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如何对待网络舆情:
乐思软件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持续有序发展、维护社谐稳定的极重要素。各级政府应加强舆情监控,及时获知舆情态,深刻分析舆情信息,形成具有价值的舆情报告,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从而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
政府只有做好舆情监测,才能及时发现负面舆情信息,以启动应对措施或者应急预案。论坛、社区、博客、贴吧为网民发表言论提供了阵地,如果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会造成突发舆论的大面积传播,特别是一些负面言论,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破坏投资环境、损害领导威信,这类信息需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其次舆情监测还可以帮助政府及时了解民众对于某事件、人物、或者部门的意见,发现通过正规渠道难以发现的信息,以辅助制定正确的决策。
二、如何提升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领导干部应当了解互联网,这是正确应对的基础。一要加强学习。了解并掌握互联网的一些基础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一些基本技巧。二要了解网络舆论。要看得懂网络舆论,知晓网络语言的基本含义。能对网络舆论的性质作出基本的判断,正确区分出一般网络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知晓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网络舆论产生的载体,网络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三要了解并掌握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基本的技巧。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观点时要进行充分的思考,不成熟的不讲,不合理的不讲。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网络舆论虽然产生并流传于网络上,其根源还在现实生活。因此,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加强日常工作的处理是重要一环。首先,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要对时代背景有基本的判断,准确的理解并掌握上级的精神,不说、不做与时代精神、发展趋势和上级精神相违背的话、相违背的事;对所主管或分管的工作了然于胸,不说外行话;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领导干部身份,不说与自己身份不符的话;时刻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说与党的基本政策、基本信仰相违背的话;不断的聆听并吸收群众意见,尊重民意,不说“雷人”的话。
其次,要创新政府新闻机制建设。包括建设好并充分发挥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堵死流言产生的现实途径;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对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释疑答难;加强与网友的沟通,采取“做客”、与网友网上聊天等形式,主动的说明问题;加强政府网络平台的建设,主动设置话题,主动的引导网友。五要加强网络信息的回应工作。
第三,要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决策的结果,并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
第四,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督机制。针对一般性的网络舆论,要知晓,能判断,有回应。要特别注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监控,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要做到有预案、有应对、有措施。
3、“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应对网络舆论要注意方式方法,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这是应对网络舆论的落脚点。具体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第一时间处理的原则。对网络舆论,特别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一定要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应对,不能拖拖拉拉。坚持开放的原则。网络在上达民意、公开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和重要。网络已成为作为社会公众一部分的网民群体最为直观、便捷、互动、顺畅的参政议政平台,要让网友充分的发声,这既是政府的职能之所在,也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坚持包容并蓄的原则,对于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吸收,一时做不到的,吸收不了的,要进行充分地、合理地解释,解释要尽量做到详细,不但要讲清楚为什么没有采纳,而且要讲清楚在什么条件下、经过多长时间会采纳,同时,还要讲清楚已经或即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
Ⅱ 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一、第一时间原则
从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来看,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便会留下深刻印象,政府要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效地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公众的认知产生影响作用。网络的出现使政府应对媒体危机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在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媒体,发布官方说明,正面应对网络上的各种传言,否则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政府将显得非常被动。
二、重视媒体原则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形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已成为当今民意表达最汹涌的场所,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必须必以往更加尊重和重视媒体,塑造在媒体面前的良好形象。要达到此目的,政府不仅要在危机发生后对积极应对媒体的每一个质疑,注意自己的每一个措辞,谨言慎行,更要在平时就下足功夫。首先,政府应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平时就要注意经常与各种媒体打交道,进行良性沟通,积累人脉,赢得好感。同时,政府还要培养“意见领袖”,引导舆论走向。
三、留有余地原则
在政府媒体危机公关中,政府要注意一条原则——留有余地原则。一是话不要说得绝对,二是不要过度承诺。政府要意识到自己面对媒体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广泛的报道,关系着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绝不能随意夸下海口,否则会被媒体抓住不放,并且引起公众的不信任感。危机发生后,政府可采取向媒体阶段性发布信息的方式来避免过度承诺的问题。即增加与媒体沟通的频率,实时发布信息,发布的内容是至今为止关于危机的调查、已采取的措施和拟采取的措施等,从而避免因急于澄清事件或迫切想要安抚民心而造成的“口不择言”。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媒体危机公关如何应对
Ⅲ 关于政府网络宣传如何规范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机会。应当加强组织部门在宣传组织工作经验做法、加强舆情收集、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舆论意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政府网络宣传现状1、新闻发布条数少、网站访问量不大,新闻更新不及时。2、新闻内容刻板单调,不注重个性化、双向性,服务意识不强。3、新闻选择标准没有以受众为中心,网站宣传内容缺乏时效性、人情味与趣味性。4、有些政府网站太注重商业包装与市场化运作,弱化了公共服务职能。二、对网络宣传辐射和带动作用的认识1、以政府官方网为立足点,树立舆论导向,进而带动其他网络媒体的宣传。2、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带动其他媒体的宣传。3、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带动网络调研的发展、跟进。4、以网络宣传、网络调研的需要,与办公自动化一起,形成促进网络开发利用的强大动力,加速网络建设、开发和利用,更好履行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在民众的正面形象。5、以互联网上宣传、调研的成果,丰富和活化局域网,增强局域网与工作人员工作、生活、学习的亲和力、吸引力,加速网络建设、开发和利用。6、借助网络宣传、网络调研关于检察队伍建设的丰富内容和局域网建设培育起来的技术基础,通过上网、浏览、搜索、下载、链接、撰稿、录入、编辑、发送、传输等等一系列机上操作和网上操作,对政府公职人员获取信息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加速了他们运用网络能力的养成和提升。7、形成网络宣传、网络调研和各项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良性互动。三、规范好政府网络宣传的几点看法和建议。1、推陈出新,讲究适用性和贴近性,寓宣传和导向于传播和服务之中,在网站建设中凸显出政府的各项职能,要极力营造出正确的舆论以引导网民,同时在网站设置上要方便民众了解和参与,进而塑造一种亲民形象,拉近政府和人民的距离。2、政府宣传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网站上要坚决抛弃不适用的旁枝末节,一些用处不大的功能,逐步树立起政府权威与品牌,常此以往也有利于政府工作顺利开展。3、政府在网络宣传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提高网络媒体的经营水平。政府要加强网络新闻宣传人才的培养,网站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个复合既是业务上的复合,如懂技术,懂新闻,懂管理,懂经营,又是人品、精神和业务上的复合。因此很有必要吸纳专业的新闻人才以及网络营销人才,共同致力于规范政府网络宣传的事业中去。除了政府网站为主体的网络宣传外,通过其它途径的宣传以及宣传细节上都应该有所认识。有段时间,一些其它网络论坛上经常出现的组工网络宣传评论文章引起了部分网民的质疑,甚至反感,应引起重视。对此,想提几点建议。第一要处理好“冷”与“热”的关系。组织工作因其本身具有的业务性、保密性较强等特点,就宣传方面来讲,有着“冷门”的特质。而娱乐、财经、军事、体育、游戏等新闻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时效性、新奇性等特点,往往更易于为民众接受,一些爆炸性的新闻很容易成为热点话题。在论坛里,经常会出现我发我的组工宣传评论文章,你发你的爆炸性新闻,互不相干的现象。对阅读者来说,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因此,笔者建议,宣传工作不妨参与到热点话题中,比如在热议党代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言论、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向先进人物学习以及社会重大事件反响等方面,寻找与组织工作相联系的话题来撰写文章。即可起到宣传组织工作的作用,将“冷”变成“热”,又可了解舆情,引导好社会舆论。第二要处理好“疏”与“导”的关系。诚然,目前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有一些民怨,以至于有同感的网民会发帖支持。如果不引起重视,加以疏导,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对此,笔者建议,组工干部应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做好“疏”与“导”的文章。所谓“疏”,就是要疏通网民情绪,使之能平静下来,理性对待。所谓“导”,即澄清解释和反驳引导。对因政策等原因而产生误解误会的网民,应从政策和法理依据上及时澄清解释;对散布歪风邪说的,要以事实和依据严正义辞予以反驳,加强引导,切实维护好一方稳定。第三要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当前,一些组工干部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了不少网评文章,然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恐怕主要还是一个“质”的问题。就网评工作来说,“量”是基础,“质”是灵魂。网络宣传推广要观点鲜明,逻辑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朴实,尽量贴近群众,贴近社会。只有“质”与“量”达到统一,这样的文章才会有人看,才不会引发质疑和反感,才会正确引导舆论,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目的。(作者:周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