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的“脸”我做主——互联网时代,如何守护“脸安全”呢
不要乱扫脸。在某些机器上会要求我们进行人脸识别,对于不是正规的厂家或者是不正规的要求,尽量不要去做这件事。
人脸作为生物识别的一种,具备唯一性,一旦发生信息泄露风险很大。
当人脸识别站上风口,争议也未曾间断。
如今,人们刷脸支付、刷脸安检、刷脸入住酒店……纵然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多层面,但目前仍旧有技术困局。与此同时,狂飙突进之际,反思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人脸识别,边界在哪?在隐私、安全和便利三者的平衡上,应当恪守怎样的“游戏规则”?
就争议来说,重点不是换脸本身会不会存在问题,而是民众能不能对这一技术形成可靠的辨识,比如我们看漫画时,知道是假的。如果一些技术的使用,使得民众或一般人在短时间里难以辨识,就可能存在风险,例如对新闻联播主播进行换脸,然后制造假新闻。
人脸识别在有的领域可能会产生很大风险,包括新闻领域,通过深度伪造技术使得伪造的新闻图片传播。
吴沈括(联合国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问题高级顾问):技术是中立的,但使用技术的人是有立场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问题不在于该项技术本身,而是应用的问题。危险在于利用这项技术达到了不该达到的目的,实施了不该实施的行为。
人脸识别技术一旦被普及,它可以定位某人而该人却毫不知悉。该项技术用于侦查犯罪就是助力公共安全;当用于跟踪他人,就可能侵犯隐私,干涉他人自由;假如应用于冒充他人,就是在实施犯罪。因此,人脸识别技术是否有害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能不能保证?
张百川(网络安全专家):人脸数据被广泛应用肯定会存在风险,网络黑产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人脸识别刚出现时,拍张照片打印出来就可能破解,现在你可能会注意到,有些软件会要求你眨一下眼,点一下头,但其实也可能被破解。但我还想说,其实指纹识别一样有风险,曾经也有过指纹数据泄露的案例。
马杰:所谓“破解生物识别”,是个“欺骗传感器”的过程。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都采用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但是我们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这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大都存在“传感器容易被欺骗”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研究表明,虽然生物识别已经越来越主流,但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并非万无一失。
但大家也不用过分担心,此前曾经发现的漏洞基本都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生物识别安全性的目的,一方面是呼吁设备厂商在考虑产品体验的同时多兼顾安全性,另一方面和厂商共同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共同推进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
陈立彤(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人脸识别技术本是用来验证“你是否真的是你所说的你”,在远程控制交易或者身份确认的情形下,确认一个行为是由本人亲自实施的。它是解决电子支付、网络交易、网络申请公共服务等身份安全问题,至今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但是,一旦人脸信息这种易获取的“生物密码”丢失或者被人随意更换,那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真实身份,也成了无稽之谈。
大众如何才能保护隐私?
陈立彤:大众应当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认真阅读隐私政策,发现可疑条款或者隐私条款过于模糊不清、晦涩难懂的情况以及对APP或者其背后公司信任度不够时,应当拒绝使用该APP。此外,在个人信息侵权事件发生后,应当及时向法院起诉、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
吴卓群:由于人脸识别的方式是先收集人脸数据,然后来匹配验证的,所以人脸识别机构其实已经搜集了很多面部特征、原始图片以及照片,这些都会保留在其服务器上,因此普通的民众很难去规避人脸识别的风险。大众能注意的是不要给特别小的人脸识别机构提供照片。
来看,人脸识别被曝光滥用的案例是比较少的,但是换脸等攻击方式已经比较普遍了。对于人脸识别,事实上每一家公司的算法都是有一些区别的,采用不同算法通过不同传感器传回来的人脸数据每一家也都不一样。因此,同一张照片在一家能识别成功,在另一家就不一定能识别成功。
C. 造福人类的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网络世界是否安全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的智能AI技术也被应用到生活中,像人脸识别技术现在在生活中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一些火车站、公司或是支付软件都会选择人脸识别系统来工作,虽然这个技术很方便,但是网络的世界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
所以对于这种人脸识别系统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世界,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使用支付软件或者是进行一些需要扫脸识别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保证自身的财产安全。虽然说人脸识别系统还存在着很大的技术误差,但是它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所以针对于人脸识别技术中的bug,科研部门应该尽快的找出解决的办法和应对的措施,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和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这种隐患会让人们打消对这种新技术的尝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