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忽视的任务 如何鉴定企业网络风险级别
计算机系统风险级别标准 当前企业网络安全及信息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企业管理人员所重视,鉴定的企业网络环境所面对的安全风险级别,也成为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首要工作。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的信息安全需要及企业所面对的网络环境情况,制定出量体、可行的信息安全防护策略,是企业维护信息安全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目前在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保护能力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访问验证保护级,不同的企业网络需求不同的防护级别,只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不同的信息系统保护级别,鉴定企业内网安全所面临的风险,才能设置出符合企业内网需求术业有专攻的"合体"企业内网架构。 一、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级别 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通过隔离用户与数据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的能力。它通过多种技术形式对用户实施访问控制,允许命名用户以设定的用户或用户组身份访问数据,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从而避免其对数据的非法读写与破坏。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与第一级相比,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登录规程、审计安全性相关事件和隔离资源,使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系统审计保护级"计算机在用户访问数据时,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己的身份,并使用诸如口令等保护机制,通过为用户提供唯一标识来使用户对自己行为负责,通过自主完整性策略以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企业网络风险定位是完善网络架构的首要环节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有关安全策略模型、数据标记以及主体对客体强制访问控制的非形式化描述,能够准确地标记输出信息的能力,消除通过测试发现的任何错误。 在用户登录方面,计算机信息系统以指定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没有存取权的用户只允许由授权用户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并可控制访问权限扩散,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完整性敏感标记来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未受损,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 企业网络系统风险分级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于一个明确定义的形式化安全策略模型之上,它要求将第三级系统中的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扩展到所有主体与客体。此外,还要考虑隐蔽通道,加强了鉴别机制。基本的网络安全体系要素 计算机信息系统支持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的职能,增强了配置管理控制,具有相当的抗渗透能力。计算机信息系统根据用户指定方式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对外部主体能够直接或间接访问的所有资源实施强制访问控制,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在此信息级别下,系统开发者应彻底搜索隐蔽存储信道,并根据实际测量或工程估算,确定每一个被标识信道的最大带宽。企业网络风险分析矩阵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满足本身具有抗篡改能力的访问监控器需求,在设计和实现时,从系统工程角度将对于实施安全策略来说的非必要代码复杂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本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性能力,支持安全管理员职能,当发生与安全相关的事件时可以发出信号,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能够为每个命名客体指定命名用户和用户组,并规定他们对客体的访问模式。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还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系统管理员或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失效或中断后,可以进行不损害任何安全保护性能的恢复。 二、企业制定网络风险分级的步骤 目前,网络安全市场上的网络安全产品类型大多是依照安全连接、周边安全和入侵防范三个主要物理安全层次进行分类防护的。现阶段,企业制定安全防护的关键步骤有以下几个: 目标、安全规范标准、安全架构、安全评估、安全测试、实施。 1、目标: 企业制定网络安全风险评级的目标是安全规范的剪影,不同的企业对于网络安全需求的标准也不完全相同,这需要企业网络管理人员进行量身定制,规划出详细可行的目标方案。确定企业网络风险级别的步骤 2、安全规范标准: 企业的网络安全风险评级,将针对企业的安全需求制定标准。一套完善的企业网络系统应达到以下标准:具有完整可行的网络安全与管理策略;将内部网络、公开服务器网络和外网进行有效隔离,避免与外部网络的直接通信;建立网络各主机和服务器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其系统安全;加强合法用户访问认证,同时将用户访问权限控制在最低限度;及时发现和拒绝不安全的操作和黑客攻击行为;加强对各种访问的审计,记录访问行为,形成完整的系统日志;完善的容灾备份与灾难恢复系统,实现特殊问题下的快速恢复。 国家信息化安全教育认证管理中心提出的"安全是过程"的理念 3、安全评估: 企业网络风险评级首先需要进行评估的方面包括:公司资产、公司网络的潜在弱点及相关威胁、公司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公司数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公司的后期维护成本、风险分析等等,目前,企业常见的易受网络风险有:黑客攻击风险、应用安全风险、数据泄密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用户账号管理风险、信息安全监控管理风险、网络架构安全风险、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病毒恶意代码、安全策略执行风险等等。 4、安全测试 企业内网安全风险级别评估制定后,需要进行初步架构的安全测试,以确保企业的网络安全架构是否切实可行,真正符合企业网络需求特点。 5、实施 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找出降低不同风险的必要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便高级管理层能够决定如何处理每个风险,实现风险级别确定后的网络安全管理实施。 为了确保企业内网安全的全面性,除了在客观上对企业内网安全需求有适当的风险级别评定、清晰的认识外,完善系统安全的保密措施,建立企业全员的安全管理规范也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所必须面对的。只有从技术上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在制度管理上完善合理的规范,才能使企业网络风险评级有意义,才能真正保障企业内网安全。
Ⅱ 网络安全分为几个级别
网络安全分为四个级别,详情如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算机犯罪; 人为行为,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黑客” 行为:由于黑客的入侵或侵扰,比如非法访问、拒绝服务计算机病毒、非法连接等;内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
网络协议中的缺陷,例如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等等。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两类:渗入威胁和植入威胁。渗入威胁主要有:假冒、旁路控制、授权侵犯。
Ⅲ 怎样办理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资质认证
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是信息安全服务机构提供安全服务的一种资格,包括法律地位、资源状况、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认证基本规范及认证规则,对提供信息安全服务机构的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进行评价。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分类
1、安全集成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2、安全运维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3、风险评估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4、应急处理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5、软件安全开发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6、灾难备份与恢复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7、工业控制安全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8、网络安全审计类(一、二、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申请流程
☆合作初期阶段:由武汉好地科技老师提供IT资质咨询培训并达成合作
☆认证咨询阶段:由武汉好地科技咨询老师到企业进行文件编制、整理、指导、培训
☆认证审核阶段:由认证机构派出的审核员,到企业现场审核(目前三级不需要现场审核)
Ⅳ 如何申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资质
申请等保测评机构的单位应该具备这些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由中国公民、法人投资或者国家投资的企事业单位;
(二)产权关系明晰,注册资金 500 万元以上,独立经营核算,无违法违规记录;
(三)从事网络安全服务两年以上,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检测评估能力;
(四)法人、主要负责人、测评人员仅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且无犯罪记录;
(五)具有网络安全相关工作经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少于 15 人,专职渗透测试人员不少于 2 人,岗位职责清晰,且人员相对稳定;
(六)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满足测评业务需要的检测评估工具、实验环境等;
(七)具有完备的安全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管理和培训教育等规章制度;
(八)不涉及网络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或信息系统安全集成等可能影响测评结果公正性的业务(自用除外);
(九)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初步申请通过后,申请成为等保测评机构的单位还要接受复审,主要是对测评师的要求,比如申请单位应至少有 15人获得测评师证书,其中高级测评师不少于 1 人,中级测评师不少于 5 人。对于满足申请条件,且通过复审的单位,等保办会颁发《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
同时,等保办会于每年 12 月份对所推荐测评机构进行年审。年审通过的,等保办在推荐证书副本上加盖等级保护专用章或等保办印章,发放测评师注册标识。年审未通过的,等保办会责令测评机构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符合要求的,测评机构的等级测评业务会被暂停。
此外,等保测评推荐证书并不是永久性的。测评机构推荐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测评机构应在推荐证书期满前 30 日内,向等保办申请期满复审。
最后,省级以上等保办会对测评机构和测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国家等保办每年组织对测评机构及测评活动开展监督抽查。测评项目实施过程中,测评机构应接受被测网络备案公安机关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Ⅳ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资质二级高,还是一级高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资质级别是衡量服务提供者服务能力的尺度。风险评估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能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基本资格、服务管理能力、服务技术能力和服务过程能力;服务人员的能力主要从掌握的知识、风险评估服务的经验等综合评定。对服务提供方的背景审查主要指客户投诉、违法违纪行为等;服务人员的背景审查主要指行业主管部门或使用单位对从事风险评估服务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审查。
资质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三个级别,其中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Ⅵ 等保2.0的哪一类等级对象中更关注其安全服务能力
等级保护2.0标准体系主要标准如下:1.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4.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5.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6.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设计技术要求7.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8.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Ⅶ 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 有哪些
1。机房安全(防火、水、雷、虫;人员进入)
2。网络隔断(VLAN,端口检测)
3。口令(各种方式)
4。流量过滤(允许哪些,不允许哪些)
但现在,很多网络都只是想着安装一个防火墙而已。甚至很少配置、管理
Ⅷ 详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流程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办理流程:
一步:定级;(定级是等级保护的首要环节)
二步:备案;(备案是等级保护的核心)
三步:建设整改;(建设整改是等级保护工作落实的关键)
四步:等级测评;(等级测评是评价安全保护状况的方法)
五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保护能力不断提高的保障)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共分为五级:
①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②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③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④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⑤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证书案例
Ⅸ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资质 通信网络安全服务能力 是什么关系
一、初次申请服务资质认证时,申请单位应填写认证申请书,并提交资格、能力方面的证明材料。申请材料通常包括: 服务资质认证申请书; 独立法人资格证明材料; 从事信息安全服务的相关资质证明; 工作保密制度及相应组织监管体系的证明材料; 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人员签订的保密协议复印件; 人员构成与素质证明材料; 公司组织结构证明材料; 具备固定办公场所的证明材料; 项目管理制度文档; 信息安全服务质量管理文件; 项目案例及业绩证明材料; 信息安全服务能力证明材料等。 二、关于认证依据: 对特定类别的信息安全服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例如,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服务资质认证的依据是《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服务资质评估方法》(YD/T 1799-2008),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资质认证的依据是《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20984-2007)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资质认证实施规则》(ISCCC-SV-002)。 三、关于认证流程: 见《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实施规则》(ISCCC-SV-001)及认证流程图。认证周期一般是10周,包括自申请被正式受理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时止所实际发生的时间,不包括由于申请单位准备或补充材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