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群项目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群项目

发布时间:2022-11-20 17:35:28

① 为什么沈阳市干部培训选择阜新市

因为,日阜新市委确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其中有“努力培养阜新转型振兴需要的‘特别守信念、特别敢担当。

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六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



第十七条国家推进网络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




第十八条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支持创新网络安全管理方式,运用网络新技术,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③ “十大工程”将怎样绘就美丽“滨城”

年终岁末,作为天津“双城”发展格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滨城”重磅消息不断:继刚刚闭幕的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建设美丽“滨城”,加快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之后,12月9日上午,美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新区落实“双城”发展战略、加快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迈出新步伐。当日上午举行的“‘十大工程’助推美丽‘滨城’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提出,“十大工程”共安排重点项目221个,总投资5731亿元,其中“十四五”预计完成投资2487亿元,项目数占比超过七成。美丽“滨城”美好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干货”多多 亮点纷呈
当天发布的“十大工程”可谓“干货”多多、亮点多多。
其中,轨道交通系统工程发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提速建设滨城现代轨道交通体系,重点建设京滨城际、津潍高铁、滨海西站配套、B1线、Z4线、Z2线、东疆轨道接驳线等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29亿元,其中“十四五”完成投资663亿元;
双港集疏运工程剑指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地位,重点建设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津石高速、塘承高速新区段、新杨北公路、汉港公路、滨海国际机场三期工程等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19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222亿元;
城市交通承载力工程重点建设杭州道西延、车站北路桥、西中环南延、津歧公路拓宽、工农大道改建、塘汉公路联络线等23个重点项目,“十四五”完成投资61亿元,着重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支撑滨城集聚发展;
城市更新改造工程重点建设洋货市场等10个单元城市更新工程、34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5个棚户区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总投资1219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464亿元,让滨城更具高品质现代都市范儿;
新型城镇化工程重点建设胡家园、新城镇、太平镇、中塘镇、小王庄镇等6个示范镇重点项目,总投资822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178亿元,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
社会事业提质工程重点建设天津第五中心医院改扩建、新区中医医院二期、耀华中学滨海分校、泰达足球场提升改造、渤龙湖体育健身中心等4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22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130亿元,进一步补足公共服务短板;
市政配套完善工程重点建设大港水厂、南港海水淡化厂、雨污分流改造、国家管网LNG接收站二期、中石化LNG接收站二期、北京燃气LNG接收站等6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50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481亿元,进一步保障城市基础优质供给;
生态环境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临海新城水域综合治理、临港中 港池岸线修复工程、黄港湿地生态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1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38亿元,进一步提速“双碳”示范城市建设;
文旅商业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生态城万达广场、海河外滩提升改造工程等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7亿元,预计“十四五”完成投资24亿元,加快打造京津冀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重要目的地;
新型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建设腾讯天津高新云数据中心、奇虎360天津创业平台、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新机房、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等1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45亿元,“十四五”完成投资226亿元。其中,高新区承担10个项目,将有力支撑“中国信创谷”建设。
围绕五个方面发力
据悉,“十大工程”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区”,增强城市载体功能;二是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推进城市协调发展;三是完善新区城市功能,补足城市发展短板;四是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滨城”;五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三新”经济发展。
“十大工程”谋划过程中,新区始终秉持“四大理念”,项目化、具体化推进“双城”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特别是做到了坚持人民城市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系统解决职住不平衡、两翼不平衡、开发区和街镇不平衡等问题,努力提高均衡化、优质化、普惠化水平。
“十大工程”完工后,新区综合承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基础配套能力将显着增强,生态环境、创业环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基本建成。
提速滨城“新基建”
此次启动的“十大工程”中,新基建项目备受关注,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如何影响滨城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表示,此次“十大工程”中,高新区确定纳入“十四五”预安排项目共计6类35个项目。其中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项目等新基建项目10个,包括腾讯新基建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项目、奇虎360天津创业平台、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工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平台基础设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引育创新平台、高新区网络安全产业基础设施等。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服务于高新区信创产业、领军企业和重点项目,有力支撑“中国信创谷”建设。
总投资85亿元的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包括研发中心、实验室以及智能化测试生产线等。未来,项目将成为天津建设信创产业高地的重要载体,为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和网络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总投资9.3亿元的高新区网络安全产业基础设施项目是高新区为信创龙头企业打造的全新载体和平台,为飞腾、麒麟等企业提速升级、动能转化提供全新动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和技术应用推广。未来,信创海河实验室也将在这里正式运营,为企业搭建产业生态、转化创新成果、汇聚创新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总投资100亿元的腾讯新基建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项目是腾讯公司全国性云计算中心和云服务平台的重要支点,全面支撑腾讯华北地区所有业务,同时辐射全国互联网用户,并为第三方企业提供云平台综合服务。目前项目进入基建施工阶段,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和室外工程施工作业,计划明年3月竣工验收。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高新区加快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让城市更新快马加鞭
新区此次启动的“十大工程”中,城市更新项目占有一定比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滨海新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平表示,“十四五”期间,“十大工程”中的城市更新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约883亿元,占“十大工程”总投资额的37%,预计新增就业人口近3.4万人,对美丽“滨城”建设意义重大。
目前,新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速度较快,经开区永正制衣、泰达时尚广场、保税区海港片区三个项目已完成主体招标工作,杭州道街道建材路、大港街道迎宾街以东片区2个项目已开展招标工作,预计可实现固投近200亿元,新增就业人口约1.7万人。计划明年启动塘沽南站、大沽化、华北陶瓷、新河街道新北路以西片区等5个城市更新项目招标工作。
建立四大机制推进任务实施
“十大工程”投资建设体量大、建设标准要求高,如何保障和推进实施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对此,区住建委党委书记、主任陈波表示,为高质高效完成“十大工程”建设任务,新区建立四个方面的推进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十大工程”建设总体方案,将“十大工程”纳入美丽“滨城”建设攻坚行动计划,集中全区之力,集中指挥调度,强化督办考核,抓好落地实施。
二是逐年度、分梯度建设推进机制。“十大工程”共安排项目221个,超过70%的项目要在“十四五”期间完工,剩余项目2028年前全部完工。为提高建设效率,坚持“项目为王”,统筹优化“十大工程”建设时序和项目布局,合理确定项目梯次,形成滚动接续机制。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十大工程”实施计划和项目清单,并全面提高建设、审批效率,确保压茬推进,直至建成投用。
三是多渠道、市场化投资保障机制。“十大工程”总投资超过5700亿元,“十四五”计划完成投资近2500亿元,确保投资落地是重中之重。为保障项目实施,新区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和市场化思路,制定全方位建设投资支持政策,统筹盘活各类资源,拓宽建设投融资渠道。在保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还将以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四是项目推介机制。将进一步加大“十大工程”主题发布、策划宣传、招商推介等工作力度。
来源:滨海发布

④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什么方针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条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⑤ 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有

国家政策

1、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指出,网络安全审查坚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过程公正透明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事前审查与持续监管相结合、企业承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从产品和服务以及数据处理活动安全性、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

2、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的出台,旨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3、2022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办发〔2021〕51号)

《方案》要求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明确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推动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制度。

4、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部署了八项重点任务,在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方面,提出了三个方向的要求,一是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二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并系统阐述了网络安全对于数字经济的独特作用及重要性。

5、2022年1月18日,发改委、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21〕1872号)

《意见》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平台企业深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探索开展数据安全风险态势监测通报,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6、2022年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云网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通知》明确将面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含地级市、县城和特大镇)组织实施云网强基行动,增强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应用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建立多层次、体系化的算力供给体系。

7、2022年1月26日,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数据安全保障提出,加强安全保障加强农业农村数据安全保护,落实涉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8、2022年2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施行

《办法》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为核心,重点加强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和规范,聚焦网络产品、服务及数据处理活动,助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平台的高质量发展。

⑥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

导读:此前媒体提到的5G、特高压等“新基建”七大领域仅是列举,并非全部,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

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 不过“新基建”建设需着注意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着提升。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他指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伍浩说。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这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工信部赛迪智库获得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白皮书指出,此前央媒列出的七大领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详细分析了“新基建”在七大领域的建设内容与投资空间。

⑦ 互联网行业可以申报哪些政府扶持项目

省级“互联网”专项引导资金。

1、加强专项扶持。统筹相关专项资金设立省级“互联网”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孵化、初创企业补助、商业模式创新等相关应用示范。同时,探索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

2、加大信贷支持。政府出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要加大对“互联网”企业的支持力度;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的“互联网”企业担保业务,省再担保公司可适当提高再担保代偿比例。支持省内地方法人银行根据“互联网”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专项贷款,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采取银团贷款、“财园信贷通”等方式,支持“互联网”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重大项目贷款,省级“互联网”专项引导资金给予风险补偿和贴息支持。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大力引入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鼓励各种社会资本以天使投资形式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服务,鼓励通过债券融资方式支持“互联网”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鼓励“互联网”企业上市挂牌,省财政安排资金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省内企业每户一次性补助50万元,对在上海、深圳及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省内企业每户一次性补助500万元,上市企业所在地政府也要给予适当补助。



(7)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群项目扩展阅读

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着力做优存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着力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夯实网络发展基础,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

坚持融合创新。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坚持变革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创新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引领跨越。巩固提升中国互联网发展优势,加强重点领域前瞻性布局,以互联网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安全有序。完善互联网融合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网络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方式,促进市场有序发展,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形成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

⑧ 十四五规划的100个重大项目分别是什么

摘要 十四五规划100个重大项目清单

⑨ 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确定 行业龙头有望获得高估值与高回报

事件驱动

工信部确定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项目

工信部消息,为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促进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应用,提升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水平,工信部组织开展了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经单位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工信部确定了101个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示范项目名单中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启明星辰(002439)、国家电网、国电南瑞(600406)、航天信息(600271)、东软集团(600718)、奇安信 科技 等公司。

工信部要求各入选项目参与单位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发展,不断优化提升项目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有力支撑试点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各项目推荐单位要加强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管理指导,加大对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相关单位和企业参照试点示范项目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在各地方、各行业的应用推广。

5月26日,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本次博览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次数博会以“创新发展数说未来”为主题,推进大数据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去年相比,参会国家从29个增加到59个,参会世界500强企业从15个增加到39个,参展企业从388家增加到448家,其中国外参展企业从56家增加到156家,均创 历史 新高。随着企业领域大数据应用日益广泛,大数据服务企业正处于业绩爆发期。

行业动向

等保2.0版本落地加速产业发展升级与转型

研报显示,2019年5月13日,《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正式发布,并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等级保护标准正式进入2.0时代。此番标准升级使网络安全覆盖对象更加广泛,从而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除此之外,等保2.0的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测评、检查全过程对技术专业度要求较高,对政企而言,是否顺利通过等保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头部厂商以其技术优势和产品服务的完备性将迎来发展良机。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要求出口商未得到许可证时,不得帮助华为获得受条例管辖的任何物项。此后多国与华为贸易争议不断,计算机行业整体受到影响。但此番风波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其中自主可控企业表现突出。

等保2.0版本落地,加速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升级与转型。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和顺应时代变革的需要,等保2.0应运而生,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相比于等保1.0在覆盖范围、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多项调整,主要变化是针对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工业控制等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个性安全保护需求提出安全扩展要求,推动信息安全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同时,等保2.0在监管主体和监管范围方面都有所扩大,带来新的市场需求,提高政府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步伐。

投资建议

子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加速成长

科技 新周期即将到来,处在新一轮成长的起点。从 科技 产业成长周期研究角度出发,判断2019-2020年是计算机行业进入下一轮高潮的起点。但也并不意味2019年计算机就是大行情,而是结构化更加明显的机会。一方面,具有研发能力的公司依旧保有很强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一些主营业务扎实的小市值公司也有望借助新的机遇加速成长。

个股方面,招商证券研究员刘泽晶从行业壁垒、研发能力、成长确定性等角度重点推荐“5大6小”。具体为“研发5龙头”:恒生、用友、广联达(002410)、四维、同花顺(300033),从中短期抗周期以及成长的确定性角度,重点推荐“成长6小美”:中新赛克(002912)、美亚柏科(300188)、创业慧康(300451)、思创医惠(300078)、优博讯(300531)、超图软件(300036)。

⑩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2],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1.基础设施时间长,不会提供产品,不会短时间内造成新的供大于求。
2.基础设施对长期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把基础设施搞好,将来经济好了,刚好可以使用。
3.基础设施建设能帮助国家的过剩的生产资料及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人口吸收掉,让这些人有工作,这也是件好事。
4.国家投资基础设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人们生活环境改善,交通变得便利,也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三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中华共和国民典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国防资产属于国家所有。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第二百五十五条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受益、处分的权利。
第二百五十六条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受益、处分的权利。

阅读全文

与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群项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哪个笔记本好 浏览:504
网络安全宣传周手抄报的图片 浏览:760
小米wifi放大器连接后网络非常卡 浏览:961
社区网络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786
苹果蓝牙网络很慢 浏览:497
小爱音响app如何连接网络 浏览:697
静安区网络营销技术服务电话多少 浏览:89
电脑没网络怎么办wifi 浏览:21
社会网络分析密度怎么计算 浏览:970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哪个简单 浏览:125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第五版课后答案 浏览:8
中国网络安全委员是谁 浏览:649
网络制裁和开挂哪个好 浏览:786
网络消费怎么停止 浏览:764
网络营销哪个学校比较靠谱 浏览:427
拨号失败手机无法连接到通话网络是什么情况 浏览:695
关岛手机网络用哪个国家的 浏览:681
微信注册不了微信一直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43
免网络密码软件 浏览:558
网络电影超过多少时间才算数 浏览:7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