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个安全的网络中心都要包括哪些网络设备
太多了. 简单也要有以下类似内容
1.路由器,如CISCO, H3C,可以网络包过滤,与隔离外网,路由选择.
2.防火墙,如NETSCREEN,CHECKPOINT, 实现更多安全策略.
3.防病毒系统, 主要是防病毒.
4,代理服务器,PROXY,内部用户上网保护
5.数据备份系统如磁带机,或者更高级系统也是必需的.
㈡ 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主要是指保护目标网络信息系统,使其没有危险,网络信息安全里每个环节每个点都很重要。下面来看看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核心是网络的信息安全,确保网络信息的可靠传输,不被窃取与篡改。网络安全的基本功能是要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良好的可用性。
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密码技术和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网络信息系统中传输、交换和存储消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和可控性等。其中最核心的是信息加密技术。
关于网络安全的两个观点:
一)攻击方式决定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目前阶段防守方大多抵挡不住来自黑客的攻击(我们姑且以进到内网为衡量标准)。这两个观点尤其第二个观点带有明确的实效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若干年后可能就会发生改变,只是在目前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让我给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单位的防护情况打个分,在满分100的情况下,也就打个50分离及格还差一点。
深刻理解一个概念:攻击者关心的永远不是你的IP资产,而是你IP资产上对应的漏洞。漏洞也不过是一个入口,至于是破坏还是偷取数据那是以后可以从长计议的事情,至少要先打下一个入口。漏洞也不一定非得是0day,一个1day在时间差达到一个小时的情况下基本就能结束战斗了。
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攻防双方表面上达成了一定的平衡:你攻击我主要的服务器入口我就盯好主要的入口,你用漏洞扫描器半个小时扫描一个IP,我也用漏洞扫描器半个小时检查一个IP,所以大家是对等的贴身肉搏,不分伯仲。因为攻击者确实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能够比防守方更多更快的发现薄弱点。
当时大家的逻辑都是:针对IP列表不定期的用全漏洞库去匹配。漏洞扫描器得到了攻防两端的共同认可是有它的道理的。
网络信息安全里每个环节每个点都很重要。
但非要说哪个是核心,核心只有一个的话,那就是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核心和关键。
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主要是指保护目标网络信息系统,使其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受威胁。
网络信息安全与保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等方面。
而密码学是研究如何隐密地传递信息的学科。在现代特别指对信息以及其传输的数学性研究,常被认为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和信息论也密切相关。密码学是关干如何在敌人存在的环境中通讯,自工程学的角度,这相当于密码学与纯数学的异同。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等相关议题,如认证、访问控制的核心。
密码学的首要目是隐藏信息的涵义,并不是将隐藏信息的存在。密码学也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特别是在干电脑与网络安全所使用的技术,如访问控制与信息的机密性。
密码学已被应用在日常生活:包括自动柜员机的芯片卡、电脑使用者存取密码、各种网站ssl证书,加密虚拟隧道专网,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设备接入安全
视频专网的感知层需接入大量摄像头等前端设备,数量众多且地点分布广泛。因此,设备安全主要考虑从前端感知节点到网关节点之间的安全问题,应从前端、终端和主机三个方面采取安全措施。
前端方面,由于摄像头等前端设备功能单一、计算能力弱、缺乏安全防护能力,当前端设备出现异常时管理员往往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会面临数据泄露风险,恶意软件感染等。
因此,前端安全应建立接入数据协议白名单准入机制、前端设备接入认证机制,采取主动扫描、手工设置和实时检测等有效手段,及时发现非法接入的未知、仿冒、违规设备,并基于协议白名单,对非法接入数据进行识别和过滤, 从而实现对非法恶意行为的识别、告警和实时阻断 。
终端方面,为强化对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 减少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增强系统自身对各类攻击、病毒的抵御能力,提高终端系统整体安全性,可采取系统安全加固、安装杀毒软件、使用上网行为管理、部署准入控制设备等措施, 降低系统自身的安全风险。同时,由于管理员是终端的主要使用者,应通过制定使用规范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终端使用人员的安全管理。
主机方面,视频专网的主机主要是指视频监控平台中各视频管理系统,其安全防护的目标是保障各视频管理系统在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由于这些主机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缺乏攻击抵御能力、缺少漏洞修复能力以及人为误操作等安全风险, 因此,主机安全防护不仅要考虑硬件、固件、系统软件的自身安全,还需要考虑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
网络安全
视频专网的网络安全主要聚焦于网络边界安全和网络传输安全,具体可以从边界访问控制、互联网接入安全、链路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采取安全措施。
边界访问控制主要是通过部署下一代防火墙、安全网关等设备,实现网络纵深防护,是实现可信网络的首要前提。此外,应从源 IP 地址、源端口、目的 IP 地址、目的端口和协议的边界安全防护五元组策略的角度进行有效建设, 限制对网络的非法访问,并对目标网络系统漏洞、协议弱点、恶意攻击、异常流量、病毒蠕虫、间谍软件等网络威胁进行一体化深度防御 。
由于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攻击、病毒等网络安全威胁,视频专网在接入互联网时需要在视频专网边界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为防止越权访问和非法攻击,应部署防火墙等边界防护产品并按照严格的安全策略和安全规则进行检测过滤;同时针对互联网中各种攻击行为,部署入侵防御设备和抗 DDoS 攻击设备,重点监控和检测网络的攻击行为及防御网络应用攻击。
保障链路安全是确保专网网络安全传输的重要基础。数据传输过程中若发生网络设备或者链路故障,极易造成视频传输中断,无法满足视频实时监控的要求。因此,应采用硬件冗余方式对数据链路和网络设备进行备份冗余, 在发生物理故障时确保视频数据传输不中断。
数据安全性主要强调视频数据本身的安全性保障。从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可用性的安全目标出发,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其中,为更好地应对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数据监听窃取等安全风险,应采取基于 Https 的Web 管理平台访问和基于加 / 解密机的加密传输等加密技术应用交互过程、数据传输过程对数据进行加密;数据存储方面则需要对数据相关设备操作的管理员实施访问控制,并通过硬件冗余方式实现数据存储安全。
㈢ "网络安全设备”与“网络设备”分别是指哪些设备
网络安全设备主要是指保障网络数据的传输安全以及内网的安全性,例如防火墙设备,数据的硬件加解密设备等。
网络设备就多了,比方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modem,网卡等多时网络设备啦
㈣ 网络的核心部分
局域网交换机是组成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
交换机在企业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是整个网络的核心所在,这一地位使它成为黑客入侵和病毒肆虐的重点对象,为保障自身网络安全,企业有必要对局域网上的交换机漏洞进行全面了解。
局域网交换机分类
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看,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多种,这些交换机分别适用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ATM和令牌环网等环境。
按照最广泛的普通分类方法,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分为桌面型交换机(Desktop Switch)、组型交换机(Workgroup Switch)和校园网交换机(Campus Switch)三类。
1. 桌面型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一种交换机,使用最广泛,尤其是在一般办公室、小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多媒体制作中心、网站管理中心等部门。在传输速度上,现代桌面型交换机大都提供多个具有10/100Mbps自适应能力的端口。
2. 组型交换机即工作组交换机,常用来作为扩充设备,在桌面型交换机不能满足需求时,大多直接考虑组型交换机。虽然组型交换机只有较少的端口数量,但却支持较多的MAC地址,并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端口的传输速度基本上为100Mbps。
3. 校园网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应用相对较少,仅应用于大型网络,且一般作为网络的骨干交换机,并具有快速数据交换能力和全双工能力,可提供容错等智能特性,还支持扩充选项及第三层交换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等多种功能。
根据架构特点,人们还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机架式、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3种产品。
1. 机架式交换机 这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如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令牌环及FDDI等,但价格较贵,高端交换机有不少采用机架式结构。
2. 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 它是一种有固定端口数并带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支持固定端口类型网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扩展其他网络类型模块来支持其他类型网络。这类交换机的价格居中。
3. 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 这类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一般是以太网),可应用于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环境下的局域网,价格最便宜,应用也最广泛。
局域网交换机常见技术指标
局域网交换机基本技术指标较多,这些技术指标全面反映了交换机的技术性能和功能,是用户选购产品时参考的重要数据来源。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指标如下。
1. 机架插槽数:指机架式交换机所能安插的最大模块数。
2. 扩展槽数:指固定配置式带扩展槽交换机所能安插的最大模块数。
3. 最大可堆叠数:指可堆叠交换机的堆叠单元中所能堆叠的最大交换机数目。显然,此参数也说明了一个堆叠单元中所能提供的最大端口密度与信息点连接能力。
4. 支持的网络类型:一般情况下,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机架式交换机和固定配置式带扩展槽交换机可支持一种以上类型的网络,如支持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令牌环及FDDI等。一台交换机所支持的网络类型越多,其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将越强。
5. 最大SONET端口数: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传输网络)是一种高速同步传输网络规范,最大速率可达2.5Gbps。一台交换机的最大SONET端口数是指这台交换机的最大下联的SONET接口数。
6. 背板吞吐量: 背板吞吐最也称背板带宽,单位是每秒通过的数据包个数(pps),表示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成本也将会越高。
7. MAC地址表大小:连接到局域网上的每个端口或设备都需要一个MAC地址,其他设备要用到此地址来定位特定的端口及更新路由表和数据结构。一个设备的MAC地址表的大小反映了连接到该设备能支持的最大节点数。
8. 支持的协议和标准:局域网交换机所支持的协议和标准内容,直接决定了交换机的网络适应能力。这些协议和标准一般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联网规范和设备标准。由于交换机工作在第二层或第三层上,工作中要涉及到第三层以下的各类协议,一般来讲,根据开放互联网络模型可进行如下分类。
(1)第一层(物理层)协议 包括EIA/TIA-232、EIA/TIA-449、X.21和EIA530/EIA530A接口定义等,这些定义基本上决定了交换机上各物理接口的类型与作用。
(2)第二层(链路层)协议 包括802.1d/SPT、802.1Q、802.1p及802.3x等。
(3)第三层(网络层)协议 包括IP、IPX、RIP1/2、OSPF、BGP4、VRRP,以及组播协议等等。
局域网交换机选购要素
用户在选购局域网交换机时,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外型尺寸的选择
如果网络较大,或已完成楼宇级的综合布线,工程要求网络设备上机架集中管理,应选机架式组型交换机或者校园网交换机。如果没有上述需求,桌面型的交换机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
2、可伸缩性
局域网交换机的可伸缩性是选择局域网交换机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伸缩性好并非仅仅是产品拥有很多端口数量。因为交换机应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确定其端口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拥塞。所以用户需要考虑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内部可伸缩性 在2个堆叠的交换机之间,最大的可伸缩性是多少?带宽的增长在交换机没有过载时,有多少个端口的传输速率可以从10Mbps提高到100Mbps?
(2) 外部可伸缩性 和交换机上联的最高速率有关。例如,有1台24用户端口的可堆叠局域网交换机,假设这24个端口能传输的流量全都是10Mbps,并且该交换机上联的速率为1Gbps,因此,如果其中有8个端口的速率提高到100Mbps,就会导致上联的饱和。因为8个端口的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时,总流量就是800Mbps。而剩下的16个端口,每个端口速率为10Mbps,总共才160Mbps。这样,24个端口流量总和为960Mbps。说明这台交换机再也无法处理快速以太网的连接了,否则就会出现拥塞。如果交换机上联的速率为2Gbps,则它最多只能处理19个快速以太网端口,否则就会发生拥塞。所以,交换机的可伸缩性,直接决定了局域网各信息点传输速率的升级能力。
3、可管理性
对局域网交换机来说,在运行和管理方面所付出的代价,同样远远超过购买成本。基于这方面考虑,可管理性已开始成为评定交换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一般来讲,交换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能,至于可堆叠式交换机还具有可以把几个所堆叠的交换机作为1台交换机来管理的优点,而不需要对每一台局域网交换机分别进行管理和监视。需要注意的是,在可管理内容中包括了处理具有优先权流量的服务质量(QoS)、增强策略管理的能力、管理虚拟局域网流量的能力,以及配置和操作的难易程度。其中QoS性能主要表现在保留所需要的带宽,从而支持不同服务级别的需求。可管理性还涉及到交换机对策略的支持,策略是一组规则,它控制交换机工作。网络管理员采用策略分配带宽,并对每个应用流量和控制网络访问指定优先级。其重点是带宽管理策略,且必须满足服务级别协议SLA。分布式策略是堆成组叠交换机的重要内容,应该检查可堆叠交换机是否支持目录管理功能,如轻型目录访问协议(LDAP),以提高交换机的可管理性。
4、端口带宽及类型
选择什么类型的局域网交换机,用户应首先应根据自己组网带宽需要决定,再从交换机端口带宽设计方面来考虑。从端口带宽的配置看,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种配置:n×10M+m×100M低快速端口专用型
一般骨干网的传输速率为100Mbps全双工,分支速率为10Mbps。从技术角度看,这类配置的局域网交换机严格限制了网络的升级,用户无法实现高速多媒体网络,因此国内外厂商已基本停止生产这种产品。
第二种配置:n×10/100Mbps端口自适应型
目前这种交换机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因为它们有自动协商功能(Auto Negotiation),能够检测出其下联设备的带宽是100M还是10M,是全双工还是半双工。当网卡与交换机相联时,如果网卡支持全双工,这条链路可以收发各占100M,实现200M的带宽,同样的情况可能出现在交换机到交换机的连接中,应用环境非常宽松。
第三种配置:n×1000M+m×100M高速端口专用型
与第一类交换机配置方式相似,所不同的是不仅带宽要多几个数量级,而且端口类型也完全不同。采用这种配置方案的交换机,是当前高速网络和光纤网络接入方案中的重要设备,可彻底解决网络服务器之间的瓶颈问题。如3Com公司的3C39024(1×1000SX+24×10/100BaseTX)、3C39036(1×1000SX+36×10/100BaseTX)千兆上联至服务器,解决了服务器到服务器的瓶颈问题。但成本要远远高于前两类产品。
5、VLAN技术
VLAN技术主要是用来管理虚拟局域网用户在交换机之间的流量,作为一种有效的网管手段,虚拟LAN将局域网上的一组设备配置成好象在同一线路上进行通信,而实际上它们处于不同的网段。一个VLAN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可有效地防止广播风暴。由于VLAN基于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因此配置十分灵活。现在已经把一台交换机是否支持VLAN作为衡量一台交换机性能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最初的VLAN划分基于端口(Port Based ),大部分台湾厂商的交换机都遵循这一标准。较新的VLAN划分标准不但能实现Port Based VLAN,而且能支持MAC Based VLAN以及Protocol Based VLAN,遵循IEEE802.1Q标准。802.1Q是VLAN标准,利用交换机端口、MAC地址及第三层协议和策略方面来支持VLAN的实现。不同厂商的设备只要支持802.1Q标准,就可以互联,进行VLAN的划分。交换机产品的VLAN标准并不统一,用户在选择时一定注意这些标准和自己的需要是否一致。
6、第三层交换功能
第三层交换功能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交换机提供VLAN,而划分VLAN是为了屏蔽广播数据包,及网络安全与网络控制管理方面的需要。不过,这种能够满足VLAN之间高效通信需求,且价格较高的第三层局域网交换机,对于在中小企业应用广泛的局域网系统中,并没有多少价值。因为VLAN划分对于独立性极高的中小企业网络来讲,其网络内部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已没有多少意义了。取而代之的是,这种要求不高的安全和管理要,完全可以采用技术成熟、种类较多、性能稳定和价格低廉的第二层交换机来完成。其实,采用基于第二层交换机也可以实现VLAN功能。第二层交换机还是有其许多优点,适合广大中小型用户。
㈤ 网络安全实验室需要哪些设备
1000兆交换机,高端路由器,服务器,pc(全1000兆网卡)性能要好,模拟攻击。
㈥ 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常用哪些
网络安全的设备主要是防火墙,防止外部网络对内网的访问,当然有些防火墙包含了VPN的技术,就是加密的通道技术,现在有两种,主要是IPSEC和SSL。那么在这两种加密的通道技术就包含了密码学的东西,比如说IPSEC隧道技术中就用到了HASH算法(MD5和SHA1),DES的算法(3DES),具体的算法你可以在网上查,目前还有一个是防水墙设备,是防止信息泄漏的,比如在内部网主机上,通过网络、存储介质、打印机等媒介,有意或无意的扩散本地机密信息 ,总之安全设备有:防水墙、防火墙、虚拟专用网、入侵检测系统等多种。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㈦ 企业网络安全设备有哪些
企业网络的安全设备有:
1、链路负载均衡---Lookproof Branch
Lookproof Branch是Radware公司专门为中小型网络用户提供的性价比极高的广域网多链路负载均衡的整体解决方案,其功能涵盖了多链路负载均衡(Multilink LoadBalance)、多链路带宽管理和控制以及多链路网络攻击防范(IPS)。
2、IPS入侵防御系统---绿盟IPS 绿盟科技网络入侵保护系统
针对目前流行的蠕虫、病毒、间谍软件、垃圾邮件、DDoS等黑客攻击,以及网络资源滥用(P2P下载、IM即时通讯、网游、视频„„),绿盟科技提供了完善的安全防护方案。
3、网行为管理系统---网络督察
4、网络带宽管理系统--- Allot 带宽管理
使用NetEnforcer的NetWizard软件的设置功能,可以自动的获得网络上通信所使用的协议。
5、防毒墙---趋势网络病毒防护设备
Trend Micro Network VirusWall业务关键型设施的病毒爆发防御设备。
㈧ 网络安全硬件设备有哪些
1、防火墙
很多人和我一样说到网络安全设备首先会先想到防火墙。防火墙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防火墙可以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 。
2、VPN(虚拟专用网)
VPN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虚拟专用网络,VPN是指通过一个公用网络来搭建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通常VPN都用到企业内网管理上,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在Internet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
3、IDS和IPS
IDS即入侵侦测系统,检测计算机是否遭到入侵攻击的网络安全技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攻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IPS是检测网络4-7层数据流的,而防火墙是检测3-4层的 IPS入侵防御系统,可以认为是IDS的更新换代,它不仅仅是检测,还可以对入侵行为防御。
4、杀毒软件
基本上每个人的电脑上都会装杀毒软件来保护不受病毒、木马的侵袭。也降低了计算机被网络病毒入侵的风险。
5、上网行为管理
上网行为管理大多数都是应用到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里面,它可以帮助企业控制员工的上网行为。还可以控制一些网页访问、网络应用控制、带宽流量管理、信息收发审计、用户行为分析。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6、UTM(威胁管理)
UTM是将防火墙、VPN、防病毒、防垃圾邮件、web网址过滤、IPS六大功能集成在一起的。
㈨ 网络安全设备有哪些如何组网使用
1、行为管理器:是用于上网的一个行为痕迹分析的设备
2、防火墙: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3、VPN: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虚拟专用网络,VPN是指通过一个公用网络来搭建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通常VPN都用到企业内网管理上,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在Internet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
4、杀毒软件:也称反病毒软件或防毒软件,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计算机威胁的一类软件。杀毒软件通常集成监控识别、病毒扫描和清除和自动升级等功能,有的杀毒软件还带有数据恢复等功能,是计算机防御系统(包含杀毒软件,防火墙,特洛伊木马和其他恶意软件的查杀程序,入侵预防系统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㈩ 网络安全设备有哪些
1、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通过有机结合各类用于安全管理与筛选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帮助计算机网络于其内、外网之间构建一道相对隔绝的保护屏障,以保护用户资料与信息安全性的一种技术。
防火墙技术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计算机网络运行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数据传输等问题,其中处理措施包括隔离与保护。
同时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当中的各项操作实施记录与检测,以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保障用户资料与信息的完整性,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使用体验。
主要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做隔离并需要数据交换,网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