能得到一连串的字符,所以这也是一道防线。
接下来就是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技术
所谓加密(Encryption)是指将一个信息(或称明文--plaintext) 经过加密钥匙(Encrypt ionkey)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 ciphertext),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Decryti on key)还原成明文。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下,才能解除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解密,这就是所谓的密钥。其密钥的值是从大量的随机数中选取的。按加密算法分为专用密钥和公开密钥两种。
专用密钥,又称为对称密钥或单密钥,加密时使用同一个密钥,即同一个算法。如DES和MIT的Kerberos算法。单密钥是最简单方式,通信双方必须交换彼此密钥,当需给对方发信息时,用自己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而在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用对方所给的密钥进行解密。这种方式在与多方通信时因为需要保存很多密钥而变得很复杂,而且密钥本身的安全就是一个问题。
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6 4位的数据块,其中8位用作奇偶校验,剩余的56位作为密码的长度。第一步将原文进行置换,得到6 4位的杂乱无章的数据组;第二步将其分成均等两段 ;第三步用加密函数进行变换,并在给定的密钥参数条件下,进行多次迭代而得到加密密文。
公开密钥,又称非对称密钥,加密时使用不同的密钥,即不同的算法,有一把公用的加密密钥,有多把解密密钥,如RSA算法。
在计算机网络中,加密可分为"通信加密"(即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和"文件加密"(即存储数据加密)。通信加密又有节点加密、链路加密和端--端加密3种。
①节点加密,从时间坐标来讲,它在信息被传入实际通信连接点 (Physical communication link)之前进行;从OSI 7层参考模型的坐标 (逻辑空间)来讲,它在第一层、第二层之间进行; 从实施对象来讲,是对相邻两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不过它仅对报文加密,而不对报头加密,以便于传输路由的选择。
②链路加密(Link Encryption),它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是对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不仅对数据加密还对报头加密。
③端--端加密(End-to-End Encryption),它在第六层或第七层进行 ,是为用户之间传送数据而提供的连续的保护。在始发节点上实施加密,在中介节点以密文形式传输,最后到达目的节点时才进行解密,这对防止拷贝网络软件和软件泄漏也很有效。
在OSI参考模型中,除会话层不能实施加密外,其他各层都可以实施一定的加密措施。但通常是在最高层上加密,即应用层上的每个应用都被密码编码进行修改,因此能对每个应用起到保密的作用,从而保护在应用层上的投资。假如在下面某一层上实施加密,如TCP层上,就只能对这层起到保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能否切实有效地发挥加密机制的作用,关键的问题在于密钥的管理,包括密钥的生存、分发、安装、保管、使用以及作废全过程。
(1)数字签名
公开密钥的加密机制虽提供了良好的保密性,但难以鉴别发送者, 即任何得到公开密钥的人都可以生成和发送报文。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等问题。
数字签名一般采用不对称加密技术(如RSA),通过对整个明文进行某种变换,得到一个值,作为核实签名。接收者使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运算,如其结果为明文,则签名有效,证明对方的身份是真实的。当然,签名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将签名附在明文之后。数字签名普遍用于银行、电子贸易等。
数字签名不同于手写签字:数字签名随文本的变化而变化,手写签字反映某个人个性特征, 是不变的;数字签名与文本信息是不可分割的,而手写签字是附加在文本之后的,与文本信息是分离的。
(2)Kerberos系统
Kerberos系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Athena工程而设计的,为分布式计算环境提供一种对用户双方进行验证的认证方法。
它的安全机制在于首先对发出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认其是否是合法的用户;如是合法的用户,再审核该用户是否有权对他所请求的服务或主机进行访问。从加密算法上来讲,其验证是建立在对称加密的基础上的。
Kerberos系统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Notes 中),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安全性高,Kerberos系统对用户的口令进行加密后作为用户的私钥,从而避免了用户的口令在网络上显示传输,使得窃听者难以在网络上取得相应的口令信息;
②透明性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仅在登录时要求输入口令,与平常的操作完全一样,Ker beros的存在对于合法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③可扩展性好,Kerberos为每一个服务提供认证,确保应用的安全。
Kerberos系统和看电影的过程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只有事先在Ker beros系统中登录的客户才可以申请服务,并且Kerberos要求申请到入场券的客户就是到TGS(入场券分配服务器)去要求得到最终服务的客户。
Kerberos的认证协议过程如图二所示。
Kerberos有其优点,同时也有其缺点,主要如下:
①、Kerberos服务器与用户共享的秘密是用户的口令字,服务器在回应时不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假设只有合法用户拥有口令字。如攻击者记录申请回答报文,就易形成代码本攻击。
②、Kerberos服务器与用户共享的秘密是用户的口令字,服务器在回应时不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假设只有合法用户拥有口令字。如攻击者记录申请回答报文,就易形成代码本攻击。
③、AS和TGS是集中式管理,容易形成瓶颈,系统的性能和安全也严重依赖于AS和TGS的性能和安全。在AS和TGS前应该有访问控制,以增强AS和TGS的安全。
④、随用户数增加,密钥管理较复杂。Kerberos拥有每个用户的口令字的散列值,AS与TGS 负责户间通信密钥的分配。当N个用户想同时通信时,仍需要N*(N-1)/2个密钥
( 3 )、PGP算法
PGP(Pretty Good Privacy)是作者hil Zimmermann提出的方案,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编写的。公开密钥和分组密钥在同一个系统中,公开密钥采用RSA加密算法,实施对密钥的管理;分组密钥采用了IDEA算法,实施对信息的加密。
PGP应用程序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速度快,效率高;另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它的可移植性出色,它可以在多种操作平台上运行。PGP主要具有加密文件、发送和接收加密的E-mail、数字签名等。
(4)、PEM算法
保密增强邮件(Private Enhanced Mail,PEM),是美国RSA实验室基于RSA和DES算法而开发的产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个人的隐私功能, 目前在Internet网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为E-mail用户提供如下两类安全服务:
对所有报文都提供诸如:验证、完整性、防抵 赖等安全服务功能; 提供可选的安全服务功能,如保密性等。
PEM对报文的处理经过如下过程:
第一步,作规范化处理:为了使PEM与MTA(报文传输代理)兼容,按S MTP协议对报文进行规范化处理;
第二步,MIC(Message Integrity Code)计算;
第三步,把处理过的报文转化为适于SMTP系统传输的格式。
身份验证技术
身份识别(Identification)是指定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过程。身份认证(Authertication)是系统查核用户的身份证明的过程。人们常把这两项工作统称为身份验证(或身份鉴别),是判明和确认通信双方真实身份的两个重要环节。
Web网上采用的安全技术
在Web网上实现网络安全一般有SHTTP/HTTP和SSL两种方式。
(一)、SHTTP/HTTP
SHTTP/HTTP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信息进行封装。封装的内容包括加密、签名和基于MAC 的认证。并且一个消息可以被反复封装加密。此外,SHTTP还定义了包头信息来进行密钥传输、认证传输和相似的管理功能。SHTTP可以支持多种加密协议,还为程序员提供了灵活的编程环境。
SHTTP并不依赖于特定的密钥证明系统,它目前支持RSA、带内和带外以及Kerberos密钥交换。
(二)、SSL(安全套层) 安全套接层是一种利用公开密钥技术的工业标准。SSL广泛应用于Intranet和Internet 网,其产品包括由Netscape、Microsoft、IBM 、Open Market等公司提供的支持SSL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以及诸如Apa che-SSL等产品。
SSL提供三种基本的安全服务,它们都使用公开密钥技术。
①信息私密,通过使用公开密钥和对称密钥技术以达到信息私密。SSL客户机和SSL服务器之间的所有业务使用在SSL握手过程中建立的密钥和算法进行加密。这样就防止了某些用户通过使用IP packet sniffer工具非法窃听。尽管packet sniffer仍能捕捉到通信的内容, 但却无法破译。 ②信息完整性,确保SSL业务全部达到目的。如果Internet成为可行的电子商业平台,应确保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信息内容免受破坏。SSL利用机密共享和hash函数组提供信息完整性服务。③相互认证,是客户机和服务器相互识别的过程。它们的识别号用公开密钥编码,并在SSL握手时交换各自的识别号。为了验证证明持有者是其合法用户(而不是冒名用户),SSL要求证明持有者在握手时对交换数据进行数字式标识。证明持有者对包括证明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标识以说明自己是证明的合法拥有者。这样就防止了其他用户冒名使用证明。证明本身并不提供认证,只有证明和密钥一起才起作用。 ④SSL的安全性服务对终端用户来讲做到尽可能透明。一般情况下,用户只需单击桌面上的一个按钮或联接就可以与SSL的主机相连。与标准的HTTP连接申请不同,一台支持SSL的典型网络主机接受SSL连接的默认端口是443而不是80。
当客户机连接该端口时,首先初始化握手协议,以建立一个SSL对话时段。握手结束后,将对通信加密,并检查信息完整性,直到这个对话时段结束为止。每个SSL对话时段只发生一次握手。相比之下,HTTP 的每一次连接都要执行一次握手,导致通信效率降低。一次SSL握手将发生以下事件:
1.客户机和服务器交换X.509证明以便双方相互确认。这个过程中可以交换全部的证明链,也可以选择只交换一些底层的证明。证明的验证包括:检验有效日期和验证证明的签名权限。
2.客户机随机地产生一组密钥,它们用于信息加密和MAC计算。这些密钥要先通过服务器的公开密钥加密再送往服务器。总共有四个密钥分别用于服务器到客户机以及客户机到服务器的通信。
3.信息加密算法(用于加密)和hash函数(用于确保信息完整性)是综合在一起使用的。Netscape的SSL实现方案是:客户机提供自己支持的所有算法清单,服务器选择它认为最有效的密码。服务器管理者可以使用或禁止某些特定的密码。
Ⅵ 数据在网络上传输为什么要加密现在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主要有哪些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通常有线路加密与端—端加密两种。线路加密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
端—端加密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且由TCP/IP进行数据包封装,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到达目的地,将被自动重组、解密,而成为可读的数据。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权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常见加密算法
1、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对称算法,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2、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的对称算法,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3、RC2和RC4:对称算法,用变长密钥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比 DES 快;
4、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使用 128 位密钥提供非常强的安全性;
5、RSA:由 RSA 公司发明,是一个支持变长密钥的公共密钥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块的长度也是可变的,非对称算法; 算法如下:
首先, 找出三个数,p,q,r,其中 p,q 是两个不相同的质数,r 是与 (p-1)(q-1) 互为质数的数。
p,q,r这三个数便是 private key。接着,找出 m,使得 rm == 1 mod (p-1)(q-1).....这个 m 一定存在,因为 r 与 (p-1)(q-1) 互质,用辗转相除法就可以得到了。再来,计算 n = pq.......m,n 这两个数便是 public key。
6、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标准的 DSS(数字签名标准),严格来说不算加密算法;
7、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对称算法,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在21世纪AES 标准的一个实现是 Rijndael 算法。
8、BLOWFISH,它使用变长的密钥,长度可达448位,运行速度很快;
9、MD5:严格来说不算加密算法,只能说是摘要算法;
对MD5算法简要的叙述可以为: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6)网络传输中对用户密码加密扩展阅读
数据加密标准
传统加密方法有两种,替换和置换。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替换的方法:使用密钥将明文中的每一个字符转换为密文中的一个字符。而置换仅将明文的字符按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都是不够安全的,但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相当高的安全程度。
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简称DES)就采用了这种结合算法,它由IBM制定,并在1977年成为美国官方加密标准。
DES的工作原理为:将明文分割成许多64位大小的块,每个块用64位密钥进行加密,实际上,密钥由56位数据位和8位奇偶校验位组成,因此只有56个可能的密码而不是64个。
每块先用初始置换方法进行加密,再连续进行16次复杂的替换,最后再对其施用初始置换的逆。第i步的替换并不是直接利用原始的密钥K,而是由K与i计算出的密钥Ki。
DES具有这样的特性,其解密算法与加密算法相同,除了密钥Ki的施加顺序相反以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加密算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据加密
Ⅶ 网络数据加密主要有哪三种方式
一般的数据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个层次来实现: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
1.链路加密
对于在两个网络节点间的某一次通信链路,链路加密能为网上传输的数据提供安全保证。对于链路加密(又称在线加密),所有消息在被传输之前进行加密,在每一个节点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然后先使用下一个链路的密钥对消息进行加密,再进行传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一条消息可能要经过许多通信链路的传输。
2.节点加密
尽管节点加密能给网络数据提供较高的安全性,但它在操作方式上与链路加密是类似的:两者均在通信链路上为传输的消息提供安全性;都在中间节点先对消息进行解密,然后进行加密。因为要对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所以加密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3.端到端加密
端到端加密允许数据在从源点到终点的传输过程中始终以密文形式存在。采用端到端加密(又称脱线加密或包加密),消息在被传输时到达终点之前不进行解密,因为消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均受到保护,所以即使有节点被损坏也不会使消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