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国通过《信息技术安全法》修订草案,信息技术安全为何引起国家重视
德国通过信息技术安全法修订草案,信息技术安全对于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目前每个国家都在强调大数据。数据对于每一个国家的国民虽然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整个国家的整体战略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对于目前的现状,人们不再着眼于过去的数据来估计相关的情况,而是利用大数据的方式预测未来出现的情况。因此,数据对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预测或者全球经济发展的预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象。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成为了每个国家与别国进行博弈和较量的手段。如果一个国家的数据看容易被他国所窃取,那么该国在各种方面都可能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制衡。
② 韩国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还有哪些国家加入了北约网络防御中心
北约网络防御中心都是欧美国家
北约组织是一个在冷战时期的产物,当时世界上有着庞大的两大阵营,一个是美国主导的北约组织,一个是前苏联的华约组织,随着苏联国家解体后,华约组织也随着解散了,但是北约组织却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北约成员国都有着相同的防御系统,在近年来更是不断进行扩张,北约成员国几乎涵盖了整个欧洲,这些成员国也建立起来的防御体系和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也得到了提升,所以北约的网络安全防御中心就是欧洲北约成员国和美国加拿大。
③ 德国蝙蝠网络安全公司是做什么的
德国蝙蝠网络安全公司
Die Fledermaus Netzwerksicherheit(DFN)成立于2006年,是世 界上发展最快的IT安全公司之一,是数据保护,IT安全,为全 球100多个国家的1亿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④ 网络安全专业未来发展怎么样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全球经济技术的变革,与此同时,网络威胁层出不穷,网络病毒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以及企业、机构、个人用户的网络安全。全球各国十分重视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支持鼓励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为各国互联网生态及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政策和资本加码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网络安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全球网络安全行业规模突破1200亿美元
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引起全球的关注,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加大网络安全领域的投入,推动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根据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达1244.01亿美元,同比增长9.11%,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将会放缓,预计到2020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78.27亿美元。
北美地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从全球网络安全市场地区分布来看,2019年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的北美地区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581.75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11.87%,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达46.76%,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安全产业区域;以英国、德国、芬兰等国家为主的西欧地区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306.79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24.66%;以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为主的亚太地区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268.09亿美元,占全球的比重为21.55%。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网络安全最主要的市场。
网络安全产品的规模占比赶超网络安全服务
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产品的市场规模逐渐赶上网络安全服务的市场规模,根据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6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6.30%,网络安全产品的市场规模达6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06%,网络安全产品市场规模占比首次超过网络安全服务,占比达50.22%。
各国频发网络安全政策
为维护本国网络安全环境,近年来各国政府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本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政策主要聚焦于确保本国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信通院 图表4:2019-2020年全球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政策梳理
全球网络安全融资并购活动活跃
(1)融资金额大幅增长
网络安全行业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对全球资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融资活动十分活跃,根据Momentum Cyber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共发生419起融资活动,较2018年小幅提高4.23%,交易金额达89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39%。
(2)资本更倾向于成熟型企业
从融资轮次来看,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共有148家的企业位于天使轮阶段,交易总额为5亿美元;处于A轮的企业有94家,交易总额为15亿美元;有53家企业处于B轮阶段,交易总额为13亿美元;位于C+轮的有109家,交易总额为55亿美元。C+轮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额分别占总额的26%和62%,这表明资本更加倾向于较为成熟型的企业。
(3)并购交易规模再创新高
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共完成了188起并购活动,较2018年小幅提升,处于历史最高位水平;交易额为276亿美元,较2018年的大幅提高78.06%,并购数量和规模再创新高。
(4)安全托管和安全咨询与服务领域是并购热点
从并购领域分布来看,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细分领域中,安全托管服务和安全咨询与服务领域成为了2019年最热门的选择,并购活动占比均达到约16.5%,其中安全托管领域共有31起并购活动,比2018年增长了107%。
网络安全行业重点并购事件及IPO事件汇总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fuli911/article/details/108994118
⑤ 德国为什么会出现全国断网现象
据报道,德国电信在11月28日前后遭受了网络故障。在2000万固定网络用户中,大约有90万路由器发生故障,从而导致对网络大区域的访问受到限制。 德国电信公司进一步确认该问题是由公开的路由设备的维护接口和网上的有针对性的攻击引起的。类似的事情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10月底,新加坡电信公司新加坡 还表示,它们的对网络不断遭受攻击,导致其某些宽带用户的网络中断,黑客使用的手段非常相似造成东海岸大规模网络攻击的原因。
在美国事件中,360和全球安全社区参与了对该事件的跟踪,分析,可追溯性和响应过程,并首先不断发现和跟踪由智能设备(例如相机)组成的bot站点,以提供帮助安全社区他迅速找到了全世界的攻击源,并采取了行动。 360也是唯一参与协作处理的中国组织。
在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公司或社会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当所有设备变得智能并访问网络时,限制的概念将被进一步削弱。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它将带来比PC时代和移动网络时代更大的灾难性后果。
⑥ 大数据时代的德国信息化战略
大数据时代的德国信息化战略
德国是世界主要的经济强国之一,也是欧盟国家中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为迎接信息社会的新挑战,确保德国在大数据时代居欧洲领先地位,2014年8月20日,德国联邦政府内阁通过了由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内政部、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部联合推出的《2014—2017年数字议程》,提出在变革中推动“网络普及”“网络安全”“数字经济发展”三个重要进程,希望以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强国”。无论是之前的信息社会发展战略,还是现在的数字议程,德国始终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保护、挖掘数字化价值创造潜力在公共管理和国民经济各领域的运用等方面保持了高度关注,这些措施为德国迈入大数据时代提供了有力支撑。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大数据发展奠定基础
要推动大数据快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需要达到较高的水平。上世纪末,德国就开始大力进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在1999年德国制定的《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创新与工作机遇》行动纲领中,德国提出行动纲领的三个目标,分别是发展传输速度更高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实施“全民享有互联网”项目以及帮助平时接触不到网络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上网。从这份有着统领性质的行动纲领可以看到,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被认为是德国迎接信息社会挑战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任务。2009年2月,德国公布了“宽带战略”的主要目标和举措,力图将德国宽带网扩充成高速、富有竞争力的网络。在2010年出台的《德国ict战略:数字德国2015》中,德国提出扩大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以满足未来需要的要求。为进一步满足数字化需求、建设必不可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在近期出台的《2014—2017年数字议程》中,德国决定于2018年前在全国普及高速宽带。
在政策的不断强化下,近年来,德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1998年,德国互联网使用者仅为1400万人,只有15%的学校接入互联网;而到2009年,根据德国经济和技术部等机构发布的《数字德国监控报告》,德国家庭互联网接入普及率达到79.1%,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84.1%,大众无线电话普及率为130.9%。截至2012年底,德国在100个城市建设了第四代移动通讯网络(4g),大大提高了居民上网的速度。
以数据开放促进科学决策与社会创新
对政府管理而言,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提供尽可能多的详尽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促进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精细化。德国凭借自身较高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大型基础数据库和地方数据库的建设,重视在政府管理中运用数据资源服务公众和服务决策。早在2000年,德国就发布了《2005年联邦政府在线计划》,要求联邦政府到2005年将所有可在网上提供的服务在线提供给公众。2003年6月,德国推出了整合电子政务的“德国在线”计划,加强基础数据库和地方数据库建设力度,整合集成大量分散的信息资源,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数据服务。数据库的建设和开放体现了德国一直以来所倡导的“让数据而不是让公民跑路”的导向,切实地为公众提供了便利;数据库的建设和开放也为各地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基础。在数据库的建设中,涉及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地理环境等基础数据库资源的开发建设,主要由联邦和州一级政府负责,州一级的统计局兼具州政府全面信息服务商的角色。例如,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统计局建立了该州的“中央数据库”,专门向州政府提供人口分布、地理数据、矿藏信息等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分析软件。通过应用软件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州政府的各部门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促进决策的科学化。类似的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将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大量数据整合起来,使德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除了强调数据库在政府系统的运用,德国也重视各行各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例如,2013年1月,为了提高科研与教育中的数字信息支撑能力,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启动了第二期数字信息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以专业的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法实现科研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开放共享、确保用于科研目的的科研数据不受访问限制、实现数字出版物的永久保存等内容。可以看到,德国对数据资源的运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数据本身的开放和提供,数据更是促进政府更有效运转和社会更多发挥创造能力的强有力的支撑,以数据开放来支持和促进社会创新,能够更好地发挥数据的价值。
“工业4.0”与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
“工业4.0”概念于2011年首次出现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和技术部正式将“工业4.0”战略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德国认为,工业革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入了电子与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如果德国可以广泛地将物联网和服务网应用于制造领域,在智能工厂中实现数字和物质两个系统的无缝融合,德国就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道路上占领先机,巩固德国的竞争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打出“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的口号,是德国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的战略。
“工业4.0”的实施重点在于信息互联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的结合。通过机械和机械之间的互联和信息流转,未来的生产过程将变得更加快捷。据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估算,“工业4.0”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30%。在“工业4.0”战略下,生产企业如果能够增强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整个行业就能更快地迈向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新阶段。
做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的典范
出于严谨的民族特征,德国一方面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格外重视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通过立法来保障信息安全,是德国的一大特色,德国的数据保护法律比较系统和规范,被誉为“欧洲信息安全的典范”。1997年,德国颁布了全面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的法律——《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2002年,德国通过《联邦数据保护法》,并于2009年进行修订。《联邦数据保护法》是德国关于数据保护的专门法,其中规定,信息所有人有权获知自己哪些个人信息被记录、被谁获取、用于何种目的,私营组织在记录信息前必须将这一情况告知信息所有人,如果某人因非法或不当获取、处理、使用个人信息而对信息所有人造成伤害,此人应承担责任。《联邦数据保护法》修改生效后,更多德国企业开始对客户信息实施高水平的保护措施,提高了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2014至2017年数字议程》中,德国进一步提出最晚将于2015年出台《信息保护基本条例》。除了立法,德国也通过一系列战略方案和具体的行动来加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
一系列的信息安全战略提高了德国对大数据的安全运用能力。目前,德国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邮件系统早已运用邮件加密技术;未来,普通电邮用户发送的信息也将逐步使用加密技术传送,并且,这些数据信息都将存储在德国境内的数据中心里。在大数据时代,德国将朝着加密技术本土化的目标进一步加强数字安全建设。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时代的德国信息化战略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⑦ 震网病毒的展望和思考
在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传统工业体系的安全核心从物理安全向信息安全转移的趋势和背景下,此次Stuxnet蠕虫攻击事件尤为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这是一次极为不同寻常的攻击,其具体体现是: 传统的恶意代码追求影响范围的广泛性,而这次攻击极富目的性; 传统的攻击大都利用通用软件的漏洞,而这次攻击则完全针对行业专用软件; 这次攻击使用了多个全新的零日漏洞进行全方位攻击,这是传统攻击难以企及的; 这次攻击通过恰当的漏洞顺利渗透到内部专用网络中,这也正是传统攻击的弱项; 从时间、技术、手段、目的、攻击行为等多方面来看,完全可以认为发起此次攻击的不是一般的攻击者或组织。
因此,这次攻击中所采用的多个新漏洞和传播手段,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新的攻击提供最直接的动力。而更大的影响是,事件中显露出来的攻击思路和攻击视野会带来长久的示范效应。它给攻击者、安全研究人员、企业管理者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上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认识已经略显陈旧,谁能在这一次观念和意识赛跑中认识得更清、看得更远,谁就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
至少有以下两种新的攻击趋势值得特别关注: 针对行业专用软件的漏洞挖掘和攻击,特别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关键行业和敏感行业。安天实验室在2013年年初发布的《多家企业网络入侵事件传言的同源木马样本分析报告》中就明确指出:“目前的漏洞分析挖掘的注意点已经不集中于主流厂商,而开始普遍扩散”。另一方面,这些攻击虽然针对软件,但并不一定是利用软件本身的缺陷,安全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攻击可能来自于任何一个角度。 针对企业内部网络,特别是物理隔离的内部专用网络的攻击。这类网络具有较高的安全要求,也更具攻击价值。一般通过U盘等可移动存储设备渗入这类网络的方法是感染式病毒、欺骗、自动播放(Autorun.inf)等。本次出现的快捷方式文件解析漏洞,为此类攻击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此外,这种内部网络也将因为本次事件而被攻击者关注和研究,不能排除出现新的攻击方式的可能。 基于上述认识,建议有关部门和企业以此次攻击事件为鉴,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和计算机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形成合理的安全策略、提高安全意识,与安全厂商一同构建坚实的防线,抵御安全威胁。 一些专家认为,Stuxnet病毒是专门设计来攻击伊朗重要工业设施的,包括上个月竣工的布什尔核电站。它在入侵一台个人电脑后,会寻找广泛用于控制工业系统如工厂、发电站自动运行的一种西门子软件。它通过对软件重新编程实施攻击,给机器编一个新程序,或输入潜伏极大风险的指令。专家指出,病毒能控制关键过程并开启一连串执行程序,最终导致整个系统自我毁灭。
2008年,“震网”病毒攻击就开始奏效,伊朗核计划被显着拖延。根据电脑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公司的一份详细报告,到2010年9月29日为止,“震网”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感染了10万台主机,其中有6万台位于伊朗,之后伊朗采取了行动,从而无法评估后来的数据。 伊朗半官方的通讯社报道称,这种代号为“震网”的“电脑蠕虫”病毒很可能是伊朗的敌人专门为破坏布什尔核电站而“量身定做”的。(2010年9月30日《中国青年报》)
根据科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所的统计,位于纳坦兹的大约8000台离心机里有1000台已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被换掉。国际原子能机构说,伊朗在2010年11月中旬暂停了纳坦兹的铀浓缩活动,因为离心机发生技术故障。
2013年3月,中国解放军报再次披露,美国曾利用“震网”蠕虫病毒攻击伊朗的铀浓缩设备。
卡巴斯基的高级安防研究员戴维·爱姆说,Stuxnet与其它病毒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瞄准的是现实世界。他们公司已经和微软联手,查找程序中的编码漏洞,防止新病毒找到它。
爱姆说,通常的大部分病毒像个大口径短枪到处开火,而Stuxnet像个狙击手,只瞄准特定的系统。一旦它们发现了编码缺陷,就好比找到了房子上的天窗,然后用一把羊头镐撬开一个更大的洞。Stuxnet被设计出来,纯粹就是为了搞破坏。
德国网络安全研究员拉尔夫·朗纳(Ralph Langner)已经破解了Stuxnet的编码,并将之公布于众。他坚信Stuxnet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寻找基础设施并破坏其关键部分。他说,这是一种百分之百直接面向现实世界中工业程序的网络攻击。它绝非所谓的间谍病毒,而是纯粹的破坏病毒。
朗纳说,Stuxnet病毒的高端性,意味着只有一个“国家”才能把它开发出来。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计算机法医方面证据,它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执行破坏性攻击,毁掉大量的内部信息。这并非某个坐在父母家里的地下室里的骇客能干得出来的,这种攻击的来源指向的是一个国家。Stuxnet很可能已经攻击了它的目标,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接到消息而已。
近日,某国内知名安全公司监测到一个席卷全球工业界的病毒已经入侵我国,这种名为Stuxnet的蠕虫病毒已经造成伊朗核电站推迟发电,目前国内已有近 500万网民、及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遭此病毒攻击。某国内知名安全软件公司反病毒专家警告说,我们许多大型重要企业在安全制度上存在缺失,可能促进Stuxnet病毒在企业中的大规模传播。
某国内知名安全软件公司专家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个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编写的破坏性病毒,它同时利用包括MS10-046、MS10-061、MS08-067等 7个最新漏洞进行攻击。这7个漏洞中,有5个是针对windows系统,2个是针对西门子SIMATIC WinCC系统。另外在关于微软的5个漏洞中,目前有两个本地提权漏洞仍未修复。 该病毒通过伪装RealTek 与JMicron两大公司的数字签名,从而顺利绕过安全产品的检测。从编写手法上看,该病毒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将来很可能出现同样原理的复杂病毒。
据某国内知名安全软件公司技术部门分析,Stuxnet病毒专门针对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 WinCC监控与数据采集 (SCADA) 系统进行攻击,由于该系统在我国的多个重要行业应用广泛,被用来进行钢铁、电力、能源、化工等重要行业的人机交互与监控,一旦攻击成功,则可能造成使用这些企业运行异常,甚至造成商业资料失窃、停工停产等严重事故。
该病毒主要通过U盘和局域网进行传播,由于安装SIMATIC WinCC系统的电脑一般会与互联网物理隔绝,因此黑客特意强化了病毒的U盘传播能力。如果企业没有针对U盘等可移动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导致有人在局域网内使用了带毒U盘,则整个网络都会被感染。
Stuxnet病毒被多国安全专家形容为全球首个“超级工厂病毒”。截至目前,Stuxnet病毒已经感染了全球超过 45000个网络,伊朗、印尼、美国、台湾等多地均不能幸免,其中,以伊朗遭到的攻击最为严重,60%的个人电脑感染了这种病毒。
据悉,早在今年7月,某国内知名安全软件公司就监测到了Stuxnet的出现,一直进行跟踪并积极研发出了解决方案,某国内知名安全软件公司安全专家提醒广大政府及企业级用户:一定要严格限制U盘在密级网络中的应用,如果必须使用的,则应该建立使用登记和责任追究制度。另外,某国内知名安全软件公司杀毒软件网络版也针对此病毒,提供了完善的U盘病毒预防、网络内安全管理、恶性病毒扫描.
作为安全厂商,安天呼吁各兄弟厂商一起共建良好的行业环境,不断促进安全技术的良性发展。同时,安天也期盼公众和用户能够对信息安全给予更多的关注。安天坚信保障公众和社会的安全是一家安全厂商义不容辞的使命,但在现阶段仅靠厂商的力量尚不足以解决目前的所有问题。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⑧ 德国蝙蝠网络安全公司有哪些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 数据安全和隐私,风险安全管理,安全情报分析,身份访问管理,应用程序安全性,高级欺诈保护,电子邮件安全,路由器安全和WAN加速,入侵预防技术,数字取证等。
⑨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什么时候举行
8月29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人民银行、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共同举办。
届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开幕式、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重要活动将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表彰网络安全先进典型。为加快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组织开展了网络安全优秀人才、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经过相关部门和院士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评选出网络安全优秀人才10名,网络安全优秀教师10名。获奖名单将在宣传周开幕式上宣布。
据了解,各省(区、市)都已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网络安全宣传周实施方案,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⑩ 德国为什么会出现全国断网现象
欧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德国电信(Germany Telecom)于当地时间11月27日17: 00遭遇严重网络攻击,导致其90万台路由器无法接入互联网,影响相关电话和电视服务长达数小时。事故发生后,德国电信技术人员修复了网络连接问题,但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网络再次被切断。作为全球第五大电信运营商,德国电信已将其足迹遍布50多个国家,为2亿多客户提供与未来工作和生活相关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断网给公众带来了巨大损失。
自今年9月底大规模DDoS攻击Mirai未来组合源代码泄露以来,网络黑客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分析。对于最新的Mirai未来组合变体,安全行业将通过调查和评估制定解决方案。从此事可以看出,黑客们已经猖狂到一定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