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信办:加强被网暴重点群体救助保护,遭遇网暴该怎么办
遇到网络暴力第一时间要寻求网警的帮助,并且将给予自己网络暴力的ID记录下来,可以追究对方法律上的责任。
② 当我们遭受网络暴力时,怎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我们遭受网络暴力时,首先不要害怕,冷静对待,然后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处理。
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
4、可以愤怒,但不要害怕,也不要过度自责,尤其不要去针对键盘侠的指控反省自己,或者去解释。普通人没有经受专业的危机公关训练,容易在慌乱中发言让键盘侠抠更多字眼,做更多文章。
5、不要因为别人的攻击而让自己陷入情绪不好的状态,可以选择过滤掉一些信息,让自己保持正常的情绪。
③ 受到网络暴力怎么维护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受害人受到网络暴力侵害时,可以向侵权发生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利益。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一 相关部门如何打击网络暴力
1,精准识别处置。指导网站平台建立网络暴力行为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用户的评论、弹幕等环节的异常行为,综合举报数量频次,准确识别网暴苗头,努力从机制上、源头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2,加大惩治力度。在清理违法违规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参与网络暴力的账号,督促网站平台采取批量禁言、暂停私信等处置措施,防止网暴升级蔓延。研判行为性质,对其中首发、多发、煽动发布网暴信息的账号,采取永久禁言、关闭账号等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强化用户保护。指导网站平台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功能,督促网站平台完善防控机制,包括上线“一键防护功能”,限制陌生人私信、评论和转发,上线发文警示功能,引导用户友善评论等措施。这个功能现在已经在一些大的头部网站开始试用了,从这一段试用的效果看很好,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各个网站平台逐步推广。
4,畅通举报渠道。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有“12377”热线电话,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来进行举报。
二、网络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诉
1、网络暴力侵害了他人名誉,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
2、如果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3、散布诽谤信息,如果点击率、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或者转发达到五百次的。
三、属于网络暴力的行为如下: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④ 遇到网络暴力,要如何处理
此处说说法律上的解决方法。遇到网络暴力后,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处理:
第一,保存网络暴力的证据。遇到网络暴力后,应该第一时间收集保存证据,有利于后续的举报和诉讼行为,可以委托律师协助收集和保全证据。必要的时候进行公证证据保全,更容易得到认可。
第二,对行为人的账号拉黑,对于可以自行删除的评论先删除,如果不可以删除的,向平台举报。减少对自己的不良影响。
第三,如果网络暴力行为已经构成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第四,除了向公安机关报案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互联网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第五,根据收集的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网络暴力后,可以及时委托律师帮助维权,律师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坏人之所以猖狂,是因为好人的沉默。面对网络暴力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⑤ 在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维权
在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建议大家一定要保留相关的证据向警方起诉,这样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可以找相关行业的律师,因为律师是非常专业的,知道哪些法律可以离帮助大家取得胜利。
在自己上当受骗或者是个人信息遭到泄露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联系自己的亲朋好友。要让他们加强防范,千万不要再出现上当受骗的事故。同时大家一定要及时的联系相关的律师,很多人对这方面的意识非常的薄弱。但是律师一定会通过法律手段要求施暴人向大家道歉,同时帮助恢复大家名誉。
⑥ 遭受网络暴力的人应该怎么办
法律分析:遭受网络暴力的人可以收集证据线索。向相关部门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根据规定,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规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⑦ 被网暴怎么解决
一、公民被网暴如何处理(1)收集证据线索
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2)向相关部门报案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介入调查。
(3)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自己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自己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自己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4)委托律师维权
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是在消费过程中泄露,还可依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二、网暴的危害有哪些?
1、网络暴力混淆真假
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社会,真假原本就难以辨识,而在网络暴力事件的不断冲击下,原本难以辨识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变得更加难以区分。通常,对真理的曲解并不在于信息源本身,而在于真理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歪曲混淆,网络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混淆了对与错,真假难辨。
⑧ 被网络暴力怎么维权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受害人受到网络暴力侵害时,可以向侵权发生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利益。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
⑨ 网信办表示加强被网暴重点群体救助保护,具体该怎么做
暴力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互联网现象,网信办也表示要加强对这些群体的帮助和保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做起:
平台可以关闭被网暴对象的个人隐私信息和私信功能。网络上的很多网暴现象,都是网友对网暴对象视频下方的评论或者进行私信,对此现象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及时的进行制止,并且要开启防护功能的措施。同时在第一时间内要收集和掌握网报人员的各项网报证据,并在以后对其进行处罚。
各个平台对网络暴力需要有进一步的完善措施和规范管理。在过去针对网络暴力的现象,只是实施惩罚封号的处理,但对于账号本人并没有太多惩罚的办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暴力管理处罚规定。
⑩ 网络暴力怎么解决
网络暴力的解决方式:
1、保护好个人隐私。
2、低调为人处世。
3、选择强大的网络靠山。
4、树立良好的网络印象。
5、利用法律维权。
6、吸取经验教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七条
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