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机研究生就业前景
1、计算机研究生方向就业前景很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众多软件企业、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㈡ 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持续不断的疫情更是让很多企业倒闭或缩小规模求自保,例如2021年下半年开始多家房地产及互联网企业持续裁员,甚至达到30%的裁人比例。这使得很多2020届毕业生无法享受到校招的待遇,当下高校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有些研究生甚至在研一时就开始焦虑未来就业。例,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吉林大学°研一学生芦某表达了对未来就业迷茫的想法——
“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缺少—些比较系统的职业规划。”
也纠结于毕业后去大城市还是回家乡,毕竟他听说大城市就业和工作压力都大,而且虽然收入会比老家多一些,但是日常支出也会更大。若再考虑自己一个人在大城市买房靠个人薪资更是遥遥无期。
除了对未来就业迷茫之外,当前研究生就业还存在以下焦虑:
辛辛苦苦拿了硕士学位,即便是985高校学位,结果用人单位还要考虑以前读本科的学校名气,竞争实在太大;
研究生期间主要做科研或跟着导师做项目,缺乏企业实践机会,专业对口企业很看重实践经历。有些同学的专业并不对口,最后因为有很多的相关兼职经历和实习经历,最后还是被录取了。
女研究生可能会因为研究生毕业年龄问题而被拒绝。据报道,在山西太原就读研究生的张某在求职—份跟化学、材料、生物类有关的研发类工作时经常被拒,理由主要就是因为她是女生,年龄已经快30岁面临生育。
㈢ 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我国研究生就业的现实困境
伴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持续扩招,一向被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已经不是往日的“香馍馍”,在愈发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硕士研究生们也面临着重重就业危机,承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部分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
扩招后研究生求职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市场“满眼皆硕士”
从2003年开始,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教育在线网站《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的研究数据指出,“1978年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当年录取1.0708万人。2012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约51.7万人,博士研究生录取约6.7万人,招生规模是35年前的近55倍。”根据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学校(机构、所)811个,在校生171.98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在学研究生达179.4万人,毕业生51.4万人。多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除2008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报名人数下降外,考研人数年递增10万~15万人,201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达到176万人,直至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减少,多年来的考研热开始出现降温。但是,研究生扩招已然成为事实,而扩招随之而来的则是不断增长的研究生毕业人数,而市场上对研究生的需求量没有显着增加,在就业市场上曾经凤毛麟角、供不应求、甚至不用走向市场研究生就可以直接就业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万研究生、甚至与本科生同场竞技的激烈竞争局面,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研究生扩招后求职人数的不断激增是研究生就业难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㈣ 工业工程的研究生就业怎么样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宽广,可在制造和服务业企业中作为工业工程及制造、质量、物流等领域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士,也可以在政府或咨询公司成为管理人员、公务员或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工作等。
㈤ 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怎么样
一、专业综合介绍
细心的你是否留意到,十年前港台电影中黑帮大佬手里可以用来砸人的“大哥大”,早已变得如此纤细轻巧、色彩缤纷,并且飞入寻常百姓之手;从前只有数月飞鸿传书才能联系的国外亲友可以用简单方便快捷的伊妹儿(E-mail)互致问候、即时聊天,甚至装上摄像头开个网络会议!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那么让我们来多了解一下这个年轻而又略显“神奇”的专业吧。
通信技术是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来达到信息交流目的。上个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展望这个世纪初期,宽带技术、光通信也已经崭露头角。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单单这些是否已经使你跃跃欲试了呢?在美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中,像Cisco(思科)、3Com等都是以通信技术作为其发展的主体,Cisco的总裁更是成为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人。这一切是否让你心动呢?在我国,不光是老牌的IT厂商联想提供了大量的网络服务,有“巨大中华”之称的通信产业四大企业(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业绩也非常惊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宽松的发展环境、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已成为毕业生们择业的首选。
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需要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本专业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适合那些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专业划分比较细的时候,本专业可“软”可“硬”,分别倾向于计算机与电子两个方向。
当然,本专业确实是绝对的热门,基本上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在众多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相当热,如果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充分自信,那么选择本专业不仅不会让你失望,在毕业的时候还会觉得分外地骄傲。
由于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太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使你非常容易进入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或者在国内享有盛誉的IT企业,并且待遇相当优厚,堪称“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因此,出国深造难度相对大一些,不过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后出国进修的机会相当多。除各名牌高校外,中科院电子所同样不失为一个完成研究生学位的好去处。选择通信工程专业,已经可以同“光明的前途”画上近似的等号了。这是真正的“朝阳产业”、“知识经济”,可以热情的挥洒汗水、攻克难关、迎接成功。在这样的专业里,你会对那些时髦词汇有更加切身的体会。希望那些对自己实力充满信心的考生勇敢选择,同信息时代一起拥抱辉煌!
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0604。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通信工作专业的前身是电机系和电机工程专业。上海交通大学于1917年在电机工程专业内设立“无线电门”,此后,于1921年设立“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了“电信系”。清华大学于1934年在电机系设立电讯组。1952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电机系的电讯组合并后成立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这可以说是通信工程专业的类型。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人物如清华大学的任之慕、朱兰成、章名涛、叶楷、范绪筠、张钟俊等教授。
建国初期,各有关学校分别在原有的电信工程、电机工程、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的基础上,为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积蓄着雄厚的力量。这一时期分别有张恩虬、王守武、胡汉泉、吴鸿适、王迁等学者活跃在本专业的教学领域。
六七十年代,受“文革”的冲击,通信工程专业的变迁较大。例如清华大学,1969的电子工程系的大部分迁往四川绵阳,成立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1978年才迁回北京,恢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建制,并为拓宽专业面向,适应科技发展需要,专业设置有所调整,增设了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微电子学共三个大学本科专业。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学者,如吴佑寿院士,他作为电子学家和电子工程教育家,为我国数字通信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数字通信与数据传输、数字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研究工作,并早在1958年就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八路脉码调制电话终端设备,1952年成功研制的数传机被用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数据传输。朱高峰院士长期从事电信系统的科研工作。从5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参与、主持了大量通信载波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取得了制造性成果,当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负责总体设计的我国第一套中国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系统是我国整个载波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同时传输电话、电报、传真、广播、数据等业务,是当时国外所采用的先进的传输手段之一。他在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的建设、网络经营方式、网络运行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电信网络学科的独立地位。
到了80年代,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吹过来的信息革命这股飓风,为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也是从这时起,通信工程专业有了它现在的名称。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兴起,通信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各个高校都有此专业设置或者相近的专业课程,一大批实验室也纷纷走进了大学校园。如上海交通大学的区域光纤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另外,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一大批重点院校都为培养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这一专业每年的招生量都很大。每个学校平均每年都以200—300人的数量招生,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学历层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不等,有的学校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人才梯级培养的方式。尽管如此,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炙手可热。
在新的时期,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例如清华大学的周炳馄院士,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晶体纤维生长与晶体光纤器件研究”。其“窄线宽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技术”通过七项成果鉴定,线宽、频稳度和调谐范围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相干光通信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光纤高温传感器”、光纤环形腔的细度及环形激光器研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陆大教授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冯重熙教授在数字通信、语音信号处理及数字复接方面;姚彦教授在信号检测估计和识别及其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高速实时信息处理及系统领域;曹志刚教授在数字调制、编码及卫生通信、语音增强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上;林行刚教授在智能化图文信息处理与识别、图像压缩与多媒体数据、多媒体通信及其终端技术等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这些专家、教授为我国现代化通信事业向21世纪胜利进军铺平了道路。
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现在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通信工程专业优秀人才的短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间竞争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未来若干年,我国势必会更加重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㈥ 网络安全硕士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8
㈦ 研究生学物联网技术前景怎样
前景还是很不错,研究生应该是搞技术性质的东西多吧,虽说物联网没有涉及太新的技术,但还是得依靠技术人才才能发展,只是在钻的深的同时别忘了看的广,物联网毕竟是一个覆盖面很宽泛的网络。
㈧ 工业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五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和薪酬怎么样
前五名应该是
1清华大学,2天津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4重庆大学,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目前本专业发展迅猛,本科生的市场需求已经迅速扩大,研究生需求也正在增长中,本专业前景广阔。总体来说薪酬水平处于所有专业中的中等偏上水平,当然那五个牛校毕业的更强悍,只要你别太菜,一月六七千小菜一碟。
㈨ 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研究生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985、211的研究生,很多企业都需要。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人才引进,研究生毕业五险一金交满六个月就有3万元到手,福利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㈩ 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呢
当前较为热门的研究生专业有经济学、法硕、新闻学、心理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这些研究生专业之所以热门,其决定性因素就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我们首先就经济学来说,经济学本科专业毕业后,找工作并不容易,但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就业前景就豁然开朗了,据统计,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的经济学硕士生,刚出校门拿到年薪10万以上者,不在少数。就业方向一般为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而就新闻学专业来看,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媒介获取所需信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无冕之王”的桂冠下的传媒记者,成为社会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亮点,高校教师、网络编辑、新闻记者无疑不是很好的职业选择。所以,以这两个代表的热门专业来分析就业前景,我们不难得出那是相当可观啊!但是也要谨防扎堆报考,造成的人才过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