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安大队是干什么的
一、网安大队是干什么的
1、网安大队的职责如下:
(1)协调、监督、检查、指导对本地区党政机关和金融机构等重要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和互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2)检查网络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和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安全组织和安全员的工作;
(4)监督、检查、指导要害部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实;
(5)依据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的标准和规定,对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和在计算机机房附近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条
建设、运营网络或者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二、网安大队管辖的案件范围有哪些
1、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2、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3、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案;
4、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5、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案;
6、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
7、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㈡ 网络安全前景怎么样
网络安全工作前景比较好,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越来越多,许多行业都需要互联网的安全工程师,尤其是一些银行等大型国企更需要,所以其工作前景比较好
㈢ 什么是网络信息安全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它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主要特征:
1. 完整性
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坏和非丢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样性,使信息能正确生成、存储、传输,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给定要求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过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绝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3. 可用性
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并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征,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能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
4. 不可否认性
指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以及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5. 可控性
指对流通在网络系统中的信息传播及具体内容能够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可控。除了采用常规的传播站点和传播内容监控这种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码的托管政策,当加密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时,必须严格按规定可控执行。
㈣ 如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需要怎么做
1、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采用最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
3、选拔合格的网络管理人员
4、严格执行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5、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
6、加强外部信息发布的审查监管
7、定期组织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检查
㈤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有哪些每种安全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物理措施、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网络隔离、其他措施。
1、物理措施:例如,保护网络关键设备(如交换机、大型计算机等),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采取防辐射、防火以及安装不间断电源(UPS)等措施。 2、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例如,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对口令加密、更新和鉴别,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控制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等。 3、数据加密: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获后不能读懂其含义。防止计算机网络病毒,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 4、网络隔离:网络隔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隔离卡来实现的,一种是采用网络安全隔离网闸实现的。隔离卡主要用于对单台机器的隔离,网闸主要用于对于整个网络的隔离。这两者的区别可参见参考资料。 5、其他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过滤、容错、数据镜像、数据备份和审计等。近年来,围绕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例如数据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数据加密是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到达目的地后再解密还原为原始数据,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户截获后盗用信息。防火墙技术是通过对网络的隔离和限制访问等方法来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
㈥ 网安大队全称
全称是某某县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大队。网络安全保卫大队职责是:
1、协调、监督、检查、指导对本地区党政机关和金融机构等重要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和互联网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
2、监督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和国际互联网的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及有关用户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网络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和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安全组织和安全员的工作;
4、监督、检查、指导要害部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实;
5、依据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的标准和规定,对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和在计算机机房附近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
6、依据国家有关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场所)防雷防静电的标准和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场所)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测工作实行备案登记和安全审核制度;
7、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进行监督检查;
8、对计算机病毒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其他有害数据的防治研究工作进行管理;
9、查处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国际出入口信道、互联网络、接入网络管理规定的行为;
网络信息安全
1、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储存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2、信息储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证静态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被非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
3、信息传输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信息、窃听信息、篡改信息与伪造信息。保证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加密与解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八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九条 网络运营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㈦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指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21世纪以来,人类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的应用及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如病毒入侵、恶意代码、群发恶意短信、盗取他们的信息,信息的泄露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等。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更新和完善。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畅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就越来越重要。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目前的首要问题。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就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