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安全需要注意很多问题,非常需要企业IT运维者日日夜夜维护,不能在租用了高防服务器或者是打开防火墙之后做甩手掌柜以为高枕无忧了。
虽然说高防以及防火墙特别的重要,但是企业网络安全的日常维护是更加重要的。下面是2020新的一年,企业网络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
1、勿以己小而不为
翻译过来就是企业管理者不要以为自家企业规模不大就觉得不会出现网络安全风险。小诺在一则国家网络安全报告中了解到,2019年全年,超过一半的中小型企业遭受了网络攻击,在这一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中,估计有60%的企业在网络攻击后仅仅坚持了六个月就关门大吉了。
小诺建议企业IT管理者最好开始将部分资金用于主动安全措施,甚至是提高原计划投资资金金额,以获得更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保障网站数据库安全
企业网站的服务器大部分是由云服务商提供安全防护的,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网站的很多数据信息是存放在数据库当中的,所以企业IT管理者应该确认企业网站的数据库已受到SQL注入保护,删除任何不相关的数据,不要插入来历不明的数据库信息,或点击相关链接。当然除了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整个服务器环境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哦。
3、数据备份习惯好
数据备份主要是应对突发情况的一种手段,主要包括硬件故障、机房突发情况以及黑客攻击等,这都会引发企业数据信息的丢失。因此,企业IT部门做好数据信息备份就非常重要了,需要做好定期备份数据信息的规划,以及完善和后续相应的检查遗漏手段。
4、面对数据泄露做好后续应对措施
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泄露后续应对措施可以帮助企业IT运维人员快速将企业IT业务恢复,还可以解决网络犯罪,数据丢失和服务中断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破坏日常业务运营,给企业带来高昂的成本。
5、企业内部做好安全管理
企业员工错误用网行为是企业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企业IT管理者应做好员工网络安全培训工作,教会企业员工如何保护公司免受网络攻击,以及掌握正确的用网习惯。
B. 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网络信息安全提案分析与解读
众所周知,网络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也许就在此时,你刚刚刷完朋友圈,正在用电脑或者手机浏览我们的文章,但是,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却也往往忽视了网络对我们的威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两会期间,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CEO严望佳女士给出了以下三个方面提案:
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汇总
2018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2018两会 教育改革 2018两会 房产税 两会2018 医疗改革就医 2018两会 中国要干这60件大事 2018两会 房价趋势 两会2018 事业单位改革 2018两会 养老金上调涨工资 个税改革 2018两会 教师工资
一、信息安全——保证电子政务云有效实施
有两个词语在近些年频频被提及,那就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云计算和大数据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跨时代的变化。云的推广与应用,也为电子政务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关键点便是信息安全是否能够有效得到保证。我国现在电子政务云面临的问题有三,首先是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健全;其次是虚拟化及多租户的安全威胁;最后是应用与数据集中带来的威胁。
法律方面,没有相关法规管理就会导致有许多隐患的存在;技术方面,云计算又和传统IT有不小的区别,我国发展的并不完善,在接口平台环境都资源方面仍处在一个欠缺的状态;而云计算和大数据将资源集中整合之后带来的风险也会对安全造成威胁。总之这几方面对电子政务云的管理、产品、技术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应该建立完整的一套标准,从上到下规划好每一步,避免数据的泄露。同时政府应多鼓励引导厂商和企业的合作,建立良好的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成的安全体系,从内到外保证信息安全的可靠性。对于云厂商而言,还应该从自身出发,加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从最根本出发,解决安全隐患。
二、自主改变——安全信息掌控在手
我国的安全信息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产品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向着集成系统化发展。随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的开放,产品生命周期短,安全泄露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在使用的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等产品,核心内容还是掌握在外资手中,因为政治,市场等原因,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国家再不对安全系统加以重视,没有完善的系统制度,那么就无法有效的防范供应链风险,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对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有利于完善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但如果审查内容还停留在技术层面上,也会有威胁存在。所以要进行全方位审查,才能保证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如果每一个供应商都能够向网络安全审查备案机构提供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的情况,整个供应链就能够做到一环一环的透明化清晰,通过透明达到掌握和可控。划分详细的关键基础设施、敏感部门、政府机构范围;建立详细的透明供应链登记名录;在关键基础设施、敏感部门、政府机构中规范采购行为,通过上述三点的操作全面贯彻下去,相信可以有效的控制在供应链环节对于信息安全的可控性。
三、明确领导——推动安全信息体系可靠发展
我国目前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大多是在等保、分保制度基础上,满足合规性即可,也不注重以效果为导向,导致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层次。如果整体行业在低等级中循环往复,那么安全保障能力肯定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时就需要国家站出来成立一个新的体系来打破这种长期不变的体系。
首席信息安全官职位的设立是为了更细化分工,从更专业和明确责任的角度来对安全体系负责。而在关键基础设施、敏感部门、政府机构等推行首席信息安全官制度是希望基于用户的视角起到一个引导推动的作用,促进厂商的发展,使我国的安全产业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实行这个制度还需要对任职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以保证首席信息安全官的专业性。
总而言之,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体系,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各种网络安全制度的建立以及行业的整合,可以确保所有人的用户权利得到保障。 ;
C. 2019网络安全的十大趋势
2018年,很多轰动的数据泄露和勒索软件攻击震惊了企业界。Juniper Research公司估计,在未来五年内,网络犯罪分子窃取的数据量会增加高达175%。再加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2019年对于网络安全专业人士来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1.实施GDPR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在欧盟运营的每一家企业都要保护欧盟公民的隐私和个人数据。如果不合规会受到很高的处罚,GDPR对个人数据的构成的规定非常宽泛,因此,这会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Ovum在2018年7月一份有关数据隐私法的报告中指出,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他们将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工作流程以实现合规,一半以上的企业担心他们可能会因为不合规而被罚款。
2.管理托管和非托管设备
随着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包括托管的和非托管的)的数量和范围不断增加,企业网络在降低相关风险方面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物联网已经把很多联网的设备(其中很多设备几乎没有或者根本没有内置安全性)连接到以前的安全网络中,导致易被攻击的端点数量呈指数增长。企业应把握好这一趋势,对非托管设备的使用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并为托管设备建立明确的协议。
3.做一个完整的清单
Ponemon在201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97%的安全专业人士认为由不安全设备引起的网络攻击对他们的企业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但只有15%的企业拥有与其系统相连的物联网设备的清单,不到一半的企业拥有允许他们断开与被视为高风险设备的连接的安全协议。企业必须对这些漏洞主动采取措施。今年,我们希望看到有更多的企业遵循NIST的最佳实践建议,为所有连接设备建立实时清单。不仅是那些通过有线连接的设备,还有通过Wi-Fi和蓝牙连接的设备。
4.有目标的网络钓鱼攻击
对于黑客来说,个人数据是越来越有利可图的宝藏。可以从暗网上买到从Facebook等社交媒体网站的攻击中挖掘出来的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为 社会 工程攻击工程师提供成功瞄准个人所需的信息。这导致了APT(高级持续威胁)组织能够发起越来越复杂的攻击。现在很少有人会陷入“尼日尔爾利亚”骗局,但如果网络钓鱼电子邮件来自可信来源或者引用了你认为垃圾邮件发送者不会拥有的个人数据,那这就很难被发现。卡巴斯基公司认为,鱼叉式网络钓鱼将是2019年对企业和个人最大的一种威胁。
5.勒索软件和挖矿劫持
虽然勒索软件攻击在减少,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挖矿劫持(劫持计算机以挖掘加密货币)所取代。这些攻击采用与勒索软件类似的战术,但需要较少的技术专业知识。恶意软件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后台工作,因此很难估计这个问题的真实规模,但所有证据都表明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
2018年(WannaCry、NotPetya)发生的轰动的攻击也表明,尽管随机的低级勒索软件攻击数量在减少,但复杂的有目标的攻击在一段时间内仍是问题。我们预计,2019年挖矿劫持和有目标的勒索软件攻击仍然会持续增长。
6.用户访问权限
有效的管理用户权限是强大的安全措施的基石之一。授予用户不必要的数据访问权限或者系统权限会导致意外和故意滥用数据,并给外部攻击留下漏洞。识别和访问管理(IAM)系统是应对这种风险的主要途径,它为管理员提供了监视和评估访问的工具,以确保符合政府法规和公司协议。在这一新兴领域中的很多解决方案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业务价值。我们预计在未来一年会有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
7.端点检测与响应(EDR)
端点检测和响应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连续监视接入点,对高级威胁做出直接响应。EDR解决方案主要侧重于检测入口点的事件,包括防止网络感染的事件、调查任何可疑的活动,以及恢复系统完整性的补救措施等。传统的端点保护平台(EPP)主要是预防性的。EDR增强威胁检测远远超出了传统EPP解决方案的能力,并使用行为监视和人工智能工具去主动搜索异常情况。网络威胁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期望能够有一波新的安全解决方案,能够把传统的EPP与新兴的EDR技术结合起来。
8.深度虚假视频
眼见不一定为实。自动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发出来,能够创建和检测深度虚假视频。这类视频可能描述了一个从事非法或者色情活动的名人或者政治家,也可能是一个发表煽动性言论的国家元首。即使图像被证明是假的,但也会造成持久的名誉损害,或者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不仅突出了事实检验的重要性,而且这项技术还令人感到隐隐的担忧。深度虚假视频经常会像病毒一样传播,这使其成为传播恶意软件和发起网络钓鱼攻击的绝佳工具。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都应警惕这种恶劣的趋势。
9.云安全
把服务和计算解决方案迁移到云端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好处。然而,这也打开了新的风险领域。令人担忧的是,网络安全技能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新一代网络犯罪分子正在积极 探索 利用基于云的服务,寻找漏洞。很多企业仍然不确定他们应在多大程度上负责保护数据,即使是最好的系统也可能因为违反协议而被攻破。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云的安全性并采取主动措施。
10.用户认识
在上述几乎所有的领域中,最终都取决于用户认识。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我们想保护好我们的数据和网络,那么我们都必须承担风险。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所有用户都能提高认识,并在限制威胁和补救方面开展更全面的教育。知识就是力量,它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原标题:这十个网络安全趋势,谁都躲不掉!但结果取决于……)
D. 专家解读2019年《网络安全法》草案
一、重大历史进步
网络安全不是今天才重要,网络安全立法也不是今天才迫切。十二年前的中央文件曾罕见地以书名号明确了立法任务,可见决心之巨。只是网络安全立法之路实在艰辛,时国务院信息办审时度势,由信息安全条例角度入手,并连续数年推动其列入国务院法制办二类立法计划,之后未能再进一步。2008年后,国务院信息办职能整体划转至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方面意识到制定条例未必就比人大立法容易,且国务院行政法规无力调整现行上位法的法律规定,遂决定返回制定信息安全法。然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颇多领域亟待立法,国家立法资源有限,每个部门允许提出的立法建议屈指可数。工业和信息化部既要考虑信息化立法,还要考虑工业立法,一半指标已不得用,而信息化方向还有一部历史更为悠久的电信法望眼欲穿,信息安全法终究连个队都没排上。期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不计其数,社会公众翘首以盼,均无果。
此次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表明这项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立法程序,这是一个重大历史进步。欢欣鼓舞之所在,不是因为草案具体内容,而源于征求意见本身的象征意义。时至今日,我们对网络安全立法不是搞清楚、看明白了,而是问题更多、更复杂了,很多观点分歧可能更大了,网络安全立法难度不降反升,但突破恰恰在此时。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中央领导同志英明决策,切实将网络安全提升到了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高度,不但作出“网络强国”的全局战略部署,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等,无一不历经多年论证而蹉跎,今朝方开花结果。
诚然,网络安全立法工作十分艰巨,草案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今天的一小步,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一大步。我们应该宽容它、呵护它,使其不断成熟、更加科学,成长为护佑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参天大树。
二、彰显国家意志,确立基本原则
草案在“总则”和“网络安全战略、规划与促进”部分提出的宣示性条款远较其他法律为多,还设立一条倡导性条款(即“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作为我国网络安全的基本法,这些“软性”法律规定确有必要,其意在于宣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明确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举措,从而为整体推进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一是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并重原则。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要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不能简单地通过不上网、不共享、不互联互通来保安全,或者片面强调建专网。要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新本领,而不是因噎废食、自甘落后。
二是提出了网络空间主权。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和延伸,网络空间主权原则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参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所坚持的重要原则。草案虽未作解释,且一笔带过,然犹有石破天惊之意。
三是开展国际合作。网络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对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持积极态度,合作重点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治理、技术与标准、打击违法犯罪等,目标是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多年 实践 和各国经验表明,网络安全工作离不开统筹协调。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有必要通过立法增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权威性。草案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对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网络安全应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跨部门工作,由网信部门统筹协调;对网络安全审查、重要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等新出现的综合性管理工作,由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办法或组织实施。由此,政府向解决分散、多头和重复管理迈出了关键一步。
五是加强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指导行业组织成员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六是强化网络安全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首先是要制定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对外宣示主张,对内指导工作;其次要由行业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制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网络安全规划,确保战略落地,确保这些行业和领域的网络安全工作有目标、有任务、有举措、有监督。
七是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在网络安全建设中的指导性、规范性作用。
八是加大财政投入,以加快产业发展,深化技术研发,提升网络安全创新能力。
九是做好宣传教育和 人才 培养工作。首先,要开展经常性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其次,要通过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网络安全人才。
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进入正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CIIP)是各国的通行举措。虽然关键基础设施保护(CIP)涉及物理设施安全,与前者不完全一致,但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已可以混用。CIIP/CIP一直是各国网络安全战略的重点,有的国家甚至以CIIP/CIP战略代指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我们国家在2003年时已经要求“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并且在实践中明确了基础信息网络是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重要信息系统是银行、证券、保险、民航、铁路、电力、海关、税务等行业的系统,即俗称的“2+8”,相关保护工作也常抓不懈。但整体而言,我们与国外差距很大,已是国家安全的软肋,草案为此设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一节。
一是扩展了保护范围。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已经开展了网络安全建设的国家,其关键基础设施的范围几乎都远超过我们,例如美国有17类,而我们则有很多重要系统尚未纳入保护视野。草案首次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包括基础信息网络、重点行业信息系统、公共服务领域重要信息系统、军事网络、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政务网络、用户数量众多的网络服务商系统。最后一类系统中很多由私企运营,运营者可能对其列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不适应,但当网络服务商的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安全已经不再是企业自身问题,而成为一个公共问题、社会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外机构可能会拿这个做文章,但事实上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有87%受私营企业控制。
二是明确了保护要求。等级保护是1994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提出的制度,其对全国各类信息系统提出了分五个等级的通用安全要求。恰恰因为通用,这个要求只能是基线(即基本要求),其有必要但并不足够,特别是不足以反映应用模式日趋复杂的异构系统的动态防护需求。此外,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涉及很多工作,不仅仅是提出系统自身的保护要求、加强系统安全建设那么简单,还包括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和公共平台建设,不能由一项制度取代其他制度,理应对此建立专门制度。草案提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对于某些重点要求,如网络安全审查、风险评估等,草案则在具体条款中进行了明确。
三是划定了保护责任。草案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安全保护义务,解决了其保护责任模糊不明的问题。他们有必要从国家安全角度承担防护责任,但这个责任毕竟是有界限的。大家希望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就无责了,也关心自身的权利如何保障。对很多重点行业的信息技术或网络安全部门来说,这不仅仅是免责的需要,也是推动工作的需要,因为这些内设机构如果没有强制性依据,很难得到业务部门的配合。此外,以前我国重点行业的网络安全监管责任也很不明确。似乎谁都可以进入机房检查,但谁都不用负责,重点行业往往无所适从、疲于应付。为此,草案明确了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责,这是一个重要进步。考虑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确涉及多个部门,草案授权国家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特别是在网络安全检查工作中,要杜绝某个部门前脚走,另一部门后脚来的现象。
四、兼具综合法与专门法的特点
网络安全包含的内容太多,当前需要立法规范的事项也很多,于是就有了综合法与专门法的争议。一个基本事实是,目前世界上鲜见网络安全的综合法,有名的美国《计算机安全法》实际上针对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近几年美国国会讨论的《网络安全法》或《网络安全增强法》则主要解决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问题。
作为第一部网络安全法(《电子签名法》不应该计算在内),草案首先要体现综合性,其侧重点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明确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是规定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三是将成熟的政策规定和措施上升为法律,为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体现依法治国要求。这首先是政府部门的工作需要(如对境外违法信息予以阻断、实施网络通信管制等);其次,这些规定和措施往往经过了实践检验,部门间争议较小,有利于提高立法效率。
四是建立国家网络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形成制度框架,这些基本制度带有全局性、基础性,是推动基础性工作、夯实基础能力所必需。
此外,为了突出实用性,草案还应部分体现专门法的特点。这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一是实施重点防护,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内容等重点安全关注予以优先考虑。
二是防范重大威胁。例如,信息系统安全受控于人是我们面临的心腹大患,斯诺登事件使我们进一步看清风险所在,这就要对供应链安全进行规范。
三是对普遍性、长期存在的社会诉求予以响应。
总体看,草案比较好地处理了综合法与专门法的关系问题,但个别条款还是过于纠结细枝末节(如网络运营者的分项安全保护义务不必展开),或细致到了足可取代部分专门法的地步(如个人信息保护应制定专门法,原有条款似可删减后将重心转向规范信息内容安全)。除了个人信息外,草案没有突出对公民个人权益的更多保护,如对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举报并不是为了解决公民作为受害者“报案无门”的困窘,这不能不说是小的遗憾。
五、“网络安全”的定义还可以更为妥帖
“网络”和“网络安全”是“网络安全法”的题眼。但草案给出的这两个定义却使整篇草案黯然失色,效果有云泥之别。近年的工作中,我们用过“信息安全”,也用过“网络安全”,学者们各抒己见,一些部门也喜欢朝向有利于自身职能的角度去解释,这些自不待言。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已经基本将其统一为“网络安全”。当然,国安委还是使用“信息安全”,《国家安全法》使用的是“网络与信息安全”,但这些已不会造成工作上的障碍。
只是这个“网络安全”实是“CyberSecurity”之译,非“NetworkSecurity”。这里面的“网络”其实指的是“网络空间”(Cyberspace)。因此,当草案试图从“网络空间”的内涵上去解释“网络”时,便挑战了大众的科技常识底线,且出现了“网络是指网络和系统”的尴尬。当然,如果就这么用下去,倒也自成一脉,但草案转眼就去使用狭义的“网络”了,如“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数据”、“网络接入”等,这里都是指的“network”。由此,草案中频繁出现自己与自己打架的情况。
而草案中的“网络安全”定义也需修改。现有定义不但丢掉了信息内容安全,更是与“网络空间主权”没有关联。
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网络就是网络,不要让网络去包括信息系统。即,自始至终使用传统意义上的“Network”概念。对于“网络安全”,则按“网络空间安全”去解释即可。
另外,草案的起草坚持问题导向,对一些确有必要,但尚缺乏实践经验的制度安排做出原则性规定。这一处理十分务实、有益,但对于什么是“原则性规定”则要仔细琢磨。
E.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内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据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 信息服务不中断。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目标包括保护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网络安全的前途,如计算机类专业虽然几经起伏,但在近五年内竞争力非常稳健。在本次榜单中,计算机类专业包揽前三,软件工程排名第一,信息安全紧随其后。在互联网已成为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相关企业保持了极高的竞争力。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大。网络安全行业现状。网络安全基本只服务于国家一些重要机构,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网络安全带来的风险正变得日益突出,并不断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多个领域传导渗透。国家支持企业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促进网络安全人才发展。网络发展前景,现在人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显示尤为重要,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已经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国内在网络安全方面人才缺口很大,而随着未来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
F. 什么是网络安全,为何要注重网络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01 网络安全是什么?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2020年4月《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突破9亿
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02 网络安全为何重要?
当今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安全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
03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总体形势如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演进,互联网已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的重要驱动,同时带来的风险挑战也不断增大,网络空间威胁日益增多。通过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我国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时有发生,数据安全和侵犯个人隐私问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问题日益凸显,高强度网络攻击愈加明显。
《2019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高发频发且攻击组织性与目的性更加凸显;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逐步向各重要行业领域渗透;信息系统面临的漏洞威胁形势更加严峻;数据安全防护意识依然薄弱;“灰色”应用程序针对重要行业安全威胁更加明显;网络黑产活动专业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新技术的应用给工业控制系统带来安全新隐患。
5G “新基建” 新华社 漫画
04 如何认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安全与发展有机统一。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不可能离开发展谈安全;另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不能为了发展罔顾安全,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因而要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05 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正确树立网络安全观,认识当今的网络安全有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
二是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网络变得高度关联、相互依赖,网络安全的威胁来源和攻击手段不断变化,需要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
三是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只有立足开放环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动、博弈,吸收先进技术,网络安全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四是网络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安全,要立足基本国情保安全,避免不计成本追求绝对安全。
五是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