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审计数据分析

网络安全审计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4 07:09:57

网络安全审计产品是什么网站公安局备案要的!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针对互联网行为提供有效的行为审计、内容审计、行为报警、行为控制及相关审计功能。从管理层面提供互联网的有效监督,预防、制止数据泄密;

满足用户对互联网行为审计备案及安全保护措施的要求,提供完整的上网记录,便于信息追踪、设备定位、系统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

目前,市场上有成熟的网络安全审计产品方案解决供应商,产品用于监控用户信息,为顾客提供安全网络防护和帮助公安部门更好、更快捷的进行安全监管。

要求:

要做备案的话,安装能够实现上述要求的安全产品即可。

Ⅱ 请问计算机安全审计报告应该如何去写,是否有范文可以参考。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防病毒产品、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产品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信息安全产品都是为了防御外部的入侵和窃取。随着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技术的发展,发现由于内部人员造成的泄密或入侵事件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防止内部的非法违规行为应该与抵御外部的入侵同样地受到重视,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网络中实现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审计。

在当今的网络中各种审计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例如:数据库审计、应用程序审计以及网络信息审计等,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功能相对单一的审计产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对审计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综合管理能力远远不够。功能完整、管理统一,跨地区、跨网段、集中管理才是综合审计系统最终的发展目标。

本文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安全审计系统的概念、内容、实现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讨论。

二、什么是安全审计

国内通常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认识是要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抗抵赖),简称“五性”。安全审计是这“五性”的重要保障之一,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所有网络资源(包括数据库、主机、操作系统、安全设备等)进行安全审计,记录所有发生的事件,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维护以及安全防范的依据。安全审计如同银行的监控系统,不论是什么人进出银行,都进行如实登记,并且每个人在银行中的行动,乃至一个茶杯的挪动都被如实的记录,一旦有突发事件可以快速的查阅进出记录和行为记录,确定问题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近几年,涉密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也逐渐增多,每种设备都带有自己的审计模块,另外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种网络应用设计的审计系统,如:操作系统的审计、数据库审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应用程序审计系统等,但是都无法做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全面的安全审计,另外审计数据格式不统一、审计分析规则无法统一定制也给系统的全面综合审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当前的系统条件下希望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就需要对每种设备的审计模块熟练操作,并且结合多种专用审计产品才能够做到。

为了能够方便地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就需要设计综合的安全审计系统。它的目标是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技术,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对网络设备、终端、数据资源等进行监控和管理,在必要时通过多种途径向管理员发出警告或自动采取排错措施,并且能够对历史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追踪。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潜在的攻击者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

2. 对于已经发生的系统破坏行为提供有效的追究证据;

3.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有价值的系统使用日志,从而帮助系统管理员及时发现系统入侵行为或潜在的系统漏洞;

4.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的统计日志,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系统性能上的不足或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三、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包括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定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为:采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以针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的内容就应该针对涉密信息系统的每一个方面,应该对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检索等方面进行审计。

具体来说,应该对一个涉密信息系统中的以下内容进行安全审计:

被审计资源安全审计内容

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流量中典型协议分析、识别、判断和记录,Telnet、HTTP、Email、FTP、网上聊天、文件共享等的检测,流量监测以及对异常流量的识别和报警、网络设备运行的监测等。

重要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系统启动、运行情况,管理员登录、操作情况,系统配置更改(如注册表、配置文件、用户系统等)以及病毒或蠕虫感染、资源消耗情况的审计,硬盘、CPU、内存、网络负载、进程、操作系统安全日志、系统内部事件、对重要文件的访问等。

重要服务器主机应用平台软件重要应用平台进程的运行、Web Server、Mail Server、Lotus、Exchange Server、中间件系统、健康状况(响应时间等)等。

重要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进程运转情况、绕过应用软件直接操作数据库的违规访问行为、对数据库配置的更改、数据备份操作和其他维护管理操作、对重要数据的访问和更改、数据完整性等的审计。

重要应用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公文流转和操作、网页完整性、相关业务系统(包括业务系统正常运转情况、用户开设/中止等重要操作、授权更改操作、数据提交/处理/访问/发布操作、业务流程等内容)等。

重要网络区域的客户机病毒感染情况、通过网络进行的文件共享操作、文件拷贝/打印操作、通过Modem擅自连接外网的情况、非业务异常软件的安装和运行等的审计

四、安全审计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

根据在涉密信息系统中要进行安全审计的内容,我们可以从技术上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网络审计模块:主要负责网络通信系统的审计;

2.操作系统审计模块:主要负责对重要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的审计;

3.数据库审计模块:主要负责对重要数据库操作的审计;

4.主机审计模块:主要负责对网络重要区域的客户机进行审计;

5.应用审计模块:主要负责重要服务器主机的应用平台软件,以及重要应用系统进行审计。

还需要配备一个数据库系统,负责以上审计模块生成的审计数据的存储、检索、数据分析等操作,另外,还需要设计一个统一管理平台模块,负责接收各审计模块发送的审计数据,存入数据库,以及向审计模块发布审计规则。如下图所示:

安全审计系统中应解决如下的关键技术:

1.网络监听:

是安全审计的基础技术之一。它应用于网络审计模块,安装在网络通信系统的数据汇聚点,通过抓取网络数据包进行典型协议分析、识别、判断和记录,Telnet、HTTP、Email、FTP、网上聊天、文件共享等的检测,流量监测以及对异常流量的识别和报警、网络设备运行的监测等,另外也可以进行数据库网络操作的审计。

2.内核驱动技术:

是主机审计模块、操作系统审计模块的核心技术,它可以做到和操作系统的无缝连接,可以方便的对硬盘、CPU、内存、网络负载、进程、文件拷贝/打印操作、通过Modem擅自连接外网的情况、非业务异常软件的安装和运行等进行审计。

3.应用系统审计数据读取技术:

大多数的多用户操作系统(Windows、UNIX等)、正规的大型软件(数据库系统等)、多数安全设备(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都有自己的审计功能,日志通常用于检查用户的登录、分析故障、进行收费管理、统计流量、检查软件运行情况和调试软件,系统或设备的审计日志通常可以用作二次开发的基础,所以如何读取多种系统和设备的审计日志将是解决操作系统审计模块、数据库审计模块、应用审计模块的关键所在。

4.完善的审计数据分析技术:

审计数据的分析是一个安全审计系统成败的关键,分析技术应该能够根据安全策略对审计数据具备评判异常和违规的能力,分为实时分析和事后分析:

实时分析:提供或获取审计数据的设备和软件应该具备预分析能力,并能够进行第一道筛选;

事后分析:统一管理平台模块对记录在数据库中的审计记录进行事后分析,包括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五、安全审计系统应该注意的问题

安全审计系统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审计数据的安全:

在审计数据的获取、传输、存储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安全问题,同样要保证审计信息的“五性”。在审计数据获取过程中应该防止审计数据的丢失,应该在获取后尽快传输到统一管理平台模块,经过滤后存入数据库,如果没有连接到管理平台模块,则应该在本地进行存储,待连接后再发送至管理平台模块,并且应该采取措施防止审计功能被绕过;在传输过程中应该防止审计数据被截获、篡改、丢失等,可以采用加密算法以及数字签名方式进行控制;在审计数据存储时应注意数据库的加密,防止数据库溢出,当数据库发生异常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而且应该在进行审计数据读取时加入身份鉴别机制,防止非授权的访问。

2.审计数据的获取

首先要把握和控制好数据的来源,比如来自网络的数据截取;来自系统、网络、防火墙、中间件等系统的日志;通过嵌入模块主动收集的系统内部信息;通过网络主动访问获取的信息;来自应用系统或安全系统的审计数据等。有数据源的要积极获取;没有数据源的要设法生成数据。对收集的审计数据性质也要分清哪些是已经经过分析和判断的数据,哪些是没有分析的原始数据,要做出不同的处理。

另外,应该设计公开统一的日志读取API,使应用系统或安全设备开发时,就可以将审计日志按照日志读取API的模式进行设计,方便日后的审计数据获取。

3.管理平台分级控制

由于涉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系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所以在安全审计设计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分布式、跨网段,能够进行分级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涉密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统一管理平台,各自管理一部分审计模块,管理平台之间是平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平级之间不能互相管理,上级可以向下级发布审计规则,下级根据审计规则向上级汇报审计数据。这样能够根据网络规模及安全域的划分灵活的进行扩充和改变,也有利于整个安全审计系统的管理,减轻网络的通信负担。

4.易于升级维护

安全审计系统应该采用模块设计,这样有利于审计系统的升级和维护。

专家预测,安全审计系统在2003年是最热门的信息安全技术之一。国内很多信息安全厂家都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有的已经推出了成型的产品,另一方面,相关的安全审计标准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看来一个安全审计的春天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但是信息系统的安全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相对的安全,而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安全审计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

1. 网络带宽由现在的100兆会增加到1G,安全审计如何对千兆网络进行审计就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 当前还没有一套为各信息安全厂商承认的安全审计接口标准,标准的制定与应用将会使安全审计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3. 现在的安全审计都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如果有系统不采用此协议,那么如何进行安全审计。

六、小结

安全审计作为一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够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如实记录系统内发生的任何事件,一个完善的安全审计系统可以根据一定的安全策略记录和分析历史操作事件及数据,有效的记录攻击事件的发生,提供有效改进系统性能和的安全性能的依据。本文从安全审计的概念、在涉密信息系统中需要审计的内容、安全审计的关键技术及安全审计系统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安全审计在涉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安全审计系统应该全面地对整个涉密信息系统中的网络、主机、应用程序、数据库及安全设备等进行审计,同时支持分布式跨网段审计,集中统一管理,可对审计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可以更有效的防御外部的入侵和内部的非法违规操作,最终起到保护机密信息和资源的作用。

Ⅲ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分析

给我分哦,谢谢

http://bbs.wuyou.net/viewthread.php?tid=8894

网 络 安 全 毕 业 论 文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同时也避免其它用户的非授权访问和破坏。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 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防范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管理方面则侧重于内部人为因素的管理。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重要的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所有计算机网络应用必须考虑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同环境和应用中的网络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贮、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漏,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受他人干扰。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后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量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
网络安全的结构层次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安全控制和安全服务。
1: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指在物理介质层次上对存贮和传输的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也就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物理安全是网络信息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整个安全系统不可缺少和忽视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媒体安全: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
目前,该层次上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三大类:
1)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火灾、洪水等)、物理损坏(比如,硬盘损坏、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外力破损等)、设备故障(比如,停电断电、电磁干扰等)。此类不安全因素的特点是:突发性、自然性、非针对性。这种不安全因素对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威胁最大,而对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影响却较小,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物理上的破坏将销毁网络信息本身。解决此类不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是采取各种防护措施、制定安全规章、随时数据备份等。
2)电磁辐射(比如,侦听微机操作过程),乘机而入(比如,合法用户进入安全进程后半途离开),痕迹泄露(比如,口令密钥等保管不善,被非法用户获得)等。此类不安全因素的特点是:隐蔽性、人为实施的故意性、信息的无意泄露性。这种不安全因素主要破坏网络信息的保密性,而对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影响不大。解决此类不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是采取辐射防护、屏幕口令、隐藏销毁等手段。
3)操作失误(比如,偶然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线路拆除等),意外疏漏(比如,系统掉电、“死机”等系统崩溃)。此类不安全因素的特点是:人为实施的无意性和非针对性。这种不安全因素主要破坏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而对保密性影响不大。解决此类不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是:状态检测、报警确认、应急恢复等。 显然,为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除在网络规划和场地、环境等要求之外,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计算机系统通过电磁辐射使信息被截获而失秘的案例已经很多,在理论和技术支持下的验证工作也证实这种截取距离在几百甚至可达千米的复原显示给计算机系统信息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防止系统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探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这对重要的政策、军队、金融机构在兴建信息中心时都将成为首要设置的条件。
正常的防范措施主要在三个方面:
1、 对主机房及重要信息存储、收发部门进行屏蔽处理 即建设一个具有高效屏蔽效能的屏蔽室,用它来安装运行主要设备,以防止磁鼓,磁带与高辐射设备等的信号外泄。为提高屏蔽室的效能,在屏蔽室与外界的各项联系、连接中均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设计,如信号线、电话线、空调、消防控制线,以及通风波导,门的关起等。
2、 对本地网、局域网传输线路传导辐射的抑制,由于电缆传输辐射信息的不可避免性,现均采用了光缆传输的方式,大多数均在Modem出来的设备用光电转换接口,用光缆接出屏蔽室外进行传输。
3、 对终端设备辐射的防范
终端机尤其是CRT显示器,由于上万伏高压电子流的作用,辐射有极强的信号外泄,但又因终端分散使用不宜集中采用屏蔽室的办法来防止,故现在的要求除在订购设备上尽量选取低辐射产品外,目前主要采取主动式的干扰设备如干扰机来破坏对应信息的窃复,个别重要的首脑或集中的终端也可考虑采用有窗子的装饰性屏蔽室,此类虽降低了部份屏蔽效能,但可大大改善工作环境,使人感到在普通机房内一样工作。
安全控制是指在网络信息系统中对存贮和传输的信息的操作和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重点是在网络信息处理层次上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安全保护。安全控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包括: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进行核实(比如,开机时要求键入口令)、对文件的读写存取的控制(比如,文件属性控制机制)。此类安全控制主要保护被存贮数据的安全。
2)网络接口模块的安全控制。在网络环境下对来自其他机器的网络通信进程进行安全控制。此类控制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客户权限设置与判别、审计日志等。
3)网络互联设备的安全控制。对整个子网内的所有主机的传输信息和运行状态进行安全监测和控制。此类控制主要通过网管软件或路由器配置实现。需要指明的是,安全控制主要通过现有的操作系统或网管软件、路由器配置等实现。安全控制只提供了初步的安全功能和网络信息保护。
安全服务是指在应用程序层对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信源的真实性进行保护和鉴别,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防止和抵御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安全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完善现有操作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漏洞。安全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机制、安全连接、安全协议、安全策略等。
1)安全机制是利用密码算法对重要而敏感的数据进行处理。比如,以保护网络信息的保密性为目标的数据加密和解密;以保证网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目标的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以保护网络信息的完整性,防止和检测数据被修改、插入、删除和改变的信息认证等。安全机制是安全服务乃至整个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核心和关键。现代密码学在安全机制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安全连接是在安全处理前与网络通信方之间的连接过程。安全连接为安全处理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安全连接主要包括会话密钥的分配和生成和身份验证。后者旨在保护信息处理和操作的对等双方的身份真实性和合法性。
3)安全协议。协议是多个使用方为完成某些任务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有序步骤。协议的特性是:预先建立、相互同意、非二义性和完整性。安全协议使网络环境下互不信任的通信方能够相互配合,并通过安全连接和安全机制的实现来保证通信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公平性。
4)安全策略。安全策略是安全体制、安全连接和安全协议的有机组合方式,是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安全策略决定了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实用性。不同的网络信息系统和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的目标 通俗地说,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主要是指保护网络信息系统,使其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等方面。
1:可靠性
可靠性是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可靠性是系统安全的最基于要求之一,是所有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目标。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测度主要有三种:抗毁性、生存性和有效性。
2.抗毁性是指系统在人为破坏下的可靠性。比如,部分线路或节点失效后,系统是否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增强抗毁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种灾害(战争、地震等)造成的大面积瘫痪事件。 生存性是在随机破坏下系统的可靠性。生存性主要反映随机性破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这里,随机性破坏是指系统部件因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 有效性是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有效性主要反映在网络信息系统的部件失效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比如,网络部件失效虽然没有引起连接性故障,但是却造成质量指标下降、平均延时增加、线路阻塞等现象。 可靠性主要表现在硬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人员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硬件可靠性最为直观和常见。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人员可靠性是指人员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人员可靠性在整个系统可靠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系统失效的大部分原因是人为差错造成的。人的行为要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受到其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和品德等素质方面的影响。因此,人员的教育、培养、训练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人机界面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方面。环境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环境内,保证网络成功运行的概率。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
3:可用性
可用性是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网络信息服务在需要时,允许授权用户或实体使用的特性,或者是网络部分受损或需要降级使用时,仍能为授权用户提供有效服务的特性。可用性是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安全性能。网络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向用户提供服务,而用户的需求是随机的、多方面的、有时还有时间要求。可用性一般用系统正常使用时间和整个工作时间之比来度量。可用性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身份识别与确认、访问控制(对用户的权限进行控制,只能访问相应权限的资源,防止或限制经隐蔽通道的非法访问。包括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业务流控制(利用均分负荷方法,防止业务流量过度集中而引起网络阻塞)、路由选择控制(选择那些稳定可靠的子网,中继线或链路等)、审计跟踪(把网络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所有安全事件情况存储在安全审计跟踪之中,以便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审计跟踪的信息主要包括:事件类型、被管客体等级、事件时间、事件信息、事件回答以及事件统计等方面的信息。)
4: 保密性
保密性是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即,防止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保密性是在可靠性和可用性基础之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保密技术包括:防侦收(使对手侦收不到有用的信息)、防辐射(防止有用信息以各种途径辐射出去)、信息加密(在密钥的控制下,用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即使对手得到了加密后的信息也会因为没有密钥而无法读懂有效信息)、物理保密(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如限制、隔离、掩蔽、控制等措施,保护信息不被泄露)。

Ⅳ 网络安全审计的系统日记

系统日志主要根据网络安全级别及强度要求,选择记录部分或全部的系统操作。如审计功能的启动和关闭,使用身份验证机制,将客体引入主体的地址空间,删除客体、管理员、安全员、审计员和一般操作人员的操作,以及其他专门定义的可审计事件。
对于单个事件行为,通常系统日志主要包括:事件发生的日期及时间、引发事件的用户IP地址、事件源及目的地位置、事件类型等。 日志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大量的记录日志信息中找到与系统安全相关的数据,并分析系统运行情况。主要任务包括:
(1)潜在威胁分析。日志分析系统可以根据安全策略规则监控审计事件,检测并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其规则可以是已定义的敏感事件子集的组合。
(2)异常行为检测。在确定用户正常操作行为基础上,当日志中的异常行为事件违反或超出正常访问行为的限定时,分析系统可指出将要发生的威胁。
(3)简单攻击探测。日志分析系统可对重大威胁事件的特征进行明确的描述,当这些攻击现象再次出现时,可以及时提出告警。
(4)复杂攻击探测。更高级的日志分析系统,还应可检测到多步入侵序列,当攻击序列出现时,可及时预测其发生的步骤及行为,以便于做好预防。 审计系统可以成为追踪入侵、恢复系统的直接证据,所以,其自身的安全性更为重要。审计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审计事件查阅安全和存储安全。审计事件的查阅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避免日志被篡改。可通过以下措施保护查阅安全:
(1)审计查阅。审计系统只为专门授权用户提供查阅日志和分析结果的功能。
(2)有限审计查阅。审计系统只能提供对内容的读权限,拒绝读以外权限的访问。
(3)可选审计查阅。在有限审计查阅的基础上,限制查阅权限及范围。
审计事件的存储安全具体要求为:
(1)保护审计记录的存储。存储系统要求对日志事件具有保护功能,以防止未授权的修改和删除,并具有检测修改及删除操作的功能。
(2)保证审计数据的可用性。保证审计存储系统正常安全使用,并在遭受意外时,可防止或检测审计记录的修改,在存储介质出现故障时,能确保记录另存储且不被破坏。
(3)防止审计数据丢失。在审计踪迹超过预定值或存满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数据丢失,如忽略可审计事件、只允许记录有特殊权限的事件、覆盖以前记录、停止工作或另存为备份等。

Ⅳ 网络安全审计的实施

为了确保审计实施的可用性和正确性,需要在保护和审查审计数据的同时,做好计划分步实施。审计应该根据具体安全事件情况的需要进行定期审查或自动实时审查。系统管理员应该根据计算机安全管理的要求确定需要维护审计数据的内容、类型、范围和时间等,其中包括系统内保存的和归档保存的数据。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保护审查审计数据及审计步骤。 1)保护审计数据
应当严格限制在线访问审计日志。除了系统管理员用于检查访问之外,其他任何人员都无权访问审计日志,更应严禁非法修改审计日志以确保审计跟踪数据的完整性。
审计数据保护的常用方法是使用数据签名和只读设备存储数据。采用强访问控制是保护审计跟踪记录免受非法访问的有效举措。黑客为掩人耳目清楚痕迹,常设法修改审计跟踪记录,因此,必须设法严格保护审计跟踪文件。
审计跟踪信息的保密性也应进行严格保护,利用强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十分有效,审计跟踪所记录的用户信息非常重要,通常包含用户及交易记录等机密信息。
2)审查审计数据
审计跟踪的审查与分析可分为事后检查、定期检查和实时检查3种。审查人员应清楚如何发现异常活动。通过用户识别码、终端识别码、应用程序名、日期时间等参数来检索审计跟踪记录并生成所需的审计报告,是简化审计数据跟踪检查的有效方法。 审计是一个连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审计的重点是评估企业现行的安全政策、策略、机制和系统监控情况。审计实施的主要步骤:
(1)确定安全审计。申请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审计原因、内容、范围、重点、必要的升级与纠正、支持数据和审计所需人才物等,并上报审批。
(2)做好审计计划。一个详细完备的审计计划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关键。包括审计内容的详细描述、关键时间、参与人员和独立机构等。
(3)查阅审计历史。审计中应查阅以前的审计记录,有助于通过对比查找安全漏洞隐患和规程,更好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同时保管好审计相关资源和规章制度等。
(4)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审计小组制定好审计计划,着手开始审计核心即风险评估。
(5)划定审计范畴。审计范围划定对审计的开展很关键,范围之间要有一些联系,如数据中心局域网,或是商业相关的一些财务报表等。审计范畴的划定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在资产、规程和政策方面的审计。
(6)确定审计重点和步骤。各类机构都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审计的重点上。并确定具体的审计步骤和区域,避免审计的延缓或不完全,以免得出令人难以信服的结果。
(7)提出改进意见。安全审计最后应提出相应的提高安全防范的建议,便于实施。

Ⅵ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具备优势

系统采用了最新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针对聊天、论坛和博客的发表/回复帖子、邮件内容及附件等载有文字内容的网络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以便及时识别网络行为热点和异常点,帮助相关部门随时掌握网民行为动态与发展趋势。
在国内,许多公司开始研发此类产品,广道公司推出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是市场中较为成熟的产品。
深圳市广道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有着多年行业经验的中国网络信息安全设备提供商。

Ⅶ 什么是网络安全审计系统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是一种以信息流为基础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识别和用于资源审计服务的封锁软件,其目的是通过实时审计网络数据流键老贺,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控制策略对受控对象的活动进行审计稿派监督。网络含轿安全审计系统综合了基于主机的多种技术手段,可以多层次、多手段地实现对网络的控制管理。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的设立全面体现了管理层对内部网络关键资源的全局控制、把握和调度能力,是全面管理人员用于审计、检查当前网络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审计数据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王者的网络诊断共享 浏览:102
日本宽带网络选哪个 浏览:632
网络邻居连接图标消失 浏览:118
广西贺州电视网络客服电话多少 浏览:883
台式电脑网络全开 浏览:420
腾讯网络技术岗位是属于哪个部的 浏览:910
西安野马网络安全培训好吗 浏览:170
高铁上网络如何连接 浏览:815
无线网卡是怪路由器还是网络 浏览:661
电视显示无线网络关闭怎么打开 浏览:833
如何开拓网络市场 浏览:80
网络主播合唱小苹果 浏览:729
智能电视显示不了无线网络 浏览:682
如何解决网络上网的问题 浏览:298
无线网络慢的维修 浏览:874
海南映客网络科技交友软件有哪些 浏览:173
hd怎么样出现在网络标志上 浏览:999
荣耀手机提示电信网络禁用 浏览:505
千兆网络跟电脑端口有关系吗 浏览:85
怎样修改电脑的无线网络密码 浏览: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