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信安新时期网络安全标准化

信安新时期网络安全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3-05-09 23:13:53

⑴ 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最新防护规范

随着网络安全的日益重要,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等保20标准是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发布的一系列网络安全标准,旨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以及如何实施这些规范,以便更好地保护网络安全。

1.1 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

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是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发布的一系列网络安全标准,旨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

1.1.1 网络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策略是网络安全防护的基础,是网络安全防护的步。网络安全策略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目标、网络安全责任、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网络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网络安全的目标,明确网络安全的责任,制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确定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网络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等。

1.1.2 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是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凳铅启部分,是网络安全防护的第二步。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网络安全技术的实施、网络安全审计的实施、网络安全培训的实施、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的实施等。网络安全管理的实施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网络安全策略的要求,制定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网络安全审计,实施网络安全培训,实施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等。

1.2 如何实施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

实施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需要企业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实施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网络安全审计,实施网络安全培训,实施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等。

首先,企业要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网络安全的责任,制定网络安全策略,确定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网络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等。

其次,企业要实施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装防火墙、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反病毒软件、安装数据加密软件、安装日志审计系统等等。

再次,企业要实施网络安全审计,定期对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进行审计,以激判确保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枣如。

,企业要实施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理,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并制定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程序,以便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结论

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是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发布的一系列网络安全标准,旨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施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需要企业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网络安全审计,实施网络安全培训,实施网络安全应急处理等等。只有企业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等保20标准网络安全的防护规范,才能有效地保护网络安全,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⑵ 怎样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建设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的几点认识
董振国
信息安全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数据和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安全保障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
一、强化安全保密意识,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是确保政务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
目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大都是采用开放式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存在着先天的安全隐患。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病毒泛滥、系统故障、自然灾害、网络窃密和内部人员违规操作等都对电子政务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全局的长期性任务。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精神和中办发[2003]27号文件关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这是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前提条件。“高度重视”首先要领导重视;只有领导重视才能把信息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放到重要的位置,才能及时协调解决信息安全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其次,要通过加强网络保密知识的普及教育,特别是对县处级以上干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大力强化公务员队伍的安全保密意识,使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不留死角,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二、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是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
确保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必须加强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办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息安全工作尤其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建立法制和标准,完善制度和规范并很好地执行,就会把不安全因素和失误降到最低限度,使政务信息安全工作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为此,一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法律制度。要加强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抓紧制定急需的信息安全和技术标准,形成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规范。要根据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紧密联系本单位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实际,本着“堵漏、补缺、管用”的原则,抓紧修订、完善和新建信息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切实增强制度的科学性、有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信息安全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三要重视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有了制度,不能把它束之高阁。不按制度办事,是造成工作失误和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很多不安全因素和工作漏洞都是由于没有按程序办事所造成的。因此,要组织信息化工作人员反复学习有关制度和规范,使他们熟悉和掌握各项制度的基本内容,明白信息安全工作的规矩和方法,自觉用制度约束自己,规范工作。
四要建立完善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激励机制。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建立后,必须做到行必循之,把规章制度的每一条、每一款落到实处。执行制度主要靠自觉,但必须有严格的监督检查。要通过监督检查建立信息安全工作的激励机制,把信息安全工作与年度考核评比及“争先创优”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各项信息安全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不定期地对本地和本系统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三、建立信息安全组织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是做好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
调查显示,在实际的网络安全问题中,约有80%是由于管理问题造成的。因此,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形成全方位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组织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各地、各部门成立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有本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聘请国内外安全专家组成的安全咨询专家小组。根据建设和应用情况需要,还可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执行机构(如“政府安全中心”),负责整个政务信息系统中的安全保密工作,包括提供相关服务。
另一方面,要在健全信息安全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行政一把手(或主管领导同志)作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技术部门主管或项目负责人作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直接责任人,强化对网络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切实把好用人关,对关键岗位实行A、B角色管理;对网络管理人员和涉密操作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职责,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要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安全管理经验的复合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为政务信息化把好安全关。

四、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正确处理信息安全“五大关系”,是确保信息安全投资效益的最佳选择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安全方面的投资往往涉及很大金额。各地、各部门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处理和把握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五大关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1、要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发展与安全是信息安全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由此可以派生出其他一些关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其中发展是目的,安全是保证。二者关系处理得好,安全会有保障并能促进发展;处理不好,安全就会制约并牵制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就是要加快发展,确保安全。具体讲,就是在加快发展过程中确保安全;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加快发展。这里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发展而忽视安全;二是追求绝对安全而制约发展。为此,要坚持电子政务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两手抓”。要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切实保障安全;同时要在适度安全、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培育业务需求,加大工作力度,促进电子政务事业加快发展。
2、处理好安全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是由信息安全基本关系派生出来的,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处理得好,安全成本就会下降同时效益提高;处理不好,安全成本就会上升同时效益下降。正确处理好安全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必须坚持综合平衡。要根据中办发[2003]27号文件中关于“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信息系统不同的安全需求,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确保重点”的要求,一方面千方百计降低安全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安全措施的实际效果,确保满足重点项目、重点部位的安全需求,使有限的安全保障资金充分发挥出良好的使用效益。
3、处理好信息安全与共享(信息公开和保密)的关系。这也是从信息安全基本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开放和发展需要信息资源共享,而网络互联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条件。但信息公开和信息保护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推进信息化建设既要强调资源共享,还要保证信息安全。我们应立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大系统,整体地、动态地看待信息安全与资源共享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去处理问题。在这对矛盾中,目前资源共享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国各地方、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建设普遍存在“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处理两者之间关系时,应当紧紧围绕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确保国家安全和尊重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把当前工作的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方面,消除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使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4、处理好安全管理与技术的关系。安全管理与技术的关系也是信息安全体系中的基本关系之一。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管理离不开技术,技术离不开管理;两者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因此,在信息安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管理和技术并重,做到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也就是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在提升技术的基础上强化管理。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手段,但又不能单纯依赖技术。信息化的过程其实是人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如何使管理与技术相得益彰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要同时注意防止和克服“重管理、轻技术”和“单纯技术观点”两种倾向,既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作用,又要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怪圈。从理论上看,不存在绝对安全的技术;技术固然重要,但管理更不容忽视。虽然“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说法不一定准确,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以业务为主导,从全局的高度部署安全策略,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安全管理,把采取安全技术手段与加强日常管理和健全体制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安全技术手段开发,一手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高政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处理好信息安全工作中应急事件处理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要保证政务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长治久安”,必须着手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安全机制。但信息安全问题在信息化进程中广泛存在且突发性强,所以又必须强调和重视应急事件的处理。一旦出现影响到国家利益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事件,必须能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机的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为此,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防治有害信息传播,增强对政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控、管理和保护。其次,要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指挥调度机制和信息安全通报制度。要制定完善信息安全处置预案,加强信息安全应急支援服务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能力。

⑶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易欢)网络安全一直都是焦点问题。尤其是随着传统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网络安全的边界也在无限扩大。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数字经济正在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数字经济 健康 、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在近日表示,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更需要成为“可信经济”。“可信经济”是以可信网络为底座,以可信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构建具有安全运行发展生态的新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IPv6、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时代信息技术赋能,也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打造安全可信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

在上述过程中,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尤为重要。数据是生产要素,不仅要防止数据泄露也要防止数据被篡改,数据加密是一种手段。需要实时对数据进行审计与版本核对,防止因数据被恶意再加密导致资产被控或被勒索。在融合多方数据分析计算的同时,需保护敏感数据不外泄,需使用多方计算(MPC)、可信硬件和联邦学习等技术。

除此之外,更需要制度与管理来保障,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才能居安思危。“网络安全永远在路上,网络安全创新永不停步。”

全国信安标委秘书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建军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已一并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

他进一步讲到:“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作为标准化专业机构,一是加快推动重点急需标准研制,有效支撑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实施、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二是加强标准宣贯实施,促进标准应用与技术产业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标准在数据安全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基础性、规范性、引领性作用;三是发挥自身优势,为各行业领域搭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化沟通交流平台,以标准为基础提升数据安全支撑服务能力,努力营造全民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 社会 氛围。”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处长雷楠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风险,要按照成体系、有重点、分步骤的工作思路推进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一是夯实数据安全管理的制度基石,健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分类分级、安全防护、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重点制度和关键标准;二是完善数据安全治理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重要数据目录备案、安全信息共享、 社会 投诉举报等工作机制,打造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提升数据安全技术能力和保障水平,整合优化行业资源,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技术手段,形成数据监测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增强数据安全产业供给能力,推进产业园区、创新示范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布局,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和专业人才队伍,壮大创新数据安全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处长刘大山也指出,要深刻认识数据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筑牢保护国家安全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标准之盾,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此外,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标准顶层规划,加强新时期数据安全标准化研究和布局,明确本领域标准化技术发展趋势和演变路径。加快重点领域急需标准制定与实施,提升标准支撑网络安全审查、数据安全管理认证、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相关工作的能力。

谈及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邬贺铨认为,企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企业为网络安全人才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人才培养除了高校的培养以外,政府可以组织各种训练班、培训班,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的交流以及案例的分析,包括组织一些大赛等,来发现网络安全人才,并且激发更多的互联网爱好者投身到网络安全行业里来。

⑷ 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兴起于什么时候

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国际上,信息安全旁启标准化工作,兴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90年代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此岩前。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或技术规则,与信息安全标准化有关的主要的组织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net工程任务组(IETF)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开始工作,ISO/IEC JTC1(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所属SC 27(安全技术分委员会)其前身是SC20(数据加密分技术委员会),主要从事信息技术安全的一般方法和技术的标准化工作。

而ISO/TC68负责银行业务应用范围内有关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它主要制定行业应用标准,在组织上和标准之间与SC27有着密切的联系。ISO/IEC JTC1负责制定标准主要是开放系统互连、密钥管理、数字签名、安全的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成立于1906年十月,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专门国际标准化机构。在信息安全标准化方面,主要与ISO联合成立了JTC1下分委员会外,还在电信、电子系统、信息技术和电磁兼容等方面成立技术委员会,如TC56 可靠性、TC74 IT设备安全和功效、TC77 电磁兼容、TC 108 音频/视频、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电子设备的安全等,并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如信息技术设备安全(IEC 60950)等。

国际电信联盟(ITU)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所属的SG17组,主要负责研究通信系统安全标准。SG17组主要研究的有:通信安全项目、安全架构和框架、计算安全、安全管理、用于安全的生物测定、安全通信服务。此外SG16和下一代网络核心组也在通信安全、H323网络安全、下一代网络安全等标准方面进行了森启御研究。目前ITU-T建议书中大约有40多个都是与通信安全有关的标准。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史创于1986年,其主要任务是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目前,IETF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界最具权威的大型技术研究组织。

IETF标准制定的具体工作由各个工作组承担,工作组分成八个领域,分别是Internet路由、传输、应用领域等等,着名的IKE和IPsec都在RFC系列之中,还有电子邮件,网络认证和密码标准,也包括了TLS标准和其它的安全协议标准。

⑸ 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什么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

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网络安全管理以及网络产品、服务和运行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017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将正式施行,标志着网络空间治理、网络信息传播秩序规范、网络犯罪惩治等方面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国家网络安全将拥有更为完善的法律基础和保障。网络安全标准化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变革方面发挥着基础性、规范性、引领性作用。《网络安全法》对于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5)信安新时期网络安全标准化扩展阅读:

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网络安全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委授予的职责范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0)承担着组织制定标准和持续完善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职责,多年来推动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所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初步形成了国家网络安全标准体系。

中央网信办、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建立统一权威的国家标准工作机制,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委的领导下,在中央网信办的统筹协调和有关网络安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统一技术归口,统一组织申报、送审和报批。

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标准战略性、方向性、基础性的研究,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拓展覆盖面;既要统筹推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也要适时引进国外有关标准,进而逐步建立起与《网络安全法》相配套的国家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以适应新形势对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更高要求。

⑹ 网络与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化成果主要覆盖了哪些领域或方面

随着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入了全面规划、统筹发展的新时期,与国家各项信息安全保障重要工作相适应,我国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截至2013年底,我国正式发布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国家标准29项,正在制定过程中的管理标准23项,其中已发布标准中采用或参考国际信息安全管理标准13项。这些标准化成果主要覆盖了以下领域或方面:
1) 等同或修改转化了国际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族(即ISO/IEC 27000系列标准)中基础、核心标准;
2) 支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信息安全控制有关的技术标准或指南;
3) 支撑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政府信息系统检查等重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配套安全管理标准;
4) 有关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应急与事件管理、灾备服务管理、外包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的标准或规范;
5) 新技术新应用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包括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云计算安全管理等。

计算机网络攻击论文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论文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到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显的非常重要。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论文篇一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摘 要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到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就显的非常重要。文章从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新时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现阶段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防范技术,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关键词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2-016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与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用户,成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一些计算机网络甚至因为受到攻击而陷于瘫痪,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计算机网络枝模信息安全技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漏洞

当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软件或操作系统被开发出来,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这些漏洞被人利用,就可能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使网络系统纤搭弯陷于瘫痪。目前,很多计算机软件的漏洞都已被找出,再加上这些系统和软件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如缓冲区溢出等,这就给一些人造成了可乘之机,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1.2 硬件设施配置的不合理

硬件设施配置不合理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有文件服务器方面的原因,也有显卡选配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文件服务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传递信息和文件的重要枢纽,是重要的硬件设施,也会对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关键硬件设施的配置,选择合理、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保证文件服务器的安全性与扩充性,根据计算机系统的发展状况及时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更新换代,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硬件配置在计算机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必须选择和配置合理的网络服务器,并保证计算机的硬件设施配置符合计算机用户的需求,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此,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硬件设施的配置,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设施的作用,使计算机硬件设施的配置符合用户的需求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

1.3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容易对计算机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只有有效控制计算机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规范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行为,避免产生操作不当的问题,才能够避免使计算机系统面临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威胁。

比如,很多计算机操作员没有为计算机选择合理的安全配置、资源访问权限设置不合理、用户口令过于简单、网络资源公开化程度较高、账号保存不合理等原因,都有可能会对计算机的安全造成威胁。此外,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也是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重要方面,只有增强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才能够提高其安全意识,避免泄密等现象的发生。

2 新时期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毁闷技术

2.1 防火墙技术

我们可以将防火墙技术理解为局域网的一道屏障,能够避免计算机受到其他因素的威胁,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归根结底,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黑客入侵,避免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被窃取、破坏、拷贝,有效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信息。防火墙技术包括网关应用、数据包过滤、代理服务等。但是应用计算机防火墙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防范内部攻击、只能对IP进行控制而不能对身份进行控制、不能有效阻止病毒文件的传送等。

2.2 病毒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程序,能够通过特殊的代码实现自我复制,产生大量的破坏作用,通过错误的指令对正常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破坏,是计算机系统的重大隐患。此外,计算机病毒还具有一些重要的破坏特征,如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和扩散,并且在病毒感染的前期不易被人发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如上特征,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效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扩散,才能够降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为人们提供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2.3 身份认证技术

利用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有效识别计算机用户的身份,对其用户信息进行确认,确保每一个信息访问者都具备足够的权限。具体说来,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有效确认用户的身份,并能够通过有关信息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使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排除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之外。除此之外,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合法用户的信息,防止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被窃取,以避免用户的合法身份被窃取。因为,一旦用户的身份信息被窃取,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现阶段,身份认证技术分为多种,有口令认证、密钥认证、智能卡认证等多种,这些技术都能够起到信息保护的作用,有效控制计算机网络的访问过程。

2.4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数据的加密技术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利用数据信息加密技术可以对计算机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有效保证计算机访问的安全性。利用信息加密技术,可以通过加密设备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这种经过加密处理的数据信息被称为密文,加密之前的数据信息被称为明文。如果要将密文解密为原文,必须使用相同的加密设备和密钥,这种技术可以避免网络系统中的信息被窃取,能够有效防范信息的外泄。

2.5 安全协议

只有建立和完善网络系统的安全协议,才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促进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道路。现阶段,已开发的安全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密钥管理协议、加密协议、安全审计协议、密钥管理协议、防护协议等。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要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利用防火墙技术、病毒防范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安全协议等新时期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增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祖云.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系统技术安全与防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

[2]王铁成.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计算机网络新技术论文

⑻ 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国家标准发布,其中关于企业数据保护有以下要求:应提供重要数据的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能力;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能将重要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应识别需要定期备份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系统等;应规定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保质期等;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数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备份程序和恢复程序等。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正式进入“2.0时代”。等级保护工作的落实有效提升了我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等保2.0的发布,是对除传统信息系统之外的新型网络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提升的有效补充,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目标的基础。
【拓展资料】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保2.0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发布会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领导主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通报国家标准制定流程改革情况并发布重要国家标准。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规划咨询部副主任陈广勇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早局岩基础,也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通过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发现企业网络和信息系统与国家安全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到目前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通过安全整改,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系统被各种攻击的风险。
相较于2007年实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所确立的等级保护1.0体系,为了适应现阶段网络安全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及新技术、新应用发展的要求,2018年公安部正式发布《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国家对信息安全技术与网络安全保护迈入2.0时代。
据了解,原陆御来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各类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府网站,保护方法主要是对系统进行定级备案、等级测评、建设整改、监督检查等,在此基础上,等保2.0扩大了保护对象的范围、丰富了保护方法、增加了技腊让术标准。等保2.0将网络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大型互联网站、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物联网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公众服务平台等全部纳入等级保护对象,并将风险评估、安全监测、通报预警、案事件调查、数据防护、灾难备份、应急处置、自主可控、供应链安全、效果评价、综治考核、安全员培训等工作措施全部纳入等级保护制度。
有国内专业机构表示,等保2.0国家标准对比等保1.0,在保护范围、法律效力、技术标准、安全体系、定级流程、定级指导等方面均发生变化,信息安全系统改造在即。等保2.0做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定级原则上不低于三级”的指导,测评分数的要求由60分提升至75分以上,且第三级及以上信息系统每年或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测评。国家重点行业将带头加大信息安全产品和咨询服务的持续投入。回顾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曾在等保1.0影响下进入加速发展期,专家预计,等保2.0将继续带动行业大发展,至少打开百亿级以上增量市场空间。

⑼ 富数科技牵头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标准,获信安标委立项研究

近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信安标委”)发布了《关于2021年网络安全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由上海富数 科技 牵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信通院、亚信安全、智巡密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方发起的《隐私保护的数据互联互通协议规范》正式立项进行研究。

这是隐私计算互联互通的首个国家标准,也是继参与信通院、金标委等行业标准后,富数 科技 再次在国标层面为数据互联互通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立项获批对于隐私计算行业, 都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国家相关部门对隐私计算给予了高度重视,也表明隐私计算互联互通对实现数据价值高效流通的重要性。

数字化经济时代,隐私计算成为发展变革新基建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当下,数据已经是新时代的“石油”,数据层面的技术应用正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催生 社会 加快迈入智能野卖时代,新一轮 科技 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的商业形态以及商业巨头也正悄然孕育。

与海量数据价值并存的则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隐私计算技术在不暴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完成虚拟的联合计算,实现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化解了数据流通和隐私保护的矛盾,得到学术界、行业市场和监管等广泛认可,被视作数据要素安全互通的可靠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在个人数据及隐私保护之外,国家在反垄断、数据要素流通等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如《数据安全法》、日前正式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更是从监管和国家利益高度不断确定隐私计算的巨大价值和重要地位 ,隐私计算技术和解决方案也开始被写入政府数字化发展报告和标准里。

隐私计算已日渐成为数据价值流通的标准配置,未来有数据流通的地方,可能都将存在隐私计算的身影。而要实现数据流通网络的规模式发展,真正释放数据要素的巨大经济效应,则离不开互联互通的生态建设。

定义互联互通标准,即定义隐私计算未来

互联互通是隐私计算平台级发展的风向标。

隐私计算技术解决“数据孤岛”,保证数据要素安全流通,互联互通标准则破除“技术孤岛”,让部署不同框架的节点之间实现高效互联。从点对点的数据交换,到建立一张数据价值流通网络,互联互通让隐私计算实现生态建设和规模化发展的升级。

纵观 历史 上电力、通信和互联网各个时代,都曾经历协议和标准的制定阶段,电力领域的直流电和交流电之争催生了 GE,CDMA 标准一度奠定高通在通信芯片市场的龙头地位,互联网通讯的 TCP/IP 技术路线最终成就了思科,同样,数据流通领域各方也需要基于协议进行交互,从而促进数据要素的大规模应用。

富数 科技 一直关注和推动隐私计算领域互联互通进展,2021 年上半年开创性提出“统一资源协议”,并在技术层面率先实现与其他隐私计算平台的异构互联互通,为行业提供了实现参考,紧接着在7月又与若干合作机构之颂饥逗间实现了商业层面的互联互通,不断 探索 实践落地的可行性。

在隐私计算领域,富数已深度参与了众多权威机构的标准与协议制定,包括 信安标委、央行金标委、中国信通院、北京金融 科技 产业联盟、IEEE、上海大数据中心等等。

此次获信安标委立项,也是富数继深度参与众多行业标准后,再次在国家肢轮标准层面为隐私计算和互联互通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对富数在行业前瞻上的鼓励,也意味着隐私计算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隐私计算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格局。

⑽ 我国信息安全管理采用的是什么标准

欧盟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是有关信息首吵饥安全状况的标准,在TCSEC中,美国国防部按信息的等级和应用采用的响应措施,将计算机安全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类八个级别。TCSEC标准共27条评估者返准则。其中D为无保护级,C为自主保护级,B为强制保护级,A为验证保护级。

(10)信安新时期网络安全标准化扩展阅读

我国信息安碰顷全标准发展历程

1984.7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组建数据加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1985年发布了第一个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标准,1997年8月改组成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安全分技术委员会。

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系统编号主要有:GB、GB/T 、GJB、BMB、GA、YD等。2002年4月15日成立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信安标委,委员会编号为TC260)。

阅读全文

与信安新时期网络安全标准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乡哪里有网络推广系统 浏览:595
发视频就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120
济南网络营销外包 浏览:833
适合学习的网络软件 浏览:980
网络视听基地有哪些 浏览:89
网络秘密如何修改 浏览:97
无线网络规划的准备工作有哪两项 浏览:73
台式电脑上有一个不识别网络 浏览:410
手机上e网络是什么 浏览:92
学编程和网络营销哪个好 浏览:423
移动网络类型哪个网速最快 浏览:726
网络适配器哪个是正在使用的网卡 浏览:803
不是网络电视机可以连接wifi吗 浏览:758
安卓手机怎么重置网络接入点 浏览:635
考研网络平台哪个好一点 浏览:209
战场信息网络包括哪些软件 浏览:66
计算机网络dx考试 浏览:182
360长沙网络安全业务 浏览:401
网络电视哪里可以看奥运会直播 浏览:471
共享网络需要蓝牙吗 浏览:7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