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用360安全卫士,它的功能蛮多的,操作也方便,木马查杀,系统防护,清理下恶性插件,系统垃圾,使用痕迹,开机提速,IE一键修复,系统漏洞自动修复等功能非常全面实用,祝你愉快朋友。
② 网络安全防护的安全防御
根据目前的网络安全现状,以及各领域企业的网络安全需求,能够简单、快捷地实现整个网络的安全防御架构。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安全评估,安全加固,网络安全部署。 在企业信息系统中进行安全产品的部署,可以对网络系统起到更可靠的保护作用,提供更强的安全监测和防御能力。
③ 怎样为信息系统构建安全防护体系
1、结构化及纵深防御保护框架
系统在框架设计时应从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出发,综合考虑信息网络的各个环节,综合使用不同层次的不同安全手段,为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在信息系统建设初期,考虑系统框架设计的时候要基于结构化保护思想,覆盖整体网络、区域边界、计算环境的关键保护设备和保护部件本身,并在这些保护部件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建立安全框架。使得计算环境中的应用系统和数据不仅获得外围保护设备的防护,而且其计算环境内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自身也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要明确定义所有访问路径中各关键保护设备及安全部件间接口,以及各个接口的安全协议和参数,这将保证主体访问客体时,经过网络和边界访问应用的路径的关键环节,都受到框架中关键保护部件的有效控制。
在进行框架设计时可依据IATF(信息保护技术框架)深度防护战略的思想进行设计,IATF模型从深度防护战略出发,强调人、技术和操作三个要素,基于纵深防御架构构建安全域及边界保护设施,以实施外层保护内层、各层协同的保护策略。该框架使能够攻破一层或一类保护的攻击行为无法破坏整个信息基础设施。在攻击者成功地破坏了某个保护机制的情况下,其它保护机制仍能够提供附加的保护。
在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核心业务系统的各层边界进行全面分析和纵深防御体系及策略设计,在边界间采用安全强隔离措施,为核心业务系统建立一个在网络层和应用层同时具备较大纵深的防御层次结构,从而有效抵御外部通过网络层和应用层发动的入侵行为。
2、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安全设计
在进行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时,除设计完善的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外,还必须设计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常态化测评体系、集中运维服务体系以及应急和恢复体系,为核心信息系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服务。
在项目开展的全过程中,还应该遵循SSE-CMM(信息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所确定的评价安全工程实施综合框架,它提供了度量与改善安全工程学科应用情况的方法,也就是说,对合格的安全工程实施者的可信性,是建立在对基于一个工程组的安全实施与过程的成熟性评估之上的。SSE-CMM将安全工程划分为三个基本的过程域:风险、工程、保证。风险过程识别所开发的产品或系统的危险性,并对这些危险性进行优先级排序。针对危险性所面临的问题,工程过程要与其他工程一起来确定和实施解决方案。由安全保证过程来建立对最终实施的解决方案的信任,并向顾客转达这种安全信任。因此,在安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SSE-CMM体系来指导实施流程,将有效地提高安全系统、安全产品和安全工程服务的质量和可用性。
3、信息系统的分域保护机制
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设计时,并不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同一级别的保护,应针对业务的关键程度或安全级别进行重点的保护,而安全域划分是进行按等级保护的重要步骤。
控制大型网络的安全的一种方法就是把网络划分成单独的逻辑网络域,如内部服务网络域、外部服务网络域及生产网络域,每一个网络域由所定义的安全边界来保护,这种边界的实施可通过在相连的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网关来控制其间访问和信息流。网关要经过配置,以过滤两个区域之间的通信量,并根据访问控制方针来堵塞未授权访问。
根据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区域边界,重点关注从互联网→外部网络→内部网络→生产网络,以及以应用系统为单元的从终端→服务器→应用→中间件→数据库→存储的纵向各区域的安全边界,综合采用可信安全域设计,从而做到纵深的区域边界安全防护措施。
实现结构化的网络管理控制要求的可行方法就是进行区域边界的划分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在网络边界和内部引入控制措施,来隔离信息服务组、用户和信息系统,并对不同安全保护需求的系统实施纵深保护。
一般来说核心业务系统必然要与其它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因此,应根据防护的关键保护部件的级别和业务特征,对有相同的安全保护需求、相同的安全访问控制和边界控制策略的业务系统根据管理现状划分成不同的安全域,对不同等级的安全域采用对应级别的防护措施。根据域间的访问关系和信任关系,设计域间访问策略和边界防护策略,对于进入高等级域的信息根据结构化保护要求进行数据规划,对于进入低等级域的信息进行审计和转换。
4、融入可信计算技术
可信计算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硬件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其通过建立信任链传递机制,使得计算机系统一直在受保护的环境中运行,有效地保护了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并防止了恶意软件对计算机的攻击。在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时,可以考虑融入可信计算技术,除重视安全保障设备提供的安全防护能力外,核心业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将强调安全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和关键保护部件自身安全性,为核心业务系统建立可信赖的运行环境。
以可信安全技术为主线,实现关键业务计算环境关键保护部件自身的安全性。依托纵深防御架构应用可信与可信计算技术(含密码技术)、可信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确保系统本身安全机制和关键防护部件可信赖。在可信计算技术中,密码技术是核心,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密码算法和引擎,通过TCM模块,来构建可信计算的密码支撑技术,最终形成有效的防御恶意攻击手段。通过系统硬件执行相对基础和底层的安全功能,能保证一些软件层的非法访问和恶意操作无法完成,可信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建设安全体系提供更加完善的底层基础设施,并为核心业务系统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5、细化安全保护策略与保障措施
在核心业务系统不同区域边界之间基本都以部署防火墙为鲜明特点,强化网络安全策略,根据策略控制进出网络的信息,防止内部信息外泄和抵御外部攻击。
在区域边界处部署防火墙等逻辑隔离设备实施访问控制,设置除因数据访问而允许的规则外,其他全部默认拒绝,并根据会话状态信息(如包括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协议、出入的接口、会话序列号、发出信息的主机名等信息,并应支持地址通配符的使用)对数据流进行控制;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自动终止非活跃会话连接;限制网络最大流量及网络连接数,防止DOS等攻击行为;使用IP与MAC绑定技术,防范地址欺骗等攻击行为;使用路由器、防火墙、认证网关等边界设备,配置拨号访问控制列表对系统资源实现单个用户的允许或拒绝访问,并限制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在核心业务系统内网的核心交换边界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边界处入侵和攻击行为进行检测,并在最重要的区域和易于发生入侵行为的网络边界进行网络行为监控,在核心交换机上部署双路监听端口IDS系统,IDS监听端口类型需要和核心交换机对端的端口类型保持一致。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
在区域边界处部署防病毒网关,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扫描,可以把病毒拦截在外部,减少病毒渗入内网造成危害的可能。防病毒网关是软硬件结合的设备,通常部署在防火墙和中心交换机之间,可以在病毒进入网络时对它进行扫描和查杀。防病毒网关可以采用全透明方式,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通过多层过滤、深度内容分析、关联等技术策略,对网络数据进行高效过滤处理,可以提升网络环境的安全状况。防病毒网关需要具备以下特性:
(1)防病毒、防木马以及针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漏洞进行的攻击。
(2)防蠕虫攻击,防病毒网关根据自有的安全策略可以拦截蠕虫的动态攻击,防止蠕虫爆发后对网络造成的阻塞。
(3)过滤垃圾邮件功能,防病毒过滤网关通过检查邮件服务器的地址来过滤垃圾邮件。防病毒网关通过黑名单数据库以及启发式扫描的数据库,对每封邮件进行判断并且识别,提高了对垃圾邮件的检测力度,实现了垃圾邮件网关的功能。
边界设备等作为区域边界的基础平台,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边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如:安装、配置不符合安全需求;参数配置错误;账户/口令问题;权限控制问题;安全漏洞没有及时修补;应用服务和应用程序滥用等)被利用而导致的安全事件往往是最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所以对这些基础设施定期地进行安全评估、安全加固与安全审计,对增强区域边界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6、常态化的安全运维
信息系统的安全不仅依赖于增加和完善相应的安全措施,而且在安全体系建设完成之后,需要通过相应的安全体系运行保障手段,诸如定期的评估、检查加固、应急响应机制及持续改进措施,以确保安全体系的持续有效性。
(1)定期进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根据国家要求,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运营、使用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选择具有信息安全测评资质的单位,依据相关标准定期对信息系统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通过测评可以判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状态是否符合等级保护相应等级的安全要求,是否达到了与其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对信息系统等级符合性检验,最终使系统达到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降低信息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整改。确定安全检查对象,主要包括关键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要通信线路和客户端等,通过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影响系统、业务安全性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3)对于互联网系统或与互联网连接的系统,定期进行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一种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测的方法,是从攻击者的角度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行安全检测的手段,在对现有信息系统不造成任何损害的前提下,模拟入侵者对指定系统进行攻击测试。渗透测试通常能以非常明显、直观的结果来反映出系统的安全现状。
(4)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技术培训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之能够符合相关信息安全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的信息安全水平。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职责、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有关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论培训、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安全防范意识宣传和专门安全技术训练,确保信息安全策略、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顺利执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安全风险。
④ 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应该是入侵检测和通道专一化吧。。。我是这样的想的!
⑤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例如,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对口令加密、更新和鉴别,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控制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等。数据加密防护:加密是防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获后不能读懂其含义。
网络隔离防护:网络隔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隔离卡来实现的,一种是采用网络安全隔离网扎实现的。
其他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过滤、容错、数据镜像、数据备份和审计等。
⑥ 视频系统 网络安全防护
1、看需求,生产车间保密性如何,一般不用
2、如上
3、如果与等保系统共用,那必须加防护设备,不然等保系统验不过
⑦ 大家都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
跟大家推荐一款非常好的在线杀毒软件,可以跟其他杀毒软件混合使用,不会起冲突哦
金山在线杀毒的杀毒能力非常强,速度也很快,对木马,恶意软件特有用,占用内存小,而且由于是在线杀毒,所以不怕病毒劫持了杀毒软件。\\\\
金山在线杀毒网址:http://sha.ba.net/
(卡号:300000146787密码:765439)
⑧ 如何才能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呢
�⑷淼牟僮飨低车比煌萍� WIN2K3,性能和安全性比WIN2K都有所增强,选择一款优秀的杀毒软件,至少能对付大多数木马和病毒的,安装好杀毒软件,设置好时间段自动上网升级,设置好帐号和权限,设置的用户尽可能的少,对用户的权限尽可能的小,密码设置要足够强壮。对于 MSSQL,也要设置分配好权限,按照最小原则分配。最好禁用xp_cmdshell。有的网络有硬件防火墙,当然好,但仅仅依靠硬件防火墙,并不能阻挡 hacker的攻击,利用反向连接型的木马和其他的办法还是可以突破硬件防火墙的阻挡。WIN2K3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功能还不够强大,建议打开,但还需要安装一款优秀的软件防火墙保护系统,我一般习惯用ZA,论坛有很多教程了。对于对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服务器,软件防火墙的安全级别设置为最高,然后仅仅开放提供服务的端口,其他一律关闭,对于服务器上所有要访问网络的程序,现在防火墙都会给予提示是否允许访问,根据情况对于系统升级,杀毒软件自动升级等有必要访问外网的程序加到防火墙允许访问列表。那么那些反向连接型的木马就会被防火墙阻止,这样至少系统多了一些安全性的保障,给hacker入侵就多一些阻碍。网络上有很多基础型的防护资料,大家可以查查相关服务器安全配置方面的资料。 二、修补所有已知的漏洞,未知的就没法修补了,所以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要经常去关注。了解自己的系统,知彼知己,百战百胜。所有补丁是否打齐,比如 mssql,server-U,论坛程序是否还有漏洞,每一个漏洞几乎都是致命的,系统开了哪些服务,开了哪些端口,目前开的这些服务中有没有漏洞可以被黑客应用,经常性的了解当前黑客攻击的手法和可以被利用的漏洞,检查自己的系统中是否存在这些漏洞。比如SQL注入漏洞,很多网站都是因为这个服务器被入侵,如果我们作为网站或者服务器的管理者,我们就应该经常去关注这些技术,自己经常可以用一些安全性扫描工具检测检测,比如X- scan,snamp, nbsi,PHP注入检测工具等,或者是用当前比较流行的hacker入侵工具检测自己的系统是否存在漏洞,这得针对自己的系统开的服务去检测,发现漏洞及时修补。网络管理人员不可能对每一方面都很精通,可以请精通的人员帮助检测,当然对于公司来说,如果系统非常重要,应该请专业的安全机构来检测,毕竟他们比较专业。 三、服务器的远程管理,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用server自带的远程终端,我也喜欢,简洁速度快。但对于外网开放的服务器来说,就要谨慎了,要想到自己能用,那么这个端口就对外开放了,黑客也可以用,所以也要做一些防护了。一就是用证书策略来限制访问者,给 TS配置安全证书,客户端访问需要安全证书。二就是限制能够访问服务器终端服务的IP地址。三是可以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再把默认的3389端口改一下。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远程管理软件,pcanywhere也不错。 四、另外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是网络容易被薄弱的环节所攻破,服务器配置安全了,但网络存在其他不安全的机器,还是容易被攻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利用被控制的网络中的一台机器做跳板,可以对整个网络进行渗透攻击,所以安全的配置网络中的机器也很必要。说到跳板攻击,水平稍高一点的hacker 攻击一般都会隐藏其真实IP,所以说如果被入侵了,再去追查的话是很难成功的。Hacker利用控制的肉鸡,肉鸡一般都是有漏洞被完全控制的计算机,安装了一些代理程序或者黑客软件,比如DDOS攻击软件,跳板程序等,这些肉鸡就成为黑客的跳板,从而隐藏了真实IP。 五、最后想说的是即使大家经过层层防护,系统也未必就绝对安全了,但已经可以抵挡一般的hacker的攻击了。连老大微软都不能说他的系统绝对安全。系统即使只开放80端口,如果服务方面存在漏洞的话,水平高的hacker还是可以钻进去,所以最关键的一点我认为还是关注最新漏洞,发现就要及时修补。“攻就是防,防就是攻” ,这个观点我比较赞同,我说的意思并不是要去攻击别人的网站,而是要了解别人的攻击手法,更好的做好防护。比如不知道什么叫克隆管理员账号,也许你的机器已经被入侵并被克隆了账号,可能你还不知道呢?如果知道有这种手法,也许就会更注意这方面。
⑨ 网络安全防护小技巧有哪些
安全防护很多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信息泄漏
欺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酒店、通信运营商、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从事诈骗。
典型代表:电信诈骗,非接触式犯罪,抢劫、敲诈勒索
防范措施:
1.在安全级别较高的物理或逻辑区域内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2.敏感个人信息需加密保存;
3.不使用U盘存储交互个人敏感信息;
4.尽量不要在可访问互联网的设备上保存或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5.电子邮件发送时要加密,并注意不要错发;
6.邮包寄送时选择可信赖的邮寄公司,并要求回执。
二、网络钓鱼
欺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制作假冒网站,将地址发送到客户的电脑上、手机上或放在搜索网站上诱骗客户登录,以窃取客户信息进行欺诈。
典型代表:购物聊天暗送钓鱼网站,网络和短信、电话联合诈骗,盗 QQ 号诈骗好友,低价商品诱惑
防范措施:
1.通过查询网站备案信息等方式核实网站资质的真伪;
2.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3.要警惕中奖、修改网银密码的通知邮件、短信,不要轻易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4.不要在多人共用的电脑上进行金融业务,如在网吧等。
三、网购木马
欺诈手段:网购木马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欺诈木马,以交易劫持为主的网购木马,是“商家”与网购者进行沟通时,以各种名义给买家传输文件实现盗窃。
典型代表:盗号、交易劫持、“压缩包炸弹”
防范措施:
1.一定要为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定期扫描系统,查杀病毒;及时更新木马库,更新系统补丁;
2.下载软件时尽量到软件相应的官方网站或大型软件下载网站,在安装或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前先杀毒;
3.请勿随意打开不知名的网页链接;
4.使用网络通信工具时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文件。
四、网络传销
欺诈收到:网络传销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网页进行宣传,鼓吹轻松赚大钱的思想;二是建立网上交易平台,靠发展会员聚敛财富,发展他人加入其中,形成上下线的传销层级关系。
典型代表:浏览网页时发现“轻点鼠标,您就是富翁”;“坐在家里,也能赚钱”等信息。
防范措施:
1.在遇到相关创业、投资项目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其商业模式。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如果其经营的项目并不创造任何财富,却许诺只要你交钱入会,发展人员就能获取“回报”,请提高警惕。
2.克服贪欲,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五、QQ、微信、微博、邮箱等诈骗
欺诈手段:不法分子一是利用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冒充QQ好友借钱;二是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MSN用户、微博用户、邮箱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进行中奖诈骗。
⑩ 网络安全的措施有哪几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1、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为保护商务各方网络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2、保护应用安全。
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3、保护系统安全。
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或网络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统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
安全隐患
1、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网络,黑客(Hacker)经常会侵入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或窃取机密数据和盗用特权,或破坏重要数据,或使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直至瘫痪。
2、 Internet的数据传输是基于TCP/IP通信协议进行的,这些协议缺乏使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窃取的安全措施。
3、 Internet上的通信业务多数使用Unix操作系统来支持,Unix操作系统中明显存在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安全服务。
4、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5、电子邮件存在着被拆看、误投和伪造的可能性。使用电子邮件来传输重要机密信息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6、计算机病毒通过Internet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网络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