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文化病如何治理

网络文化病如何治理

发布时间:2022-09-10 01:31:32

如何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在我国,文化管理一直是管理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对于网络文化管理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严格来说,还不知道如何管理网络文化,其表现是:在网络文化领域内所采用的管理手段只有一个,即行政管理。这一现象不仅在一些网络文化管理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就是在一些理论性、学术性的文章或着作中也可以找到运用行政手段对网络文化管理的提法、建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网络文化,不认识网络文化,因此,也就拿不出具体的管理办法,只好采用最省力的手段——行政管理,指令性的让网络文化运营者这样做或那样做。从表面上看,对网络文化在实施管理,实际上并不能发挥管理对网络文化活动的指导作用。
前面已经说过,网络文化是一种俗文化,即大众文化,是普通流行的文化,它具有通俗性,具有习惯性,有时还具有不自觉性。比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国骂”——“他妈的!”应该是一种俗文化,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一种俗文化现象。在网络文化范畴内也有许多这样的俗文化,应该如何管理呢?就“国骂”文化来说,是不能简单地用行政管理的方法去阻止“国骂”的,它只能以俗去解决俗的问题。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教化习俗的名句。比如管子就用“渐”、 “顺”、 “靡”、“久”、“服”、“习”去教化习俗。当前要采用这种方法去教化习俗,关键是要弄清楚网络文化为什么是俗文化,这种俗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以便有针对性地去教化它。在历史上,许多俗文化都是在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形成的;而网络文化这种俗文化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常常是在现代已有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网民所需求的情况下才出现的俗文化。这种现象告诉管理者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对网络文化的管理要有超前意识,应在某种网络文化现象出现之前就有一套可行的对策,以便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二是创造新的网络文化,一旦科学的、大众化的网络文化占领了市场,非科学的网络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环境条件。实施这种管理方法的前提是科学的认识网络文化,否则,这种以俗治俗的管理是不可能有成效的。
网络文化是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新文化,对其进行管理还应注意指导性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的科学结合。指导性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网民高素质和高自律能力基础上的管理,它强调网民的自觉性。现在,我国网民多是年轻人,要提高指导性管理效果,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网民的素质,强化对网民的培训。在信息社会,对网民的培训不仅是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所必需的,而且是信息社会提高信息利用率所必须的。现在所出现的网络文化现象,基本上都是自发形成的,如果能够加强对网络文化活动的指导,一定会提高网络文化的质量。制度化管理是网络文化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网络文化活动规范化的保证。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化管理还缺乏制度化,多是一些条例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常常出现在某种网络文化现象之后,它只能起到限制某种网络文化现象的作用,很难规范网络文化行为。强调制度化管理,其目的是保证网络文化健康的发展,从制度上起到促使指导性管理效用的实现。
总之,要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要在探索和建立中国式网络文化模式上下功夫。一种网络文化模式的建立并不是凭借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是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我国,所谓科学的基础主要是指:中国的文化基础和现实状况、中国网络技术基础及其发展前景、中国网民的文化素养以及其他方面的素养、中国人民对网络文化的认知度和利用度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文化模式,网络文化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得到发挥。

⑵ 治理网瘾如何配合学校

治理网瘾配合学校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网络世界的丰富性和网络文化的简捷性对学业负担沉重的学生极具吸引力,很容易让他们“上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不应该禁止学生上网,因为这会给人们造成心理障碍。

首先,预防应该放在首位,应该在上网前向学生传播可能对其信息造成的心理障碍,以及预防心理障碍,使学生尽量避免成瘾。

其次是对已患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治疗。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学生不应忽视上网的同时与同学、家长和老师的人际交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等等。

2、普及互联网教育法规

教师可以成立网络管理小组,特别为学生打印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学生遵守。

一方面,学生选择网络管理员是为了给自己普及法律知识和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有必要指导和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与道德的无形的约束力,这样他们就可以发展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互联网上文明,依法在互联网上,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的人。

3、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让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面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可以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因此,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写作、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特别是对于基础水平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和网络不能取代写作和计算。

(2)网络文化病如何治理扩展阅读:

1、多关心孩子

很多时间父母都忙于工作,下班回家就是玩手机来处理事情,导致孩子很无聊,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所以他们玩游戏,沉迷于游戏,那么就不要批评和指责孩子,倾听孩子的回答与情感输入。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关心他,爸爸妈妈在意他。

2、合理控制孩子上网

家长应与孩子商量,制定一个明确的上网限制和时间表。表现好的可以奖励一小时,假如超过规定时间,取消明天上网时间,并对自己表现不坚持规定的处罚。

记住,并不是在试图控制孩子,而是要把孩子从某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中解放出来。

3、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不要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也不要因为手机而忽视孩子。如果父母整天手机不离手,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都在玩手机,却对孩子大喊让孩子远离手机,效果可想而知;即使需要工作,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要不就和孩子一起互动玩。

⑶ 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治理有哪些措施

网络犯罪的防治对策 :
1、积极开展良好的网络文化教育。众所周知,计算机和网络是近几十年高科技发展的产物,青少年一代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学习者、应用者乃至创造者。网络不仅在丰富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在社会文化观念中渗入新内容,这对正蓬勃成长、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如果把握不好,他们的身心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适时改革教育体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树立与时代合拍的价值观、人生观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对于防范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是至关重要的。
2、注重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当今社会几乎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着道德规范的调整,网络行为自然也包含于其中。加快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强化网络技术防控。由于网络犯罪者往往都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因此防范网络犯罪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技术上的较量。怎样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建立起较为有效的防御体系呢?到目前为止,所采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运用预防与杀毒相结合的办法对抗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犯罪;二是通过设置防火墙和和采用主体识别及验证技术对付网上金融犯罪;四是设置具有能够记录各种犯罪证据并能保存完整证据以备事后查询的软件系统对抗网络犯罪的反侦查行为。
3、大力完善防治网络犯罪的法制措施。虽然针对计算机及网络犯罪的立法在很多国家已有许多,例如我国1997年新刑法即对计算机犯罪做了相应的规定,但这些规定相对于不断扩大和翻新的网络犯罪已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再很好地适应网络犯罪发展变化的需要。为了对付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势在必行。

⑷ 如何抵制低俗网络文化

——马家庄乡中小学堵疏并举打造网络文明环境

随着我国政府对网络环境净化工作的不断介入,“健康上网,拒绝网瘾”专项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在大力打击之下,一些网吧老板却钻政策空子,“积极开辟农村市场”,农村青少年学生因缺乏网瘾抵抗力,辨别是非能力差,上网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马家庄乡中小学针对学生在上网时存在的问题,积极教育学生认清网络利弊,科学合理上网,倡导网络文化, 堵疏结合,多措并举,不断抵制网络低俗之风,营造了一个家长放心、学校满意的网络文明环境。

首先,开展警校共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大力度加强对网络监督管理,利用三结合网络建立监督管理组织机构,由司法人员、教师轮流对网吧进行监督,看是否有非法图片、信息、视频等,一经发现随时报警;看是否有青少年进入非法网吧;

其次,各中小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网络作为资源宝库的作用,信息课教师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创设出适合本学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各中小学微机室每周二、五课外时间向学生开放各一小时,由教师监督,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

第三,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家长起到了示范、监督作用。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家长也学会上网,而且是文明上网,上文明网、绿色网,通过言传身教做学生最好的老师。

网络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它大大充实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堵疏并举,合力打造网络文明环境,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农村青少年学生将会有一个晴朗的网络天空。

在此提出倡议如下:

一、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网络低俗内容;发现网络低俗内容及时向网站管理部门和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

二、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参与不支持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不通过网络窥探他人隐私,未经同意不通过网络透露他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三、积极通过网络传播文明风尚,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有用知识;与网友讨论、交流时做到友善、坦诚,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四、认真践行《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坚持自我约束,树立对待网络的正确意识,在学生中营造出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

让我们携起手来,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网络而努力。

⑸ 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解决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文化监督管理,发展健康有益网络文化,抵制不良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供应商要加强自律,始终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
广大我们要提升信息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⑹ 网络病应该如何防治

(一)网络病的种类

一些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一旦打开网址看到网上精彩的内容,或者玩上有趣的电子游戏时,往往流连忘返,甚至“废寝忘食”。这样长时间地上网,不仅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上的疾病。此外,“网络病”更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若不加以控制,时间长了一定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病症之一:沉迷网恋甚至沉迷网络婚姻

据报道,某中学近1/6的学生在网上有“虚拟婚姻”,拥有了一个“老公”或“老婆”,而且这些学生对待“虚拟婚姻”的态度十分认真,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让人担忧。

病症之二:沉溺上网,性格变得孤僻怪异

长时间上网,会造成懒于与人沟通,性格变得孤僻。据新华网最新调查显示:青少年沉迷上网的情况十分严重,六成受访者平均每天上网超过4小时,有一成人更达9小时,有6成受访者表示宁愿上网也不想与家人在一起。

病症之三:“网络性心理障碍”导致身心崩溃

据报道,一位连续24小时“泡”在网上的中学生因出现思维障碍而被迫送往医院治疗。该学生已有2年网龄,经常上网“冲浪”,出事时仍坐在电脑前。心理咨询专家说,这种“网络性心理障碍”患者的人数在我国正呈逐步上升趋势,该病治疗十分困难,尚无根治的良方。

病症之四:网络黄赌毒引诱违法犯罪

目前,网吧普及率高,在涉足黄色、赌博或传授犯罪技巧的网站后,有些孩子就开始依葫芦画瓢地实施,结果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给自己和他人的家庭、社会都造成极大的伤害。

上述几种病症提醒人们,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处理好这个影响下一代健康的“疾病”。

(二)网络病的防治

1.身体上要适当防护,比如购买防电磁辐射的衣物等,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2.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的活动,或者多读有益的书籍等。青少年如想上网,可有意识地转移目标,如找本书看看,参加一些自己热爱的活动。如不能立即戒掉网瘾的话,可逐步地减少上网的次数与时间。上网时,应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好奇心和欲望,避免上黄色网站。如自己难以控制自己,还可让家长参与进来监督自己。

3.缩短上网时间。可以每天根据学习情况和正当要求确定上网时间,每一周限定一个时间段,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孩子沉迷其中。

4.除了青少年自己严格要求外,对家长和老师也有一些要求,如家长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在家庭中缺少同龄的玩伴,因此难免孤单寂寞,而在网络世界里,他们能够寻找到足够多的人陪他们聊天、游戏。因此,一旦发现孩子上网时间过长,家长和老师就应该积极地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

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聊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

老师可以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加强其自控力。如学校可以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长期主办各种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夏令营等,有意识地将青少年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

5.青春期的孩子还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应注意对孩子青春期特有问题的教育。如可通过适当方式,对其进行一些性知识的教育讲解。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生理现象和性困惑,切不可因为觉得比较尴尬而敷衍了事。在性教育方面,学校应及时开设正式的性知识教育课,以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使青少年对性有个正确的认识,以消除其对黄色网站的热衷。

⑺ 应如何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诱惑

1.深刻的认识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危害

2.自制力

3.请别人一起监督

4.使用网络屏蔽

⑻ 如何看待网络文化低俗之风整治活动

我国政府开展整治互联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体现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体现。②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③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体现了政府履行政治职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蔡名照说,网上低俗信息不仅有悖于社会公德,而且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蔡名照指出,一些网站钻政策法规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办法,以多种形式发布格调低下、内容粗俗甚至低级下流信息,严重败坏网上风气。网上低俗之风泛滥,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殃及千家万户,祸及子孙后代,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广大群众反映强烈,许多家长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强烈要求党和政府采取坚决措施加以整治。

蔡名照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网上低俗之风泛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充分认识整治网上低俗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把此次专项行动组织好、开展好,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阅读全文

与网络文化病如何治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是什么 浏览:509
小米5网络不好怎么办 浏览:524
服务器和网络方面哪个发展好 浏览:403
网络信号没有如何连接电脑 浏览:578
网络安全手抄报资讯搜索 浏览:721
5g手机比4g手机网络快一点 浏览:674
公安信息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纪律 浏览:985
如何自动识别最强网络信号 浏览:758
为什么我家的网络信号很弱 浏览:95
苹果下载网络卡怎么办 浏览:676
ios查看网络连接 浏览:934
最开始的手机网络信号是啥样的 浏览:282
IP地址是有网络地址和什么组成 浏览:29
手机已连网电视说网络错误 浏览:609
哪些网络大v能进行法律监督 浏览:330
乐视usb共享网络给电脑 浏览:210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如何索赔 浏览:762
小米wifi系统正常网络黄灯 浏览:946
成人本科和网络教育哪个好毕业 浏览:169
家用固话哪个网络好 浏览:88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