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接乒乓球长胶和生胶拍的球
长胶和生胶过来的球都很沉,推挡的话,一下就栽了,尤其是长胶,如果想防御,就把拍面稍仰点,别发力,借力推过去。如果不想这么被动,就拉弧圈,只不过要以向上为主,向前为辅。他主动发力打过来的球不怕,因为长胶和生胶都属于借力打,自己发力没什么威胁,球速慢,飘,而且沉,最大的威胁时防弧圈过来的球,特沉,直接往下走。所以你拍面要调整好,下面是我收藏《乒乓世界》的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
长胶由于颗粒较长,自身难以制造旋转,因此回球时主要依靠借来球之力,通过给予球体以反作用力来产生有规律的旋转变化,如磕挡弧圈球过网后变为下旋,搓球出手后实际为上旋等等。长胶打出来的球,要么运行慢,要么飘或沉,初次接触者,击球时找不准击球位置,不容易发出力,技术水平很难正常发挥,相应地战术上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同时,相对于其它打法而言,使用长胶的人多半不太怕旋转变化,这一点在遇到削球打法的对手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但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长胶也有着种种致命的弱点:害怕旋转单一或没有变化的来球,如球出台后被对方连续抢拉,或被对方在中台连续撩、兜住,再如长胶对长胶时回球都是不转球,谁的拍型调节略有差池,稍一发力就易出界失误;攻球速度慢,制造弧线的能力差,也难以发出全力,缺乏连续性……
因此,对付长胶选手时先要把握好两个原则:其一,思想上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相持中必须比对方更有耐心、更稳、更能磨,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你在看不见的心理抗衡中就已经占据了上风;其二,注意轻重力量的调节与运用,缺乏机会、看不清旋转或没有合适位置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发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发球 制敌于先
发球抢攻是对付直板长胶倒板打法最有效的战术。一般以长胶为主者其反胶接发球的能力都比较弱,主动倒板上手的比较少,即使能像笔者这样偶尔拉一两个出台球,使用率往往也不高,长胶侧身攻、反面横打也只能是偶尔为之的辅助手段,主要还是用反手长胶的推接等方式来控制回球,这就为破解这种打法留下了第一个命门。
站在自己的侧身位发旋转差别大、速度较快的转与不转长球至对方的反手底线,这是最佳选择。因为此时长胶引拍的空间受限,难以摆短或控制落点(如推直线长球),也不便发力或调节轻重力量,想侧身吧也不太来得及,即使勉强侧身正手空当也会暴露过多,若是后退半步击球,且不说是否仓促,也会因击球距离拉长而失却快攻的威力。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对方以长胶推接,这种回球通常比较“死”——要么偏高,要么偏长,多为出台球,容易被抢攻。当我方发出的是下旋球时,长胶回球以稍带上旋居多,但如果发上力了有时也显得有点沉,比如对方正手用长胶“刮”一板、打一板;当我方发出的是不转球时,长胶的回球基本还是不转,因为它需要依赖对方的旋转来产生旋转,当然此时球也有点晃,我方第三板回接时仍需“柔”一点。
一般来说,开始可以先发几个加转球,长胶见到转的就会把板型放平些,我方再来几个不转球,总之出手必须要特别快,方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业余爱好者的发球很少那么纯熟,出手速度偏慢者不在少数,若是发不到底线就易被直板长胶抢先上手。专业选手就不会让对方轻易地在一个点上抢攻,而是有几套发球,比如看你要侧身了突然用个假动作发快速急球到你正手,总是在变化中控制对方限制其抢攻,直板长胶也比较惧怕这种带有合法隐蔽动作的快速长球,因为其胶皮性质决定了回旋余地不大,只能被动地磕、挡。旋转方面,业余选手在要求保证出手速度的前提下旋转较难发足,不妨适当侧重于发不转球。
如果我方完全不擅长发转不转球,或是直板长胶有意识地增加了倒板用反胶接发球(特别是抢攻)的比例,我方可考虑多发些侧上、侧下旋球,配合急球。侧旋球若能发出长短变化效果更好,但切记这里所说的“短球”并非指非常近网、短到两三跳甚至更多的短球。不仅仅在接发球中,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直板长胶选手都乐于同对方斗网前,因为长胶接这种短球有充分的时间,有适宜的位置,最易制造变化,能主动抹、撇令回球晃悠不定,对于侧旋短球也能摆短或借上旋转。所以,所谓的侧旋短球,应以刚好不出台(或恰恰出台)为宜,令对方无法抢拉也难以控制,长胶被迫搓接时就容易出现半高球。
当我方的发球为侧上旋时,长胶回球多有点高,长的居多,或许带些旋转,但不会太转,基本可以抢冲,作为一般下旋球来处理;当我方发球为侧下旋时,回球即为侧上旋,但打的时候如果位置不合适不要“发死力”,先以命中率为重,高水平的长胶选手不会让人轻易上手的,像以前梁戈亮的回球都很晃很飘,对方几乎没有机会下手。
无论发什么球,自己都需对直板长胶下一板的回球事先心中有数,做好准备,以免浪费进攻机会,比如我方发不转球,进攻时要想到多压点板型,可以适当“发死力”;而发侧旋球后对方回球弧线会有点低、带点晃,我方抢攻时就要带点摩擦、带些晃动,力量要适中。如果进攻能力不强,又不太熟悉长胶的性能,可以采用先突然发一快速长球,然后搓一板、推或攻一板、再搓一板……的战术,因为此时对方的回球也是一下旋一上旋再接一下旋……循环往复,有规律性,籍此摸透长胶的脾性后,相持中的许多问题就可逐步迎刃而解了。
相持 稳中带凶
但实战中并非每一次发球抢攻都能一击制胜,更多的时候还是要进入相持段,何况还有直板长胶的发球轮。长胶将下旋来球拱回,是其争取主动的重要手段,对于我方而言,能否处理好这板来球,往往就成为决定相持形势的关键。长胶拱回的是上旋球,作为反胶选手,当来球到我方反手位时,可用推、弹击回接,注意板型压一点,自身多发点力,因为这种球的上旋比一般反胶推过来的球要强些,当拱到我方正手位时,发力抢拉恐怕有些难度,可采取多收前臂、动作幅度小些带回,考虑到此球运行的速度还有点快,我方击球点应早些,找好位置,注意身前击球,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太狠,以控制落点为主,通常多回至直板长胶的反手位,配合回中路,若要变其正手,必须加力,能到底线更好。
当多拍来回的局面已在所难免时,先逼住直板长胶的反手,注意充分摩擦球,把旋转拉出来,先吊住再找机会冲,这样他基本只能磕,而在近台想磕不出台又很难,也不敢轻易倒过来用反胶发力,长胶最怕的就是被对方拉住后摆脱不了。在直板长胶进攻力度不大时,我方的拉球弧线高些也无妨,他反而更难受,弧线拉低了之后我方的保险系数会降低。拉球落点上以盯住直板长胶的反手大角为主,如果拉到中路须提防其倒板用反胶侧身攻。双方僵持不下时,切忌太过手软,长胶磕回的球,我方若以搓回接,很容易被其用长胶拱回,我方一“抬”,他接着就可以攻打了。假如长胶磕回短球,我方难以连续拉时,有能力者可上前劈长,这样对方即使想进攻也发不出力。
早年笔者曾与国家队一位直板单面拉交过手,他就是每分球连续拉七、八板到我反手,看准再冲,笔者发不出力也只能磕到他反手位,他拉球弧线也比较高,开始笔者太过保守,打到第5局8:13落后,看这样打下去肯定要输,越不敢打他拉的弧线越高,笔者索性就豁出去,用反胶发力打他的弧圈球,最后才21:18拿下。
相持中我方处于下风时,如何应对长胶攻击性强的回球也是令人感到棘手的难题。长胶正手“刮”过来的球总是有点飘或沉,我方可把拍型略为放平,在上升后期击球,触球的中下部,用半推半搓的方式回击;当长胶发力抢攻比较转的下旋球时,我方拍型更须调整得平一些,根据对方发力的大小,决定防守时往上“抬”的力量。防守长胶的发力抢攻,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技术,即使是很多专业选手也会因来不及调整拍型而下网失误,对付长胶发力抢攻的另一个方法就是退到中台,把球加大力量“撩”起来,再伺机转守为攻。
接发球 宁凶勿软
直板长胶倒板打法的发球,主要还是依靠反胶来制造旋转变化,单纯用长胶出不了什么变化,过去5分一轮中长胶偶尔可以发一个,发出的侧旋球稍微带点晃、感觉下沉,但也只能起到干扰作用,旋转不强,即便是用带海绵的长胶发下旋球通常也只能出一点点旋转。从发球种类上看,由于用直板长胶倒板的选手比较少,所以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没有什么普遍性的套路。就笔者本人的经历而言,早先胶皮没有颜色限制,就跺脚发转不转长球,对方稍微反应不过来不是出高球就是直接吃,那时候发完转不转长球就可以准备侧身抢攻,动作幅度较大,发力打得多,拉得少。有的人不太吃这种发球,时不时还能拉一下,笔者就改用反手发个加转下旋球到其正手近网处,对方上来只能搓,又不太敢搓到正手,若撇到反手,笔者可用长胶拱,也可以用背面的反胶直接抢拉,因为这个回球比较死”。后来有了颜色限制,转不转长球的威胁就下降了,于是改发不出台侧旋球为主,对手想拉但球不出台,一搓就高,笔者再抢攻。而以前直板长胶倒板打法的中国香港名将齐宝华,则以发高抛球为主,这是因为她的反胶可以抢拉弧圈球,发高抛球对手不容易控制短球,回球一出台齐宝华就可以用反胶上手,所以这种发球体系主要是为了配合她后面的抢攻,前提是她有相当强的主动进攻能力。
总体而言,接直板长胶选手的发球还是要凶一点。对正手近网短球,接发球能直接变到长胶正手最好,根据对方的上手能力,若对方拉球质量比较低,我方可以劈长,接防守、快带、反拉,反之我方可摆短到其正手;来球太短时,发力挑可能失误会比较多,撇接时注意狠点、弧线低点,并与随后的防守紧密衔接,再配合其它变化。对侧旋发球,我方应争取先拉起来,或者挑,尽管失误或许多点,但回过去的球质量高些,对方长胶不容易上手,控制回来的球就不是那么严密,如果自己比较软,老是搓,就让对方得到了用长胶进攻的机会。
Ⅱ 乒乓球如何接发球
接发球的手法要变化的快、准,还有果断;另外在接较复杂的旋转发球时,还要控制好落点,力争主动。因此,练接发球技术有时要比练发球难度更大。
当接上旋转(奔球)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当接下旋长球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当接左侧上下旋球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 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
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 旋力。
当接右侧下、下球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 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
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 下旋球相同。
当接近网短球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当接转与不转接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 线和落点。
当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 的方法回接。
当接高抛发球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拓展资料
正手攻球时不敢大胆挥拍,有停顿,弧线制造不好。 纠正方法:用徒手模仿挥拍练习把拍挥够。
上臂与身体夹角过小。 纠正方法:放松肩部,加大上臂与身体的距离。
抬肘抬臂。 纠正方法:对做近台快攻练习,强调击球时肘肩向后下方。
手腕下垂,球拍与前臂垂直。 纠正方法:强调手腕内旋拍柄向左,徒手模仿练习。
判断球的落点不准,引拍动作不到位。 纠正方法:用先做接平击发球的练习,再做连续推挡球的练习来纠正。
反手攻球时拍面前倾过早。 纠正方法:徒手做引拍练习使拍面稍后仰。
拍面前倾不够。纠正方法:作平击发球练习,体会击球时手腕外旋动作的方法。
Ⅲ 乒乓球的长胶如何接
长胶的发球与接发球
一、长胶的发球
(一)通常一般水平和初学长胶的选手,是发不出旋转变化的球的,主要靠发球取得优势的是:
1. 对方不懂长胶,使其回球失误。 如:用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下切,球在长胶粒未复原前就被击出,所以球就不怎么转,这和反胶恰恰相反,所以如果你用平常接反胶下旋的方法去回这种球,就很容易出界。相同原因:如果用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上摩擦,实际发出来的球,没有习惯想象中那么上旋,回接时就容易下网。所以一般水平的长胶发球时,出来的球旋转几乎一样,与他的动作完全无关。
然而打乒乓球回接球完全是凭条件反射,所以对方一往下切,我们就会的去搓,于是就吃了球,改变这种日积月累养成的下意识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改变接球想法就可以进行有效的调节,具体方法是: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下切,你就当上旋接。细心的人就会问,那不是就下网了吗?是的,如果你接球瞬间,蒙上眼睛去接,是会下网,但是,如果你看着接就不会了。因为:虽然你是当上旋接,但对方的下切动作会让你在接球瞬间下意识略微向垂直方向调整,而且,对方切的越狠你的下意识反映就越明显。这种下意识本能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所以必须通过你所能控制的想象中的判断的上旋程度后调节的拍型,既对方下切越狠,你当球越上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吃球。
相同的,如果用长胶发球时,动作用力往上摩擦,你推挡时当小下旋接。 对方用长胶用力发左右侧旋,大家可以自己动脑筋想想,该怎么回接?长胶高手如果对方轻力发球时,就要非常小心了。球会比通常想象中转得多。
2.靠落点和速度的差异通常在对方对长胶有一定认识以后,就要以这种发球为主了,由于这种发球不是靠旋转取得优势,而是靠后面的回合变化取胜的,所以发球的主导思想是不能被对方直接发力进攻,为了保证这点就要求:站位近台,发球动作小,速度快,落点差异大。声东击西,忽远忽近,注意观察对方站位的破绽,才能取得好的实战效果。
3.长胶高手的发球:长胶可以发出较转的球,(当然长胶胶皮要干净)只是很多人没有正确掌握发球方法,长胶不同于反胶,所以摩擦方法不同,我所掌握的左右侧旋发法是,轻力摩擦球的左侧或右侧,切忌不要用力量台球,动作不易过大,对方会以为球不太转而吃转,另这种侧旋球发得好,球会发飘并会拐弯。长胶能发出较强的下旋,这是我在实际比赛中遇到且验证过的,我请教过对手,这种球是利用长胶根部摩擦产生下旋的,所以发球时,要求撞击猛并迅速,触球中部略偏下,击球点略比网低,整个动作先向下后向上,出来的效果是长而飘且下旋,后来我也能发出下旋,但没那个对手的下旋强,原因是我腕力使用不集中。
(二)发奔球 发奔球的目的是以变化牵制对方。短球发的再好,若千遍一律,对方也会找到规律,叭在前台有备无患。其用处有 ;
第一,这时用经常性的长、急球,破坏对方判断,打乱对方的站位;
其二,也是实力强、善打对攻的选手,避免与对方在台内短球纠缠不休以对攻取得主动的战术需要;
其三,经常可使对方猝不及防,直接得分;发正正手奔球,特别对善于侧身弓的选手威胁更大。
核心:又“长”又“快”;一定要出奇制胜,出手快,旋转强,有斜中、直落点的变化,否则等于送死。
要点 :1 向后引拍手位高(加大空间距离便于加速),拍头向下;
2 手腕敲击、弹击(提高爆发力)
3 用球拍前端部位触球中部(点擦球的中下部为下旋),可加快球的出手速度;
4 触球点低(上旋几乎与网高;下旋几乎接近台面),可保证球的反弹轨迹更多向前;触球点越低,球体受力(合力)越大,速度更快;
5 重心下压(重心的作用无论对发力、第一跳稳定性以及控制弧线是非常重要的,还可增加力量);
6 第一落点为己方台面端线(其实只要弹切、摩擦到位,打此落点基本不会出台,放心用力发)。 发球要勤学苦练,如果你每次打两个小时的球,那么你至少练半个小时的发球,就是说每次要有半小时练习时间,并加强腕力锻炼,久而久之,在练发球中,可以找到无穷的乐趣。
二、长胶的接发球
用长胶球拍接发球,比反胶要保险些,因为它不易吃转。但这决不是说就无需依来球的不同旋转调整拍形与发力方向了。来球上旋或侧上旋,拍形应竖些,稍向下多用些力;来球下旋或侧下旋,拍形应稍后仰,并略向前送。笔者是直握拍,在乒乓球的技术上,接发球一直是弱项。
我曾在球拍背面贴过正胶和生胶,当遇到发球好的对手时,为了避免反胶吃转,就倒拍或以反面横打的方法接发球。以后我改打长胶,在打球的过程中,感觉用长胶接发球有许多特点。
这其中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改用长胶后,在接发球时用轻挡 感觉很容易控制球,尤其长胶处理网前小球有优势,对手用相似的动作发出侧上侧下或转与不转短球,只要来球的绝对旋转不是特别强烈,用轻挡的方法接发球一般可以保证回球的质量,而且在拍形的调整上不怎么需要特别下功夫。过去经常靠发球赢我的一些球友,甚至在与我交手时反而不怎么发旋转强的球,以避免长胶的借旋功能将旋转又还给他,到头来自己别扭,在这一阶段,我初步尝到了长胶接发球的甜头。
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逐渐发现了长胶接发球的缺点。主要是长胶不能象反胶那样有效地主动制造旋转,它的旋转是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质决定的,常呈现出反旋转的特点,因此容易受制于对方。如以长胶的轻挡接发球方法为例,当对方发不太转的球时,它回过去的球也不太转,对方发加转下旋球,回过去的球变为上旋,对方发不太转的上旋球,回过去的球略带下旋,以上三种回球的旋转要么不强要么带上旋,所以接发球质量稍差便会被攻。
说长胶的不吃转,是指相对于反胶而言,当遇到对手发球的绝对转速很大(这种球发球水平一般的人通常是发不出来的),用借力为主的轻挡接发球仍有可能吃发球。凡是对付长胶有经验的选手,一般都注意发球后长胶接过来的第一板球旋转有规律的特点进行抢攻,而且发加转下旋球居多,利用长胶用较保守的方法接过来的球是上旋的特点,直接扣杀,在这种情况下长胶在接发球时如何抑制对方 的发球抢攻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往往决定着每一局的胜负。
用进攻的方法接发球当然最好,从理论上分析,长胶不易吃转的特性决定了它并不怎么怕下旋球,从实践中看,也有不少长胶选手较多地采用接发球抢攻的方法,如2002年巴西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日本的藤沼亚依胜金茂校的一场球,她接发球的主体手法就是长胶的反手攻。我现在的接发球与不同对手交手时是有区别的,开始阶段先以轻挡接发球观察效果,再配合以侧旋推挡、拱、撇、 搓和削等方法。当对方发球抢攻成功率很高时,就多采用以自身发力为主的技术接发球,我觉得此时多一些冒险精神,很可能是最稳妥的做法。对不转、一般的上旋和不很转的下旋球,长胶在接发球时直接进攻都很容易掌握。
对加转下旋球,我在应用拉接发球的过程中,感觉只要把注意力放在悉心体会动作的正确上面,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对方发上旋而你误判为下旋。使用时的技术要点是用球拍接触球的中下部,又“托”又提拉,发力宜“柔和”,直拍手腕灵活,反手应用时其动作轨迹是先略由左向右下方再向右前上方挥拍(以右手为例),手段较为隐蔽,起始动作很象准备削球,出手一瞬间变化快,效果更好。
笔者在使用这一技术接发球时,思想上并没有一板打死对方的指望,但由于长胶明显的攻球下沉特点极难适应,直接得分的机会还是不少的。拉接发球的缺点是长胶击球速度慢,当遇到高水平选手时,容易被反拉,出现这种情况,就应十分注意落点,并略为增加发力程度。除了直接进攻外,还可以用侧旋推挡的方法,其中推挤(由右向左摩擦球)一般长胶选手使用又较多,它需要稍发力,使用难度比轻挡稍大。
对下旋发球,长胶在反手位还可以使用拱的方法,即来球的高点期拍形与地面垂直或略向后仰向前发力推球,落点要求在对方底线。当对方对你的长胶接下旋发球的手法熟悉以后,适当用反胶摆短做一些配合效果更好。 对上旋发球,还可以磕,即于来球的上升期在台内向前下方做切的动作,回球比挡下旋强烈,但使用难度比挡略大。
对奔球还可以快带,这是界于进攻与防守之间的一项中性技术,球速快,也有一定的下沉。对奔球来不及进攻和快带时可用削和挡做过渡。
根据我用长胶接发球的体会,我认为长胶在接发球时,一是要注意进攻,二是要注意变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对方的发球抢攻,从而顺利进入相持。
长胶比较怕不转或略带上旋的长而快至底线两大角的球。因为稍控制不好就极易遭到强攻。所以回接一定要对自己要求高,在控制回接网前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再考虑通过回对方两底线长球,让对方回球质量略低后,在控制网前小球。对于比较好回接的半长球和短球要尽量提高回球质量。
Ⅳ 乒乓球的接球技术详细教学
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乒乓球比赛中,接发球的技术最为灵活,难度最大。想要好好掌握接发球的技巧,就需要熟知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大全和实战技巧。对此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乒乓球的接球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乒乓球的接球技术
接发球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以下是几大判断要点: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
①板形
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②动作轨迹
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③弧线
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④出手
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⑤分布
在接发球时,要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
2、速度和落点判断
①长球
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点。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②短球
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在接短球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③对半出台球
对半出台球的判断是接发球判断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项技术。因为这种球往往容易造成接发球者的犹豫,是思路混乱,影响整场比赛的发挥。在判断这种球时,一是视其旋转性质而定,侧上旋和不转球鼻侧下旋和下旋球容易出台。二是根据发球者的特点而定,要仔细研究发球者在发半出台球时,到底哪种容易出台,哪种不容易出台,是正手容易出台还是反手容易出台等,这样就会增加半出台球选择手段的针对性。
3、精通接乒乓球技术
①接上旋转(奔球)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②接下旋长球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③接左侧上下旋球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④接右侧下、下球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⑤接近网短球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⑥接转与不转接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
⑦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⑧接高抛发球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乒乓球发球技术要点
①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
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
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②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是直拍还是横拍。是左手还是右手。是亚洲选手还是欧美选手。是生胶还是半长胶。是反胶还是正胶。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是初次见面还是熟手。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热身、录像、报导等,了解对方的特长,了解对方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③学习研究各种螺旋发球,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
乒乓球入门基础知识
1、在面对来球时,减短引拍的时间和距离,增加小臂的挥动速度,使自己的的手腕尽量放松。
2、如果对面的球是飘忽不定的弧圈球时,你可以加大腰部转动的角度与速度,让自己的球拍与球保持相切。
3、击球时靠近球台,去打上升的来球。
4、选择硬度高的海绵,增加击球的力量感,从而加快击球速度。
5、在击球时减少多余的动作,加快挥拍动作并且采用“借力”的方法。
6、上旋球:在发球时击打球的上部,球拍与球保持相切。
7、下旋球:在发球时击打球的底端,球拍与球保持相切。
8、侧旋球:在发球时击打球的底端,球拍与求保持相切,但是你的球拍需要做一个平行拉回,使你的球产生一个侧面旋转的力。
猜你喜欢:
1. 业余乒乓球选手的技术缺陷及解决方法
2. 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要有哪些技术要点
3. 乒乓球技术全攻略
4. 乒乓球单打技术训练方法有哪些
5. 乒乓球发球技术
Ⅳ 短球应该怎么接呀
近网短球,我告诉你怎么接
三种,挑打,摆短,和劈长。
挑打,这个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毕竟旋转很强。
手腕用的不好很容易下网。不建议你挑打
摆短,首先是上步,对方来球很短,你一定要判断清除后
果断上步,注意,不是光上脚,身体重心也要上去,
身体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接触球的底部。用球拍的偏上部去触球就是拍子要伸出去,不要用拍头去触球,否则容易下网。
出手要短促有力,有种切的感觉。力量要控制的好。自己多体会。
另外如果是正手摆短时不要斜着拍子,正对着球切下去。
劈长,还是上步,同上,在来球的高点期,(注意,变了)
向前下劈出去,多象前送出去。出手要迅速,果断。拍型较
摆短稍立,摆短后仰的多一点。
暂时就这些吧,我说了这么多。明白了吧,下次分给多点哦
Ⅵ 怎么学好乒乓球里的接发球技巧
各种击球手法中,最复杂且最难于掌握的 就是接发球手法。因为在比赛的一般击球中,对方来的球旋转多是单纯一种旋转,一般不是上旋就是下旋,如果对方偶带侧旋就会感觉比较难于还击。而接发球则不然,由于发球者是在主动的情况下,从静止状态开始且不受对手任何干扰地运用发球技术,发出的球旋转变化多、落点活、动作相似。这就要求接发球的手法要变化的快、准,还有果断;另外在接较复杂的旋转发球时,还要控制好落点,力争主动。因此,练接发球技术有时要比练发球难度更大。
一、 接发球手法的运用
在接发球中,要求用相同的手法或不同的手法回接对方发出的各种速度、落点和旋转的球。接发球控制速度可以在来球的上升期、高点期或下降期接触球。
在上升期接发球,可以加快回球的速度,从而缩短对方发球后第二板的准备时间,造成对方抢攻无力或来不及抢攻,这时接发球要特别注意;要控制对方发球的强烈旋转,因为此时是球旋转最强烈的时间。在高点期接发球,球速较前慢了些,并且这时球弹起最高,可以加力回击,提高接发球回球的力量。在下降期接发球,由于发球的旋转大大减弱了,这时回接就容易提高接发球的准确性,同时可以达到以慢制快的效果。总之,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灵活地在对方发球的不同时期回接球,可以提高接发球的主动性。
二、接发球击球时间的选择
在接发球手法中,快推是在上升期接触球,加力推是在高点期接触球。
快搓是在上升期接触球,慢搓或加转搓球是在高点期或下降期接触球。
在攻球的手法中,快抽是在上升期接触球,扫抽是在高点期接触球,拉抽是在下降期接触球。
前冲弧圈球是在上升期或高点期接触球,加转弧圈球则在下降期接触球。
在削球打法中,近台削球是在高点期或上升后期接触球,远台削球或加转削球是在下降期接触球。
另外,用相同的手法可以灵活地运用不同击球时间来控制对方地速度。如用推挡在上升期接发球,回球速度快;如果在高点球加力推挡,回球力量大;如果在下降前期切、挤,可以使球产生下旋。
三、 控制落点和线路
控制落点,接发球时应有斜、直线和长、短球的落点变化,可以采用逢斜变直,逢直变斜或同线回接,以及逢长变短、逢短变长、同点回接的控制方法。
1。逢斜变直
对方发大角度斜线球到反手后准备侧身抢攻,这时可回直线到对方右角,迫使对方不能发球后抢攻。此时应注意,接发球前手臂和拍形都要顺着对方发球的斜线方向后撤。向前击球时,手臂和拍形再突然改变成直线方向,增加变直线的突然性。
2。 逢直变斜
对方发直线球后,接发球可送直线,迫使对方移动较大距离去打第二板造成被动。
这时应注意,接球前手臂和拍形顺着对方发球的直线方向后撤,然后向前击球时,手臂向斜线方向挥动,同时控制拍形朝向斜线方向。
3。 同线回接
对方发斜线球或直线球后,根据不同情况,同样回接斜线或直线,使对方不能抢攻。这时应注意,接球前手臂和拍形随来球方向后撤,击球时,再迎着来球方向挥动,拍形不变。
4。逢长变短
对方发长球后准备发力抢攻。接发球时,可用减力挡或搓摆回接成近网短球,使对方不能发力抢攻。
这时,一方面应注意削减对方发球的前冲力,另一方面要控制好自己接发球的前进力。
5。 逢短变长
对方发短球后,可用推挡,搓球或台内挑、拨、拉点等手法接成长球,迫使对方必须后退击球。这时,要力争在来球的高点期接触球,以加强接发球的主动性。同时,要注意手臂伸进台内的过程中,肘关节要抬高,要沿着台面前移,否则,会因拍插不到球下,造成错误的弧线,使接球下网。
6。同点回接
对方发长球后,接发球同样回长球。对方发短球后,可以用轻搓、挡或挑、拨的手法同样回接短球,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四、 旋转球的回接方法
对方发球不仅有速度和落点的变化,而且还会带有复杂的旋转变化,如上、下旋球或左、右侧旋球,以及两种旋转球混合在一起的发球。这样在接发球时,就要根据对方发球的各种不同旋转来调整拍形和接触点,以及用力方向和用力大小
1。 接上旋球
用推挡或冲扣接发球时,拍形要前倾,多向前下方用力并根据旋转的强弱来加大或减小拍形前倾和向前用力的程度,用搓球、削球接发球时,要将拍竖起一些多向下用力削。如果要加转削球,可离台远一些再接触球,并且增加向前用力。总之,不论用什么手法都要注意控制住来球的前冲,以免接发球出界。
2。 接下旋球
用搓球、削球接发球时,要使拍多后仰一些,多向前用力,并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增大或减小拍形后仰及向前用力的程度。用反手推挡接发球时,拍形要先后仰,以便接触球的中下部,击球时,前臂外旋用力,同时伸肘,向前上方用力。用冲或拉接发球时,要加力向上挥拍。用扣杀接发球时,要用拉扣结合(先拉后扣)的手法。总之,不论用什么手法,都要控制来球下旋坠力,以免接发球下网。
3。接左侧旋球
不论用什么手法接发球,都要注意控制来球不向球台的右边(指接发球一方)飞出。如接对方发来的直线球,则接发球要使拍接触球的中后部。如接对方发来的斜线球,就要使拍接触球的中部偏右,对方发球的左侧旋越强,拍接触球的部位越要注意偏向右边。用同线回接的方法,准确性较高。若用逢斜变直或逢直变斜的方法,则要注意拍接触球的部位微微向球的左方变换一下,并且要向上拉抽或向下削搓用力加转。还要注意,对方站到球台左角,用正手接左侧旋球时,最好用异线回接,即逢斜变直、逢直变斜的方法接发球。
4。接右侧旋球
同接左侧旋球的方向正相反。接直线球时,接触球的中部偏左,才能使拍控制住球,不向台边飞去。
5。接左侧上旋球和左侧下旋球
接左侧上旋球时,要使拍接触球的偏右中上部,这样,在控制了左侧旋转力的同时,又控制了球的前冲力。接左侧下旋球,要使拍接触球的偏右中下部,这样,在控制了左侧旋转球力的同时,又控制了发球的下旋坠力。
6。接右侧上旋球或右侧下旋球
回接右侧上、下旋发球时,要使拍接触球的偏左中上部或偏左中下部。这样,在控制了右侧旋转力的同时,也控制了上旋(或下旋)力。
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每一个发球都可能具有强烈的旋转、刁钻的落点和出人意料的速度。这就要求接发球时要具有熟练的手法,同时控制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切记: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汗水的结晶,熟能生巧、多想多练,才能做到在0。1~0。2秒的时间内判断清楚来球的性能,准确的接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