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泰州哪个城市地理位置最好
应该是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因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8月,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下辖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泰州经济开发区、泰州出口加工区、泰州高等教育园区(泰州高教园区)和泰州市周山河街区、泰州数据产业园区和泰州滨江工业园区等7个功能性园区,以及野徐镇和寺巷街道、明珠街道、凤凰街道、沿江街道4个街道。
中文名称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外文名称
China Medical City
别名
泰州医药高新区、中国医药城
行政区类别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江苏省、泰州市
园区介绍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江苏泰州经济开发区),199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开发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在建成区范围内实现了“七通一平”。拥有国家级 科技 创新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和软件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即高新技术园、滨江工业园、春兰工业园和民营 科技 园。高新技术园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机电、纺织、新能源产业集群。滨江工业园规划面积9.98平方公里,是国内五家专业化工园区之一,重点发展石化、建材等产业。春兰工业园规划面积4.42平方公里,拥有春兰、LG两家大型家电企业。民营 科技 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吸纳民间资本集聚。
200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泰州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优势
全国第二家专业特色国家高新区
作为支柱产业,我市医药产业经济总量连续6年、经济效益连续9年居全省第一位,产值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2005年,省委省政府要求泰州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建设中国医药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 “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医药城”的决定,并将创建医药产业国家高新区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 科技 大会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为抢抓这一 历史 性机遇,2007年8月,市政府向省政府提交了 《关于省级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2007年9月,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交升级请示。
此后,国家相关部委多次莅临泰州考察,并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家 科技 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委进行了多轮会审,并报国务院批准设立。
市 科技 局局长许书平介绍,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52个国家高新区以来,仅在1997年审批了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2007年审批了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此次国家级泰州医药高新区升级,是时隔12年国务院首次审批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是国家相关部委从严筛选,从严考核评估、公开遴选的结果。
与泰州医药开发区同时获批 “国字号”的,还有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推动泰州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规划,泰州医药高新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研发中试区、医药产业区、综合及配套区等组成,主导产业为医药制造业、机电及新材料制造业。
“国家高新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创新。放眼全国,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所有国家高新区都已成为各地依靠 科技 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 社会 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面旗帜。” 许书平认为,泰州医药高新区也必将成为泰州创新发展的强力引擎。
许书平说,泰州医药高新区升级后,可以更好地促进 科技 与经济紧密结合,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今后,泰州可以参与国家高新区体系内的合作交流,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实现产业和技术跨地域转移,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省社科院泰州分院副院长汤卫国说,产业集群具有跨区域、跨产业配置发展要素的双重特点,其对地区经济的拉动、辐射作用非常显着。泰州医药国家高新区升级后,国内外医药资源将会加速向泰州集聚,泰州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会成倍放大,泰州医药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也将显着提升。
汤卫国还认为,国家高新区这块 “金字招牌”,将成为泰州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对提升泰州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具有极大帮助。
看从哪个角度。泰州南北长,东西短,每个市区都与其他地方搭界,都在边上,没有地理意义上的中心。
发展角度,当然高新区(高港区),这是泰州市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医药城核心区,年青人才、高层次人才集聚,活力充沛的地方
教育角度,肯定在姜堰。城区就有姜中、姜二中、罗塘等三所四星高中,姜中全国有名。兴化海陵好多孩子在姜堰读书,要从初中就开始啊
宜居角度,都不错,各有特点。海陵商贸发达,兴化生态好,靖江泰兴去苏南便利,各地都有不少 旅游 资源,海陵人文多,兴化千垛菜花、姜堰溱湖湿地溱潼古镇都是全国有名的景点
所以看各人需求。如果是就业找工作,高新区(高港区)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考虑今后考机关事业单位的话,选择海陵区南部或高新区的周山河地块较好,市直机关在这,级别待遇都不低
泰州,江苏中部,长江北岸城市,地形南北狭长,东西太短,由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兴化市,泰兴市,靖江市三市三区组成,要问哪里地理位置最好,毫无疑问,是最南边的靖江市啊,其次泰兴!因为江苏分苏南苏北,苏南代表着是发达,有钱,苏北代表着是落后,贫穷。就如当初的浦东浦西一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苏南苏北以前的差距也是天壤之别,所以,江苏各城市都是向南发展,没办法,经济重心在南边,人力物力都往南边走,泰州主城区海陵新城是往东南,兴化新城也是往东南,西边都靠扬州,不能往那扩张,广大的腹地都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可惜,城市级别不高,能力有限,只能向南走喽!综上所述你,南边的靖江泰兴发展的比北边的姜堰,兴化好喽!
靖江有江阴一桥,二桥在建,三桥年底开工,四桥规划中,还有张家港靖江大桥,还有靖江夹港轮渡,靖江轮渡,从靖江高速口开车不堵的话1个半小时到达上海虹桥机场虹桥高铁站,靖江到无锡40分钟,到常州40分钟,到苏州60分钟,到南通60分钟,三面环江,有50公里长黄金水道中的白金水道,未来还有无锡通靖江的地铁,泰兴无法跟靖江比区位的,靖江的弱点就是太小,人口少,土地资源匮乏,无法跟泰兴百万人口大县比总量及政策优惠
三个县级市实力如何呢
常住人口: 兴化112.82万、泰兴99.44万、靖江66.34万。
地区生产总值: 泰兴1127.47亿、靖江1004.8亿、兴化900.92万。
人均生产总值: 靖江151554元、泰兴112676元、兴化79867元。
可以看出,兴化属于大而不强,泰兴属于大而强,靖江则属于小而强,综合来看靖江实力更胜一筹。
兴化整体面积人口都较多,但由于偏北距离长江航道较远因此全市以农业和 旅游 业为主。而泰兴则位于泰州偏南部,工业基础雄厚,差值高,但随着泰州市区的扩容,三泰一体化将是大趋势。靖江位于泰州最南端,依傍长江黄金水道,与江阴隔江对望,积极融入苏南。
泰州市规划中指出,要打造一主两副的城市发展格局,一主指泰州市区,二副指北兴化南靖江,而泰兴会与市区对接融合一体化发展,成为泰州的市辖区。泰兴的地理实际也非常好,工业基础发展不错,同时也依傍长江。
泰州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就是靖江和泰兴,都靠长江边,过江就可以到达江阴和常州,随着常泰过江大桥的建成,泰兴到常州车程缩短为半小时,往镇江、南京也多了选择,另外G40过境泰兴,有泰兴东、泰兴北出口,奥特莱斯也选择在泰兴东出口附近,也说明了泰兴位置的优越性,而海陵区、姜堰区、兴化市位置偏北,辐射区域不广,个人认为地理位置最好的还是泰兴
泰兴呗,区位而言泰兴无疑。
1、沿江,适合发展重化工。公路铁路规划建设,泰兴容易最大化覆盖。
2、一般而言南部区位优于北。
3、靖江有点半岛,在公铁规划上吃亏。
综上所述,泰兴是泰州位置第一的市。其实老扬州地区,GDP第一就是泰兴。
泰州位置最好的当属靖江,有山有水,有路有桥。靖江沿江,靖江发展比较好,有山,泰州唯一的山在靖江,就是孤山,山上有香火。
有京沪高速,有江阴大桥,目前在建的过江隧道,不出三五年,隧道建成,通达苏南更方便,据传,无锡的城市轨道交通将会通到江阴,过隧道到靖江。
靖江沿江,造船业发达,境内有多家大型造船厂。
说地理位置好很难讲,各有千秋。
靖江被国务院 列为对外开放 地区并加入苏锡常 火炬带,成为上海 开发区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北 辐射。
泰兴的矿产丰富种类虽少,但是储量丰富。文化底蕴丰厚。
姜堰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土地肥沃,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不少。
海陵和高港作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经济文化发展跃进,交通便利。
兴化拥有很原始的自然风光,一直是江苏重要的粮食基地。
地理位置好坏也是因地制宜的,各有优点和缺点,每座城市适合不同的人,喜欢就好。
我百分之百地选择医药高港新区为泰州地理位置是全泰州最好的位置,为什么?我来说说,首先靖江靠最南边,不利于全市发展,泰兴虽然在中间但城区不靠长江。姜堰在东面也不能带动全市发展。兴化太靠北面了。医药高港新区城区靠近长江,京沪高速穿城而过。只要加强高港城建水平,泰州在全国知名度会再上一个层次。高港有港口,高铁将来肯定是泰州大市的一颗耀眼明珠!
Ⅱ 泰州高新区属于哪个区
泰州高新区属于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辖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泰州经济开发区、泰州出口加工区、泰州高等教育园区(泰州高教园区)和泰州市周山河街区、泰州数据产业园区和泰州滨江工业园区等7个功能性园区,以及野徐镇和寺巷街道、明珠街道、凤凰街道、沿江街道4个街道。
泰州医药高新区由研发中试区、医药产业区、综合及配套区等组成,主导产业为医药制造业、机电及新材料制造业。国家高新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创新。放眼全国,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所有国家高新区都已成为各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面旗帜。
Ⅲ 泰州经济开发区指什么地方
开发区概况篇
泰州经济开发区是199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64.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开发区处于泰州市主城区发展的主方向上,又兼沿江优势。区内企业600多家,有春兰股份、林海股份、海螺水泥三家上市公司,孕育出中国500强之一的春兰集团,引进了世界500强之一的韩国LG公司及大型跨国公司美国A.O SMITH和日本雅玛哈。
经过近八年的发展,开发区产业集群格局初步形成,区内设有中国石油化工(泰州)开发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春兰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和泰州民营科技园。
中国石油化工(泰州)开发园区——规划面积9.58平方公里,依托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州港,可以常年停靠3万吨兼靠5万吨的海轮。区内货物进出渠道通畅,运输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港区重点发展石化、轻纺、机械冶金、新型建材等大运输量、大用水量的高技术化传统产业和物资中转、储运业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建设了苏中地区第一家保税仓库。目前,区内有海螺水泥、陵光30万吨原油仓储、中海油300万吨燃料油项目、扬子江药业集团一类新药项目落户园区,项目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医药、建材为主体的临港经济特色。
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依托区内高新技术创新中心、留学生创业园、林海集团(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信息微电子、生物医药、基因工程、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有台资、日资、韩资及民资近6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进区,利用外资总额逾2亿美元,建有7万平方米现代化、高标准的标准厂房。
春兰工业园——依托区内的中国春兰集团(上市公司)、韩国LG电子冷机公司,已建成家电、自动车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目前已有德国、韩国、新加坡、香港等40余个机电项目进区投资,累计利用外资总额逾3.5亿美元。
韩国工业园——LG(泰州)电子冷机有限公司总投资近1亿美元,是韩国LG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最大的冰箱研发、生产基地,拥有年产300万台冰箱和500万台冰箱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为了鼓励更多的配套企业来泰州为LG公司配套,泰州开发区专门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划出2平方公里的地块作为LG公司配套企业为主的韩国工业园,目前已有LG配套、汽车零部件、仪表等十余家韩国企业落户园区。
泰州民营科技园——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位于市区南侧,以吸纳市内外民间资本为主,主要发展电子、电器、机械、医药、服装、精细化工、物流市场、商贸和现代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
Ⅳ 泰州迅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泰州迅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04月2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软件开发、销售,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施工,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企业营销策划,商务信息咨询服务,计算机机器配件销售,电子商务咨询等。
法定代表人:王峰
成立时间:2011-04-22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120000002240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泰州市中国医药城泰高路东侧、药城大道南侧地块药城大道779号数据产业园数据大厦6楼
Ⅳ 产业园科技园一般是人才吗
是的!
企业用工方面。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在线对接、现场咨询、现场签约,解决技术难题和人才难题。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百余场,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宜就业,优先满足市内企业用人需求,为园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一线工人和技术人员申报各级应用技术研发项目、专利及科技成果,奖励技术能手,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加快园区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氛围。举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接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职业学校与本地和市外的企业对接。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方式,整合资源共享共建,实现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解决用工缺口2万余人。以建设科创城、高安东项目区等为载体,推动创新型、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集聚。
Ⅵ 泰州寺巷镇有哪些村,我找个以前的朋友只知道 他是寺巷镇的,他以前给我写信的时
江苏省泰州市寺巷镇寺巷镇位于泰州主城区南部,南拥中国医药城,北接泰州主城区,隶属省级泰州经济开发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7万,下设22个行政村、三个社区(居委会),青年南路、泰高路、新328国道、南官河、引江河、周山河穿过镇内,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随着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寺巷镇由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乡镇,发展成为泰州经济大镇,工业重镇和招商引资的先行镇,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建筑企业施工总产值3.5亿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2亿元。
经济发展:
作为泰州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开发的窗口,投资数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引江大道、吴陵南路、吴洲路、春风路、梅兰路、凤凰西路等市重点道路,配套设施齐全。镇南民营科技园初具规模,优势明显,国家重点项目“泰州医药城”一期工程已动工兴建;镇北已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通过多年发展,绳网业成为寺巷镇一大特色行业,远近闻名,铜管、集装袋、铝材、化纤、建材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
城镇建设:
镇域范围内新建了明珠小区、鑫泰花园、西湖翠苑、凤凰21世纪花园、泰墅园、泰河名府等一大批现代化住宅小区,人居环境上乘宜人。投资2.5亿元落户寺巷镇范围内的中外合资普济医院成为医疗行业新的支柱,镇区有两所中心小学、两所中学,泰州实验中学为泰州市重点中学、省“三星级”高中,全镇社会事业兴旺发达,社会和谐,生活安康。全镇干部群众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奋力推进富民强镇目标,积极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全面进步,不断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所辖村屯:
鲍庄村
位于328国道北侧,凤凰西路、鲍九路交叉贯穿全村,与泰高路、南官河、吴洲路、引江河相连,水陆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549户,总人口2088人,土地总面积2204.7亩,耕地全部被征用。鲍庄村为原鲍徐集镇所在地,村民利用沿街门面房开店经营,随着经济开发的不断深入,土地全部被征用后,村两委会利用原村办厂房拆迁置换的土地9.28亩,进行出租建标准厂房,年租金5万元,村级收入全年达10万元。
北徐村
地处鲍徐镇西、东与鲍庄村接壤,西至泰州引江河,面积约1.3平方公里,2001年11月北徐村由原东徐、北徐、西徐三个村合并,总人口3700人,22个村民小组,党员61人。全村有个体私营企业14个,年产值2500万元,集体纯收入14万元(来源于集体房屋出租),良好的开发环境。
城南村
共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30人,党员总人数68人,总耕地200.5亩,其中:有4个组有部分土地,有9个组土地被征。沿海陵南路、泰高路西侧商业经济繁荣,部分门面房出租,全年总收入28万元,全年总支出31万元(主要退职干部较多)。
春风村
东邻东明村,西邻新建村,南邻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北至老通扬运河,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505户居民,1865人,其中农业人口1732人,开发前耕地面积2364.8亩,85%的土地已被征用,剩余土地366亩,因开发已有310户居民拆迁。2005年人均纯收入6140元。村有一福利企业,年销售产值600万元,利税总额20万元,发包上交收入10万元,其他收入5万元。
大王村
是由两个自然村合并组建,共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510户,1792人,劳动力985人,现有耕地面积913.48亩。以绳、网、带为主的家庭加工业比较发达,产品畅销,已形成区域经济特色。现有村级企业4家,全年上缴村集体收入11万元。
东明村
地处城乡结合部,现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2000人。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40多万元,实施了“退一进二强三”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弱化农村、工业兴村、商业富村、富民强村”的发展思路。盘活土地资产。通过土地置换获得了一定的自有土地,共兴建标准厂6000平方米,为东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壮大第二产业。采取“筑巢引凤”的办法,利用标准厂房,引来三家企业入驻。2005年由原办厂改制而成的凯宏医用敷创产值800多万元,由村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金海运绳网有限公司创产值5000多万元。年纳税300万元左右。
东汪村
总人口2486人,已开发征用进区企业20个,天虹路、吴洲路、吴陵南路、328国道,共计用地1242亩,剩余土地面积300亩,有7个村民小组已撤组,未撤组3个。1、利用村部办公大楼房屋出租,年收入8万元;2、承揽第一铝材厂物资装卸,每年收入2万元;3、其他收入核算26万元。
富野村
总人口3015人,耕地面积2370亩左右,16个村民小组,两委会成员6人,党员人数36人。项目推进,强化服务,先后落户该村的有“海泰尔”商城、开力金属制品公司、盐业配送中心以及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今年医药园在该村征地近700亩,拆迁114户,仅用了一个余月时间完成征地、拆迁工作。2008年无一例因征地拆迁而集访或上访,社会稳定。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盘活用好集体资产,对集体的房屋,想方设法全部实行租赁,没有闲置房,现共有7个企业承租,全年上缴村8万元左右,其中“三春硬质合金”投资固定资产200万元左右,技术含量较高,主要生产手表壳、手表带年产值400多万元。
军甫村
位于周山河南侧,南官河东侧,泰高路南北贯穿,总人口3416人,21个村民小组1180户,人均收入5720元,现有耕地面积1864亩,人均0.54亩,近期“韩国城”项目落户该村,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工作正有序进行。军甫村两委班子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三产方面大做文章,出租厂房,利用周山河河圩,建造9个建材码头,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积极推广农村适用科学,给村民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种养殖专业户的示范作用,引导其他村民加入专业户行列。村级收入23万元。二00五年被评为“泰州市文明村”。
龙汪村
地处寺巷镇中北地段,西临引江河,南与大寿村接壤,北与北徐村、东与西汪村接壤,农业人口2398人,已被征用土地208.97亩,现有农田869亩,13个村民小组,党员34人,在职村干部8人,2005年人均收入4439元。个体私营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主要有新大洲电器厂,年产值650万元,村民以进厂务工为主,长豆芽、磨粉、养生猪为该村一大特色。但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1万元,退休在职干部的工资年终难以兑现。
南塘村
地处镇南端,口泰路西侧,与高港区刁铺镇河港村接壤,黄金水道南官河东侧,建设中的药业城一期项目征地近20亩。地理位置优越,9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人数4人,支部党员28名。耕地面积1142亩,人口1746人,人均收入5141元。全村有集体经营场所三处,厂房70余间,占地25亩,私营业主承租厂房30余间,产值280万元,租金收入2万元。与往年同期略有增长。目前两委一班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村民以科学发展观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争取早日脱贫。
三野村
现有9个村民小组,560户,2200人。97年,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泰州引江河开挖,征用村土地560亩,人均土地从原来的6分田下降成3分多田。农民人均收入5861元,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利用原有绳网带工业基础的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村主动为企业跑执照,解决用地、用电以及资金等困难。村干部带头富,带领富,支书、主任、会计先后办起了自己的小企业,动员群众大办个体企业发家致富。现在,全村有大小企业39家,拼线机52台套,抽丝机、织网机、织带机、制绳机600多台,有6家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5家企业通过了ISO认证和工厂认证。华联绳缆厂生产的载人吊笼还填补了国内空白。晨光、华泰、华联、三泰、长城等品牌的安全网、安全带和船用缆绳在市场上知名度较高。2005年全村实现工业产值4000万元,一半以上的农户和劳力参与了绳网带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厂专业职工500多人,人均年工资6612多元,村民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绳网带产业的工资和加工费,现在全村呈现出处处是工厂,到处机器响,人人有事做,个个争着忙的喜人局面,绳网之村声誉名扬省内外。
石桥村
地处寺巷镇西边缘,与江都市浦头镇曹家村毗邻,省重点工程引江河从石桥村中心南北贯穿,全村共有八个村民小组,521户,人口1800人,现有耕地面积570亩(其中引江河开挖拆迁移居寺巷振兴路有205户,700人,耕地面积140亩。全村过去就处于人多地少,主要以绳网带为主导产业,曾有一度辉煌,后因引江河开挖,一些企业拆迁外移,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致使村级经济得不到发展,基本处于零状态,2004年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为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各种会议和多种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利用闲置厂房及荒地、坟地进行房屋租赁土地出租吸纳各方面的能人士来村创办企业,至目前为止新增企业四家,使村组集体经济稍有增长,村组收入近伍万元。
帅于村
地处寺巷镇最南端,东侧与高港区野徐镇接壤,南侧与刁铺镇接壤,全村总人口2040人,现有耕地1015亩,泰高路收费收及泰高路拓宽工程和药业园项目等被征地357亩,人均年收入4970元,村在职干部三个,离退休干部9人。泰高路修建土地征用,泰高路绿化带改造土地租用以及药业园项目土地征用,使原村办厂被征地拆,加之原先村级经济比较落后,村委会研究后成立三产服务公司,壮大集体经济。
寺巷村
位于集镇中心,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00人,1290户,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党员123名,村组办企业13家,个私企业80多户,全村三业总产值1.3亿元,人均纯收入6528元,目前已有11个小组的耕地基本征用结束,其余12个组相继被征用部分,所剩土地不多。借集镇主干道的优势,1、利用门面房开店、出租;2、盘活闲置企业厂房进行资产租赁;3、加工业;4、服务业。村年集体经济纯收入60万元左右。
西谢村
位于新328国道南侧,泰高路东侧,与海陵区凤凰路街道相邻,全村共有耕地987亩,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00人,52名党员,村集体经济年收13万元,人均年收入6000元,规划中的海陵南路、鼓楼南路南延和周山街区工程项目已经在今年四月进行宣传调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题开展工作,把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始终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不断改善公共事业。积极利用有利条件,出租门面房和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全年工业产值和农业及三产收入都在1300万元以上。
响林村
地处春兰工业园区,全村二十一个组,其中有四个居民组,近千人居民,有17个村民小组,有2700多名村民,耕地有2000多亩,2005年以来,有海陵工业园区、高教园区等征用700多亩。响林村原属县级泰州经济开发区,组建地级泰州市后,行政划归寺巷镇,村地域范围内的春兰工业园、LG等大型企业为失地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加之高校园区的建设,村民房屋出租已成为主要收入之一。村厂房出租给相关企业,年租金13万元左右。
小寿村
位于寺巷镇中心地带,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56户,总人口2333人,劳动人口数1180人。因吴陵南路建造,污水处理厂工程,金惠热电厂工程,从2002年至今全村已拆迁计154户,行政村总面积2745.50亩,耕地面积914.70亩,分布在12个村民小组,已有两个村民小组撤组,全村共有党员73名。村级集体经济,现主要依靠村部份厂房进行出租,及牛肉批发市场的经营收入,全年约经济在15万元左右。
小王村
位于寺巷集镇西侧,东邻南官河,西有引江大道,南侧姜寺路贯穿东西,内有人民路、官河路、建设西路、引江东路交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11人,土地总面积3344亩,2003年-2006年全村共征用土地930.15亩。全村共有村办厂工业6户,个体工业45户,规模养鸡场1个,村内有远东水带厂、民乐皮件厂、华光织造厂、红峰非织造布厂、顺达纸业、源力金属、万达彩绘玻璃厂、日顺电线电缆厂、国平纺织厂、恒通管业等园区企业,村级年收入6万元左右。
新华村
坐落南官河以西,现有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计2108人,现有耕地面积计442亩,已被征用土地150亩,新华村现有党员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现有工商业、私营企业38户,产值过500万的列统企业2户,村组集体收入17.71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8.8万元,组集体收入8.91万元。
新建村
位于寺巷镇西北部,西与江都市接壤,引江河、328国道穿村而过,全村总人口3400人,23个村民小组,940户居民,1800亩耕地,2005年人均纯收入5600元。新建村原由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原来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培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在村的个体私营企业已达10家。主要产品有五金机械配件、劳保服装、医用敷料等,今年1-8月完成产值1900万元,全年可完成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税2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超过20万元。
杨庄村
地处泰高路东侧,东南两侧与高港区野徐镇接壤,总面积为3792亩,其中耕地面积1921亩,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00人,其中农业人口2986人,总户数为860户。1、主要以泰州市君安绳网厂、华东电镀器材厂为该村龙头企业,年产值约1000多万元,上缴村集体4.5万元,君安绳网厂在全国设有多家销售网点,该厂吸纳该村剩余劳动力达50人左右,带来的社会效益较大。华东电镀器材厂主要以工业挂具为主体,产、供、销较为红火。2、杨庄村目前为寺巷镇的唯一农业大村,多年来一直未被征用一寸土地,加之土地、房屋建设都属冻结范围,经济发展空间相对缩小,带来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支出大于收入,退职人员多,负担较重,主要公益设施靠集资修建。
殷庄村
位于泰州市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内,东有泰高路南官河,西有328国道,凤凰西路、吴洲南路和高港路贯穿该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576户,总计人口2184人,现有党员43人。因开发建设有10多条路道和15个大型企业在该村落户,原有耕地面积1327亩,征用1208亩,剩余耕地119亩,有8个村民小组土地全部被征用。
Ⅶ 泰州城西东至江州路南至海陵街西至海光路有何规划
城西街道将结合市区水利部门九龙河改造,对沿线唐楼、引东部分房屋实施搬迁,打造街河并行的沿河风光带,打造扬州路、江州路特色街区,发展服务业经济,集聚城西人气。今年,签约城西街道的江苏瑞力林海文创产业园将会是泰州第一家集文化创意、科创办公、高端配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不仅给提高了城市经济活力,更是改善了区域风貌。项目建成后,每年开展各类中大型创业活动,在企业服务,政企对接,成果转化等方面深耕,使园区成为泰州创新创业的标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Ⅷ 通州区望君疃村2022年会有什么计划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规划方案正在编制过程中,西集镇望君疃村是否拆迁还在研究中。
据小编了解,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位于通州区东南部西集镇,规划占地面积5.06平方公里,北至通香公路,南至京哈高速北侧防护绿带,西至任郎路,东至纪西路,包括企业总部区、产业生态区、产业配套区。
规划范围内,涉及不少村庄,目前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规划方案正在编制过程中,看来随着规划方案的编制完成,涉及村庄的规划方向也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