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蓝皮书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3-08-26 13:14:39

① 国君策略2021年度政策展望:潮落之后 期待兼容并包的春天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元年,随着经济的修复,货币与财政政策将回归常态,关键看点在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以及产业、区域和人口领域的政策红利。

摘要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财政政策回归常态。 货币政策最宽松时点已过,宏观流动性收紧预期提升,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稳健中性”。伴随国内经济修复,疫情期间的宽松政策将陆续退出,货币政策将发挥“跨周期调节”功能,预测2021年社融、信贷规模分别下降至34万亿和18.6万亿,M2增速回落至8.6%左右。财政政策亦将回归常态化,2021年财政支出将明显收缩,赤字率或回归3%~3.5%左右,专项债规模适当调减至3.6万亿。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循序渐进。一方面,继续落实对内改革:1)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首批转板的精选层公司有望于2021下半年登陆科创板或创业板,有望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事宜稳步推进,或形成“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的“有限差异”市场结构。 2)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多元化上市条件日益丰富,IPO将保持相对平稳偏快的节奏。 3)优化退市,护航高质量发展。 随着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包括“面值退市”在内的市场化退市方式,将逐渐取代过往以盈利为主要标准的退市机制成为主流。 4)交易制度推陈出新。 “T+0”交易或从上证50开始试点,推动提升价格发现效率;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重点包括推动RCEP协议的早日生效实施,加快海南自贸区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开放,扩大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提高全行业开放水平。

调结构、扩内需,“双循环”下的区域和人口政策。 1)为落实要素市场改革与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 社会 保障等领域制度将不断突破。2)为破解人口红利困局,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三孩及多孩政策有望全面放开;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给予多孩家庭减税的政策;加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提高人口质量,加速“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目录

1. 货币与财政:大潮将退的2021年

1.1.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1.2. 财政政策:回归常态

2.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循序渐进

2.1. 对内改革:开启新征程

2.1.1.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2.1.2. 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2.1.3. 优化退市护航“高质量发展”

2.1.4. 交易制度推陈出新

2.2. 对外开放:资本全球化的新篇章

2.2.1. 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2.2.2. 更加包容的资本制度

3. 产业政策升级:创新驱动,安全先行

3.1. 国防安全:军工改革助力高景气

3.2. 能源安全:供需两端优化消费结构

3.3. 科技 安全:国产替代新格局

3.3.1. 半导体:技术与需求共同催化

3.3.2. 网络安全:信息长城保驾护航

4. 调结构、扩内需,“双循环”下的区域和人口政策

4.1. 要素市场改革,打造新型城镇化

4.2. 生育携手养老,破解人口红利困局

1 货币与财政:大潮将退的2021年

1.1.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2020年货币政策回顾:跨周期调节,稳增长与防风险两手抓。 近年来,央行建立起以“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导向。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央行先后推出包括3次降准、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在内的一系列“跨周期调节”政策措施。从实施节奏与效果来看:1)2020年2-4月是疫情冲击阶段,央行以保就业为首要目标,通过净投放和小幅降息等操作,推动M2与社融增速大幅上行;2)5月之后为经济修复阶段,央行通过MLF、TMLF等工具对冲投放过多的再贷款再贴现,社融、M2增速处于高位。

从政策基调来看,货币政策最宽松时点已过,宏观流动性收紧预期提升。 不同于疫情爆发后政治局会议连续4个月提及货币政策,7月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重新定调为“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10月易纲行长在2020金融街论坛讲话上提到“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 总体上,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稳健中性”。

2021年货币政策展望:随着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货币政策将为经济持续修复预留空 间。 我们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趋于边际收紧,在经济增速因低基数而走高的阶段进行预调。具体来看,我们预测2021年社融规模将在34万亿左右,增速放缓至12%;信贷亦边际放缓,同比下降至18.6万亿;预测M2增速将回落至8.6%左右。将M2、社融信贷增速下压至与2021下半年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的水平,从而货币政策重新回到中长期趋于中性的导向。同时,考虑到2021年货币政策基调回归中性,政策工具将逐步退出,不会进行降准、降息等宽松操作。

1.2. 财政政策:回归常态

2020年财政政策回顾:应对外生 性冲击下的非常规扩张。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经济增长显着承压,财政支出仍较好做到了“合理扩张但不过度”,充分考量了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债务风险相匹配。总体上,2020年财政政策有三点核心增量:一是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由2019年的2.8%提高到不低于3.6%;二是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三是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从2019年的2.15万亿上升到2020年的3.75万亿。

展望2021年,伴随国内经济修复,疫情期间的宽松政策将陆续退出,财政政策亦将回归常态化。 具体地,财政支出将明显收缩,赤字率或回归3%~3.5%左右,专项债规模适当调减至3.6万亿。此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确保“六保”、“六稳”的落实。

2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循序渐进

2020年回顾: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 1)科创板坚守战略定位, IPO节奏稳步提升。其中,科创板年内新增上市公司125家,较2019年新增55家。2)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放开借壳上市与再融资限制。3)新三板精选层落地,首批32家公司于7月挂牌交易。 总体上,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精选层的板块定位明晰,在发行、上市、信披、交易以及退市等制度上均有差异化安排,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

2021年,资本市场结构进1程展望:)精选层转板,2)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

第一,精选层公司登陆。 根据《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新三板精选层公司挂牌一年以上,符合上市条件的,可申请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或深交所创业板。我们认为,精选层公司有望于2021年下半年登陆,首批转板的公司数量或达30家。随着转板机制的落实,将打通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市场渠道,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第二,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事宜稳步开展。 2020年10月,监管层披露筹划基础制度改革,拟合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并重启深交所主板市场的IPO。事实上,深交所主板长期缺乏发行融资功能,主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和监管要求亦逐渐趋同。我们认为,随着合并事宜的推动,届时或形成“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的“有限差异”市场结构。

2.1.2. 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展望2021年,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简称“国七条”),要求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从海外经验来看,部分IPO时亏损或微利的公司通过发行上市审核并在日后成为资本巨擘,注册制为美国及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我们认为,2021年,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试点推进,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条件日趋成熟。从发行端来看,整体将保持相对平稳偏快的节奏。我们预估,2021年IPO数量维持在每周6-10家,平均一年300-400家之间,累计发行规模在3000-4000亿附近。

2.1.3. 优化退市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0年,资本市场监管力度加强,退市节奏显着提速。 年初以来,A股市场已经先后有包括神州长城、华业资本等在内的15家公司被摘牌。不过,横向比较来看,A股退市力度仍有提升空间。以港股为例,截至11月18日累计上市公司数量达2935家,退市数量395家,占比达13.5%;而A股公司退市比例仅3.1%。究其原因,在于A股的审批/核准制度下,IPO行政审批制不仅门槛高、程序冗长,而且排队等待时间一般需要2~3年甚至更长,IPO成本高企,“保壳”意愿与动力极强。

我们认为,2021年A股退市机制将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迎来转型升级契机。 监管方面,“国七条”要求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严厉打击恶意规避退市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主体的责任追究力度。具体来看,一方面,严格退市监管,通过行政力量出清违法违规公司;另一方面,完善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等制度,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伴随监管体系的不断重塑,有望提升优质龙头的示范效应,推动形成“有进有出”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促进资本市场 健康 稳定发展。在新证券法+注册制的市场环境下,包括“面值退市”在内的市场化退市方式,有望逐渐取代过往以盈利为主要标准的退市机制成为主流。

2.1.4. 交易制度推陈出新

2020年,A股交易机制不断突破。1)创业板竞价交易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具体来看,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企业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从之前的10%放宽为20%;存量公司日涨跌幅同步扩至20%。我们认为,涨跌幅限制的放宽,可以提升创业板交易流动性。2)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即可纳入两融标的。 涨跌幅与融券机制的改革,能够高效驱动市场价格发现,丰富机构的多元交易策略,引导长线资金入市,推动交易机制与国际接轨。

2020年,我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开放格局,由点到面,海南就是先驱者。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致力于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六大领域自由便利。我们认为,下一步将逐步推动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安排、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等。除此之外,国际贸易合作正逐步推进。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落地。RCEP的签署意味着全球贸易三足鼎立格局大幕开启,东盟十国携手中、日、韩、澳、新五国推动区域内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削减,进而建立统一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日首次达成贸易协定,双边贸易自由度将显着提升。下一步,我国将在RCEP的基础上,推动协议的早日生效实施,深入更加实质的服务贸易与投资领域,并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协议的签订。

2.2.2. 更加包容的资本制度

2020年以来,监管层着力落实金融开放11条,推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9项举措,形成更全方位、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局面。尤其是,在外资机构设立与资金引入方面,开放的力度正逐步提升。

第一,外资机构加快布局中国金融业务。 1)2020年新增金元统一、瑞信方正、高盛高华、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意才证券等6家外资控股券商。2)首家外资全资控股公募基金贝莱德获批设立;另外,范达基金、联博基金等已递交外资公募牌照申请。3)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获批设立;4)惠誉获准进入中国评级市场。 随着外资机构持续扩容,“鲶鱼效应”逐步显现,长期来看将推动提升境内金融机构竞争力,促进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

第二,外资资金加快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1)证监会、央行和外管局联合发布QFII/RQFII新规,旨在降低准入门槛,便利投资运作,稳步有序扩大投资范围。新规的出炉,将进一步加大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推动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产品及渠道多元化。2)富时罗素指数进一步扩容A股,分别于3月20日、6月19日将A股纳入因子累计提升至25%。外资入市广度与深度的提高,既能引入多样化的流动性支持,又能重塑价值投资的市场风格。

展望未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于打通我国金融体系、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看,2021年主要将在以下领域有所突破。 一是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开放, 如:1)在与港交所、伦交所等市场联通的基础上,拓展与更多境外主要资本市场建立互联互通机制;2)解决国际投资者的顾虑,完善风险管理、结算周期、交易机制等制度安排,提高A股在MSCI、FTSE Russell等国际指数中的纳入比例;3)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4)扩大期货品种对外开放范围。 二是提高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开放水平, 继续推动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的落地,完善内外资证券基金机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支持优质机构与客户一起走出去,提升跨境服务的专业能力,更好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

3 产业政策升级:创新驱动,安全先行

3.1. 国防安全 :军工改革助力高景气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报告更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指出要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未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国防安全而言,核心方向为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重点政策与改革路径主要是提高国防支出、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 作为大国博弈的落脚点,国防安全要求国产化能力提升,预计产业政策亦将向航空航天、国防信息化等领域倾斜。具体政策方面:1)稳步提升国防支出。我国军费规模占GDP比重不到1.4%,低于世界平均的2.2%,仍处于补偿式刚性增长期。2)落实股权激励。《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首次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从总股本1%提升至3%,董高人员授予价值放宽至薪酬40%水平。伴随股权激励的实施,企业经营活力将得到释放,降费增效与民品发展将显着加快。3)加快资产证券化。配套院所转企后将自负盈亏,面对市场化竞争,院所转制核心将重点落在配套单位市场化改革。

3.2. 能源安全 :供需两端优化消费结构

我国油气能源海外依存度高,叠加全球气候环境危机,能源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油气能源面临较高的供给风险、通道风险与价格风险。据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201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0.8%,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3%。另一方面,碳排放过量导致的极端气候现象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冲击。为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新能源行业迎来春天。 2020年9月,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0月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 社会 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重点涉及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动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能源革命,新能源行业将加速发展。

2021年,新能源供需结构双向推进将成政策改革重点领域,光伏、风电与新能源车产业链景气度有望继续提升。 1)从供给端来看,光伏、风电成为新增电力重要来源。其中,光伏已经脱离补贴,逐步进入市场化阶段;风电则因并网严格导致行业抢装,高速增长将延续。2)从需求端来看,新能源 汽车 成为调节能源消费结构的最佳手段之一。事实上,为在疫情期间重振经济并且减少碳排放,欧洲各国已陆续推出新能源 汽车 的扶持政策,甚至优厚于2019年的扶持政策。除此之外,英国还在疫情期间将燃油车禁售令的时间提早5年至2035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下,发展储能势在必行。储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发电端、电网端以及用户端。 我们看到,2020年以来“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电力'十四五'规划”、“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等均将储能列入其中,“十四五”时期储能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契机。

3.3. 科技 安全 :国产替代新格局

2018年以来,美国相继对中兴、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实施制裁,本质上反映出我国当前 科技 安全和部分关键领域的 科技 创新依然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制约与挑战。面对海外国家技术封锁,“十四五”期间发展软硬核心技术、实现 科技 安全的迫切性显着提升。

3.3.1. 半导体 :技术与需求共同催化

近五年来,国内企业在半导体产业链环节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 从国内半导体行业结构来看,产业链以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的市场空间最大,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行业,过去主要被海外龙头企业所掌握,国内企业以劳力密集的芯片封测为主;2017年后,中国半导体产业环境向高技术环节转型,IC设计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国内本地品牌华为、联想、小米等,和本地芯片设计商海思、紫光展讯、汇顶 科技 等发展为中国IC制造提供大量需求。此外,根据SEMI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投资额达到173亿美元,半导体设备的投入支持,显着提升国内晶圆制造的产能。总体上,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开始加速向高技术、高价值环节发展的正向循环;同时,为了维持未来稳定发展,对于半导体设备、材料的自主可控将成为重要趋势。

政策暖风频吹,半导体产业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中长期 科技 发展规划(2021-2035)》即将发布,将重点推动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攻坚突破。此外,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国家研究拟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进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在科研、教育、融资、应用等方面大力支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与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具备宽禁带、高击穿电场、高导热率特性,更适合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伴随5G通信和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的提升,下游需求将持续催化半导体市场规模。

3.3.1. 网络安全 :信息长城保驾护航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日趋复杂化,针对关键性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一直是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从海外来看,2020年,美国发布《5G 安全国家战略》等一系列网络安全政策,并推出188亿美元的网络安全领域财政预算;欧盟在《欧盟5G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等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致力于捍卫网络安全领跑地位。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及相关政策出台,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网络安全法律出台。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施行,为我国商用密码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开放平台。2020年4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推出,进一步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已纳入立法计划。2)产业配套政策密集落地。2019年12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相关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地提供了标准支撑。

“十四五”规划期间,网络安全将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事实上,等保2.0、关保新政等全面推进,为“十四五”期间大安全战略的全面铺开打下基石。展望2021年,我国将在网络安全领域重点突破:1)推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度落地;2)加快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认定机制;3)加快建设个人和法人基础信息服务支撑平台。我们认为,随着网络安全领域政策制度的施行,叠加信息技术的提升,将有力保障国家安全能力的提升。

4 调结构、扩内需,“双循环”下的区域和人口政策

2020年5月14日,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推动“双循环”的形成,打破要素市场流通障碍、加快人口政策改革尤为重要。

4.1. 要素市场改革,打造新型城镇化

2020年4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同日,发改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28项重点任务。 我们认为,上述二者指明城镇化建设的方向,有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释放内需、提高发展质量。

为落实要素市场改革与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 社会 保障等领域制度有望突破。 具体来看:(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限制;(2)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3)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

4.2. 生育携手养老,破解人口红利困局

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龄化问题突出。 上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3个阶段:1)1950s~1977,提倡节制生育;2)1978~2001,严格执行计划生育;3)2002至今,逐步放开计划生育。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推广执行,人口结构亦发生深刻变化。1987年以来,我国14岁及以下人口比重逐年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近年来增幅逐渐加快;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也于2010年达到顶点,抚养率开始提升,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为解决人口结构矛盾,“十三五”期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这一阶段,二孩生育率从2015年的12.3‰显着提升至2018年的21.97‰。

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人口政策将优化调整。 具体来看:1)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三孩及多孩政策有望全面放开。2)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行普惠价格制度的学龄前教育,给予多孩家庭减税的政策。3)加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养老产品和服务,强化政府兜底保障与制度供给职能。4)提高人口质量,改革完善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加速“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② 孩子触网家长焦虑,数字时代,如何让网络成为亲子互动新空间

网络、网课、手机……在信息网络时代,上网轻而易举。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研究员霍雨佳指出:触网年龄低龄化,家庭成为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上网主要场所,这最值得关注。

正值暑假,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该如何进行,孩子的网络素养该如何提升,亲子共同成长的数字家庭关系又如何营造——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显示:2020年年底,中国6岁至18岁未成年人网民已达1.8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4.9%。如何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家庭网络教育该如何实施?未成年人消费观与用网习惯如何培养?怎样才能够达到网络安全?一系列现实而急迫的问题亟待破解。

调研显示,父母在青少年的网络管理、网络价值和认知行为方面影响力明显不足

青少年网络素养如何?

“如果按5分制,测出来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平均得分是3.56分。如果换算成100分,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目前是70分左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表示。

今年5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首互未来”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自建院以来涉未成年人网络纠纷审理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案件反映出未成年人用网方面的四大问题:一是未成年人用网行为受监管不足,网络沉迷问题较为突出;二是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较弱,易受不良信息侵害;三是未成年人既是人格权侵权的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四是未成年人缺乏理性消费习惯,易进行冲动消费。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在2017年、2020年和2021年做了三次大规模大数据样本测量,探索家庭因素对网络素养影响。调研显示,父母在青少年的网络印象管理、网络价值和认知行为方面的影响力明显不足。

腾讯未成年服务中心马滢和同事将出现网络问题的孩子清含称为“藏在游戏里面的孩子”。在结合上百个真实案铅穗例展开相关的调研与分析后,马滢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是充满无能感、不自信、缺乏社交、遭遇变故的孩子。“我们需要不断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去找到那些更深层次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边玉芳认为,家庭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学习需求、关系需求、自主需求、价值需求的统一。家长的高质量陪伴有助于促进亲密关系的建立,满足孩子自主发展的需求,驱动孩子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实现孩子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里,温暖的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愈发重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每年对几十万名孩子进行分析发现,亲子关系每增加10%,孩子网络成瘾问题能降低7%到8%。

“家长要以身作则,承担起陪伴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第一责任。”方增泉建议,实施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具体包括:提高家长的网络素养水平;注重沟通,增加温度,减少不必要的控制;安全上网,引导青少年识别有害垃圾信息;引导答激笑青少年正确参与网络互动,健康文明上网,家长要担起第一导师,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教导孩子恰当利用网络为自己塑造良好形象;鼓励孩子从网络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内容创造者,规范孩子的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

专家呼吁,切实树立责任意识,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家长

孩子触网让不少家长很焦虑,一天可能对孩子吼上多次。这里面反映了什么问题?

“家庭教育存在着家长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与网络素养相关的规定,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宣传教育,维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家长‘依法带娃’首先要自己懂法,最重要的是守法。”郑宁举例道,危害国家安全的、淫秽色情暴力恐怖、侵害合法权利的信息、谣言等不能发;网站获取信息要取得监护人的专门同意,家长在朋友圈“晒娃”时不要把孩子个人信息曝光;授权信息给手机软件时要谨慎等。

2021年以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对监护人的需求越发明确,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监护人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成年人账号、监护人主动协助未成年人完成成年人人脸识别使得防沉迷系统失效等现象。不少专家呼吁,家庭要切实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家长。

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素侠看来,相比于“言传”,父母的“身教”更有助于约束少年儿童的上网行为。父母言行合一,约束青少年上网行为的效果更好,父母言而不教、不言不行更容易加剧青少年的不良上网习惯。

数字时代,让网络成为亲子互动新空间

“又在干什么?把手机给我!”不少家长并不清楚孩子拿着手机在做什么。

北师大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14.76%的父母知道孩子上网做什么,知道一点的占到33.8%,将近7%完全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做什么,也无法控制孩子上网。家长对儿童上网的管教方式有时候效果不佳,有37.23%儿童不会听从,认为家长的管教方式粗鲁。

“家长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自己总抱着手机玩,很多家长回到家以后,恨不得有点空闲、有点放松的时候就自己玩手机,而且大多不太会去学习新的网络使用、网络世界带来的新生活方式。孩子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我们是移民,他们对网络的使用和更新有天然的能力,这时候家长更多地要向孩子学习,并且管好自己。”霍雨佳说。

不管是做心理咨询、临床干预还是实地调研,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勤学都发现,很多父母在制定监管的方式时很僵化,总是对孩子说今天必须怎么样,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更改。父母想把规则有效性以及执行性贯彻到底,但孩子则是会分情境或者分特殊情况去执行的。如果父母积极监管边界不够灵活,最终会失去应有的作用。他建议,父母要积极监管,包括建立网络行为有效规则、双边性规则、开放性讨论、灵活边界,用讨论、商量来解决问题。同时,以网络作为亲子活动的共同空间和纽带,开发网络的正向工具性使用功能,避免娱乐性使用沉迷。

数字时代,一方面需要父辈在陪伴的前提之下给孩子引导、指导与情感支持;另一方面在数字家庭的形成上,与孩子共同建立数字包容、数字平等的理念,亲代和子代共同努力,一同致力于两代人之间数字代沟的消弭。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的体会是:家庭是基础,是第一课堂,学校是一个中心,是教育的联结中心,社会是一种资源。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在共育时代,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参与进来,儿童作为主体而不是作为客体参与进来。儿童主动发声带动身边影响小伙伴,小手拉大手,形成一个更好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③ 工信部: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易车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目标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完成100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总体与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6个部分。在重点领域及方向,提出以下内容:

1、总体与基础共性标准

总体与基础共性标准是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总体性、通用性和指导性标准,包括术语和定义、总体架构、密码应用等3类标准。

术语和定义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主要概念,为相关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提供依据支撑。

总体架构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总体架构要求,明确和界定防护对象、防护方法、防护机制,指导企业体系化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工作。

密码应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密码应用通用要求,明确数字证书格式、数字证书应用、设备密码应用等要求。

2、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标准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标准

主要规范车联网终端和基础设施等相关网络安全要求,包括车载设备网络安全、车端网络安全、路侧通信设备网络安全、网络设施与系统安全等4类标准。

车载设备网络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智能设备和组件的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包括汽车网关、电子控制单元、车用安全芯片、车载计算平台等安全标准。

车端网络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总线架构、系统架构等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

路侧通信设备网络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联网路侧设备的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网络设施与系统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设施与系统的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

3、网联通信安全标准

网联通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通信网络安全、身份认证等相关安全要求,包括通信安全、身份认证等2类标准。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蜂窝车联网(C-V2X),以及应用于车联网的蜂窝移动通信(4G/5G)、卫星通信、无线射频识别、车内无线局域网、蓝牙低能耗(BLE)紫蜂(Zigbee)、超宽带(UWB)等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身份认证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数字身份认证相关的证书应用接口、证书管理系统、安全认证技术及测试方法、关键部件轻量级认证等技术要求。

4、数据安全标准

数据安全标准主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平台、车载应用服务等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要求,句括通用要求、分类分级、出境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应用数据安全等5类标准。通用要求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可采集和处理的数据类型、范围、质量、颗粒度等,包括数据最小化采集、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加密传输、数据安全共享等标准。分类分级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要求,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的维度、方法、示例等标准,明确重要数据类型和安全保护要求。数据出境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行业依法依规落实数据出境安全要求,句括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要点、评估方法等标准。个人信息保护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及相关技术要求,明确用户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场景、规则、技术方法,包括匿名化、去标识化、数据脱敏、异常行为识别等标准。应用数据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相关应用所开展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使用等活动,包括车联网平台、网约车、车载应用程序等数据安全标准。

5、应用服务安全标准

应用服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服务平台和应用程序的安全要求,以及典型业务应用服务场景下的安全要求,包括平台安全、应用程序安全和服务安全等3类标准。平台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信息服务平台、远程升级(OTA)服务平台、边缘计算平台、电动汽车远程信息服务与管理等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应用程序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应用程序等安全防护与检测要求。服务安全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典型业务服务场景下的安全要求,包括汽车远程诊断、高级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服务安全要求。

6、安全保障与支撑标准

安全保障与支撑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管理与支撑相关的安全要求,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监测与应急管理和安全能力评估等3类标准。风险评估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风险分类与安全等级划分要求,明确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和方法,提出车联网服务平台、整车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相关要求。安全监测与应急管理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安全监测、应急管理、网络安全漏洞分类分级、安全事件追踪溯源等相关要求,以及安全管理接口、车联网卡实名登记、车联网业务递交网关(HI)接口等相关规范。安全能力评估标准主要规范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基础电信企业等安全防护措施部署安全服务实施,提出网络安全成熟度模型、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价准则、评估实施方法、机构能力认定、道路车辆信息安全工程等相关要求。

④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图书

书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书号:7-113-12926
作者:刘永华
定价:28.00元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开本:16开
出版单位:中国铁道出版社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网络安全和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概述、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与数据安全、数字加密与认证、防火墙技术、入侵监测技术、网络病毒的防治、网络维护等内容。本书内容全面,取材新颖,既有网络安全和管理的理论知识,又有实用技术,反映了网络安全和管理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及相关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还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科技参考书。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1
1.1 网络安全简介 1
1.1.1 网络安全的概念 1
1.1.2 网络安全模型 2
1.1.3 计算机安全的分级 3
1.1.4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4
1.2 网络安全现状 4
1.3 网络安全威胁 6
1.3.1 网络安全攻击 6
1.3.2 基本的威胁 7
1.3.3 主要的可实现威胁 8
1.3.4 病毒 8
1.4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9
1.4.1 计算机系统因素 9
1.4.2 操作系统因素 9
1.4.3 人为因素 10
1.5 网络安全技术 10
1.5.1 数据加密与认证 10
1.5.2 防火墙 11
1.5.3 入侵检测 12
1.5.4 病毒防治 13
复习思考题一 13
第2章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15
2.1 操作系统的漏洞 15
2.1.1 系统漏洞的概念 16
2.1.2 漏洞的类型 16
2.1.3 漏洞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18
2.2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全 19
2.2.1 Windows Server 2003安全模型 19
2.2.2 Windows Server 2003安全隐患 22
2.2.3 Windows Server 2003安全防范措施 23
2.3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 34
2.3.1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安全机制 34
2.3.2 Linux网络系统可能受到的攻击 35
2.3.3 Linux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36
2.3.4 加强Linux网络服务器的管理 38
复习思考题二 40
第3章 数据库与数据安全技术 42
3.1 数据库安全概述 42
3.1.1 数据库安全的概念 42
3.1.2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特性 44
3.1.3 数据库系统的缺陷和威胁 46
3.2 数据库的安全特性 48
3.2.1 数据库的安全性 48
3.2.2 数据库的完整性 50
3.2.3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52
3.2.4 数据库的恢复 53
3.3 数据库的安全保护 55
3.3.1 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层次 55
3.3.2 数据库的审计 56
3.3.3 数据库的加密保护 56
3.4 数据的完整性 60
3.4.1 影响数据完整性的因素 60
3.4.2 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方法 61
3.5 数据备份和恢复 63
3.5.1 数据备份 63
3.5.2 数据恢复 66
3.6 网络备份系统 67
3.6.1 单机备份和网络备份 67
3.6.2 网络备份系统的组成 68
3.6.3 网络备份系统方案 68
3.7 数据容灾 70
3.7.1 数据容灾概述 70
3.7.2 数据容灾技术 74
复习思考题三 76
第4章 数字加密与认证技术 78
4.1 密码学 79
4.1.1 加密的起源 79
4.1.2 密码学基本概念 79
4.1.3 传统加密技术 80
4.1.4 对称密钥算法 82
4.1.5 公开密钥算法 83
4.1.6 加密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85
4.1.7 密码分析 86
4.2 密钥管理 86
4.2.1 密钥的分类和作用 87
4.2.2 密钥长度 87
4.2.3 密钥的产生技术 88
4.2.4 密钥的组织结构 90
4.2.5 密钥分发 91
4.2.6 密钥的保护 93
4.3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 94
4.3.1 电子签名 95
4.3.2 认证机构(CA) 96
4.3.3 数字签名 96
4.3.4 公钥基础设施(PKI) 98
4.3.5 数字证书 100
4.3.6 数字时间戳技术 102
4.4 认证技术 103
4.4.1 身份认证的重要性 103
4.4.2 身份认证的方式 104
4.4.3 消息认证 105
4.4.4 认证技术的实际应用 108
4.5 数字证书应用实例 110
4.5.1 获得及安装免费数字证书 110
4.5.2 在IE中查看数字证书 111
4.5.3 发送安全邮件 112
4.5.4 检查Windows是否为微软正版 118
复习思考题四 119
第5章 防火墙技术 121
5.1 防火墙基本概念与分类 121
5.1.1 防火墙基本概念 121
5.1.2 防火墙的作用 123
5.1.3 防火墙的优、缺点 124
5.1.4 防火墙分类 124
5.2 防火墙技术 125
5.2.1 包过滤技术 125
5.2.2 应用代理技术 127
5.2.3 状态监视技术 129
5.2.4 技术展望 132
5.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33
5.3.1 双重宿主主机结构 133
5.3.2 屏蔽主机结构 134
5.3.3 屏蔽子网结构 135
5.3.4 防火墙的组合结构 136
5.4 选择防火墙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 136
5.4.1 选择防火墙的基本原则 136
5.4.2 选择防火墙的注意事项 137
复习思考题五 141
第6章 入侵监测技术 144
6.1 入侵检测概述 144
6.1.1 入侵检测概念 144
6.1.2 入侵检测系统组成 145
6.1.3 入侵检测功能 146
6.2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147
6.2.1 根据数据源分类 147
6.2.2 根据检测原理分类 148
6.2.3 根据体系结构分类 148
6.2.4 根据工作方式分类 148
6.2.5 根据系统其他特征分类 149
6.3 入侵检测技术 149
6.3.1 误用检测技术 150
6.3.2 异常检测技术 151
6.3.3 高级检测技术 152
6.3.4 入侵诱骗技术 154
6.3.5 入侵响应技术 155
6.4 入侵检测体系 157
6.4.1 入侵检测模型 157
6.4.2 入侵检测体系结构 159
6.5 入侵检测系统与协同 162
6.5.1 数据采集协同 163
6.5.2 数据分析协同 163
6.5.3 响应协同 164
6.6 入侵检测分析 166
6.7 入侵检测的发展 168
6.7.1 入侵检测标准 168
6.7.2 入侵检测评测 168
6.7.3 入侵检测发展 170
复习思考题六 172
第7章 网络病毒的防治技术 173
7.1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及危害 173
7.1.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73
7.1.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74
7.1.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75
7.1.4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概念 179
7.1.5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 179
7.1.6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分类 180
7.1.7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 182
7.2 几种典型病毒的分析 183
7.2.1 CIH病毒 183
7.2.2 宏病毒 184
7.2.3 蠕虫病毒 186
7.2.4 木马病毒 189
7.3 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194
7.3.1 病毒发作前的症状 194
7.3.2 病毒发作时的症状 195
7.3.3 病毒发作后的症状 196
7.4 反病毒技术 198
7.4.1 预防病毒技术 198
7.4.2 检测病毒技术 201
7.4.3 杀毒技术 207
7.5 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新技术 209
7.5.1 抗分析病毒技术 210
7.5.2 隐蔽性病毒技术 210
7.5.3 多态性病毒技术 210
7.5.4 超级病毒技术 210
7.5.5 插入性病毒技术 211
7.5.6 破坏性感染病毒技术 211
7.5.7 病毒自动生产技术 212
7.5.8 Internet病毒技术 212
7.6 防杀网络病毒的软件 212
7.6.1 防毒软件 212
7.6.2 反病毒软件 213
7.6.3 瑞星杀毒软件 213
7.6.4 金山毒霸 213
7.6.5 江民杀毒软件 214
复习思考题七 214
第8章 网络维护技术 216
8.1 Windows自带的网络工具 216
8.1.1 Ping命令 216
8.1.2 Ipconfig/Winipcfg命令 222
8.1.3 Netstat命令 224
8.1.4 Tracert命令 225
8.2 网络连接设备的维护 226
8.2.1 网卡 226
8.2.2 集线器和交换机 226
8.2.3 路由器 227
8.2.4 网线 228
8.2.5 RJ-45接头 228
8.3 网络性能优化 228
8.3.1 系统内存优化 228
8.3.2 CPU的优化 230
8.3.3 硬盘优化 231
8.3.4 网络接口优化 232
8.4 网络故障和排除 233
8.4.1 网络常见故障概述 233
8.4.2 网络故障排除的思路 234
8.4.3 局域网故障与排除 236
8.4.4 Windows 局域网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 244
8.4.5 故障实例及排除方法 247
复习思考题八 251
参考文献 252

⑤ 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对互联网的发展有何意义呢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撰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发布。

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和方式,元首网络外交成为常态。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蓝皮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教学器材有哪些 浏览:249
怎样使用手机网络投屏电视 浏览:684
微博网络连接会看到来的人吗 浏览:118
插usb线之后共享网络缺词按时 浏览:371
计算机网络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浏览:516
移动183号段是哪个网络频段 浏览:380
计算机网络上机练习 浏览:566
如何引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 浏览:728
无线网络勘察说法错误的是 浏览:214
虚拟机中映射网络驱动器在哪里 浏览:417
网络测速10兆是多少带宽 浏览:138
如何和网络电视连同一个wifi 浏览:868
如何把自家网络变快 浏览:651
文件共享网络名不再可用怎么弄 浏览:445
网络盒子wifi6 浏览:25
百度如何打开无线网络 浏览:73
网络设备电话是多少 浏览:848
天河外贸网络营销策划 浏览:403
无线网络手机充电线 浏览:837
废旧路由器网络桥接方法 浏览:19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