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术语话又说回来

网络安全术语话又说回来

发布时间:2022-11-17 07:52:22

网络安全哪些内容

网络安全五个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不可抵赖性。这五个属性适用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教育、娱乐、医疗、运输、国家安全、电力供给及通信等领域。
第一、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者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保密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获取与使用。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国家机密,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商业机密或者工作机密,还包括个人信息。人们在应用网络时很自然地要求网络能够提供保密服务,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也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
第二、完整性
数据未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或丢失的特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保证计算机系统上的数据和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这就是说数据不会因为有意或者无意的事件而被改变或丢失。除了数据本身不能被破坏外,数据的完整性还要求数据的来源具有正确性和可信性,也就是说需要首先验证数据是真实可信的,然后再验证数据是否被破坏。
第三、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对信息或资源的期望使用能力,即可授权实体或用户访问并按要求使用信息的特性。简单来说,就是保证信息在需要时能为授权者所用,防止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系统拒绝服务。比如网络环境下的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第四、可控性
可控性是人们对信息的传播路径、范围及其内容所具有的控制能力,即不允许不良内容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使信息在合法用户的有效掌控之中。
第五、不可抵赖性
也就是所谓的不可否认性。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确信参与方的真实统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能否认和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或者承诺。简单来说,就是发送信息方不能否认发送过信息,信息的接收方不能否认接收过信息。

❷ 求计算机网络专业术语!

ISO七层结构是基础,这个扎实以后学东西,都有理解的基础没畏惧,而且同理的东西可以同理去思考,解决问题。毕竟有很多相似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但对于很多学习这个东西的学生来说,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所以没实践也是不行的

❸ 什么是网络安全呢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记得采纳啊

❹ 网络安全是什么

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如果某个系统不向外界提供任何服务(断开),外界是不可能构成安全威胁的。但是,企业接入国际互连网络,提供网上商店和电子商务等服务,等于将一个内部封闭的网络建成了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各种安全包括系统级的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

(4)网络安全术语话又说回来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1、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使用防火墙。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

2、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3、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❺ 经典的网络安全技术

互联网上的新技术一旦出现,黑客就必须立刻学习,并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这项技术,这里所说的掌握并不是一般的了解,而是阅读有关的“协议”(rfc)、深入了解此技术的机理,否则一旦停止学习,那么依靠他以前掌握的内容,并不能维持他的“黑客身份”超过一年。

黑客的种类和行为

以我的理解,“黑客”大体上应该分为“正”、“邪”两类,正派黑客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系统管理员找出系统中的漏洞并加以完善,而邪派黑客则是通过各种黑客技能对系统进行攻击、入侵或者做其他一些有害于网络的事情,因为邪派黑客所从事的事情违背了《黑客守则》,所以他们真正的名字叫“骇客”(Cracker)而非“黑客”(Hacker),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听说的“黑客”(Cacker)和“红客”(Hacker)。黑客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技术:

互联网上的新技术一旦出现,黑客就必须立刻学习,并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这项技术,这里所说的掌握并不是一般的了解,而是阅读有关的“协议”(rfc)、深入了解此技术的机理,否则一旦停止学习,那么依靠他以前掌握的内容,并不能维持他的“黑客身份”超过一年。

初级黑客要学习的知识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没有基础,所以学习起来要接触非常多的基本内容,然而今天的互联网给读者带来了很多的信息,这就需要初级学习者进行选择:太深的内容可能会给学习带来困难;太“花哨”的内容又对学习黑客没有用处。所以初学者不能贪多,应该尽量寻找一本书和自己的完整教材、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

二、伪装自己:

黑客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服务器记录下来,所以黑客必须伪装自己使得对方无法辨别其真实身份,这需要有熟练的技巧,用来伪装自己的IP地址、使用跳板逃避跟踪、清理记录扰乱对方线索、巧妙躲开防火墙等。

伪装是需要非常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实现的,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成的上“大成境界”了,也就是说初学者不可能用短时间学会伪装,所以我并不鼓励初学者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对网络进行攻击,否则一旦自己的行迹败露,最终害的害是自己。

三、发现漏洞:

漏洞对黑客来说是最重要的信息,黑客要经常学习别人发现的漏洞,并努力自己寻找未知漏洞,并从海量的漏洞中寻找有价值的、可被利用的漏洞进行试验,当然他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漏洞进行破坏或着修补上这个漏洞。

黑客对寻找漏洞的执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的口号说“打破权威”,从一次又一次的黑客实践中,黑客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印证了这一点——世界上没有“不存在漏洞”的程序。在黑客眼中,所谓的“天衣无缝”不过是“没有找到”而已。

四、利用漏洞:

对于正派黑客来说,漏洞要被修补;对于邪派黑客来说,漏洞要用来搞破坏。而他们的基本前提是“利用漏洞”,黑客利用漏洞可以做下面的事情:

1、获得系统信息:有些漏洞可以泄漏系统信息,暴露敏感资料,从而进一步入侵系统;

2、入侵系统:通过漏洞进入系统内部,或取得服务器上的内部资料、或完全掌管服务器;

3、寻找下一个目标:一个胜利意味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黑客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管的服务器作为工具,寻找并入侵下一个系统;

黑客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就真正踏上学习黑客的道路了,首先要介绍的是作为一名初级黑客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学习这可以通过这一节的阅读了解到黑客并不神秘,而且学习起来很容易上手。为了保证初学者对黑客的兴趣,所以本书采取了循环式进度,也就是说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是独立、全面的,学习者只有完整的学习过一章的内容,才能够进而学习下一章的内容。

一、了解一定量的英文:

二、学会基本软件的使用:

这里所说的基本软件是指两个内容:一个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电脑常用命令,例如ftp、ping、net等;另一方面还要学会有关黑客工具的使用,这主要包括端口扫描器、漏洞扫描器、信息截获工具和密码破解工具等。因为这些软件品种多,功能各不相同,所以本书在后面将会介绍几款流行的软件使用方法,学习者在掌握其基本原理以后,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也可以在“第二部分”中找到有关软件的开发指南,编写自己的黑客工具。

三、初步了解网络协议和工作原理:

所谓“初步了解”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弄明白网络的工作原理,因为协议涉及的知识多且复杂,所以如果在一开始就进行深入研究,势必会大大挫伤学习积极性。在这里我建议学习者初步了解有关tcp/ip协议,尤其是浏览网页的时候网络是如何传递信息、客户端浏览器如何申请“握手信息”、服务器端如何“应答握手信息”并“接受请求”等内容,此部分内容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具体介绍。

四、熟悉几种流行的编程语言和脚本:

同上面所述一样,这里也不要求学习者进行深入学习,只要能够看懂有关语言、知道程序执行结果就可以了。建议学习者初步学习C语言、asp和cgi脚本语言,另外对于htm超文本语言和php、java等做基本了解,主要学习这些语言中的“变量”和“数组”部分,因为语言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所以只要熟练掌握其中一们,其他语言也可以一脉相同,建议学习C语言和htm超文本语言。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之网络安全术语解释

一、协议:

网络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场所,所有接入网络的计算机都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物理连设备行信息交换,这种物理设备包括最常见的电缆、光缆、无线WAP和微波等,但是单纯拥有这些物理设备并不能实现信息的交换,这就好像人类的身体不能缺少大脑的支配一样,信息交换还要具备软件环境,这种“软件环境”是人类实现规定好的一些规则,被称作“协议”,有了协议,不同的电脑可以遵照相同的协议使用物理设备,并且不会造成相互之间的“不理解”。

这种协议很类似于“摩尔斯电码”,简单的一点一横,经过排列可以有万般变化,但是假如没有“对照表”,谁也无法理解一分杂乱无章的电码所表述的内容是什么。电脑也是一样,它们通过各种预先规定的协议完成不同的使命,例如RFC1459协议可以实现IRC服务器与客户端电脑的通信。因此无论是黑客还是网络管理员,都必须通过学习协议达到了解网络运作机理的目的。

每一个协议都是经过多年修改延续使用至今的,新产生的协议也大多是在基层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因而协议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安全机制,黑客很难发现协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直接入手进行网络攻击。但是对于某些新型协议,因为出现时间短、考虑欠周到,也可能会因安全问题而被黑客利用。

二、服务器与客户端:

最简单的网络服务形式是:若干台电脑做为客户端,使用一台电脑当作服务器,每一个客户端都具有向服务器提出请求的能力,而后由服务器应答并完成请求的动作,最后服务器会将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电脑。这样的协议很多。例如我们平时接触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网站服务器、聊天室服务器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另外还有一种连接方式,它不需要服务器的支持,而是直接将两个客户端电脑进行连接,也就是说每一台电脑都既是服务器、又是客户端,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功能,对等的完成连接和信息交换工作。例如DCC传输协议即属于此种类型。

从此看出,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别是各种协议中规定的请求申请电脑和应答电脑。作为一般的上网用户,都是操作着自己的电脑(客户端),别且向网络服务器发出常规请求完成诸如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等动作的,而对于黑客来说则是通过自己的电脑(客户端)对其他电脑(有可能是客户端,也有可能是服务器)进行攻击,以达到入侵、破坏、窃取信息的目的。

三、系统与系统环境:

电脑要运作必须安装操作系统,如今流行的操作系统主要由UNIX、Linux、Mac、BSD、Windows2000、Windows95/98/Me、Windows NT等,这些操作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它们有自己的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等机制,在网络上,这些不同的操作系统既可以作为服务器、也可以作为客户端被使用者操作,它们之间通过“协议”来完成信息的交换工作。

四、IP地址和端口:

我们上网,可能会同时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进行语音聊天……如此多的网络服务项目,都是通过不同的协议完成的,然而网络如此之大,我们的电脑怎么能够找到服务项目所需要的电脑?如何在一台电脑上同时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呢?这里就要介绍到IP地址了。

每一台上网的电脑都具有独一无二的IP地址,这个地址类似于生活中人们的家庭地址,通过网络路由器等多种物理设备(无需初级学习者理解),网络可以完成从一个电脑到另一个电脑之间的信息交换工作,因为他们的IP地址不同,所以不会出现找不到目标的混乱局面。但是黑客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伪造自己电脑的IP地址,这样当服务器接受到黑客电脑(伪IP地址)的请求后,服务器会将应答信息传送到伪IP地址上,从而造成网络的混乱。当然,黑客也可以根据IP地址轻易的找到任何上网者或服务器,进而对他们进行攻击(想想现实中的入室抢劫),因而如今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如何隐藏自己IP地址》的文章。

接下来我解释一下上面提到的第二个问题:一台电脑上为什么能同时使用多种网络服务。这好像北京城有八个城门一样,不同的协议体现在不同的网络服务上,而不同的网络服务则会在客户端电脑上开辟不同的端口(城门)来完成它的信息传送工作。当然,如果一台网络服务器同时开放了多种网络服务,那么它也要开放多个不同的端口(城门)来接纳不同的客户端请求。

网络上经常听到的“后门”就是这个意思,黑客通过特殊机能在服务器上开辟了一个网络服务,这个服务可以用来专门完成黑客的目的,那么服务器上就会被打开一个新的端口来完成这种服务,因为这个端口是供黑客使用的,因而轻易不会被一般上网用户和网络管理员发现,即“隐藏的端口”,故“后门”。

每一台电脑都可以打开65535个端口,因而理论上我们可以开发出至少65535种不同的网络服务,然而实际上这个数字非常大,网络经常用到的服务协议不过几十个,例如浏览网页客户端和服务端都使用的是80号端口,进行IRC聊天则在服务端使用6667端口、客户端使用1026端口等。

常用黑客软件用途分类

一、防范:

这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涉及的一类软件,例如防火墙、查病毒软件、系统进程监视器、端口管理程序等都属于此类软件。这类软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脑使用者的安全和个人隐私,不被黑客破坏。网络服务器对于此类软件的需要也是十分重视的,如日志分析软件、系统入侵软件等可以帮助管理员维护服务器并对入侵系统的黑客进行追踪。

二、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软件种类比较多,包括端口扫描、漏洞扫描、弱口令扫描等扫描类软件;还有监听、截获信息包等间谍类软件,其大多数属于亦正亦邪的软件,也就是说无论正派黑客、邪派黑客、系统管理员还是一般的电脑使用者,都可以使用者类软件完成各自不同的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黑客使用者类软件的频率更高,因为他们需要依靠此类软件对服务器进行全方位的扫描,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服务器的信息,在对服务器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进行黑客动作。

三、木马与蠕虫:

这是两种类型的软件,不过他们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都具有病毒的隐藏性和破坏性,另外此类软件还可以由拥有控制权的人进行操作,或由事先精心设计的程序完成一定的工作。当然这类软件也可以被系统管理员利用,当作远程管理服务器的工具。

四、洪水:

所谓“洪水”即信息垃圾炸弹,通过大量的垃圾请求可以导致目标服务器负载超负荷而崩溃,近年来网络上又开始流行DOS分散式攻击,简单地说也可以将其归入此类软件中。洪水软件还可以用作邮件炸弹或者聊天式炸弹,这些都是经过简化并由网络安全爱好者程序化的“傻瓜式”软件,也就是本书一开始指责的“伪黑客”手中经常使用的软件。

五、密码破解:

网络安全得以保证的最实用方法是依靠各种加密算法的密码系统,黑客也许可以很容易获得一份暗文密码文件,但是如果没有加密算法,它仍然无法获得真正的密码,因此使用密码破解类软件势在必行,利用电脑的高速计算能力,此类软件可以用密码字典或者穷举等方式还原经过加密的暗文。

六、欺骗:

如果希望获得上面提到的明文密码,黑客需要对暗文进行加密算法还原,但如果是一个复杂的密码,破解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但如果让知道密码的人直接告诉黑客密码的原型,是不是更加方便?欺骗类软件就是为了完成这个目的而设计的。

七、伪装:

网络上进行的各种操作都会被ISP、服务器记录下来,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伪装就进行黑客动作,很容易就会被反跟踪技术追查到黑客的所在,所以伪装自己的IP地址、身份是黑客非常重要的一节必修课,但是伪装技术需要高深的网络知识,一开始没有坚实的基础就要用到这一类软件了。

学习黑客的基本环境

一、操作系统的选择:

我们经常听说黑客酷爱Linux系统,这是因为Linux相对Windows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操作方式,更加强大的功能。例如对于IP地址的伪造工作,利用Linux系统编写特殊的IP头信息可以轻松完成,然而在Windows系统下却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Linux也有它不足的一面,这个系统的命令庞杂、操作复杂,并不适合初学者使用,而且对于个人学习者,并没有过多的人会放弃“舒适”的Windows、放弃精彩的电脑 游戏 和便捷的操作方式,去全心投入黑客学习中。而且对于初学黑客的学习者来说,大多数网络知识都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学习,相对Linux系统,Windows平台下的黑客软件也并不在少数,另外通过安装程序包,Windows系统中也可以调试一定量的程序,因此初步学习黑客没有必要从Linux入手。

本书使用的平台WindowsME,因为对于个人用户来说,NT或者2000多少有些苛刻——系统配置要求太高;然而使用95或者98又缺少某些必要的功能——NET、TELNET命令不完善。但是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测试漏洞,从远程服务器出发,所以也不是非要WindowsME操作系统进行学习,对于少数系统版本之间的差异,学习者可以和我联系获得相应系统的学习方法。

二、需要的常用软件:

如果你的系统是WindowsME,那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没有必要安装过多的额外软件,因为我们接触的黑客知识依靠系统提供给我们的命令和内置软件就足可以完成了!除了基本的操作系统以外,学习者还需要安装各类扫描器,之后下载一个比较优秀的木马软件、一个监听类软件,除此以外别无它求。如果有必要,读者可以自行安装本文上述软件,然后学习其用法,但是我要告诉你,对于各类炸弹、还有网络上各式各样的黑客软件,在学习完本书后,你都可以自己制作、自己开发,根本没有必要使用他人编写的软件。

对于扫描器和监听软件,我给出以下建议,并且在本书的后面还会对这几个软件进行详细介绍:

这三个软件都是免费的,而且功能异常强大。像xscanner是国产软件,他集成了多种扫描功能于一身,并且同时支持控制台和图形界面两种操作方式,另外提供了详细的漏洞使用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具备了这两个工具,学习黑客已经绰绰有余了。

三、额外的工具:

如果可以安装下面的工具,将会对学习黑客有莫大的帮助,当然下面的软件主要是学习额外内容并为“第二部分”学习作铺垫用的,所以没有也不会妨碍本书的学习。

1、后台服务器:

拥有某些网络应用的后台服务程序,可以将自己的电脑设置成一个小型服务器,用来学习相应的网络应用,从“内部”了解其运作机理,这将会大大提高自己对服务器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能够在激活服务器的时候;监测自己服务器上的数据,如果有其他黑客来攻击,则可以清晰的记录下对方的攻击过程,从而学习到更多的黑客攻击方法。对于本书而言,主要介绍网站的Perl和asp等脚本语言漏洞,所以可以安装一个IIS或者HTTPD。然后在安装ActivePerl,使自己的服务器具备编译cgi和pl脚本的能力。使用自己的服务器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节省大量的上网时间,将学习、寻找漏洞的过程放到自己的电脑上,既节省了金钱、有不会对网络构成威胁,一举两得。

2、C语言编译平台:

今后在学习黑客的路途中,将会遇到很多“属于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网络上的其他人可能不会注意,所以无法找到相应的程序,这个时候学习者就要自己动手开发有关的工具了,所以安装一个Borland C++将会非常便捷,通过这个编译器,学习者既可以学习C语言,也能够修改本书后面列出的一些小程序,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工具库

❻ 网络安全是什么常见的网络威胁类型有几种

据《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网安人才需求高速增长,2021上半年较去年增长39.87%,截止当前网安人才缺口超140万人,这也充分体现了网安在各行业的渗透率以及其重要性,你知道常见的网络威胁有哪些吗?又该如何防范呢?请看下文:

网络安全是什么?

通常也被称为信息技术安全,即对抗针对网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威胁,核心是保护我们所使用的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计算机等,以及访问的服务(生活或工作中)免遭盗窃或损坏。

常见的网络威胁类型,主要有以下6种:

1、恶意软件

是一个广义术语,包括损害或破坏计算机的任何文件或程序。例如:勒索软件、僵尸网络软件、间谍软件、木马、病毒和蠕虫等,它们会为黑客提供未经授权的访问对计算机造成损坏。比较常见的恶意软件攻击方式是恶意软件将自己伪装成合法文件,从而绕过检测。

2、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

通过大规模互联网流量淹没目标服务器或其周边基础设施,从而破坏目标服务器、服务或网络正常流量的恶意行为。它利用多台受损计算机系统作为攻击流量来源以达到攻击效果。利用的机器可以包括计算机,也可以包括其他联网资源(如IoT设备)。

3、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学

是一种社会工程形式,它诱使用户提供他们自己的PII(个人可识别信息)或敏感信息。比如我们肯定听说过的网络诈骗,很多就是将自己伪装成正规合法公司的电子邮件或短信,并在其中要求用户提供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信息。电子邮件或短信看似来自正规合法公司,要求用户提供敏感信息,例如银行卡数据或登录密码,但是实际上只要你完成输入,你的个人信息就会被盗走。这里也提醒大家:对疑似诈骗的行为,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4、高级持续威胁(APT)

也称为定向威胁攻击,指某组织对特定对象展开的持续有效的攻击活动。这种攻击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针对性,通常会运用受感染的各种介质、供应链和社会工程学等多种手段实施先进的、持久的且有效的威胁和攻击。

5、中间人攻击

是一种窃听攻击,黑客通过拦截正常的网络通信数据,并进行数据篡改和嗅探,而通信的双方却毫不知情。例如,在不安全的 Wi-Fi

网络上,攻击者可以拦截在访客设备和网络之间传递的数据。

6、内部威胁

现任或前任员工、业务合作伙伴、外包服务商或曾访问过系统或网络的任何人,如果滥用其访问权限,都可以被视为内部威胁。内部威胁对专注于外部威胁的传统安全解决方案(如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来说可能是隐形的,但也是最不容忽视的。

❼ 网络安全是什么

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变到越来越重要。“家门就是国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 问和破坏。

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

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2、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其中存贮、传输和处理的信息有许多是重要的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帐、股票证券、能源资源数据、科研数据等重要信息。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同时,网络实体还要经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方面的考验。

近年来,计算机犯罪案件也急剧上升,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计算机犯罪是商业犯罪中最大的犯罪类型之一,每笔犯罪的平均金额为45000美元,每年计算机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计算机犯罪大都具有瞬时性、广域性、专业性、时空分离性等特点。通常计算机罪犯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大大刺激了计算机高技术犯罪案件的发生。

计算机犯罪案率的迅速增加,使各国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网络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3、网络安全案例

96年初,据美国旧金山的计算机安全协会与联邦调查局的一次联合调查统计,有53%的企业受到过计算机病毒的侵害,42%的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在过去的12个月被非法使用过。而五角大楼的一个研究小组称美国一年中遭受的攻击就达25万次之多。

94年末,俄罗斯黑客弗拉基米尔?利文与其伙伴从圣彼得堡的一家小软件公司的联网计算机上,向美国CITYBANK银行发动了一连串攻击,通过电子转帐方式,从CITYBANK银行在纽约的计算机主机里窃取1100万美元。

96年8月17日,美国司法部的网络服务器遭到黑客入侵,并将“ 美国司法部” 的主页改为“ 美国不公正部” ,将司法部部长的照片换成了阿道夫?希特勒,将司法部徽章换成了纳粹党徽,并加上一幅色情女郎的图片作为所谓司法部部长的助手。此外还留下了很多攻击美国司法政策的文字。

96年9月18日,黑客又光顾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网络服务器,将其主页由“中央情报局” 改为“ 中央愚蠢局” 。

96年12月29日,黑客侵入美国空军的全球网网址并将其主页肆意改动,其中有关空军介绍、新闻发布等内容被替换成一段简短的黄色录象,且声称美国政府所说的一切都是谎言。迫使美国国防部一度关闭了其他80多个军方网址。

4、我国计算机互连网出现的安全问题案例

96年2月,刚开通不久的Chinanet受到攻击,且攻击得逞。

97年初,北京某ISP被黑客成功侵入,并在清华大学“ 水木清华” BBS站的“ 黑客与解密” 讨论区张贴有关如何免费通过该ISP进入Internet的文章。

97年4月23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内乍得逊地区西南贝尔互联网络公司的某个PPP用户侵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服务器,破译该系统的shutdown帐户,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主页换成了一个笑嘻嘻的骷髅头。

96年初CHINANET受到某高校的一个研究生的攻击;96年秋,北京某ISP和它的用户发生了一些矛盾,此用户便攻击该ISP的服务器,致使服务中断了数小时。

5、不同环境和应用中的网络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贮、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漏,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受他人干扰。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后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量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6、网络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7、主要的网络安全威胁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

计算机犯罪;

人为行为,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

“黑客” 行为:由于黑客的入侵或侵扰,比如非法访问、拒绝服务计算机病毒、非法连接等;

内部泄密;

外部泄密;

信息丢失;

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

信息战;

网络协议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等等。

8、网络安全的结构层次

8.1 物理安全

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火灾等),物理损坏(如硬盘损坏、设备使用寿命到期等),设备故障(如停电、电磁干扰等),意外事故。解决方案是:防护措施,安全制度,数据备份等。

电磁泄漏,信息泄漏,干扰他人,受他人干扰,乘机而入(如进入安全进程后半途离开),痕迹泄露(如口令密钥等保管不善)。解决方案是:辐射防护,屏幕口令,隐藏销毁等。

操作失误(如删除文件,格式化硬盘,线路拆除等),意外疏漏。解决方案是:状态检测,报警确认,应急恢复等。

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安全。特点是:可控性强,损失也大。解决方案:加强机房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组织和人事管理。

8.2 安全控制

微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如用户开机键入的口令(某些微机主板有“ 万能口令” ),对文件的读写存取的控制(如Unix系统的文件属性控制机制)。主要用于保护存贮在硬盘上的信息和数据。

网络接口模块的安全控制。在网络环境下对来自其他机器的网络通信进程进行安全控制。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客户权限设置与判别,审计日志等。

网络互联设备的安全控制。对整个子网内的所有主机的传输信息和运行状态进行安全监测和控制。主要通过网管软件或路由器配置实现。

8.3 安全服务

对等实体认证服务

访问控制服务

数据保密服务

数据完整性服务

数据源点认证服务

禁止否认服务

8.4 安全机制

加密机制

数字签名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

数据完整性机制

认证机制

信息流填充机制

路由控制机制

公证机制

9、网络加密方式

链路加密方式

节点对节点加密方式

端对端加密方式

10、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

TCP/IP协议数据流采用明文传输。

源地址欺骗(Source address spoofing)或IP欺骗(IP spoofing)。

源路由选择欺骗(Source Routing spoofing)。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攻击(RIP Attacks)。

鉴别攻击(Authentication Attacks)。

TCP序列号欺骗(TCP Sequence number spoofing)。

TCP序列号轰炸攻击(TCP SYN Flooding Attack),简称SYN攻击。

易欺骗性(Ease of spoofing)。

11、一种常用的网络安全工具:扫描器

扫描器:是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 程序,一个好的扫描器相当于一千个口令的价值。

如何工作:TCP端口扫描器,选择TCP/IP端口和服务(比如FTP),并记录目标的回答,可收集关于目标主机的有用信息(是否可匿名登录,是否提供某种服务)。扫描器告诉我们什么:能发现目标主机的内在弱点,这些弱点可能是破坏目标主机的关键因素。系统管理员使用扫描器,将有助于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黑客使用它,对网络的安全将不利。

扫描器的属性:1、寻找一台机器或一个网络。2、一旦发现一台机器,可以找出机器上正在运行的服务。3、测试哪些服务具有漏洞。

目前流行的扫描器:1、NSS网络安全扫描器,2、stroke超级优化TCP端口检测程序,可记录指定机器的所有开放端口。3、SATAN安全管理员的网络分析工具。4、JAKAL。5、XSCAN。

12、黑客常用的信息收集工具

信息收集是突破网络系统的第一步。黑客可以使用下面几种工具来收集所需信息:

SNMP协议,用来查阅非安全路由器的路由表,从而了解目标机构网络拓扑的内部细节。

TraceRoute程序,得出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网络数和路由器数。

Whois协议,它是一种信息服务,能够提供有关所有DNS域和负责各个域的系统管理员数据。(不过这些数据常常是过时的)。

DNS服务器,可以访问主机的IP地址表和它们对应的主机名。

Finger协议,能够提供特定主机上用户们的详细信息(注册名、电话号码、最后一次注册的时间等)。

Ping实用程序,可以用来确定一个指定的主机的位置并确定其是否可达。把这个简单的工具用在扫描程序中,可以Ping网络上每个可能的主机地址,从而可以构造出实际驻留在网络上的主机清单。

13、 Internet 防 火 墙

Internet防火墙是这样的系统(或一组系统),它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防火墙系统决定了哪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内部的哪些服务,以
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要使一个防火墙有效,所有来自和去往Internet的信
息都必须经过防火墙,接受防火墙的检查。防火墙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并且防火墙本身也
必须能够免于渗透。

13.1 Internet防火墙与安全策略的关系

防火墙不仅仅是路由器、堡垒主机、或任何提供网络安全的设备的组合,防火墙是安全策略的一个部分。

安全策略建立全方位的防御体系,甚至包括:告诉用户应有的责任,公司规定的网络访问、服务访问、本地和远地的用户认证、拨入和拨出、磁盘和数据加密、病毒防护措施,以及雇员培训等。所有可能受到攻击的地方都必须以
同样安全级别加以保护。

仅设立防火墙系统,而没有全面的安全策略,那么防火墙就形同虚设。

13.2 防 火 墙 的 好 处

Internet防火墙负责管理Internet和机构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在没有防火墙时,内部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暴露给Internet上的其它主机,极易受到攻击。这就意味着内部网络的安全性要由每一个主机的坚固程度来决定,并且安全性等同于其中最弱的系统。

13.3 Internet防火墙的作用

Internet防火墙允许网络管理员定义一个中心“ 扼制点” 来防止非法用户,比如防止黑客、网络破坏者等进入内部网络。禁止存在安全脆弱性的服务进出网络,并抗击来自各种路线的攻击。Internet防火墙能够简化安全管理,网络的安全性是在防火墙系统上得到加固,而不是分布在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上。

在防火墙上可以很方便的监视网络的安全性,并产生报警。(注意:对一个与Internet相联的内部网络来说,重要的问题并不是网络是否会受到攻击,而是何时受到攻击?谁在攻击?)网络管理员必须审计并记录所有通过防火墙的重要信息。如果网络管理员不能及时响应报警并审查常规记录,防火墙就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管理员永远不会知道防火墙是否受到攻击。

Internet防火墙可以作为部署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网络地址变换)的逻辑地址。因此防火墙可以用来缓解地址空间短缺的问题,并消除机构在变换ISP时带来的重新编址的麻烦。

Internet防火墙是审计和记录Internet使用量的一个最佳地方。网络管理员可以在此向管理部门提供Internet连接的费用情况,查出潜在的带宽瓶颈的位置,并根据机构的核算模式提供部门级计费。

❽ 话又说回来了 打一网络完全术语

dps是输出的意思也就是你攻击对方的伤害值
t是战士之类抗怪的,因为血多.
buff是增加效果的意思,比如我吃了个双倍经验丹,就是经验buff
还有一些想不起来了,

❾ 网络安全的定义,内容,目标各是什么

1. 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的
威胁和危害,即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
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使网络服务不中
断。计算机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系统上的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
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和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
合性科学。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
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所以,广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还包括
信息设备的物理安全性,诸如场地环境保护、防火措施、防水措施、静电防护、电源保护、空调
设备、计算机辐射和计算机病毒等。
网络安全的定义中,涉及一些网络领域的专业术语,我们可以从后面的学习中逐渐深入
了解它们。

❿ 网络安全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保密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包括用户和进程等)获取与使用。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国家机密,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商业机密和工作机密,还包括个人信息。

人们在应用网络时很自然地要求网络能提供保密性服务,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也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

主动防御走向市场:

主动防御的理念已经发展了一些年,但是从理论走向应用一直存在着多种阻碍。主动防御主要是通过分析并扫描指定程序或线程的行为,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判定是否属于危险程序或病毒,从而进行防御或者清除操作。

不过,从主动防御理念向产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智能化问题。由于计算机是在一系列的规则下产生的,如何发现、判断、检测威胁并主动防御,成为主动防御理念走向市场的最大阻碍。

由于主动防御可以提升安全策略的执行效率,对企业推进网络安全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尽管其产品还不完善,但是随着未来几年技术的进步,以程序自动监控、程序自动分析、程序自动诊断为主要功能的主动防御型产品将与传统网络安全设备相结合。

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效准确地对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攻击行为的主动防御产品将逐步发展成熟并推向市场,主动防御技术走向市场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术语话又说回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怎么连接路由器怎么设置无线路由器 浏览:863
网络传输距离是多少 浏览:763
网络dms怎么设置 浏览:625
连接网线网络连接鉴定失败 浏览:319
全军出击网络错误安卓手机 浏览:848
小米4怎么开4g网络 浏览:364
网络适配器里的ptp是什么 浏览:366
手机互联网络和电视能一起用吗 浏览:901
联想无线网卡不显示网络 浏览:876
苹果手机没有热点如何共享网络 浏览:846
手机没欠费无法连接网络什么原因 浏览:828
计算机网络安全法的内容 浏览:45
济南学网络营销 浏览:797
永城网络推广怎么做 浏览:620
python基础教程之网络安全 浏览:702
莱芜网络费在哪里交 浏览:983
网络工程专业哪个笔记本好 浏览:507
网络安全宣传周手抄报的图片 浏览:762
小米wifi放大器连接后网络非常卡 浏览:964
社区网络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7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