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1、传播效率的提升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带来传播效率的极大提升,人们获取信息比以前更加方便。通过网络可以更容易接触到大咖们最新的想法、行业的最新动态,也可以更快地获得问题的答案。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跋山涉水,就为了得到名师的指点;大师们将知识体系化送到普通民众手上,更需要多年的时间。
传播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口碑的爆裂效应,好的老师依托内容成为“网红”。孔子穷其一生,也就弟子三千。然而,现在没有上万“信徒”的老师,都不好意思出来站台了。
2、空间距离的缩短
互联网带宽的提升和视音频低延迟传输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缩短,特别是LQ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在线1对1、1对多小班课、双师课堂得到极大的发展。
在这之前,教育机构使用传统视频会议的技术进行远程1对多教学,较高的使用成本和繁杂的设置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瓶颈。如今,视频通讯技术越来越多进入到教学场景中,使得网络进一步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3、知识的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一篇短文、一个短视频就能表达某个人们需要的信息,知识生产者也不断迎合大众的碎片化需求,每天1分钟讲一个道理,5分钟讲一个故事,30分钟讲一本书……人们在这种“食材”的喂养下,越来越追求快餐式知识消费,弱化了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对问题的逻辑性思考。
(1)网络技术学习如何应用到教学中来扩展阅读:
随着网络应用的推广和普及,网上学校和提供教育及教育相关资源的网站也正在逐渐增多和发展。很多校园网站和网上学校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提供了远程交互互动的教学功能;一些资源丰富、教育水平高、网络环境好的学校,还开展了与远郊区县甚至国外学校的远程教育。
国家对教育行业的重视,使得众多企业投入到这一行业产品的开发研究中来。近年来有一些软件产品逐渐投入市场,目前比较成熟的产品有:网上阅卷系统、成绩分析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另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使得种类繁多的产品,比如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直播教育等,不断研发、推出,并可由手机和PC端展示。
⑵ 如何将网络资源运用到教学中
一、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更多地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题。而教师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确立学习目标,其中包括阅读课本内容,学习数学定义和定理;然后布置学习任务,其中包括理解掌握所学的定理和性质,完成课堂练习;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告诉学生可以到某些网站上去搜索和阅读相关的资料。学生可以通过个体学习或者小组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搜索资料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在网上来讨论学习。此种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也是动态的;教师所授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知识所反映的内涵却是无限的。
而体会数学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数学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这导致了它往往难以想象和理解。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可以使知识,学生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增长”时,为了使学生易于体会指数函数的爆炸式增长,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作出几个指数函数的图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可以达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在一个屏幕上,文字、动画、音乐同时出现,可以充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将静态的知识“动”起来,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椭圆的离心率”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离心率的几何意义,我们可以在几何画板上可以作出一个椭圆,保持它的长轴长一定,通过改变椭圆的焦距,椭圆会在屏幕上“动”起来,学生可以通过椭圆形状的改变,深刻地体会到离心率对于椭圆形状改变的重要性,从而对椭圆离心率的几何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把有限的知识进行无限的延伸。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可以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善于利用,定能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比如,在进行研究行课题的学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到互联网上去搜索,搜集资料,然后自己探究和互助讨论。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学习,可以将课堂内容进行无限的延伸。
三、增大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密度
网络教学有着传统教学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教学方式采用多种信息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提供多种训练方法,有利于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运用网络开展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选择,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能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快教学节奏,使教学密度增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注重因材施教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无法做到针对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兴趣在教学实施中做到面面俱到,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但网络的优势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网络上有可供学生共享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目标,按照自己的需要从网络上获得有用的信息。教师可以帮助有疑问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自主高效地学习。
五、收集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数学课本的知识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获取各种信息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就是应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网上下载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分门别类地放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为了节省网站的空间资源,也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中提供资料下载的地址,建立网络链接,使用也是很方便的。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网站,常常把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便于经常的使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