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个市委的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是事业单位吗
不是,属于党的机构的下属机构。
不过里面有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两种。
Ⅱ 中央网信办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中央网信办是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简称,是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担具体职责。
拓展资料:
网信办全名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是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央网信办成立于2011年,成立时间相对较早。后期省市县三级都配套了网信办,但直到2014年以后,地方网信办才从原来的兼职办公模式改为独立办公,专设人员编制,机构才逐步正规化。
网信办的主要职责是引导网络信息传播合理合法,指导、协调、督促网络主体单位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做好网络阵地规划特别是重点新闻网站的规划建设,依法查处网络信息违法违规网站等。由于具有查处网站违法行为的执法权,在网络信息异常发达的今天,网信办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此前的党政机构改革,网信办全部被从原来的兼职机构剥离出来,独立设置专职机构。中央网信办归口中宣部管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加挂国家网信办牌子,级别正部,网信办主任兼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省级网信办设在省委宣传部,级别正厅,网信办主任兼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网信办设在市委宣传部,作为市委工作机关对外加挂网信办牌子,级别正处,主任兼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网信办设在县委宣传部,级别正科,主任兼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从级别上看,网信办与同级其它单位相当,发展空间尚可。从重要性来看,网信办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又重要,能否获得领导高看,取决于领导对这一块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工作性质来看,网信办在机关单位里不算忙,但因为归口宣传部管理,有大量的务虚工作需要网信办协同配合,时有阶段性的忙碌,总体还算轻松。
至于前途,去网信办工作看个人?网信办主任兼任宣传部副职,和常委领导接触比较多,在干部推荐上有一定的余地,能力出色得到主任的信赖,有一定的晋升机会。且因为涉及网络工作,有执法权在手,有一定的行政资源。单位谈不上特别好,也说不上差。有机会进去,可以考虑。
Ⅲ 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什么级别
各省省委督查室的级别设置有的不太一样,有的是正厅级单位,有的是副厅级单位,机构名称也有不同,有的称处。
省委督察室主任常由省委副秘书长兼任,一般是正厅级,也有副厅级的。
Ⅳ 网信办是政府部门吗
网信办一般指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属于政府部门。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拓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于2018年。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该方案称:为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转载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注明新闻信息来源、原作者、原标题、编辑真实姓名等,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并保证新闻信息来源可追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采编、发布、转载、删除新闻信息,干预新闻信息呈现或搜索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
Ⅳ 网下管什么,网上管什么谁提出来的
王贺民。
平泉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原则,必须紧盯重点、狠抓落实。
Ⅵ 关于泸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可以详细说说吗
共设置党政机构49个。党委机构13个,其中,纪检监察机关1个,工作机关12个。政府工作部门36个。《方案》提出,为建立健全和优化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1)组建市监察委员会,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不再保留市监察局。(2)将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3)组建市委审计委员会。(4)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5)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6)组建市委财经委员会。(7)将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8)组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Ⅶ 天津市委组织部有什么子部门
市委组织部子部门(组织机构都是一样的,只是天津是直辖市,可能个别叫科的部门,在天津会设处室)主要有:
办公室、研究室(政策法规科)、市委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科、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干部一科(公选办、援藏办)、干部二科、干部三科、公务员管理科、干部监督科(举报中心)、干部教育科、人才工作科、干部信息管理科、政工科、机关党委、党员教育中心、市委干部状态调研与问责处理办公室。
1、办公室
负责本部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负责部机关值班、秘书事务、信访、文书档案、机要保密和机关办公自动化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信息综合、文件审核和部分领导讲话文稿的起草;负责协调办理有关组织工作的党代表提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负责机关财务管理、治安保卫、收发文印、印鉴管理、车辆管理等行政后勤工作;负责指导全市党委组织部系统普通密码电报管理工作;负责全市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负责部机关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研究室(政策法规科)
负责起草、规划、协调、审核党建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文件;负责指导、协调全市组织部门及本部的调研工作,承担省委组织部下达的有关党建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点课题和全市组织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参与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对重要经验进行总结推介;承担本部重要会议和部领导交办的有关文稿、重要文章的起草工作;编发《岳阳组织工作》;负责本部的对外宣传工作;负责组织志、组织史编写等有关工作。
3、市委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对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综合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评价工作;负责承担市委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会议、党建调研及督查活动的联络协调服务工作。
研究和指导各级党委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制,总结和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负责市直单位联村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建设工作。
4、组织科
负责研究和指导党组织建设工作,研究和提出有关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的设置;对中央、省驻岳企业、市属企业、农村、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机关、院校、科研单位以及非企业民间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分类指导。
参加市党代表大会的有关组织工作,承办县(市)区、市直处级单位和有关企业召开党代表大会的审批手续;对乡镇党委、村、城市社区、中央、省驻岳企业、市属企业党组织换届进行指导;研究和指导全市党员队伍建设,指导、协调党员教育工作,主管党员管理和发展工作;负责党内表彰、党内统计和党费管理工作。
负责指导、管理县(市)区和市直部委办局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负责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相关准备工作;负责指导全市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承办市管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接转党员组织关系;负责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关工作;负责市党建学会的日常工作。
5、党代表联络工作办公室
负责全市党代表联络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党代表开展活动;指导各级党委健全党代表大会制度,参与市党代会换届有关筹备工作,做好市党代表选举工作;负责全国、全省和全市党代表日常服务工作。
承办党代表提案、提议、质询和询问的有关事项;负责党代表编组,组织党代表开展视察和调查研究活动;承办征求党代表意见、向党代表通报情况和组织党代表根据工作需要列席市委全会和常委会的有关事项。
组织党代表参加对本市重要干部的民主推荐和对市委、市纪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民主评议、对市委常委会工作的评议;做好党代表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服务工作;负责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资格管理的有关工作。
6、干部一科(公选办、援藏办)
负责全市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研究制定干部工作有关的政策和文件;负责办理省委管理的干部职务任免、工资、待遇、退休的呈报;负责协助省委组织部对省委管理的干部进行考察和考核等工作。
负责考察市直除宣传、科技、教育、卫生系统、国资委和市委管理企业之外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上述部门(单位)领导班子的换届、领导干部调整配备、职务任免、交流、工资待遇、退休、年度考核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考察了解上述部门(单位)处级后备干部,提出培养使用意见。
负责市直部分正处级单位政工(人事)科长的考察审批工作;综合承办市委管理干部职务任免、交流、工资待遇、退休等审批手续;负责市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和届中调整的有关工作;负责办理省人大、省政协和市人大、市政协常委(代表、委员)有关人选的提名、推荐工作。
会同有关部门和本部职能科室提出市管领导班子职数配备的意见;负责办理市委管理的干部、市委委托市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及科级干部的调配;承办有关干部的交流和团职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综合协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
负责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的宏观指导,承办副处级以上干部公开选拔的具体工作;负责援藏干部轮换选派、管理和安置等工作;负责协助省有关部门对省驻岳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考察和管理,对领导班子的调整和配备和干部职务任免等提出建议。
负责了解掌握市直部分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民主生活会情况,并提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7、干部二科
负责考察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上述领导班子的换届、调整配备和市委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交流、待遇、退休、年度考核等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负责选派干部挂(任)职锻炼和选调生的选派、培养和管理工作。
负责办理县(市)区委组织部正副部长、纪委副书记、公安局政委、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的考察和任免工作;考察了解县(市)区处级后备干部,提出培养使用意见;负责全市乡镇党政正职的备案和宏观管理工作。
负责了解掌握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民主生活会情况,并提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8、干部三科
负责考察市直宣传、科技、教育、卫生系统、国资委和市委管理的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上述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调整配备、领导成员的职务任免、交流、工资待遇、退休、年度考核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考察了解上述部门(单位)处级后备干部和市委管理的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后备人选,提出培养使用意见;负责上述部门正处级单位政工(人事)科长的考察审批工作;负责协助中央、省有关部门对中央、省驻岳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考察和管理,对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和干部职务任免等提出建议。
参与原来由市委任命,在企业退休的老同志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政策、规定和意见,研究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提出加强宏观指导的意见和建议。
负责了解掌握市直宣传、科技、教育、卫生系统、国资委和市委管理的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民主生活会情况,并提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9、公务员管理科
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规划、协调和宏观指导;研究起草公务员管理的政策规定,督促检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组织指导全市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群团机关和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
负责综合管理市委各部委机关、市人大机关、市政协机关、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市委机关和市工商联机关公务员(工作人员)以及市直群团机关和党群系统有关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的考录、考核、工资福利、交流、调配、培训、退休、申诉控告、非领导职务设置等工作。
负责党群系统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考核、工资福利、退休、岗位设置等工作;负责指导和协调市直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市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使用和管理。
10、干部监督科(举报中心)
负责全市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对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制订或参与制订有关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规定,提出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和防止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意见和建议。
负责对有关监督制度落实进行督查;受理县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方面问题的举报;负责对全市组织人事部门举报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全市组织系统“12380”举报受理检查工作;负责对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交办、转办的举报件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对批转下级和有关部门的举报件的督办检查。
负责对有关领导干部进行函询和诫勉谈话。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组织人事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办和直接办理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
督办和直接办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本部领导批办的反映领导干部重要问题的案件;对本市省委管理的干部的党籍、党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出生时间进行初审,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负责审理市管干部和部分老同志的党籍、党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出生时间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研究和制订有关政策、规定并进行宏观指导。
协调组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负责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等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办理全市因公出国(境)人员的政治审查和审批工作。
11、干部教育科
负责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研究制订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的政策、规划,协调、指导、检查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协调省管、市管干部和部分中青年干部的培训。
参与组织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考试考核,协调考试考核成果的运用;负责组织领导干部出国(境)培训工作;组织和指导全市开展干部自主选学、干部在线学习;组织开展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协调指导县以上党校、行政学校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计划安排、教材编审等工作;加强干部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和指导干部教育理论研究;承担市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12、人才工作科
负责承担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宏观管理的有关工作,研究制订和参与制订本市有关人才工作的政策、规定,调查研究人才情况,指导、协调、检查人才工作;负责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
负责建立和管理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组织、指导专家开展活动;协调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直接联系一批优秀企业家和各类高级专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和管理工作。
负责科技副县(市)长的选拔和管理工作;牵头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负责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3、干部信息管理科
负责全市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全市组织系统干部管理信息的建设规划,指导全市组织系统信息网络建设;负责全市大组工网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安全监控,承担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工作。
负责全市干部人事档案、干部统计的宏观管理工作和业务指导;负责对本市省委管理的干部的学历学位进行初审,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负责审理市管干部的学历学位;承担本部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本部信息化建设、办公现代化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管理市管干部信息和档案,并承担有关信息服务工作。
14、政工科、机关党委
负责部机关党的建设、纪检、思想政治工作、政治理论学习、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机关建设工作;负责部机关定点建设扶贫工作;负责部机关党内表彰、党内统计和党费管理工作;领导机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负责组群系统党建工作和有关工作。
负责部机关各科室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负责考察部机关副主任科员以上干部;审核办理部机关干部职工的职务任免、调整交流、学习培训、奖励惩处、工资待遇和退休等人事工作;负责部机关的机构编制、人员调入、干部档案、干部统计、工资统计等工作;负责本部归口管理单位正科级干部的审批和备案工作。
15、党员教育中心
研究提出全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全市党员教育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全市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手机信息系统等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检查,承担市级党员教育平台的管理使用和服务保障工作。
承担全市党员集中性和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的有关具体事务,负责学习资料和教材的组织编写;承担岳阳红星网网站的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工作;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全市党员教育培训重点工程,指导全市党员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及教材建设。
承担网络宣传和舆情监控工作,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并协调省委组织部和外宣机构进行网络回应;配合市委组织部其他科室做好市管干部的信息拍录工作。
16、市委干部状态调研与问责处理办公室
负责全市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或参与制定有错无为问责工作的制度、规定;负责全市有错无为问责工作的督查和督办;就干部履职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受理有关干部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的投诉举报,发现问题并及时查处。
(7)平泉市委网络安全委员会扩展阅读:
天津市委组织部发布28名干部任前公示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现对市委研究拟提拔任用的28名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
项文卫,男,汉族,1960年6月生,江苏滨海人,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高级审计师,现任天津市纪委、市监察委员会驻市委办公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拟任天津市委巡视组组长、正局级巡视专员。
康建茂,男,汉族,1962年9月生,河北深州人,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现任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拟提名为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人选,任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钟英华,男,汉族,1963年5月生,河北怀安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拟任天津市市属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试用期一年)。
王洋,女,汉族,1979年10月生,吉林吉林人,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现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综合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提名为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人选。
李津俐,女,汉族,1965年6月生,山西翼城人,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现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党建工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拟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副局级,试用期一年)。
杨君毅,男,汉族,1970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现任天津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试用期一年)。
刘鸿玮,男,回族,1960年8月生,山东烟台人,199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二级巡视员、办公室(区县工作指导处)主任(处长),拟任天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试用期一年)。
马迎新,男,汉族,1969年2月生,河南通许人,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政委、政治部主任(兼),拟任天津市监狱管理局政委(试用期一年)。
张同顺,男,汉族,1962年9月生,河北武强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拟任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试用期一年)。
丁红梅,女,汉族,1968年2月生,天津市人,199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现任天津市供销合作总社党群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委员、常委,提名为天津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人选。
刘建彦,男,汉族,1964年1月生,天津市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天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干部处(老干部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党组成员。
周红蕾,女,汉族,1970年11月生,北京市人,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高级政工师,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兼),拟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试用期一年)。
王罡,女,汉族,1975年2月生,天津市人,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法学硕士,高级政工师,现任天津商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副校长(兼),拟任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试用期一年)。
徐兴云,男,汉族,1970年10月生,湖南津市人,199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现任天津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农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解建申,男,汉族,1963年10月生,河北南和人,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天津市纪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马月辉,男,汉族,1972年1月生,河北石家庄人,199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现任天津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正处级),拟任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边柯柯,男,汉族,1982年1月生,浙江诸暨人,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0月参加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现任天津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大数据管理处处长、信息化发展处处长(兼),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兼)(正处级),拟任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党委委员、书记、主任(试用期一年)。
赵瑜,男,汉族,1964年10月生,天津市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党委委员、书记(试用期一年)。
杨洪利,男,汉族,1965年12月生,天津市人,199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专、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拟任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书记(试用期一年)。
刘坚,男,汉族,1970年5月生,天津市人,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9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法律硕士,现任天津市河西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拟任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李树桐,男,汉族,1964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9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委宣传部政工职评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刘泽红,男,汉族,1968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9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9月参加工作,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现任天津市南开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拟任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裴连军,男,汉族,1973年6月生,河北清河人,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津能投资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拟任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试用期一年)。
刘冬,女,汉族,1970年1月生,天津市人,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红桥区双环邨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拟任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张云鹏,男,汉族,1967年8月生,河南平舆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拟任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陈钰,女,回族,1975年8月生,天津市人,200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专、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拟任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试用期一年)。
韩泽县,男,汉族,1970年10月生,河北广宗人,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拟任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试用期一年)。
王岩,男,汉族,1967年10月生,山西沁县人,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现任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拟任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试用期一年)。
Ⅷ 今天收到市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电话 让我把网站的几篇文章去掉 很诧异,他们有权利让个人站长这么做
理论上没有,但实际上有!
建议你尝试着去沟通下吧,如果说官方真的不容许你那文章存在,而你又不肯删除,可能会面临关站的风险!
Ⅸ 平泉一中2004年的校长和教导主任是谁啊
平泉县第一中学 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省、市、县三级重点中学。她创办于1948年,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平泉镇西城社区(平泉一中西校区位于平泉镇荣华社区)。校园占地面积198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优势,是一所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学校。在多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平泉一中在校长邵芳、书记黄立群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了的辉煌成绩。
沿 革
平泉县第一中学始称“热河省立第四中学”,建于1948年9月。校长刘占元。教职员3人,学生12人,校址在平泉县城西第一完小(现平泉县城西小学)。
1949年春,学校改名“热河省立第二师范”,附设初中班。校址迁至平泉县西上台子原天主教堂内。1950年,改名“热河省立平泉初级师范”。1955年8月,学校成为一所普通中学,定名为“热河省平泉初级中学”。1956年9月,学校实行秋季招生,招收两个高中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归属河北省承德专区管辖,改名为“河北省平泉县中学”。
1958年春,平泉县中学与平泉县师范合并,高中部移至平泉师范。秋,两所学校分开,高中回原址。9月,平泉县机关中学并入平泉县中学。1969年3月,平泉县“五七”学校并入。1975年6月,学校更名为“平泉县第一中学”,简称“平泉一中”。校名沿用至今。2006年初,购置了原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平泉分校部分校园,为平泉一中西校区。
成 绩
平泉一中曾有过辉煌的高考成绩,1959年高考名列全专区第一。数学、语文、化学名列单科第一。数学全省列第12名。学校总成绩在全省内部排列第32名。同年,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娄平来校视察。学校被定为省地县三级重点中学。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注重教学管理,勇于探索教学改革,使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平泉一中创造了建校以来高考成绩的历史辉煌,自1998年以来,取得了全承德市高考一次上线人数连续十年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
1998年,省专一次上线235人,创恢复高考以来全市单一学校上线人数最高记录,居承德市第一,其中有121人考入重点大学。
1999年,省专一次上线323人,率先在承德市突破300人大关,居承德市第一。朴淑瑜同学夺得承德市文科状元,窦志成同学获得承德市理科状元。
2000年,本科一次上线369人,领先第二名76人,居承德市第一。刘宝山同学夺得承德市文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王雪同学获得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考入清华大学。
2001年,本科一次上线605人,超过第二名122人,超出第三名200人,再居承德市第一。杨宁宁同学夺得承德市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
2002年,本科一次上线1044人,率先在承德市突破千人大关,夺得“五连冠”。其中600分以上59人,比第二名多6人;重点上线207人,比第二名多65人;二批本科上线550人,比第二名多180人;三批本科上线1044人,比第二名多255人。
2003年,本科一次上线1317人,居承德市第一,比第二名多327人,其中重点上线257人,比第二名多84人;二批本科上线698人,比第二名多253人。
2004年,本科一次上线1604人,再居承德市第一,实现“七连冠”。其中重点上线191人,比第二名多49人;二批本科上线611人,比第二名多227人。李强同学以总分695分的高分名列河北省第八名,荣膺承德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孙晓明同学以总分686分获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被北京大学录取。承德市理科前五名有平泉一中3人,文科前五名有平泉一中2人。同时理科综合最高分,文科英语最高分也均出自平泉一中。
2005年,本科一次上线1969人,高考实现“八连冠”。其中重点上线217人,二批本科上线689人。李维同学以总分628分的高分名列承德市第三,被复旦大学录取。同时应届二批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各县一中之首。
2006年高考,我校以二批本科596人的绝对优势再次名列承德市第一,实现了“九连冠”。姜佳颖同学以总分621分的高分荣膺承德市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江腾祺同学以614分的高分获承德市文科第二名,被浙江大学录取;王振华同学以659分的高分获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被北京大学录取。承德市理科应届前10名有我校6人,前20名有我校13人;文科应届第一、第二名均出自我校。600分以上我校有55人,遥遥领先于承德市其它学校。有6 名同学获平泉县政府“精英学子奖”。
2007年高考,我校以二批本科以上上线698人的绝对优势再次名列承德市第一,实现了“十连冠”。其中,600分以上84人,比2006年多29人,高居承德市榜首;一批本科上线262人,二批本科以上上线698人,三批本科以上上线1757人,创下承德市单一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历史最高记录。同时,应、往届二批本科以上上线人数均居承德市第一,再次实现了双赢。
59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初高中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成为国家有用的建设人才,有的已成为省、市级领导干部,有的已经是军队的将军,有许多成为教授、博士和专家,有许多成为卓有成绩的企业家,有的成为外交官,不少人是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他们工作在祖国乃至世界各地,正在为国家的富强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积极地贡献。
状 元
承德市魁星楼状元碑上的状元中,平泉一中就占了7名。他们是:1997年的全市理科状元焦军来,1999年的全市文科状元朴淑瑜,理科状元窦志成,2000年的全市文科状元刘宝山,2001年的全市理科状元杨宁宁,2004年的全市理科状元李强,2006年的市理科状元姜佳颖。这些优秀的毕业生大都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
师 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校教职工32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7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教学标兵14人。
荣 誉
2003年,通过省评估验收,被命名为“河北省示范性高中”。学校还是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国家级英语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三结合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双自主”改革实验学校、国家级网络教育示范单位、空军飞行员生源基地、河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河北省文明示范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国防生生源基地、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等,学校党委连续十年被市委、县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连续五年被《承德日报》进行专题报道,2004年,被《中国教育报》誉为“贫困山区发展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并受到前来视察的河北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鉴于平泉一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和办学成绩的突出,2004年1月,县委县政府把平泉一中与食用菌、山庄老酒确立为富民强县的三大着名品牌,平泉县科教兴县的第一品牌,并总结出了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的“一中精神”,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创优争先。
Ⅹ 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是事业编制还是行政编制啊
你这个好像是政府下属的吧,如果是,那就是事业编制。
公d安内部也有类似的机构,不过那个属于行政编制,是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