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在线阅读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23-01-09 12:14:28

① 《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YINWMvUrLnyfY4JyxoM6uQ

?pwd=fd73 提取码:fd73
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教科学。

②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安全目标
1.1.1 机密性
1.1.2 完整性
1.1.3 可用性
1.2 攻击
1.2.1 威胁机密性的攻击
1.2.2 威胁完整性的攻击
1.2.3 威胁可用性的攻击
1.2.4 被动攻击与主动攻击
1.3 服务和机制
1.3.1 安全服务
1.3.2 安全机制
1.3.3 服务和机制之间的关系
1.4 技术
1.4.1 密码术
1.4.2 密写术
1.5 本书的其余部分
第Ⅰ部分 对称密钥加密
第Ⅱ部分 非对称密钥加密
第Ⅲ部分 完整性、验证和密钥管理
第Ⅳ部分 网络安全
1.6 推荐阅读
1.7 关键术语
1.8 概要
1.9 习题集
第Ⅰ部分 对称密钥加密
第2章 密码数学 第Ⅰ部分:模算法、同余和矩阵
2.1 整数算法
2.1.1 整数集
2.1.2 二进制运算
2.1.3 整数除法
2.1.4 整除性
2.1.5 线性丢番图方程
2.2 模运算
2.2.1 模算符
2.2.2 余集:Zn
2.2.3 同余
2.2.4 在集合Zn当中的运算
2.2.5 逆
2.2.6 加法表和乘法表
2.2.7 加法集和乘法集的不同
2.2.8 另外两个集合
2.3 矩阵
2.3.1 定义
2.3.2 运算和关系
2.3.3 行列式
2.3.4 逆
2.3.5 剩余阵
2.4 线性同余
2.4.1 单变量线性方程
2.4.2 线性方程组
2.5 推荐阅读
2.6 关键术语
2.7 概要
2.8 习题集
第3章 传统对称密钥密码
3.1 导言
3.1.1 Kerckhoff原理
3.1.2 密码分析
3.1.3 传统密码的分类
3.2 代换密码
3.2.1 单码代换密码
3.2.2 多码代换密码
3.3 换位密码
3.3.1 无密钥换位密码
3.3.2 有密钥的换位密码
3.3.3 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
3.4 流密码和分组密码
3.4.1 流密码
3.4.2 分组密码
3.4.3 组合
3.5 推荐阅读
3.6关键术语
3.7 概要
3.8 习题集
第4章 密码数学 第Ⅱ部分:代数结构
4.1 代数结构
4.1.1 群
4.1.2 环
4.1.3 域
4.1.4 小结
4.2 GF(2n)域
4.2.1 多项式
4.2.2 运用一个生成器
4.2.3 小结
4.3 推荐阅读
4.4 关键术语
4.5 概要
4.6 习题集
第5章 现代对称密钥密码
5.1 现代分组密码
5.1.1 代换与换位
5.1.2 作为置换群的分组密码
5.1.3 现代分组密码的成分
5.1.4 换字盒
5.1.5 乘积密码
5.1.6 两类乘积密码
5.1.7 关于分组密码的攻击
5.2 现代流密码
5.2.1 同步流密码
5.2.2 异步流密码
5.3 推荐阅读
5.4 关键术语
5.5 概要
5.6 习题集
第6章 数据加密标准(DES)
6.1 导言
6.1.1 数据加密标准(DES)简史
6.1.2 概观
6.2 DES的结构
6.2.1 初始置换和最终置换
6.2.2 轮
6.2.3 密码和反向密码
6.2.4 示例
6.3 DES分析
6.3.1 性质
6.3.2 设计标准
6.3.3 DES的缺陷
6.4 多重 DES
6.4.1 双重DES
6.4.2 三重DES
6.5 DES的安全性
6.5.1 蛮力攻击
6.5.2 差分密码分析
6.5.3 线性密码分析
6.6 推荐阅读
6.7 关键术语
6.8 概要
6.9 习题集
第7章 高级加密标准(AES)
7.1 导言
7.1.1 高级加密标准(AES)简史
7.1.2 标准
7.1.3 轮
7.1.4 数据单位
7.1.5 每一个轮的结构
7.2 转换
7.2.1 代换
7.2.2 置换
7.2.3 混合
7.2.4 密钥加
7.3 密钥扩展
7.3.1 在AES-128中的密钥扩展
7.3.2 AES-192和AES-256中的密钥扩展
7.3.3 密钥扩展分析
7.4 密码
7.4.1 源设计
7.4.2 选择性设计
7.5 示例
7.6 AES的分析
7.6.1 安全性
7.6.2 可执行性
7.6.3 复杂性和费用
7.7 推荐阅读
7.8 关键术语
7.9 概要
7.10 习题集
第8章 应用现代对称密钥密码的加密
8.1 现代分组密码的应用
8.1.1 电子密码本模式
8.1.2 密码分组链接(CBC)模式
8.1.3 密码反馈(CFB)模式
8.1.4 输出反馈(OFB)模式
8.1.5 计数器(CTR)模式
8.2 流密码的应用
8.2.1 RC4
8.2.2 A5/1
8.3 其他问题
8.3.1 密钥管理
8.3.2 密钥生成
8.4 推荐阅读
8.5 关键术语
8.6 概要
8.7 习题集
第Ⅱ部分 非对称密钥加密
第9章 密码数学 第Ⅲ部分:素数及其相关的同余方程
9.1 素数
9.1.1 定义
9.1.2 素数的基数
9.1.3 素性检验
9.1.4 Euler Phi-(欧拉?(n))函数
9.1.5 Fermat(费尔马)小定理
9.1.6 Euler定理
9.1.7 生成素数
9.2 素性测试
9.2.1 确定性算法
9.2.2概率算法
9.2.3 推荐的素性检验
9.3 因数分解
9.3.1 算术基本定理
9.3.2 因数分解方法
9.3.3 Fermat方法 248
9.3.4 Pollard p – 1方法
9.3.5 Pollard rho方法
9.3.6 更有效的方法
9.4 中国剩余定理
9.5 二次同余
9.5.1 二次同余模一个素数
9.5.2 二次同余模一个复合数
9.6 指数与对数
9.6.1 指数
9.6.2 对数
9.7 推荐阅读
9.8 关键术语
9.9 概要
9.10 习题集
第10章 非对称密钥密码学
10.1 导言
10.1.1 密钥
10.1.2 一般概念
10.1.3 双方的需要
10.1.4 单向暗门函数
10.1.5 背包密码系统
10.2 RSA密码系统
10.2.1 简介
10.2.2 过程
10.2.3 一些普通的例子
10.2.4 针对RSA的攻击
10.2.5 建议
10.2.6 最优非对称加密填充(OAEP)
10.2.7 应用
10.3 RABIN密码系统
10.3.1 过程
10.3.2 Rabin系统的安全性
10.4 ELGAMAL密码系统
10.4.1 ElGamal密码系统
10.4.2 过程
10.4.3 证明
10.4.4 分析
10.4.5 ElGamal的安全性
10.4.6 应用
10.5 椭圆曲线密码系统
10.5.1 基于实数的椭圆曲线
10.5.2 基于GF( p)的椭圆曲线
10.5.3 基于GF(2n)的椭圆曲线
10.5.4 模拟ElGamal的椭圆曲线加密系统
10.6 推荐阅读
10.7 关键术语
10.8 概要
10.9 习题集
第Ⅲ部分 完整性、验证和密钥管理
第11章 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验证
11.1 信息完整性
11.1.1 文档与指纹
11.1.2 信息与信息摘要
11.1.3 区别
11.1.4 检验完整性
11.1.5 加密hash函数标准
11.2 随机预言模型
11.2.1 鸽洞原理
11.2.2 生日问题
11.2.3 针对随机预言模型的攻击
11.2.4 针对结构的攻击
11.3 信息验证
11.3.1 修改检测码
11.3.2 信息验证代码(MAC)
11.4 推荐阅读
11.5 关键术语
11.6 概要
11.7 习题集
第12章 加密hash函数
12.1 导言
12.1.1 迭代hash函数
12.1.2 两组压缩函数
12.2 SHA-512
12.2.1 简介
12.2.2 压缩函数
12.2.3 分析
12.3 WHIRLPOOL
12.3.1 Whirlpool密码
12.3.2 小结
12.3.3 分析
12.4 推荐阅读
12.5 关键术语
12.6 概要
12.7 习题集
第13章 数字签名
13.1 对比
13.1.1 包含性
13.1.2 验证方法
13.1.3 关系
13.1.4 二重性
13.2 过程
13.2.1 密钥需求
13.2.2 摘要签名
13.3 服务
13.3.1 信息身份验证
13.3.2 信息完整性
13.3.3 不可否认性
13.3.4 机密性
13.4 针对数字签名的攻击
13.4.1 攻击类型
13.4.2 伪造类型
13.5 数字签名方案
13.5.1 RSA数字签名方案
13.5.2 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
13.5.3 Schnorr数字签名方案
13.5.4 数字签名标准(DSS)
13.5.5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
13.6 变化与应用
13.6.1 变化
13.6.2 应用
13.7 推荐阅读
13.8 关键术语
13.9 概要
13.10 习题集
第14章 实体验证
14.1 导言
14.1.1 数据源验证与实体验证
14.1.2 验证的类型
14.1.3 实体验证和密钥管理
14.2 口令
14.2.1 固定口令
14.2.2 一次性密码
14.3 挑战—应答
14.3.1 对称密钥密码的运用
14.3.2 带密钥hash函数的应用
14.3.3 非对称密钥密码的应用
14.3.4 数字签名的应用
14.4 零知识
14.4.1 Fiat-Shamir协议
14.4.2 Feige-Fiat-Shamir协议
14.4.3 Guillou-Quisquater协议
14.5 生物测试
14.5.1 设备
14.5.2 注册
14.5.3 验证
14.5.4 技术
14.5.5 准确性
14.5.6 应用
14.6 推荐阅读
14.7 关键术语
14.8 概要
14.9 习题集
第15章 密钥管理
15.1 对称密钥分配
15.2 KERBEROS
15.2.1 服务器
15.2.2 操作
15.2.3 不同服务器的运用
15.2.4 Kerberos第五版
15.2.5 领域
15.3 对称密钥协定
15.3.1 Diffie-Hellman密钥协定
15.3.2 站对站密钥协定
15.4 公钥分配
15.4.1 公钥公布
15.4.2 可信中心
15.4.3 可信中心的控制
15.4.4 认证机关
15.4.5 X.509
15.4.6 公钥基础设施(PKI)
15.5 推荐阅读
15.6 关键术语
15.7 概要
15.8 习题集
第Ⅳ部分 网 络 安 全
第16章 应用层的安全性:PGP和S/MIME
16.1 电子邮件
16.1.1 电子邮件的构造
16.1.2 电子邮件的安全性
16.2 PGP
16.2.1 情景
16.2.2 密钥环
16.2.3 PGP证书
16.2.4 密钥撤回
16.2.5 从环中提取消息
16.2.6 PGP包
16.2.7 PGP信息
16.2.8 PGP的应用
16.3 S/MIME
16.3.1 MIME
16.3.2 S/MIME
16.3.3 S/MIME的应用
16.4 推荐阅读
16.5 关键术语
16.6 概要
16.7 习题集
第17章 传输层的安全性:SSL和TLS
17.1 SSL结构
17.1.1 服务
17.1.2 密钥交换算法
17.1.3 加密/解密算法
17.1.4 散列算法
17.1.5 密码套件
17.1.6 压缩算法
17.1.7 加密参数的生成
17.1.8 会话和连接
17.2 4个协议
17.2.1 握手协议
17.2.2 改变密码规格协议
17.2.3 告警协议
17.2.4 记录协议
17.3 SSL信息构成
17.3.1 改变密码规格协议
17.3.2 告警协议
17.3.3 握手协议
17.3.4 应用数据
17.4 传输层安全
17.4.1 版本
17.4.2 密码套件
17.4.3 加密秘密的生成
17.4.4 告警协议
17.4.5 握手协议
17.4.6 记录协议
17.5 推荐阅读
17.6 关键术语
17.7 概要
17.8 习题集
第18章 网络层的安全:IPSec
18.1 两种模式
18.2 两个安全协议
18.2.1 验证文件头(AH)
18.2.2 封装安全载荷(ESP)
18.2.3 IPv4和IPv6
18.2.4 AH和ESP
18.2.5 IPSec提供的服务
18.3 安全关联
18.3.1 安全关联的概念
18.3.2 安全关联数据库(SAD)
18.4 安全策略
18.5 互联网密钥交换(IKE)
18.5.1 改进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18.5.2 IKE阶段
18.5.3 阶段和模式
18.5.4 阶段Ⅰ:主模式
18.5.5 阶段Ⅰ:野蛮模式
18.5.6 阶段Ⅱ:快速模式
18.5.7 SA算法
18.6 ISAKMP
18.6.1 一般文件头
18.6.2 有效载荷
18.7 推荐阅读
18.8 关键术语
18.9 概要
18.10 习题集
附录A ASCII
附录B 标准与标准化组织
附录C TCP/IP套件
附录D 初等概率
附录E 生日问题
附录F 信息论
附录G 不可约多项式与本原多项式列举
附录H 小于10 000的素数
附录I 整数的素因数
附录J 小于1000素数的一次本原根列表
附录K 随机数生成器
附录L 复杂度
附录M ZIP
附录N DES差分密码分析和DES线性密码分析
附录O 简化DES(S-DES)
附录P 简化AES(S-AES)
附录Q 一些证明
术语表
参考文献
……
-------------------------------------------------
作者: (印)卡哈特着,金名等译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
版次: 1
页数: 427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302193395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计算机/网络 >> 信息安全 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各种加密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实现技术等内容,包括各种对称密钥算法与AES,非对称密钥算法、数字签名与RSA,数字证书与公钥基础设施,Internet安全协议,用户认证与Kerberos,Java、.NET和操作系统的加密实现,网络安全、防火墙与VPN,并给出了具体的加密与安全的案例实现分析,是—本关于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优秀教材。
本书特点
本书语言表达流畅、简洁,使本书的阅读不再枯燥。
全书多达425幅插图,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理解。
全书提供了丰富的多项选择题、练习题、设计与编程题,有利于加深读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1章计算机攻击与计算机安全
1.1简介
1.2安全需求
1.3安全方法
1.4安全性原则
1.5攻击类型
1.6本章小结
1.7实践练习
第2章加密的概念与技术
2.1简介
2.2明文与密文
2.3替换方法
2.4变换加密技术
2.5加密与解密
2.6对称与非对称密钥加密
2.7夹带加密法
2.8密钥范围与密钥长度
2.9攻击类型
2.10本章小结
2.11实践练习
第3章对称密钥算法与AES
3.1简介
3.2算法类型与模式
3.3对称密钥加密法概述
3.4数据加密标准
……
第4章非对称密钥算法、数字签名与RSA
第5章数字证书与公钥基础设施
第6章Internet安全协议
第7章用户认证与Kerberos
第8章Java、NET和操作系统的加密实现
第9章网络安全、防火墙与VPN
第10章加密与安全案例分析
附录A数学背景知识
附录B数字系统
附录C信息理论
附录D实际工具
附录EWeb资源
附录FASN、BER、DER简介
参考文献
术语表

③ 请高手推荐几本密码学的入门书籍

欧密会、美密会1981-1997年全部论文
http://maths.utime.cn:81/Crypt1981-1997/

欧密会、美密会、亚密会、PKC、FSE五大会议1998-2003年全部论文
http://maths.utime.cn:81/Crypt1998-2003/contents.htm

现代密码学理论与实践,[英]Wenbo Mao着 王继林 伍前红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1&page=1

Modern Cryptography - Theory And Practice,现代密码学 理论与实践,英文版,毛文波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7&page=1

密码学基础,[以]戈德里克(Goldreich,O.)编着 温巧燕 杨义先译,2003,人民邮电出版社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5&page=1

密码学基础(英文版),[以色列]戈德赖克(Goldreich,O.)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4&page=1

密码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加]斯廷森(Stinson,D_R_)着 冯登国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9&page=1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英文版],[美]斯托林斯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1&page=1

《应用密码学:协议、算法与C源程序》中文翻译电子版,WhitField Diffie着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6&ID=517&page=1

《密码学导引》电子版,冯登国、裴定一编着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6&ID=429&page=1

代数和编码 修订版 ;万哲先 又名《代数与编码》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704&page=1

密码学引论,张焕国 刘玉珍编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2&page=1

密码学概论(中文版),[美]Wade Trappe Lawre,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6&page=1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技术基础,汤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0&page=1

ICSA密码学指南,[美]尼科尔斯(Nichols,R_K_)主编 吴世忠 郭涛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8&page=1

计算机密码学——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保密与安全 (第3版),卢开澄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7&page=1

计算机密码学及其应用,赖溪松 肖国镇,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6&page=1

密码学,宋震等编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5&page=1

频谱理论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应用,冯登国着,科学出版社,2000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4&page=1

现代密码学,沈鲁生 沈世镒编着,科学出版社,2002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3&page=1

现代密码学,杨波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2&page=1

现代密码学中的布尔函数,温巧燕 钮心忻 杨义先,科学出版社,2000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30&page=1

隐显密码学,[美]沃纳(Wayner,P_)着 杨力平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29&page=1

应用密码学,孙淑玲编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28&page=1

应用密码学,王衍波 薛通编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27&page=1

应用密码学教程,胡向东魏琴芳编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26&page=1

战争中的数学 军事密码学,李长生 邹祁编着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717&page=1

密码分析学(冯登国)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716&page=1

《组合密码学》,沈世镒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461&page=1

《对称密码学》,胡予濮等编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065&page=1

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92第二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6&ID=412&page=1

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94第三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6&ID=419&page=1

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96第四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6&ID=420&page=1

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98第五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6&ID=421&page=1

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2000,第六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334&page=1

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2002,第七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333&page=1

密码学进展——CHINACRYPT'2004,第八届中国密码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http://maths.utime.cn:81/bbs/dispbbs.asp?b...&ID=2843&page=1

http://www.smatrix.org/

④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三版金名》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三版金名》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Vbp_c2LkZ6jHSrPByMoENQ

?pwd=9u38 提取码: 9u38
简介:(1)以自底向上的方式介绍:从密码学到网络安全,再到案例研究。 (2)涵盖了最新内容:IEEE 802.11安全、Elgamal加密、云安全以及Web服务安全。 (3)对加密法、数字签名、SHA-3算法的介绍进行了改进。 (4)通过案例研究,帮助读者掌握相关内容的实际应用。 (5)全书提供了丰富的编程题、练习题、多项选择题、与案例研究,有利于加深读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150道编程题 ■ 160道练习题 ■ 170道多选题 ■ 530幅插图 ■ 10个案例研究。

⑤ 关于信息安全的基础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西安电子科大的《密码学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如果你想做网络安全的话,最好是考思科认证课程,这是网络世界里最权威的商业认证,大学离得计算机网络实验什么的全是ccna的内容,如果有毅力,考CCSP吧。密码学是计算机、通信与现代数学的交叉学科,需要很多前期科目铺垫,比如信息论与编码、近世代数、离散数学……,最好再学学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如果连密码学常用的计算(如模运算、椭圆曲线)和基本的通信原理都不会,怎么研究密码算法~~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信息安全是个很宽泛的学科,密码学、网络这是两个分支,前者偏软件,而且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后者偏硬件,路由交换防火墙通信都需要学,你要两边都搞懂的话难度很大。

⑥ 关于浅谈网络安全论文有哪些

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网络安全相关的论文三篇,希望大家满意。欢迎阅读!!!

浅谈网络安全论文一:

一、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不被非授权用户使用。网络安全设计内容众多,如合理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技术包括访问控制和口令、加密、数字签名、包过滤以及防火墙。网络安全,特别是信息安全,强调的是网络中信息或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及保密性。完整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可用性是指避免拒绝授权访问或拒绝服务。保密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泄漏给非授权用户。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特点:一是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二是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三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

二、网络安全存在的威胁因素

目前网络存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非授权访问,即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

第二,信息遗漏或丢失,即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丢失。

第三,破坏数据完整性,即以非法方式窃得对数据得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得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得正常使用。

三、网络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3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网络地址转换-NAT、代理型。

1、包过滤型。包过滤型产品是防火墙的初级产品,其技术依据是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网络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中都会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TCP/UD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防火墙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来判断这些“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一旦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便会将这些数据拒之门外。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订判断规则。包过滤技术的优点是简单实用,实现成本较低,在应用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但包过滤技术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包过滤技术是一种完全基于网络层的安全技术,只能根据数据包的来源、目标和端口等网络信息进行判断,无法识别基于应用层的恶意侵入,如恶意的Java小程序以及电子邮件中附带的病毒。有 经验 的黑客很容易伪造IP地址,骗过包过滤型防火墙。

2、网络地址转化-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用于把IP地址转换成临时的、外部的、注册的IP地址标准。它允许具有私有IP地址的内部网络访问因特网。它还意味着用户不许要为其网络中每一台机器取得注册的IP地址。在内部网络通过安全网卡访问外部网络时,将产生一个映射记录。系统将外出的源地址和源端口映射为一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让这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通过非安全网卡与外部网络连接,这样对外就隐藏了真实的内部网络地址。在外部网络通过非安全网卡访问内部网络时,它并不知道内部网络的连接情况,而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地址和端口来请求访问。OLM防火墙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映射规则来判断这个访问是否安全。当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访问是安全的,可以接受访问请求,也可以将连接请求映射到不同的内部计算机中。当不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该访问是不安全的,不能被接受,防火墙将屏蔽外部的连接请求。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户进行设置,用户只要进行常规操作即可。

3、代理型。代理型防火墙也可以被称为代理服务器,它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产品,并已经开始向应用层发展。代理服务器位于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完全阻挡了二者间的数据交流。从客户机来看,代理服务器相当于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而从服务器来看,代理服务器又是一台真正的客户机。当客户机需要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请求发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再根据这一请求向服务器索取数据,然后再由代理服务器将数据传输给客户机。由于外部系统与内部服务器之间没有直接的数据通道,外部的恶意侵害也就很难伤害到企业内部网络系统。

代理型防火墙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可以针对应用层进行侦测和扫描,对付基于应用层的侵入和病毒都十分有效。其缺点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代理服务器必须针对客户机可能产生的所有应用类型逐一进行设置,大大增加了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二)加密技术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还有数据加密技术。目前各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之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 措施 推动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不断发展。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和密钥管理技术4种。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 方法 有线路加密和端一端加密两种;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目的是防止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格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目的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一般包括口令、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本验证对象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密钥管理技术是为了数据使用的方便,往往是保密和窃密的主要对象。密钥的媒体有磁卡、磁带、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密钥的管理技术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与销毁等各环节的保密措施。

(三)PKI技术

PKI(Publie Key Infrastucture)技术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PKI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和基础技术。由于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等活动缺少物理接触,因此使得用电子方式验证信任关系变得至关重要。而PKI技术恰好是一种适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的密码技术,他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问题。一个实用的PKI体系应该是安全的易用的、灵活的和经济的。它必须充分考虑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它是认证机构(CA)、注册机构(RA)、策略管理、密钥(Key)与证书(Certificate)管理、密钥备份与恢复、撤消系统等功能模块的有机结合。

1、认证机构。CA(Certification Authorty)就是这样一个确保信任度的权威实体,它的主要职责是颁发证书、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由CA签发的网络用户电子身份证明-证书,任何相信该CA的人,按照第3方信任原则,也都应当相信持有证明的该用户。CA也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电子证书被伪造或篡改。

2、注册机构。RA(Registration Authorty)是用户和CA的接口,它所获得的用户标识的准确性是CA颁发证书的基础。RA不仅要支持面对面的登记,也必须支持远程登记。要确保整个PKI系统的安全、灵活,就必须设计和实现网络化、安全的且易于操作的RA系统。

3、策略管理。在PKI系统中,制定并实现科学的安全策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安全策略必须适应不同的需求,并且能通过CA和RA技术融入到CA和RA的系统实现中。同时,这些策略应该符合密码学和 系统安全 的要求,科学地应用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理论,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互用性。

4、密钥备份和恢复。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应定期更新密钥和恢复意外损坏的密钥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和实现健全的密钥管理方案,保证安全的密钥备份、更新、恢复,也是关系到整个PKI系统强健性、安全性、可用性的重要因素。

5、证书管理与撤消系统。证书是用来证明证书持有者身份的电子介质,它是用来绑定证书持有者身份和其相应公钥的。通常,这种绑定在已颁发证书的整个生命周期里是有效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个已颁发证书不再有效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证书撤消,证书撤消的理由是各种各样的,可能包括工作变动到对密钥怀疑等一系列原因。证书撤消系统的实现是利用周期性的发布机制撤消证书或采用在线查询机制,随时查询被撤消的证书。

(四)网络防病毒技术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一次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是网络安全性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网络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消毒三种技术。

预防病毒技术,即通过自身的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的控制权,监视和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病毒存在,进而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和对系统进行破坏。这类技术有加密可执行程序、引导区保护、系统监控和读写控制。

检测病毒技术,即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进行判断的技术,如自身校验、关键字、文件长度的变化等。

消毒技术,即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分析,开发出具有删除病毒程序并恢复原文的软件。

网络反病毒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对网路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的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用防毒芯片和对网络目录及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

四、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动向

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研究历经了通信保密、数据保护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研究阶段,现已开发研制出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软件等。对我国而言,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将是逐步具备自主研制网络设备的能力,自发研制关键芯片,采用自己的 操作系统 和数据库,以及使用国产的网管软件。我国计算机安全的关键在于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网络安全技术在21世纪将成为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信息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需要网络安全技术的有力保障,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此保证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浅谈网络安全论文二:

网络做为一个传播信息的媒介,是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共享资源而设立的,由于要使人们轻松的使用网络,它的复杂程度,不能太高,所以在网络上对安全的考虑就不能太多,因此网络自产生以来黑客等许多问题一直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网络之所以容易被入侵,是由于网络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如果不重视网络的安全性,轻者个人的信息泄露,电脑使用不便,重者会给公司或个人造成很大的损失。非法侵入,造成保密资料泄露,财务报表,各种资料被任意地修改,使所在单位和公司蒙受重大的损失。黑客恶意攻击,使网络瘫痪,数据失效,使整个网络处于停顿,所造成的损失比侵入帐户的损失还大。所以作为网络使用者有必要了解一下网络入侵者的攻击手段以保护自己电脑的安全。

网络入侵者的攻击手段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攻击。这是最简单,最阴险,也是最让人容易忽视的方法,入侵者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将密码窃得,以正当身份进入网络系统。

(2)拒绝服务。目的是阻止你的用户使用系统,而为侵入提供机会。

(3)物理攻击。使用各种手段进入系统的物理接口或修改你的机器网络。

(4)强制攻击。入侵者,对口令一次次的精测重测试。

(5)预测攻击。根据所掌握的系统和用户的资料辅助进行攻击。

(6)利用操作系统和软件瑕疵进行攻击。

针对以上入侵者行为,电脑软件的开发者们采取了一些解决方法,如:

(1)帐户管理和登陆: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将相同的帐户分成同组,按最小权限原则,确定组的权限,而不用单个帐户进行管理。使用配置文件脚本文件等,设置用户的工作环境。根据用户的工作环境,尽量将用户固定在固定的位置上进行登录,并用 其它 的硬件设置进行验证机器。防止非法用户从其他地方入侵,并可设置登录脚本对用户身份进行多重验证,确定登录次数。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防止帐户被截获,破译。

(2)存取控制:确保唯有正确的用户才能存取特定的数据,其他人虽然是合法用户但由于权限限制不能存取。将共享资源和敏感资源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之间用防火墙分开,并施以不同的权限,让不同的用户访问不同的资源。

(3)连接完善:维护用户的正确连接,防止不正确的用户连接,通过电缆和所有有关的硬件安全保密事况。使用登录日志,对登录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使查询,检查非法入侵者,对入侵者情况进行 总结 通报。

(4)备份和恢复:定期对资源进行普通,副本,差异,增量等备份,防止数据意外丢失。

当然,以上方法是为广大的电脑用户共同设置的,并不能完全将入侵者挡在门外。对于每一个使用电脑的普通个体来说应该大体了解自己电脑上的这些功能,使用这些功能来保护自己的电脑。比如当我们登陆网站使用邮箱、下载资料、QQ视频聊天时,必须要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为防止被盗,我们不要怕麻烦养成定期更改的习惯,尽量不使用自己的名字或生日、多使用些特殊词,最好随机产生(电脑会显示安全性强度帮助你比较)。对于不同的网站,要使用不同口令,以防止被黑客破译。只要涉及输入账户和密码,尽量在单位和家里上网不要去网吧;浏览正规网站,不要轻易安装和运行从那些不知名的网站(特别是不可靠的FTP站点)下载的软件和来历不明的软件。有些程序可能是木马程序,如果你一旦安装了这些程序,它们就会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改你的系统或者连接到远程的服务器。这样,黑客就可以很容易进入你的电脑。不要轻易打开电子邮件中的附件,更不要轻易打开你不熟悉不认识的陌生人发来的邮件,要时刻保持警惕性,不要轻易相信熟人发来的E-mail就一定没有黑客程序,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公布或者留下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去转信站申请一个转信信箱,因为只有它是不怕炸的,对于邮件附件要先用防病毒软件和专业清除木马的工具进行扫描后方可使用。在使用聊天软件的时候,最好设置为隐藏用户,以免别有用心者使用一些专用软件查看到你的IP地址,尽量不和陌生人交谈。使用移动硬盘,U盘等经常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买正版杀毒软件,定期电脑杀毒等。很多常用的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内核都会发现漏洞,某些漏洞会让入侵者很容易进入到你的系统,这些漏洞会以很快的速度在黑客中传开。因此,用户一定要小心防范。软件的开发商会把补丁公布,以便用户补救这些漏洞。总之,注意 电脑安全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浅谈网络安全论文三:

如今社会效率极高之重要原因是使用了计算机网络,而享受高效率的同时也越发对网络存在着依赖性。这也就使得我们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网络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人为恶意等原因而遭到破环、更改和泄漏。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如果计算机在网络中不能正常运作,很可能是出现了安全漏洞。鉴于出现漏洞原因的不同,下面就做以简单讨论。

笼统来讲,计算机安全隐患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大类。例如操作系统自身具有的安全隐患即属于非人为因素。虽然非人为因素的安全隐患我们避免不了,可人为因素有时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威胁。“黑客”就是阐述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网络安全问题的最典型的名词。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和相关技术做以简单讨论:

(一)网络安全问题方面

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系统的快速度、大规模以及用户群体的集中活跃和网络系统本身在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局限性等原因都可能激起安全问题的爆发。同时还会遇到因为通讯协议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目前,局域网中最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是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

在广泛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中异种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造就了其开放性。这也意味着TCP/IP协议本身存在着安全风险。由于TCP作为大量重要应用程序的传输层协议,因此它的安全性问题会给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

2、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安全问题

网络内外部之间的通信必须依赖路由器这个关键设备,因为所有的网络攻击也都经过此设备。有时攻击是利用路由器本身的设计缺陷进行的,而有时就通过对路由器设置的篡改直接展开了。

3、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

一般用户在进行网络通信时采用的是网间网技术支持,而属于不同网络之间的主机进行通信时都有网络风暴的问题,相互传送的数据都会经过多台机器的重重转发。在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中,“黑客”可对通信网络中任意节点进行侦测,截取相应未加密的数据包。例如常见的有对网络电子邮件的破解等。

(二)网络安全应对策略问题

1、建立入网访问模块和网络的权限控制模块,为网络提供第一层访问控制并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提出安全保护措施。

2、实行档案信息加密制度并建立网络智能型日志系统,做好数据的__,使日志系统具备综合性数据记录功能和自动份类检索能力。

3、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避免因一些硬件设备的损坏或操作系统出现异常等原因而引起麻烦或损失。

4、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指定有关 规章制度 。

5、对网络进行分段并划分VLAN,使非法用户和敏感的网络资源相互隔离,并克服以太网广播问题。

(三)网络安全相关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的保障来源于安全策略和技术的多样化及其快速的更新。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安全由安全的操作系统、安全的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性。目前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

1、防火墙技术

所谓“防火墙”则是综合采用适当技术在被保护网络周边建立的用于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系统。它是内部网路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在选择防火墙时,虽然无法考量其设计的合理性,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通过多加权威认证机构测试的产品来保证其安全性。目前的防火墙产品有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屏蔽主机防火墙等。最常用的要数代理服务器了。

2、防病毒技术

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就是计算机病毒。它具有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潜伏性等共性。我们常用的杀毒软件有驱逐舰网络版杀毒软件、趋势网络版杀毒软件、卡巴斯基网络版杀毒软件等。网络防病毒软件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从网络向其它资源感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

3、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技术

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例如,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对口令加密、更新和鉴别,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控制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

数据加密: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进行数据加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验证、版权保护等。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自我建立网上行为管理系统,控制P2P,BT等下载,防范恶意代码,间谍软件;控制管理及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及其附件管理;防范网站或品牌被钓鱼或恶意代码攻击并发出警告;提供网页服务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分析,提供数据库及时的更新等。

总之,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既包括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有物理的和逻辑的技术措施。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不是仅有很好的网络安全设计方案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还必须由很好的网络安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来保证。我们只有依靠杀毒软件、防火墙和漏洞检测等设备保护的同时注重树立人的安全意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才能真正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

⑦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上海交通大学视频教程下载

Y4er由浅入深学习网络安全(超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提取码: v3x3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⑧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密码学相关书籍

你要是往网络安全方向发展,其实密码学仅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比较好的入门书籍,我《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美)Behrouz A.Forouzan着。这本书在网上只有前三章的电子版。我建议你最好买这本书,一是经典权威着作通俗易懂,二是紧贴网络安全有很强的带入感,三是纸质书阅读起来非常舒服。

其他的入门书籍《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WilliamStallings,也是位大牛人写的书,从不同角度来讲解什么是密码学和网络安全,感觉有点深度。网上有电子版可以看看

⑨ 学习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学习网络安全一般来说不会需要特别的基础知识。你可以完整性地将网络安全由基础到高阶进行学习。这里整理了一份网络安全所需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你可以参考进行学习。

希望能够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密码学与网络安全在线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检测电脑网络被蹭网 浏览:607
网站网络营销方案 浏览:547
5g网络1g流量多少钱 浏览:76
三星s7手机网络dns错误 浏览:209
手机玩游戏常出现网络异常 浏览:944
手机一直出现网络连接问题 浏览:520
软考网络工程师中的路由器连接 浏览:709
网络直播如何更好的营销 浏览:558
广东珠海广电网络信号怎么样 浏览:746
win10共享网络慢的原因 浏览:47
网络故障没信号 浏览:668
电脑网络上行速度在哪看 浏览:802
通信网络的分项工程有哪些 浏览:862
网络开设赌场罪如何取证 浏览:144
苹果4s可以usb共享网络吗 浏览:616
莒南哪里修网络机顶盒 浏览:30
有什么网络赚钱的 浏览:342
有线网络一定比无线快 浏览:730
无线桥接成功后没有网络为什么 浏览:805
网络电视扫码在哪里扫 浏览:3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