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络成瘾的表现和防治
有几种表现形式: 如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购物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这些表现多跟人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关,不要忽视网络背后的心理健康的状态。
1、认知疗法。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2、系统脱敏疗法。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3、代替疗法。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
4、与物质依赖的成瘾行为相比,网瘾患者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的影响,是一种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所以针对网络成瘾的问题要未雨绸缪,以预防为主,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配合营造好的环境。
(1)如何判断自己的网络情绪扩展阅读
根据《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中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同时,以下5条至少符合1条: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Ⅱ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网瘾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换了网瘾综合症呢?比照一下标准,便可自我诊断。
1) 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 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 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 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 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律不齐。
6) 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 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 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打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 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 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有以上标准中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IAD。
Ⅲ 怎么判断是否网瘾
小心“网瘾”
当电脑网络走进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一种类似烟瘾的上网综合征———“网瘾”已经悄悄向网民走来。
最近江西赣州市章贡区上网爱好者王某,嗜网成瘾,陷入网上不可自拔,网瘾发作时,全身打颤、痉挛、摔物品。家人以为吸食海洛因等所致,后经诊断,系电脑网瘾。据了解,在我国,已发现许多类似病例,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上网综合征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认为,正视网瘾这一高科技引发的弊病,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网民科学使用电脑,积极预防网瘾,已成为很现实的问题。
如何判断上网成瘾呢?主要表现为,因担心电子邮件是否送达而睡不着觉;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常上网发泄痛苦、焦虑等。以上症状是上网综合征的初期表现。更有甚者表现为上网时身体会颤抖,手指头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再发展下去则会导致舌头与两颊僵硬甚至失去自制力,出现幻觉。专家建议,一旦出现网瘾,必须立即与电脑阶段性隔离。
网瘾可怕,但可防患于未然。专家建议,一旦出现上网综合征初期表现,必须立即与电脑分开,停止上网。防止网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以不超过两小时为宜。儿童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更应严格节制。
--------------------------------------------------------------------------------------
网瘾综合症的自我疗法
上网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和欢乐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一种时髦病——网瘾综合症(简称IAD)。
据统计,全球两亿多网民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综合症,占总人数的6%。进一步调查还发现,病人多集中在学生、无固定职业者(网虫)及家庭主妇,这些人有充裕的时间痴迷电脑,因而是易感者。
网瘾综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现是: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
专家发现,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网瘾综合症呢?比照以下标准,便可自我诊断。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有以上标准中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IAD。
网瘾络综合症完全是人为的,只要加强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发生。
1、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特别在夜间上网时间不宜过长。
2、注意操作姿势。荧光屏应在与双眼水平或稍下位置,与眼睛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敲击键盘的前臂呈90度。光线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击键盘的频率不宜过快。
3、平时要丰富业余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4、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萝卜、荠菜、芥菜、苦瓜、动物肝脏、豆芽、瘦肉等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5、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休息。
6、一旦出现IAD,不要紧张,要尽早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
Ⅳ 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哪些情绪状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已经是如何调节80字,急,谢谢
在网络学习当中,我们肯定有一些情绪和状态,自制力比较弱,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Ⅳ 如何识别情绪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情绪清晰度(emotional clarity)”,它反映的是我们自身情绪、感受的辨识能力。情绪清晰度跟我们的心理健康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情绪清晰度越高,则对抑郁、焦虑等的抵抗力也越强(Vine & Marroquín, 2018)。难以分辨自己的情绪状态很多时候跟长期的情绪抑制或情绪忽略有关。比如,亲人去世后,伤心之余即使还没缓过神来,仍不得不继续学习或工作;又或者是刻意让自己忙碌起来,聚精会神地做其他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持续的情绪抑制就会导致情绪表达和辨识困难的进一步增加。如果从小就因为家庭原因而不得不长期抑制自己的情绪,长大后往往对情绪会失去感觉,从而过着情绪麻木或空白的生活。不过,被压抑的情绪并不是无迹可寻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和身体症状来检查自己是否有情绪被忽略或被抑制了:1. 焦虑。焦虑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如果不是由某一特定情境引起的,而是模糊的、无缘由的不安,那么就可能是强烈的没有表达出的情绪引起的——每种情绪都携带着一种能量,如果我们抑制这种能量不释放出来,就会产生紧张或模糊焦虑的状态。2. 抑郁。通常,我们在蒙受损失后悲痛或伤心没有得到表达时,就会感觉到抑郁。大声痛哭会减轻抑郁的症状——这是因为我们积极地吊唁了这些损失。对愤怒的抑制有时也会产生抑郁,心理学家指出,有时候抑郁是为了掩盖我们没办法表达的愤怒。3. 身心症状。普通的症状,如头痛、溃疡、高血压和哮喘,通常都是慢性情绪积累所导致的结果。一段时间的情绪积累会导致一些身体症状,而多年长期持有某种情绪则会慢慢地侵蚀我们的身体。学会识别和表达情绪能够减轻甚至是消除很多不必要的心身症状。4. 肌肉紧张。当人们抑制和阻碍情绪表达时,有几组肌肉会容易处于绷紧状态。不同的情绪影响到不同的肌肉组。比如愤怒和挫折经常使颈部和肩部的后部肌肉绷紧,而抑制悲痛和伤心会造成胸部和眼睛周围的肌肉绷紧,害怕则会影响到胃隔膜区域的肌肉。 身体区域和特殊情绪抑制之间的关系有时并不是绝对的,肌肉紧张或身体任何部位的紧绷都有可能是情绪抑制的信号。四种症状的任意组合都预示着有强烈的情绪正在被抑制,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并识别这些情绪。身体扫描与情绪识别情绪一般会在身体某些部位得到反映,就像我们常常会用诸如“心碎”“头痛”“钻心的感觉”来形容情绪一样。为了心理乃至是生理的健康,花点时间体察自己的身体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前人总结出的一些有效步骤:1. 身体放松。当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头脑满负荷运行时,要了解身体此刻的感觉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花5~10分钟的时间做些肌肉放松、冥想等前序工作或使用其他的放松技巧使自己平静下来。2. 试着问自己“现在我感觉到了什么?”或者“现在我的主要问题和关注点是什么?”3. 把注意力调节到身体容易产生诸如气愤、害怕和伤心等情绪波动的地方,一般是心脏区域或内脏(胃/隔膜),偶尔也有可能是身体更高或更低的部位。4. 在情绪的体内位置,等待并且感受任何能感觉到的东西,不要去分析和判断它是什么情绪。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并允许自己去感受所有即将浮出的情绪和情绪,一直等待,直到某些事情出现为止。5. 如果在第3、4步时感觉头脑空白的话,回到步骤1重新开始。缓慢地深呼吸几分钟可以帮助提高对情绪的觉察。
Ⅵ 谈一谈大学生在面对网络时,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大学生每天都会接触网络,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难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当被网络上的信息扰乱情绪设计,该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1.呼吸法。有不好的情绪时,首先聚焦于我们的呼吸,可以先放慢和深入呼吸,然后只是聚焦在呼气和吸气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终止我们的负面情绪;其次通过聚焦在呼吸上,可以终止我们大脑里的解读,缩小我们的负面情绪。你可以回忆一下,当你对一个人很生气时,如果还不断的想象这个人说过的话或者做过的事,你是不是在给自己火上浇油。当然,如果你有能力更长时间的观察呼吸,直到情绪完全平复更好。
不要想着负面的东西,多接触正面的东西,这样负面情绪就不会一直困扰你。还要定期清除自己的心理垃圾。释放积压在内心的负面情绪,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发泄。 培养一个兴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再或者是打一场球赛,看一场励志的电影,打打游戏都是可以的。
Ⅶ 沉迷于社交网络的人容易抑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的倾向
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首先可以自查一下,充分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然后可以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先来简单说说自查怎么判断是否有抑郁倾向。
一 经常有内心非常不自信的感觉。如果有抑郁症,那么可能常常因为生活中的挫折而有强烈的受挫感和不自信的感觉,因为对外界的害怕导致长时间不敢接触外界,不再适应在社会上生存。
四 认知能力下降或变差。如果患上抑郁症会比以前的自己变得更难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对人和事物的认知能力下降,接受新东西的过程很缓慢或者干脆无法接受,一直用自己的旧知识、旧逻辑去处理事情。
自查判断是否有抑郁症的症状还有很多,不仅是精神层面上的情绪低落和难受,还伴随着身体难受的症状,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就医以免事态变得越来越严重。
Ⅷ 什么是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报告报告怎么制作网民的舆论情绪分为哪几种
网民情绪是一种社会化情绪,是网民在网络互动和传播途径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情绪体验。网民情绪是围绕公共事件,在个体情绪表达基础上,通过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互动传播、相互影响形成的共同情绪体验,它将个体情绪的多样性以及群体的社会化情绪体验融合在一起。
面对如今的信息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驾护航,及时收集与分析网民的情绪是政府做出正确决策和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前提。
网民情绪的分类:
网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表情、数字、音视频等来表达情绪观点。从表现内容上看,内容可能存在区别,情绪特征却似有共同性,如焦虑、愤怒等是跨越阶层、年龄界限的普遍网络情绪。
网民情绪无论是积极、消极或中性,其情绪掩盖下表达的都是一种诉求,具体可分为情感诉求、利益诉求、社会公正诉求、政治诉求四大层次。
①情感诉求是最低层级的诉求层次,该诉求下,有两种情形,一是网民矛头并不指向事件是否被解决,而是单纯的发泄内心情绪。二是希望自己的态度可以得到响应,期待被诉求的相关官方,能给弱者网民说法。
②利益诉求往往是舆情关键点,是最为复杂、最有难度的。利益诉求不仅仅期待“情感”得到回应,更期待实质问题得以解决。
③社会公正诉求,这类诉求是在具体舆情事件的基础上,同时又超越了具体事件,具有社会化的普遍性。利益输送、官商勾结、损害公共利益等诸多不公,在舆情事件中都可以找到影子。舆情事件一旦处置失当,不但与网民无法达成共识,而且有可能在更大层面上刺激社会情绪,进而导致舆情事件的无序发酵。
④政治诉求是最高层次的诉求,是网民希望行使权力、参与规则制定的体现。信息公开、权力问责等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