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pen- cykg:开放的网络威胁情报知识图谱
摘要:
网络安全报告的即时分析 对安全专家来说是一个 根本性的挑战 ,因为每天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网络信息,这就需要自动化的信息提取工具来方便数据的查询和检索。因此,我们提出了Open- cykg:一个开放网络威胁情报(CTI)知识图(KG)框架,该框架使用基于注意力的 神经开放信息提取(OIE)模型构建 ,从非结构化的高级持久威胁(APT)报告中提取有价值的网络威胁信息。更具体地说,我们首先通过开发一个 神经网络命名实体识别器(NER) 来识别相关实体,该实体有助于标记OIE模型生成的关系三元组。然后,将提取的结构化数据规范化,利用 词嵌入融合技术 构建KG。因此,安全专业人员可以执行查询,从Open-CyKG框架检索有价值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构建Open-CyKG的组件优于最先进的模型。
2. 通过网络收集竞争对手情报的途径有哪些
所谓的网络竞争情报就是指基于互联网的有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方面的信息。与传统的竞争情报相比,网络竞争情报的获取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关键在于主观的判断和甄选,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得出对企业有价值的竞争情报。
一、网络情报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竞争情报,网络信息中的竞争情报有着自己的特点:1)受众范围广:互联网信息的受众范围遍及全世界,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能共享这些信息,地域范围之广是其他类型情报所不能比拟的;2)信息多样性:网络情报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有生动可观性强的网络广告、也有大量的网络数据报告、文字评论、网络互动平台等;3)及时性:网络信息的发布是不受阻碍的,只要网络流畅,任何信息都能及时获取,其传播速度很快;4)复杂性:网络情报的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很多信息都是用户个人的自由言论,难以辨识真伪,可信度较低,不具有权威性,所以复杂程度远胜于其他类型的情报;5)获取成
3. 如何做好企业情报信息工作
1.依靠社区警务力量搜集一线信息。
2.依靠群众自治的治安力量,广开信息渠道。
3.走群众路线,深入到群众当中去获取一线信息。
4.广开耳目,利用各种外线、秘侦力量来获取信息情报。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网络情报、信息的收集、甄别、采纳。
6.做好和友邻单位的信息情报交换工作,扩大信息来源。
4. 如何有效的搜集竞争对手情报
收集竞争对手情报信息主要方法有:
1、文献调查法
通过对搜集公开出版物、灰色文献信息以及保密文献信息,获取竞争对手情报。其方法有:
(1)从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信息中心等公共信息服务机构查询与借阅相关书籍、期刊、杂志、报纸、政府出版物、行业出版物、行业年鉴、研究报告等文献信息,摘取、复制有关竞争对手信息;
(2)通过采购、索取本行业相关的正式出版物与非正式出版物,订阅与浏览相关的报刊、杂志、行业协会出版物获取竞争对手信息;
(3)通过到相关部门查阅对外公开档案、工商企业的注册资料、上市公司的业绩报表、竞争对手的产品介绍、企业招聘广告;
(4)通过购买第三方机构生产的资信调查报告、行业研究报告、竞争情报研究报告等获取竞争对手信息;
(5)通过参加展览会、招聘会、研讨会等方式获取有关竞争对手的宣传资料、产品介绍、广告资料等各类文献信息;
(6)通过查询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如市场监管局)、金融证券市场统计资料、法定信息披露资料获取竞争对手情报;
(7)通过专利文献检索获取竞争对手技术研发信息。这些是竞争对手情报搜集常用的方法。
2、搜索引擎和网络数据库
互联网情报搜集是竞争对手信息获取的最为方便有效的途径之一,互联网信息搜集一般首选搜索引擎,运用科学的搜索策略、方法与技术,借助于网络提供的各种搜索服务,从信息海洋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方便快捷,且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网络情报搜集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是网络数据库的使用。
3、竞争对手公司网站跟踪监测法
竞争对手网站是竞争对手信息最最重要的来源,可通过经常浏览竞争对手网站信息获取竞争对手情报信息,此外,还可以运用各种网站信息跟踪与监测软件,自动对网站进行监测。
4、实地调查与现场采集法 实地调查与现场采集是竞争情报最主要的搜集方法,很多情报信息通过公开的信息源无法获得,需要针对具体的情报需求进行专项调查。调查方法主要有:现场调查、访问、发放调查表、样品搜集等。
5. 计算机网络战的手段有哪几种
计算机网络战的手段有2种:
1、间谍活动及国家安全漏洞
网络间谍活动是通过对互联网、软件或计算机进行非法攻击活动,从个人、竞争对手、团体、政府以及敌人处获取机密信息,从而得到军事、政治或经济优势的行为。
2、蓄意破坏
计算机和卫星协助的军事活动都有设备被中断的风险。指令和通信内容可以被拦截或更换。电力、水、燃料、通讯和交通基础设施都可能会受到干扰。
安全漏洞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偷窃信用卡号码,黑客攻击的潜在的目标也包括电网、铁路和股市。
(5)如何打开网络情报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战的相关事件:
1、1983年,凯文·米特尼克因被发现使用一台大学里的电脑擅自进入今日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并通过该网进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的电脑,而被判在加州的青年管教所管教了6个月。
2、1988年,凯文·米特尼克被执法当局逮捕,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盗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
3、1995年,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弗拉季米尔·列宁在互联网上上演了精彩的偷天换日,他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入侵银行电脑系统来获利的黑客,1995年,他侵入美国花旗银行并盗走一千万,他于1995年在英国被国际刑警逮捕,之后,他把帐户里的钱转移至美国、芬兰、荷兰、德国、爱尔兰等地。
4、2000年,年仅15岁,绰号黑手党男孩的黑客在2000年2月6日到2月14日情人节期间成功侵入包括雅虎、eBay和Amazon在内的大型网站服务器,他成功阻止服务器向用户提供服务,他于2000年被捕。
6. 开源网络情报是什么意思
开源网络情报 ,是指通过对公开的信息或其它资源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情报。
互联网上众多搜索工具,为互联网信息,包括不同格式的电子媒介信息的关联。开源网络情报正是从互联网中挖掘信息,并提炼出情报。
随着国家和企业对网络调查取证的需求加大,使得开源网络情报的应用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展现舞台。
7. 网络嗅探器安全吗
网络嗅探器无论是在网络安全还是在黑客攻击方面均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通过使用网络嗅探器可以把网卡设置于混杂模式,并可实现对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此分析结果可供网络安全分析之用,但如为黑客所利用也可以为其发动进一步的攻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见,嗅探器实际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网络嗅探器技术被黑客利用后会对网络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但嗅探器本身的危害并不是很大,主要是用来为其他黑客软件提供网络情报,真正的攻击主要是由其他黑软来完成的。而在网络安全方面,网络嗅探手段可以有效地探测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利用是有助于网络安全维护的。权衡利弊,有必要对网络嗅探器的实现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
简单说就是在你浏览的网页上有视频或者动画播放时候,把这个文件的实际地址截取下来,然后你就可以把这个地址添加到下载软件里下载它。
安装好后,先运行网络嗅探器,然后设置要嗅探文件的类型,保存退出设置.然后,点击开始嗅探,再打开网页,播放你要的视频文件,网络嗅探器就会自动找出视频文件的地址,在地址栏中以红色显示。 然后,你可以把地址复制,再用下载工具下载。
你还可以嗅探其他东西,但涉及黑客方面了……
8. 如何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应对能力
如何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应对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指导思想上,必须将舆情风险管理从舆情消防员的角色定位中摆脱出来,不能仅仅等舆情事件爆发之后采用一些堵塞传播渠道、删除传播内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二,舆情风险管理方法上,要更加深入地将科学的调查分析方法引入企业舆情风险管理体系,依托舆情监测系统的信息采集和数据挖掘功能,全面准确获取与企业相关的网络情报数据信息,充分发挥社会调查、数据挖掘、相关性分析等科学分析方法作用.
第三,舆情风险管理硬件上,需要建立专业的舆情风险管理中心,构建企业舆情监测和情报预警体系,通过企业舆情系统实时收集和监测与企业相关的各类网上消费者言论和情报数据。
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内置了基于各大搜索引擎的全网监测模块还内置几乎所有全国的主流网站与地方性网站,用户还可轻松添加自己需要的特别目标网站(无需配置正则表达式),这样就保证了发现信息的全面性。由于采集技术的领先性,用户不但可以监测各种正文信息,还可配置系统采集获取某些主题的最新回复内容,并获取其详细信息,如查看数,回复数,回复人,回复时间等。系统可定时监测,也可7*24全天候监测,不放过每一条网络舆情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网络舆情。 对于某些敏感信息,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还可通过短信和邮件及时通知用户,这样用户随时都可远程掌握重要舆情的动态,随时进行相关网络舆情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