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工控网络安全市场

工控网络安全市场

发布时间:2023-01-06 12:24:46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网络安全行业规模发展迅速,多机构看好

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在科技专项上的支持加大、用户需求扩大、企业产品逐步成熟和不断创新,网络安全产业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近年来,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

IDC、中国信通院、CCIA、CCID的报告分别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为512.85亿元、1702亿元、553亿元、749.2亿元,较2019年增速分别为16.13%、8.82%、15.69%、23.20%。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⑵ 网络安全的前景

可以这么说,未来10年都将是网络安全人才就业的黄金期。为什么呢?因为目前网络安全行业仍然是一个蓝海行业。

不信的话,我们通过客观数据来说话:

这是16年-22年中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的分析及预测,可以看出网络安全产业经济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整个行业还处于一片蓝海!



而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也更加深入。

⑶ 国内工控安全领域有哪些靠谱的公司

国内工控安全领域有电力行业的启明星辰、中电瑞铠、安恒科技、中京天裕;石油石化的威努特,海天伟业等等。
拓展资料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简称“工控安全”,与IT安全、信息安全、IoT安全等同属网络空间安全下的概念,是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忽略的安全领域,工控安全将直接影响生产效能、生产稳定性甚至是人身安全。
随着“工业制造2025”、“工业4.0”、“两化融合”、“物联网”等概念的诞生,工业互联网也随之产生,即IT与OT的边界最终将被打破,传统的OT网络架构所形成的的数据孤岛效应也将成为历史,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工业网络下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将变得极其重要,其安全性直接决定企业生产环节的稳定程度、人员的安全保障。
工控安全包含的方面有
工控安全是一个体系化概念,它包含PLC安全、DCS安全、SCADA安全、上位机安全、工程师工作站安全等,这些安全最终决定了生产的安全、业务的安全、流水线的安全及人身的安全。
工控安全当中诸多不安全因素,最终可能都会影响现场设备层的正常运转,严重情况下甚至影响人身安全:
1.陌生资产;
2.专有协议;
3.未修补的旧系统;
4.漏洞发现;
5.威胁发现 ;
6.操作风险;
7.网络拓扑;
8.安全性不足。
实现工控安全的基本安全原则:
1.可信
实施基本安全控制,确保与IT安全治理和最佳实践保持一致,深刻的OT意识有助于准确的风险评估。
2.高效
集成到现有流程和工作流中“低噪音和高背景”:实现风险降低的最小努力。
3.无干扰
避免使用复杂工具分散IT人员的注意力和技术,为生产可用性创造绝对最低风险。

⑷ 网络安全行业简介

一、什么是网络安全行业?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什么是网络?

第一代互联网,是PC互联,实现计算机相互连通,主要媒介是固网宽带;
第二代互联网,是移动互联,实现户对户、人对人的连接,主要媒介是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
而第三代互联网,将是“万物相连”的物联网。

保证这些网络安全有效运行,例如 从网络、终端、身份、数据、应用的安全,再延伸到云、工控、物联网等不同场景下安全,解决的问题不同,所涉及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也会有所差异。 内容有点宽泛,可事实也确实如此。

网络安全行业可划分为14项一级安全分类,106项二级子行业,这就造成了行业集中度偏低,三百多家安全企业和机构分门别类,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没有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头”。

即使像赛门铁克和IBM这样的公司,甚至国内的启明星辰、奇安信,市占率也基本处于5%到10%之间,行业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比约20%~30%。

二、网络安全的特点。

1、木桶原理: 即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水平是由安全级别最低的部分所决定的,这意味着构建一个成熟的安全体系,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投入,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到,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2、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攻防对抗:即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是在不断演进的,从动态视角来看,“绝对安全”并不存在,因此用户必须对新的安全技术和工具保持足够的敏感,并且长期持续在新的安全技术上进行投入。

三、 国内网络安全产业即将迈入千亿规模,是计算机板块增速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国内安全市场,从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行业基本保持在年均20%以上的中高速增长,且能够预见到未来5年也将大概率延续这一高景气度,市场规模即将达到千亿元量级。

⑸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趋势1:等保和关保条例有望出台并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生态蓬勃向好。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要求和工作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有望陆续出台,这意味着网络安全保护相关的一系列制度要素将进一步细化,促使各行业各领域网络安全投入持续加大。

趋势2:网络攻防对抗朝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演化。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普及应用,攻击方利用AI实现更快、更准地发现漏洞,从而产生更难以检测识别的恶意代码,而防守方需要利用AI提升网络安全检测、防御及自动化响应能力。网络安全将从现阶段的人与人对抗、人机对抗逐渐向基于AI攻防对抗发展演化。

趋势3:数据安全相关法律的出台加速完善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民法典》明晰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内涵、原则和条件,《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立法进程加快,有望陆续出台,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使用、提供、交易、公开等环节的法律约束将更为规范,数据安全合规管理将成为各行业的必备能力,促进各行业多维度落实法律法规要求。

趋势4: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看涨。

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单位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但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培养没有跟上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预计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数量缺口将突破百万,而实战型实用型的网络安全人才也将在2021年面临很大的缺口。

趋势5:数据交换共享的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

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数据的共享是数据开发、利用和增值的重要一环,但数据安全一直是制约数据共享的瓶颈。平衡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加速释放数据要素市场红利,促进数字经济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

趋势6:网络攻防演练推动网络安全保护常态化和实战化。

最近几年的实战网络攻防演练取得实效,得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认可,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网络安全的防护与应急响应能力,实战化攻防演练将成为政企网络安全防御新思路,成为网络安全保护的常态。

趋势7:信创政策促进自主可控产业发展。

趋势8:国家级网络攻击愈演愈烈。

趋势9:深化打击整治网络犯罪背后的黑灰产业链。

趋势10:工业数字化进程导致工控安全问题凸显。

⑹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深信服(300454)、天融信(002212)、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卫士通(002268)、绿盟科技(300369)、安恒信息(688023)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

中国政府三大领域网络安全需求特征

网络安全行业政府领域的应用有三大细分,分别为政务、税务和工商领域。具体来看,政务领域近年来勒索病毒横行、黑客干政、DDoS攻击现象屡屡发生,整体需求以上述三个方面展开,尤其是勒索病毒的防御,2018年2月,襄阳南漳县人民医院系统被植入升级版勒索病毒后瘫痪,因系统瘫痪录入在电脑中的药价等数据消失,存储在电脑中的病例也无影无踪,黑客要求支付比特币才能恢复正常,是一起性质较为恶劣的勒索事件。

另外税务和工商领域的网络安全需求也以抵御漏洞风险、保障数据库安全等为主要需求。

合作新模式:数字政府依托企业建设运营

数字政府对网络安全的需求明显,不论是硬件设备的采购或者软件设施和服务的完善,对网络安全的需求贯穿于每个环节。且政府数字化转型中,企业始终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企业掌握成熟的数字技术、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通过PPP合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政府输送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技术人才等,协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作为政府重要治理和服务对象,能够通过意见表达、议程参与等方式影响政府治理理念,推动组织流程变革和政社关系重塑。近年来,广东、浙江等省市纷纷成立国资背景的数字政府公司。

近两年我国政府网站安全性增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迅速,针对政府领域的网安需求满足情况良好,数字政府逐渐取得成效,且政府网站的安全性有所加强。2016-2020年,我国政府网站被篡改的数量波动下降,2020年CNCERT共监测发现我国境内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494个,较2019年的515个有所下降。

目前,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门户网站所承载业务的数量在逐步增加,网站被入侵或篡改所带来的危害将不仅限于政府形象的损害,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尤其重要,政府领域对网络安全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政府领域对网络安全需求占据了我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很大部分。从需求特征来看,在政府领域,网络安全产品是否能满足符合国家政策的合规性功能更加受到关注,如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等强制性要求越来越严,网络安全产品部署从部级、省级向市级、县级延伸等。预计2020年,政府网络安全规模突破400亿元。

未来我国政府领域网安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未来,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是重要抓手。特别是“十八大”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一,意味着信息化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预计未来几年内,电子政务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网络安全业务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空间广阔。前瞻预测,2026年政府领域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⑺ 工业互联网安全成新“增长极”,六方云填补国内空白

工业互联网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被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它以鲜明的数字化特征来引领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从而推动工业、产业和价值链的重塑再造。

在过去的几年中,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达到6110亿规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

随着国家加快推进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新基建”一夜之间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工业互联网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伴随着新基建的浪潮,被摁下了“快捷键”。

工业互联网安全成新“增长极”

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包括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功能体系。而工业互联网安全涉及了工业互联网的各个环节,通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测评估、攻防测试等手段确保工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意义重大。

“未来10年中国的发展要靠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石是工业互联网安全”。六方云董事长任增强说。

六方云董事长任增强

与传统的信息安全侧重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与数据资产不同,工业互联网安全保护的是工业的正常生产,而这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2019年8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的指导方针和总体目标,到2020年底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到2025年,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技术手段能力显着提升,安全产业形成规模,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在顶层设计上,国家从政策面给未来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高速发展明确了目标。“未来几年,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规模会达到或超过目前中国信息安全的市场规模”,任增强说。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中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存量规模由2017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3%。增速远高于传统安全市场。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将达到73.5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支出复合增速预计为25.1%。

伴随着新基建的超级风口,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基石作用将进一步被夯实,形成比肩传统信息安全市场的新“增长极”。

填补国内工业互联网安全空白

虽然工业互联网安全在政策面前瞻性的引导下,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却面临着人才技术匮乏,新场景新风险,安全防护水平低的“尴尬”现状。

六方云CTO王智民分析道,“首先,OT与IT逐渐纵向融合,亟需融合安全技术和融合性安全人才;其次,工业互联网大量采用新技术,亟需解决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场景下的安全威胁;还有工业系统绝大部分采用国外品牌,在开发之初都未考虑安全防护,亟需有效安全检测与防护解决方案。”

六方云正是结合自身对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信息安全的深刻理解和当前工业互联网安全的普遍需求,参考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2.0)》、《工业互联网安全架构》、美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参考架构(IIRA G4)和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物联网安全指导原则》,于2020年5月26日正式发布六方云《工业互联网安全架构白皮书V1.0》。

目的是希望通过白皮书能够凝聚产业共识与各方力量,引导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创新和产品解决方案研发,助力工业互联网从概念走向落地,推动工业企业在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同时,将安全保障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六方云之所以先行一步,希望为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贡献力量。”六方云CTO王智民说道。

“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作为国内首份面向工业互联网安全架构的白皮书,六方云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则更显得难能可贵。

白皮书给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工业互联网安全定义及内涵,从安全需求、安全视角、相关者及垂直行业应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的体系结构及应用场景,创造性地抽象出指引未来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的五维安全视图架构,包括安全业务、安全功能、安全实施、安全技术和数据安全,并首次系统的阐述了工业人工智能安全如何赋能工业互联网安全建设以及工业5G安全需求与技术实现路线。

成为人工智能安全的领导者

工业互联网安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不仅针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不少传统安全的“头部”厂商也加大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布局。

比如Fortinet、卡巴斯基、360等头部安全厂商已经有专门针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研发团队和产品线。前不久,微软以1.6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工业网络安全初创公司CyberX,独立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供应商正逐渐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

虽然目前聚焦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独立供应商跟传统的安全供应商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此时切入工业互联网市场恰逢其时。

“从全球来看,真正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才刚刚起步,市场规模还不足以支撑领导厂商的诞生,未来10年将能够看到专注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领导厂商”,任增强说。

六方云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完备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底蕴的初创企业,六方云基于OT与IT融合安全技术、工控安全虚拟补丁技术、工业企业上云安全技术和人工智能安全四大核心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AI基因、威胁免疫”的安全理念。

工业互联网中快速产生积累的海量数据,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天然土壤。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互联网安全,则能有力提升工业互联网的主动防御能力。

六方云人工智能安全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无监督学习的人工智能安全路径,实现模仿人脑机制的AI+先天智能。“我们要成为人工智能安全的全球领导者,目前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全系列产品”,王智民说。

“不同于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需要使用大量样本来做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是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关键。有监督学习来做人工智能安全行不通,这条路我们已经趟过了,安全最终还是人与人的较量。而无监督学习对恶意样本的数量和计算要求不高,但对算法和建模的要求很高。”王智民说。

据悉,在六方云的“超弦实验室”中,聚集了国内顶尖的针对安全攻防、算法研究、工业互联网的研究人才。

⑻ 工控信息安全与传统信息安全有什么区别工控安全中有哪些知名的安全厂商和设备

工业网络防护对实时性,可靠性的苛刻要求,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安全和实时可靠之间取舍,业主会牺牲安全,这里是信息网络安全。
天地和兴
工控防火墙
工控安全审计平台
工控主机安全防护系统
工控安全管理平台

⑼ “新基建”视野下网络安全新趋势

“新基建”的推进必将带来一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推动 社会 经济模式和产业模式的新变革。网络安全作为“新基建”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必然会迎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1.“新基建”提速离不开网络安全保障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新基建”中被重点提出,是对我国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的重要方向。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支持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多样化的交互智能的应用场景。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自身架构的安全,而且要考虑在“新基建”形成的广泛应用场景的安全,不同场景的安全需求各有差异。因此,网络安全需要与“新基建”紧密联系,形成共成长、共协同的服务模式。

工业互联网让工业企业间逐渐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工业信息安全作为工业数据及网络控制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在其建设及发展中尤为重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入发展,生产网络和管理网络不断融合,工业数字化在打破生产与管理网络界限的同时,企业与外网链接的次数和数据交换量也在快速增长,工业体系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网络安全威胁开始向工业环境渗透,工业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信息安全也将是“新基建”的重点考虑问题,工业安全的重点也从IT防护扩展到“IT+OT”防护,即针对业务流程和数据进行的系统性防护。在工控系统安全方面,边界和终端安全防护是现阶段的主要手段,防护技术仍在 探索 当中。在工业网络和工业云方面,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已成为重要趋势。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22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307.6亿元人民币。

2.行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动网络安全领域投资

交通、能源、制造等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国家监管必然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满足网络安全合规性,此类行业将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加大网络安全的投资力度。在“新基建”中,加快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网的进一步发展,加快特高压和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的建设,则是重点要推动能源网的发展。在融入5G和人工智能技术之后,交通网和能源网将会部署各种低时延感知的传感网络,遍布在全国各个地方和各种环境,进行大连接的感知。在这种大连接的感知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因此,在交通网和能源网的建设过程中,国家将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投入,传统行业的网络安全市场将有较快增长。

3.数字基建进一步促进网络安全向服务化转型

随着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络安全更趋向与综合安全能力和运维能力一体化需求,持续的监测服务能力比单纯防护更为重要。数字基建的步伐加快数字城市的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进“新基建”的过程中要同步规划网络安全能力,专业的网络安全咨询与规划服务在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此外,在未来万物互联的状况下,针对未来网络安全对抗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需要全面收集网络、云、终端、用户和业务等不同维度数据,对数字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持续的安全监测,在安全监测的同时要利用安全多维分析引擎和安全专家形成人机协同的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和自动化处置不同威胁。越来越复杂的安全威胁使企业需要包括人、产品、技术方法的安全服务体系,因此,融合安全专家的专业安全监测与分析服务能力将成为未来必备的安全建设内容。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22年,包含安全规划、安全咨询、安全评估与分析在内的中国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将迎来更快增长,达到209.9亿元人民币。

5.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变革机遇意义重大。国家正在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支持力度,汇聚产业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信息技术新产品和技术在更多领域应用推广。要加强“新基建”的供应链安全管理,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作为“新基建”建设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共同营造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因此,在“新基建”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将迎来产业应用的机遇,进一步推动芯片产业化、推动工业软件的研发、加强自主应用生态的形成,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产业生态。


要抓住“新基建”带来的网络安全发展新机遇,必须要从政策上保持重视、从投资上找准方向、从行业用户角度提高安全意识、从企业自身角度确定产品布局,积极参与到“新基建”的建设浪潮中去,形成全数据、全能力、全行业、全 社会 的大协同。

1.从政策上,同步加强“新基建”的安全保障

在“新基建”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在推动国家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确保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从政策层面,必须加强监测监管,加强应急响应,监督指导任何参与“新基建”与数字 社会 运行中的主体,具备充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完善政策制度管理体系,做好网络安全审查和监督工作。

3.从应用上,加快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在“新基建”的发展过程中,行业用户必须要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按照《网络安全法》《密码法》等要求,同步规划和制定数字“新基建”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完善面向数字“新基建”的安全测评、安全审计、保密审查、日常监测等制度。在面临大融合、大连接的数字 社会 中,应当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加快提升网络安全建设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信息 社会 环境。

4.从供给上,积极提升产品安全能力

网络安全建设必然是一切“新基建”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网络安全企业应当把握“新基建”这一重大利好,发挥自身在数字新技术、安全能力建设和安全运营方面的优势,积极投身于各地“新基建”热潮中。一方面,网络安全企业应当运用整体系统工程思维建设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有实力的网络安全企业不但可以参与“新基建”建设,更需要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服务数字城市、数字 社会 的管理,保障数字经济的安全平稳运行。

阅读全文

与工控网络安全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金融的平台有哪些 浏览:197
奶茶店网络营销论文 浏览:572
华为平板无线网络版 浏览:977
安徽合水网络安全宣传 浏览:604
qq空间网址变成网络连接 浏览:312
合肥无线网络怎么登录 浏览:131
通过网络诈骗怎么判 浏览:62
网络3d片源哪里找 浏览:294
无线网络怎样和电视分开 浏览:649
西数网络共享硬盘 浏览:103
网络运营者需要制定什么方案 浏览:607
怎么获得免费的移动网络 浏览:228
没有访问网络是怎么解决 浏览:362
移动网络最怕哪个部门 浏览:534
手机店里能不能解网络锁 浏览:925
想从事网络安全可以做哪些准备 浏览:158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前景研究论文 浏览:301
千兆光猫的网络来自于哪里 浏览:252
移动网络用的哪个通道 浏览:582
徐州稳定网络电话软件 浏览:3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