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客户拜访的流程和方法
成功拜访的第一步就是拜访准备。拜访准备一般包括拜访目的确认、拜访资料准备、人际关系准备三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客户拜访的流程和方法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拜访目的确认
拜访目的确认是指在拜访客户之前,与客户确认这次拜访的目标、过程和收益分别是什么。无论是我们去约见客户,还是客户主动要见我们,都需要将这三个要素与客户确认清楚,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拜访准备,提高客户的效率。
前面提到的雯雯经过我的提醒之后,她就去问客户为什么要约见自己和自己的领导。客户说,想知道他们的软件和现有的软件如何对接,硬件有什么要求,另外想要个报价。雯雯听了,觉得多亏问了一下客户,自己可以提前准备,要不然这么复杂的问题,自己的领导也不见得能立即回答,到时候,自己的领导会下不来台,客户也会觉得销售很不专业。
如果是客户约销售见面交流,销售人员应当首先问一下客户,这次主要交流什么内容。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会面”,这就是目标。
接下来,应当问问客户希望以什么形式进行交流,是单独交流、会议交流还是大家讨论?客户方都有哪些人参加?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将如何进行”,这就是过程。
最后,要问问对于这次交流,客户希望有哪些成果,或者希望有哪些收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一起花了这些时间,对彼此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收益。关于收益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说明客户的收益,是希望能够理顺自己的需求,还是希望能够形成合作意向,或者是希望了解我们的产品?
如果是我们约见客户,也需要将这些信息与客户说清楚。比如:“赵总,明天我想去拜访您一下,跟您交流一下项目时间进度问题(目标)。我想跟您展示一下我们根据其他部门的意见制定的时间规划,请您提提意见(过程)。最后形成符合您的时间要求的项目进度表,以便于项目的推进与开展(收益)。”这样客户会意识到你的拜访很重要,才会愿意抽出时间来见你。同时说明这三个要素,也可以让客户对你交流的话题有所准备和思考,提高交流的效率。
二、人际关系准备
人际关系准备也是客户拜访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这主要是指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的时候,是否需要他人的引荐和陪同。一般来说,在初次拜访某位客户的时候,有其他人的引荐会比较妥帖。他人的引荐可以比较容易打破人际关系的信任壁垒,使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这个引荐人,可以是客户方比较熟悉的人员,可以是销售方和客户熟悉的同事,也可以是第三方的人员。
在确定了交流的目标、过程和参与者之后,销售人员就需要评估自己是否能够独自去进行这次交流。一般来说,交流会采用“角色对等原则”,也就是说我们这边出席的人员角色,要与客户方的角色保持对等和一致。如果对方有领导出席,我们这边也需要有领导出席才比较合适;如果对方想要交流技术细节,我们这边也安排技术人员参与会比较妥当。当然,并不是说销售人员不能独自与领导或者技术人员交流,因为在人际关系准备之后还需要进行资料准备。
三、拜访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看似是个很简单的过程,其实这中间也很有学问。一般的销售人员,总是拿着自己的产品彩页和公司画册就去见客户,最终这些资料总是躺在客户桌子上睡觉,然后流落到保洁阿姨的垃圾袋里。
资料准备要紧紧围绕前面与客户确认的拜访三个要素展开,应当包括实物资料(文件、彩页、样品等)、电子资料(PPT、Demo等)、话题资料(问题清单、共同话题等)。同时,资料准备也需要遵照角色对等原则,如果拜访领导,就要准备一些关于企业发展战略之类的宏观的资料;如果拜访执行层,就准备一些与日常工作相关的资料。
比如,有一次我去拜访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我就准备了两年内《哈佛商业评论》里关于企业战略发展和企业组织变革的文章,并借着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话题与对方展开了讨论,很快就打开了交流的局面,了解到对方关于企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对于我们这个项目的一些想法。但是,当我去拜访财务总监的时候,我就准备了其他同类企业财务部门使用我们产品的成功案例,然后跟她讨论如何提升部门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并提升部门效率的问题。
另外,在准备资料的时候,还需要问一下客户交流现场的情况。比如,是否有投影仪,是多人参与还是单独交流。如果是多人交流,提前准备一份交流日程或者交流的问题清单,会有助于大家都积极地参与交流。如果没有投影仪,需要将交流展示的内容打印出来,供客户浏览。事实上,就算是有投影仪,我也建议将内容打印出来发给客户,便于客户现场做笔记使用。 拜访现场
拜访现场的控制要根据具体的交流形式来确定,很难用一个模式开展,这些问题我会在今后的专题中分别阐述。今天,重点向大家介绍几个通用的基本原则。
一、不要急于展示和表达
很多年轻的销售,都是经过了严格的产品培训之后才去拜访客户的,这些年轻人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热情,见到客户就打开产品手册喋喋不休地介绍开了。但是,客户是不是想听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袁总的公司近期要采购一套安全加密系统,标书发出去之后有5家公司带着厚厚的应标文件来参加,每一个厂商都说自己是最大的、最全的、最好的,最有资历的。结果,袁总最终谁家的都没有买,这个采购项目就暂时搁置了。
我问袁总为什么采购没有成功,袁总说:“我觉得每个厂商讲得都挺好,但是好像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我并不需要一个功能最全的产品,我只想要个最适用的,而且,每个人都让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想,怎么能把我的钱交给这些根本就不关心我的人呢?”
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在我们没有搞清楚客户想要什么之前,不要轻易地去展示自己的产品,因为你眼中的优点很可能会成为客户心中的缺点。
二、学会聆听客户的心声
那么,如何避免盲目地向客户进行不恰当的展示呢?
判断一次和客户的交流是否成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就是看看你和客户谁说的话比较多。如果一次交流中,客户说话的时间比销售少,那就说明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拜访。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喜欢和那些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讲述我们喜欢的话题的人在一起。所以,鼓励客户表达,是销售赢得客户好感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因为在人们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很可能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我们经常看到销售人员说得眉飞色舞,但是客户昏昏欲睡的情况,这就说明客户根本没有参与到交流当中。但是,当人们在表达的时候,他一定是在思考这个话题,并且参与到交流当中的。所以,通过提问和鼓励客户表达,是让客户参与交流的最佳手段。销售人员要在客户的语言中仔细分辨客户的喜好、需求和愿望,并及时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反馈,让客户愿意继续说下去。
三、获得客户的行动承诺
周处长是一家央企的信息部门主管,他曾经跟我抱怨说,有一个销售人员经常跑来跟他聊天,聊得确实比较开心,但是聊完了他就走了,不知道他到底干什么来了。
很多销售与客户交流的很顺畅,双方聊得很开心,高山流水之后说了一声“再见”,拜访就结束了,这就是很多拜访最终无效的原因。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要求我们在交流结束后,和客户确认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比如,这一次和客户交流了他的需求,那么就可以约定下次见面可以交流一下方案;或者这次与这位客户交流得很好,但是你觉得还不够完善,那么可以请求客户帮助你引荐其他人进行交流。总之,就是在拜访进入尾声的时候,要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安排。
拜访总结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因为销售人员一般都很忙,所以经常就将这个环节省略掉了。其实,这个部分是非常重要,不能够被省略的。
拜访总结分为两个部分:
一、撰写拜访总结邮件
因为在跟客户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谈话一般比较发散,客户可能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些什么,所以撰写一份总结邮件,便于客户重新整理思路,同时也可以对这次交流的内容进行备案。
有一次,我拜访结束后撰写了一份详细的总结邮件给客户,客户看了之后打电话给我说:“咱们交流的时候我忽略了一个问题,看到你这份邮件我又想起来了,要不你明天过来一趟,我们再谈谈吧。”原来是客户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在看了我的邮件之后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才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份邮件,可能客户要到方案已经提出了才能想起来,这就意味着会浪费很多时间来返工。
另外,在总结邮件中也可以敲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提醒客户准备下一次会面。
二、对自己这次拜访进行评估
这个部分,是销售人员自我反思和成长的部分。
在拜访结束之后,我们要评估这次拜访是否成功,还应当如何改进。评估成功的标准前面曾经提出——看看我们和客户谁讲话讲得比较多,另外我们还要看看这次拜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在拜访中有无我们遗漏的信息,是否加深了和客户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等。
此外,根据本次客户给我们的反馈,我们还需要修正和调整下一次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和节奏。比如,这一次我们发现这个客户比较感性,那么下一次我们跟他交流的时候,就可以着重描述项目的愿景和其他用户的感受;如果客户比较理性严谨,那么下一次交流就可以重点进行数据和案例的分析。
② 约见客户的电话策略有哪些
现代电讯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推销提供了快速约见的通信工具,目前,用途最广泛的电信推销工具是电话,另外还有网络、传真等。
电话约见,重点应放在“话”上。所以,推销员首先要熟知电话约见原则和方法。
原则上,推销员顾客在电话中,谈话的时问要精短,语调要平稳,出言要从容,口齿要清晰,用字要妥切,理由要充分。切忌心绪浮躁,语气逼人,尤其在顾客借故推托,有意拖延约见之时,更须平心静气;好言相应。如果巧言虚饰,强行求见,不但不能达成约见目的,反而徒增顾客的反感。但在与顾客约定会面的时间和地点时,推销员应尽量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不可含糊其词,以免给予顾客拒绝接见的机会。下面举出的两种有关约定时间的问话,由于表达方式和用语的差异,其效果反应完全不同。
问话一:“王先生,我现在可以来看您吗?”
问话二:“王先生,我在下星期三下午4点来拜访您呢,还是在下星期四上午9点来?”
问话一,推销员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随时易遭顾客设词推避。问话二则相反,推销员对于会面时间已主动排定,仿佛早已料到顾客那时一定能抽空接见,故顾客一时反应不过来,便只好随推销员的意志,从上述两个已排定的时间中,做“二选其一”的抉择,而没法推托了。
至于电话约见的对话技巧就较上述原则复杂,每人说话习惯不同,视情况而变,下面列举几种方法,供参考:
1.问题解决法
“龚先生,我是大方事务机器公司的推销员,想向你介绍新近上市的打卡钟,它的特点是准确、精巧、结实、稳固,尤其价格比一般同类打卡钟都便宜,很适合工厂使用。我打算在星期三上午10点半或星期四下午2点半来拜访您,好吗?”这句电话约见问话,除了符合约见的基本要点外,也符合了时间上“二选其一”的约定技巧。它的目的是在于以打卡钟所发挥的功能,解决顾客控制员工上下班时间,和精确地计算工资的问题。因此,堪称典型的约见问话。
2.提供服务法
“李先生。我是大众清洁服务公司的外务员,敝人姓张,想向您介绍办公室定期清洁维护办法。我们人手多,经验丰富,而且索价公道,但详细情形和优待办法,必须当面解说。所以,我希望在星期二下午3点,到您那儿去,您看合适吗?”
这种约见问话,在时间上,固然仍采主动安排,但最大的优点是理由充足,推销员为顾客的利益,向顾客提供宅期清洁服务。帮顾客打扫整理办公处所,虽是小事,但为消灭脏乱,给予清洁舒服的工作环境,进而使员工身心愉快,工作效率提高,那就是大事了,完全和服务的精神一致,由于推销员想促动顾客接见,故又以“详细情形和优待办法,必须当面解说”为由,甚为动人。顾客闻后,怎能无动于衷,不答应他的请求呢?
3.信邮寄法
“金太太,您好,上星期一份安全牌三用电锅的广告资料,您收到了吧?对这一新产品您有何高见?”
金太太听完这句问话后,无论如何,都会有所表示。如果表示喜欢,推销员便可请求进一步当面示范;如果表示相反意见,推销员亦可要求一见,以便就这一产品的特征和实惠,亲自向顾客解说。这种约见方法,是以预先邮寄的商品资料为引子,让顾客在未见推销员之前,对商品先有所概略的了解。他如果有意购买,必然对邮寄资料有所研究,并会有一定想法,一旦推销员在谈话中要求他发表高见的时候,自然就会津津乐道。同时,推销员是以请教“高见”为由,言下之意,显示了对顾客的尊敬和意见的重视,如此抬举和礼遇,顾客必然产生好感,因此,约见可能遭遇的障碍,便会减至最少的程度。在此还想提醒注意一点,有些厂商,往往只将型号等有关产品的资料,寄送顾客,而忽略了次一步骤——派员“跟进推销”,效果则会大打折扣。邮寄资料和跟进推销,最好能先后进行,否则邮寄资料常被当作废物而丢弃,十分可惜。此法尚有一个好处,那就时顾客如一时大意,将邮寄资料看完后就丢弃,等到推销员登门请教的时候,无言以对,只得露出一付尴尬窘态,愧疚羞惭之感油然而生,此时正是推销员趁“虚”进攻的良机。
4.心怀感谢法
“张先生,我是金生电子公司推销员,您上月5号寄来的订单刚刚收到,谢谢您。目前本公司新出一系列电子组件,品质和效果都比以往同类产品好,所以想尽早介绍给您试用。”
由上述话语中可知,推销员与顾客相互认识,并有相当交往,因此,推销员可以直接在电话中报上姓名。基于这种关系,推销员借顾客订货之便,推荐电子新产品并要求约见,极为顺理成章;这也表示推销员对顾客的关心,遇有新产品上市,立即向熟悉的顾客介绍以妒顾客能尽早试用,改良其产品。这份为顾客利益所表现的关怀,自会赢得顾客的欣赏,而愿意接受约见。
5.贺人喜事法
“您早,林董事长,我是成里汽车公司的业务代表,听说令媛不久就有喜事了,恭喜!恭喜!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您推荐我们最近进口的一种敞蓬跑车,设计新颖,款式别致,装备齐全,适合新婚夫妇蜜月、郊游和上班下班之用。所以,我想在今早6点半到府上,或明天中午到您办公室去,亲自向您说明细节如何?”
推销员利用此法约见,必须对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有十分的把握,包括:顾客家确有嫁女的喜事;有增添一份别开生面的礼物,作为嫁妆的意愿;确信顾客具有购置一辆贵重汽车的财力方可。
6.社交应对法
“卓太太,您早,我是百音乐器公司的业务员,昨天下午您带着令媛到我公司展示中心选购钢琴,结果您说过了年后再买;现在刚巧有个机会,从今天起,百音牌钢琴,特价一周,不论琴号大小,一律每台减价500元。我想您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吧?还是赶快来吧!最好明天下午3点,我在公司展示中心恭候大驾光临,亲自为您精选,早买早用,又享减价优待,何乐不为呢?”
约见的原则上应由推销员去拜访顾客,但如果推销的商品体积笨重,或不便轻易搬动,不妨让顾客屈尊就教,但言语必须得体,为一般社交所接受。推销员能为顾客的利益设想到如此地步,盛情确实可感,顾客对如此约见,虽在百忙之中,亦必定愿意前往。
电话约见确有不少优点,首先,它有利于推销员迅速约见推销对象,为书信约见所远不及。因此,电话约见常常适用于紧急约见。其次,灵活方便。坐在家里便可以约见顾客,随时通话,反复约见。再次,可以引起顾客的重视。一般说来,大多数单位和家庭都有电话记录簿,或者设有专职电话值班员,及时处理来电事宜。对于长途电话或电报约见,顾客往往给予高度重视和注意,优先作出必要的安排。此外,电话约见可以及时反馈信息,而且电话约见具有当面约见类似的特点,电报约见具有书信约见类似的特点。
就目前的条件而言,电话约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费用比较高。除非确有必要,一般都不宜使用长途电话和电报约见顾客。其次,受推销地区电信条件的限制。目前,有些边远推销区电信事业比较落后,甚至许多单位也没有安装话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话约见的使用范围。电报约见也要受到有关条件的限制,传真就更加不用提了。再次,受推销对象使用电信工具及其特点的限制。电话约见虽然方便,却要打扰顾客的正常工作,因此往往受到有关人员的阻挠和顾客本人的冷遇或拒绝。此外,电话里的三言两语或电报文里的片纸只字,常常令人费解,有时还造成误会。尽管具有上述种种局限性,但电话约见仍是比较理想的现代化约见工具。对于团体顾客来说,此法还是切实可行的,短途电话更是现代推销员必不可少的约见手段。
③ 如何与客户预约再次见面,创造再访机会
保险销售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良好的业绩源于持续不断的拜访。一般而言,在每次拜访的尾声,代理人都会预约下一次的拜访时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会给我们持续拜访的机会,第一次与客户见面后,我们需要自己创造再访的机会。对于相处甚好的客户,再访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对于相处不久,对我们心存戒备和抱有反感情绪的客户,就很难赢得再次见面的机会。为了能够成功销售,我们应该如何创造再访机会,有哪些预约客户再次见面的技巧?
有人说,第一次访问的结果是第二次访问的开始,要想获得再次拜访的机会,必须在第一次拜访中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为再次拜访做好铺垫。
把握细节
有些代理人业绩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客户积累量不够。客户积累量不够的原因并不是拜访的客户太少,而是在首次拜访后,就被客户拒之门外。
客户真的没有给我们机会吗?不,我们能与客户首次见面,就说明我们有了机会,只是没有好好把握机会。要改善这种被动的僵局,我们必须学会从细节中把握机会。例如,我们在第一次与客户见面时,就要细心观察,了解他的兴趣喜好、职业习惯、生活习惯。这些细节的积累,是我们再次拜访客户的钥匙。我们了解了客户的兴趣爱好,在二次约访时,就可以投其所好地选择见面地点、赠送小礼物等等;我们知道客户的职业,就明白下次拜访客户时应该选择什么时间,我们能准备哪些让客户感兴趣的材料等等;我们知道客户的生活习惯,就可以考虑是否可以以他的家人为突破口,进一步与客户拉近距离。
总之,我们能把握住细节,再次约访客户时,就很容易找到由头,也很容易提起客户与我们见面的兴趣,创造再访的机会也就不难了。交友为上
与客户交朋友是维护客户关系的基本要求,但许多业务员在与客户交往时常常急功近利,第一次见面就万变不离保险,这种做法只会让客户生厌,从此以后客户便拒我们以千里之外,不愿再与我们见面。
如果第一次见面能让客户感受到轻松愉悦,给客户留下相见恨晚、意犹未尽的感觉,那么我们将很容易获得与客户再次见面的机会,客户甚至会主动约我们。我们要牢记一点,只有给客户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才能很轻松获得与客户再次见面的机会,如果想长久地与客户相处下去,那么我们就要多考虑一下如何在第一次与客户见面时有一个精彩的表现,怎样做才能让客户愿意与我们继续交往下去。
随机应变巧约客户
有的客户优柔寡断,虽然第一次面谈给他们留下好印象,他们很愿意继续与我们交往,但又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与推销保险有关,因此心存芥蒂,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关上与我们交往的大门。对于这种客户,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在与他告别时,很直接地告诉他下次来看望他的时间,因为他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一时无法作出决定,这种主动的提议他很难拒绝,下次见面的时间就很容易敲定了。
有的客户果断坚决,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判定,并很难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对于这类客户,我们很难有机会与他们见面,如果获得一次与他们面谈的机会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原有的想法,如何预约下次拜访时间就成了一大难题。当然,针对这类客户,我们也有对策。具有独立性格的自主果断型客户多半不喜欢被人安排时间,我们不妨用试探的预期,让客户来决定见面的时间。有时候,客户会随便搪塞几句,并不明确定下下次见面的时间,我们不能过多地与客户纠缠,可以暗示下次我们还会来拜访,至于拜访的时间,就由我们自己灵活掌握了。
有的客户很固执,无论怎样表达诚意,他们仍然拒我们以千里之外,第一次见面后就明确表态不愿再见。很多代理人对这种客户采取死缠烂打的方式,以为这样就能让客户妥协。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样只会让客户更加厌烦,甚至采取极端的措施让我们彻底失去机会。对于这类客户,我们可以在第一次见面时带去一些他感兴趣的资料,礼品等,这些东西要一点点地送,这样下次见面就有了合情合理的借口,客户也会乐于接见,再访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也无需为如何约见大伤脑筋了。
最后,我们要突破自身的心理障碍,大胆地对客户提出还会再次来访,不能因为客户态度不够热情就主动放弃再见的机会。
找个再见的由头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安排,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节奏被不请之客随意打乱。有的代理人获得一次与客户见面的机会,便不顾一切侃侃而谈,想要把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解决,以为这样就能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哪知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客户再也不愿听这些陈词滥调。
代理人千方百计地想抓住机会,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是我们要学会掌控好约见客户的话题和时间,提高约谈效率,时间一到马上离开,把有些问题留到下次再探。未谈完的话题会给客户留下悬念,我们自然会获得下次再访的机会,等下次再访时就会给客户留下如见老朋友的感觉。挤牙膏
许多经验不足的代理人认为该送的资料都送了就万事大吉,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让客户深刻了解我们送出的材料的要义和精髓,还给再次拜访客户自断后路,减少了拜访的借口。所以,代理人可根据销售的进度,用挤牙膏的办法递送有关资料。比如,初次拜访时不留名片,过一段时间以给客户送去名片为借口达到再次拜访的目的;初次见面时只告诉客户一些理财的窍门,留下一些理财的手册,过段时间你可以以帮助他们运用这些理财小窍门为由获得再次拜访的机会。此外,还能以到客户周边办事顺路为借口、以邀请客户参加演出或公司举办的晚会等为借口再次拜访客户等等。
如果第一次约见客户时让他们觉得与我们交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何才能让客户觉得与我们交往是有意义的呢?我的回答是,代理人丰富的阅历和知识能让客户在谈话中获得真知灼见,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我们常常强调个人魅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对销售的影响,因此,代理人要以虚心的态度不断地向实践学、向书本学、向能人学、向客户学以及向竞争对手学,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和竞争优势,以确保自己在销售过程中从容不迫,应对自如,并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把再访客户的机会留给自己,把销售的机会留给自己。
④ 我之前是做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师的,现在想做销售,但是没有客户资源,如何能与客户预约见面介绍产品进行销售
如何预约和陌生拜访客户?
步骤/方法在谈话进行的过程中,除了仔细聆听客户的需求及回应外,尚有一些电话约访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注意一
注意电话的礼貌
礼貌本来就是必备条件,如果是打给陌生客户,那么就更需要格外注意电话礼貌,因为每一通电话从接通到挂断,对方可能会不记得你是谁,却会记得这家保险公司的名字,为了维持公司的形象,业务人员当然要注意电话礼貌。
注意二
掌握每一位通话对象
“请找林先生!”
“他不在”
“好,谢谢。”
且慢,就这样挂上电话了吗?那未免太可惜了吧!既然现在握着话筒、既然是电话行销,那么不管是谁来接通这电话,业务人员都可以“见风转舵”,即使是打错电话也可以“将错就错”,除了练习电话行销能力之外,说不定误打误撞反成为客户呢!
注意三
保留完整的通话记录
常常看到业务人员在工作日志上会记着与客户的互动情形,不过却很少看到日志上出现“客户不在”之类的记载。
“什么?连客户不在都要记?”
或许你会出现这样的疑问,答案是“没错”,不但要记,而且要记得清清楚楚。
我曾经打给一位陌生客户三次,对方不是不在座位上,就是外出或者开会,而这些通话纪录,我都确实记下,当我打第四次电话找到这位陌生客户时,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请找吴先生。”
“我就是。”
“吴先生您好,我是XX人寿,相信您的工作量一定很大,您实在不好找,我找了您四次呢!”
看,短短的一句话,是不是立刻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呢?所以,在找某人而很难找到时,请即刻记在工作日志上,让对方感受到你很有心,且很有耐心喔!
注意四
别在电话中进行产品说明
在电话中,千万不要谈产品的细节与费率,如此会拉长谈话时间,客户也不见得听得懂,不然就听一听就拒绝掉,反而影响约访的目的,不过,简单介绍产品的功能倒是吸引客户与你见面的桥梁。
注意五
不要边抽烟、饮食或嚼口香糖
这个道理很容易懂,相信谁都不喜欢听到对方在电话那一头发出“滋滋”的咀嚼声吧!若有口香糖在咀里也只会让口齿更不清罢了!
注意六
千万要比对方慢挂电话 做事要有始有终,电话约访也一样,即使电话即将告一段落,不管有没有约访成功,业务人员都要维持应有的礼貌态度,通常,用“谢谢两次、再见三次”来结束这通电话,最忌讳业务人员比客户先挂断电话,这么一来,对方不但会感到很突兀,(感觉)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当然啰,更别妄想他会向你买保险!而且还可能砸了公司形象招牌。
电话约访应有的技巧
电话行销可不是拿起电话聊天就算,既然这通电话的目的是约访,当然要有一些电话行销技巧来帮助你更快上手。
技巧一
让自己处于微笑状态
微笑地说话,声音也会传递出很愉悦的感觉,听在客户耳中自然就变得有亲和力,让每一通电话都保持最佳的质感,并帮助你进入对方的时空。
技巧二
音量与速度要协调
人与人见面时,都会有所谓“磁场”,在电话之中,当然也有电话磁场,一旦业务人员与客户的磁场吻合,谈起话来就顺畅多了。 为了了解对方的电话磁场,建议在谈话之初,采取适中的音量与速度,等辨出对方的特质后,再调整自己的音量与速度,让客户觉得你和他是“同一挂”的。
技巧三
判别通话者的形象,增进彼此互动
从对方的语调中,可以简单判别通话者的形象,讲话速度快的人是视觉型的人,说话速度中等的人是听觉型,而讲话慢的人是感觉型的人,业务人员可以在判别形之后,再给对方“适当的建议”。
技巧四
表明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简单说明
“耽误您两分钟好吗?”
为了让对方愿意继续这通电话,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请对方给我两分钟,而一般人听到两分钟时,通常都会出现“反正才两分钟,就听听看好了”的想法。实际上,你真的只讲两分钟吗?这得看个人的功力了!
技巧五
语气、语调要一致
在电话中,开场白通常是国语发音,但是如果对方的反应是以台语回答,我会马上转成台语和对方说话,有时国、台语交替也是一种拉近双方距离的方法,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要“与对方站在同一个磁场”。
技巧六
善用电话开场白
好的开场白可以让对方愿意和业务人员多聊一聊,因此除了“耽误两分钟”之外,接下来该说些什么就变得十分重要,如何想多了解对方的想法,不妨问:“最近推出的投资型商品,请问您有什么看法?”诸如此类的开放式问句。
技巧七
善用暂停与保留的技巧
什么是暂停?当业务人员需要对方给一个时间、地点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暂停的技巧。比如,当你问对方:“您喜欢上午还是下午?”说完就稍微暂停一下,让对方回答,善用暂停的技巧,将可以让对方有受到尊重的感觉。
至于保留,则是使用在业务人员不方便在电话中说明或者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举例来说,当对方要求业务人员电话中说明费率时,业务人员就可以告诉对方:“这个问题我们见面谈时、当面计算给您听,比较清楚”,如此将问题保留到下一个时空,也是约访时的技巧。
技巧八
身体挺直、站着说话或闭上眼睛
假如一天打二十通电话,总不能一直坐着不动吧!试着将身体挺直或站着说话,你可以发现,声音会因此变得有活力,效果也会变得更好:有时不妨闭上眼睛讲话,让自己不被外在的环境影响答话内容。
技巧九
使用开放式问句,不断问问题
问客户问题,一方面可以拉长谈话时间,更重要的是了解客户真*,帮助业务员做判断。
不妨用:“请教您一个简单的问题”、“能不能请您多谈一谈,为何会有如此的想法?”等问题,鼓励客户继续说下去。
技巧十
即时逆转
即时逆转就是立刻顺着客户的话走,例如当客户说:“我买了很多保险”时,不妨就顺着他的话说:“我就是知道您买很多保险,才打这通电话。” 当客户说:“我是你们公司的客户”,不妨接续“我知道您是我们公司的好客户,所以才打这通电话。”
技巧十一
一再强调您自己判断、您自己做决定
为了让客户答应和你见面,在电话中强调“由您自己做决定”、“全由您自己判断”等句子,可以让客户感觉业务人员是有质感的、是不会死缠活缠的,进而提高约访机率。
技巧十二
强调产品的功能或独特性
“这个产品很特别,必须当面谈,才能让您充分了解……”在谈话中,多强调产品很特别,再加上“由您自己做决定”,让客户愿意将他宝贵的时间给你,切记千万不要说得太繁杂或使用太多专业术语,让客户失去见面的兴趣。
技巧十三
给予二选一的问题及机会
二选一方式能够帮助对方做选择,同时也加快对方与业务人员见面的速度,比如“早上或下午拜访”、“星期三或星期四见面”等问句,都是二选一的方式。
技巧十四
为下一次开场做准备
祝你好运!
⑤ 当你正想预约一个超期终端客户拜访,请写一段让他无法拒绝的预约话术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2
⑥ 如何成功电话预约客户拜访
在销售中,销售员应该视情况寻求最佳的销售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得心应手。约见客户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电话预约是主要方式,也是最经济、方便的方法。但由于客户对销售员事前缺乏了解和认识,也最容易引起客户的猜疑,常予以拒绝,因此,销售员要恰当地使用此方法。 首先,心态要好,不是每一个客户你都能预约到的,要抱着:预约不到客户是正常的,预约到客户就是意外的收获,有了这种心态,你在遭受拒绝时就会更有信心去预约下一个客户。 第三,还得了解客户的具体人员架构,也是找客户公司里四个买家信息:a,出钱者,有可能是财务或者老板;b,技术买家,也就是技术人员;c,使用者,也就是你的产品是该客户哪类员工在使用;d,教练,也就是客户公司容易接近的人,有可能是前台或者销售人员,想办法让他们成为你的内应,告诉你其他三者的信息。当然,由于产品的不同,客户公司规模的大小,这四个买家有可能某一人担任了几个角色,但得了解清楚。 然后第三点往往是我们忽视了的而又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自己后来销售产品的最关键的一环,从始至终都应该得到我们电话预约客户的朋友的重视。要不然你花心思找到的人,有可能是不能做决定的人。 另外,找到这四个关键人物还是有方法的。比如,在网上找相关信息、找朋友打听、找同行打听、找行业商家打听、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装成该公司的客户,去佯装采购他们的产品,当然单要大,就可以找到客户更多的信息,如运气好,还可以找到个教练,也就是你的内应。 此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完善准备电话预约的说词,尽力使其清晰、简洁、印象深刻、一环扣一环,并事先准备对付各种人、各种拒绝的方案,使之成为自己成功的招数。 2、电话预约的目的,是引起客户和你面谈的兴趣,而绝不是滔滔不绝地介绍公司的产品。因为电话上的陈述效果远不如面谈。而且,第一次和客户打电话就滔滔不绝,很可能会使客户以为已经明白了而不需要再和你面谈了或者客户会因讨厌和反感而拒绝和你面谈。 4、在电话上要尽力争取面谈,而不要轻易就答应先将资料寄过去。因为面谈永远是销售人员最能够影响客户的销售方式。
⑦ 客户拜访的流程!
成长型企业品牌运营管理专家郭汉尧老师支招:
郭汉尧营销管理博客论坛成长型企业品牌运营管理专家郭汉尧老师指出:
客户拜访的流程!
1.根据商圈资料选择优势客户拜访
2.描述品牌发展历程
3.传达品牌加盟优势(品牌定位;品牌出处;价格体系;VIS形像;投入产出分析)
4.宣传加盟政策
5.邀约各户来司参观
6.互留有效联系方式
7.备案并提报市场经理
8.市场经理制作客户资料文件夹(明确客户意向标准,建议星级标注)
⑧ 想拜访客户,可是预约不到他怎么办
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去了解用了你们产品的其他教授,这样再跟他见面时更有说服力一些。他出差了你可以通过别人放些资料放在他办公室,这样下次跟他见面时更有话题,可能他会主动问你一些产品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跟他周围的人接触看他的生活起居情况,看他是否有买纯净水的需要,这样跟他见面时结合他自身的情况的谈产品更有说服力。注意谈产品的优点时一定要结合客户的情况他,说这种产品对客户改善生活哪方面有帮助,只谈产品的优点没有结合到客户的实际需要是没有意义的。
最好的办法是放了资料以后再电话预约拜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用心,他会和你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