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部队不以军人身份上互联网十条禁令,是什么
1、严禁涉密计算机联接互联网。
2、严禁私人计算机联接涉密网。
3、严禁涉密移动载体存储私人信息。
4、严禁私人移动载体存储涉密信息。
5、严禁存储或曾经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移动载体联接互联网。
6、严禁在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或传递涉密信息。
7、严禁计算机在涉密网和互联网之间交叉联接。
8、严禁移动载体在涉密计算机和联接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9、严禁私人手机、数码相机、播放器等电子设备联接涉密计算机。
10、严禁以军人身份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聊天交友、应聘求职。
(1)军人网络安全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核查;
2、设置开机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并定期更换,防止口令被盗;
3、安装防病毒等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程序;
4、不得安装、运行、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5、严禁同一计算机既上互联网又处理涉密信息;
6、严禁使用含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7、严禁将涉密计算机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实行登记管理;
2、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间交叉使用,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
3、移动存储设备在接入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前,应当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
4、鼓励采用密码技术等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信息进行保护;
5、严禁将涉密存储设备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数据复制操作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复制到处理内部信息的系统时,应当采取严格的技术防护措施,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严防病毒等传播;
2、严格限制从互联网向涉密信息系统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标准执行;
3、不得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从涉密计算机向非涉密计算机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密;
4、复制和传递涉密电子文档,应当严格按照复制和传递同等密级纸质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㈡ 部队文明上网安全用网怎么做
部队里面使用网络做到安全的话注意不能泄密,军事机密等等事物切记不可以放到网络上面,军队一般都是会有内网的,内网的登陆方法也是不能随便泄露的。作为一个军人,做到最基本的保密原则,基本就可以做到文明上网安全用网。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
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㈢ 退役军人学网络安全怎么样
当然可以。
但是学历问题要注意,因为目前IT行业内一般的公司招聘学历要求都是大专及以上,如果低于这个要求的话很难找到靠谱的工作。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靠谱的培训机构也不会接收大专学历以下的学生,因为他们培训出来的确没办法找工作,学历不过关是硬伤。
网络安全的前景是很不错的。目前个人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地在网络中使用,这也大大增加了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量。
㈣ 军人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有序进入军营,网络安全问题偶有发生。由于网络具有虚拟、开放等特征,发生在网络上的违纪违法等安全问题容易扩散发酵,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必须破除网络安全问题难以防范的惯性思维,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从引导官兵思想行为入手,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的特点精准施策。
防范无知型网络安全问题,重在提高用网能力。无知型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意外泄密、侵犯隐私、转发不实言论等,本质是行为人缺乏用网知识和网络行为是否合法合规的判断能力。要引导官兵加强网络知识和技术学习,适时组织网络安全讲座,宣传安全用网知识,提高用网技能。把网络法规学习纳入部队教育训练之中,明确上网也需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把依法用网的理念内化为品德修养、外化为行为准则、固化为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因无知而“踩红线”“越雷池”。
防范过失型网络安全问题,重在强化责任意识。过失型网络安全问题,是指行为人缺乏应有的谨慎,导致过失性的泄露机密、丢失数据、密码外泄等。这类安全问题,疏忽大意是表象,有章不循是诱因,责任心缺失是根源。“海恩法则”告诉我们,祸患常积于忽微。必须认清规章制度都是用无数惨痛教训换来的,破除满不在乎的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把遵纪守法、落实规定当日子过。严格落实上网用网规章制度,压实监督责任,突出薄弱部位和重点环节监管,用法规制度为网络安全保底。
防范恶意型网络安全问题,重在加强警示打击力度。恶意型网络安全问题,是行为人主动实施违法的行为,包括网上的电信诈骗、敲诈勒索、非法入侵、贩卖情报等,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性。必须以严打形成震慑,“触线”即打、绝不姑息,确保打击力度形成声势,让恶意者不敢为。注重发挥法律的警示作用,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把发生问题的严重后果讲清楚、讲到位,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法度,构建震慑常在、遏制不止的用网环境,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