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最流行的经典网络用语是什么
1、就算生活只是个杯具,我也要做个上品青花瓷杯具。
2、不要迷恋锅(哥),锅(哥)也只是个杯具。
3、人生只是觉得自己的杯具太多了,但上帝是兼职推销的。
4、人生就是一碗“内牛满面”......少了......盛它的是杯具......多了......装它的是餐具......
5、男人是泥塑的杯具,经得起“烤焰”,才能拥有水做的女人。
6、我是你的什么?——你是我的杯具啊。——啊?原来我只是杯具啊?——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啊。
7、被我点了,答题去。
8、信春哥,得永生;信曾哥,不挂科。
9、不是故事的结局不够好,而是我们对故事的要求过多!
10、爱情就像两个拉皮筋的人,受伤的总是不愿放手的那个。
11、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
12、谎言与誓言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听的人当真了,一个是说的人当真了。
13、单身并不难,难得是应付那些千方百计想让你结束单身的人。
14、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15、哥吃的不是面/哥上的不是班/哥读的不是书,是寂寞。
16、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17、xxx,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18、这事不能说太细。
2. 网络语言大全及其解释
网络语言有GG、稀饭、斑竹、高富帅、喜大普奔等。
1、GG
GG,是早期的国内网络用语,意思是Good Game。起源于韩国的一局高水平星际比赛之中,当时两位水平很高的选手对战,双方都发挥的非常好,两个人在操作,战术,意识等各个方面都做的近于完美。如果胜利者手速够快,在对方退出前也可回:GG。
2、稀饭
由于稀饭和“喜欢”有相似发音,互联网上常作“喜欢”义解。据说“稀饭你”这个词是由一个泡泡堂游戏玩家于2004年创意出来的!现已成为互联网上常用的网络语言之一!
3、斑竹
斑竹,网络词语,论坛上斑竹就是指版主。起初,因为回帖时打字速度需要,并且最初用智能ABC的人稍多,直接键入BZ或banzhu之后出来的就是“斑竹”,于是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约定俗称。
4、高富帅
高富帅,网络流行语,在港澳台的网络语言中的类似词语为“三高男”。对应于“矮矬穷”,形容男人在身材、相貌、财富上的完美无缺,既长得高、长得帅、又有钱,与“男神”有部分重叠。主要在各大论坛,贴吧高频出现。他们是所有女生的男神,与偶像。
5、喜大普奔
喜大普奔是一个网络用语(xǐ dà pǔ bēn),也作“普大喜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
3. 网络用语应该如何规范
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定要文明用语,可以接受网络用语,但是也一定要在文明用语的基础上去使用。
4. 如何把网络用语说出文艺范儿
1.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我怎敢转身,见你掌心泪痕,断了我心中安稳,你的萧瑟爱恨。
2.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
情字何用?不如倾国玲珑,不如倾城花容。还君一梦中。
3.我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尘世三千繁华,我且与酒拜桃花,任尔金玉琳琅良驹成双,不敌我眉间红豆朱砂。
5.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建议
网络语言规范相当复杂,讨论要不要规范的问题,需要先厘清最基本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区分本体与内容
对各界抨击的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其实应该区分为语言本身和语言表达内容两个层面的问题。
语言本身的不规范现象,指的是网络中使用的字、词、句等语言成分打破了既有的中国语言文字系统规则,以及不遵守语言法规、规范和标准。具体到网络语言的不规范现象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打破现有语法规则或改变现有字词的形音义关系,如“XX控、恐龙、壕、666”等。
(2)生造词,如“颜值”“白富美”“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
(3)夹杂使用图形、符号、外来语等,如用“∶)”表示开心,在汉语动词后加-ing表示正在做某事,用“hold住”表示坚持等。
还有一种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就是网络与计算机术语的中文翻译规范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翻译标准,民间会使用一些“俗”的翻译,如“E-mail”译为“伊妹儿”,“download”译成“当”。
另一层面,语言表达内容的问题,是指语言使用者在网络平台中用不文雅、粗俗的语言发布信息、评论等,或使用詈骂语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其中会出现具有负面感情色彩、违背文化禁忌、反映社会丑恶现象以及不健康思想观念等的语言成分,如“屌丝、绿茶婊、逼格”等。广受诟病的网络语言污染、语言暴力“乱象”其实指的是这类情况。这实际上是语言所表达内容和语言使用者行为方面的问题,不是语言本身的规范问题。
语言的功能变体
谈网络语言规范,要界定清楚什么是网络语言,然后才能确定规范对象。网络语言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跟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有关的术语和词汇;二是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进行交际与表达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
另外,网络上还有很多信息并非原创于网络,包括各类组织、机构及部分个人发布的正式的、内容严肃并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信息,基本上使用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传播对象和范围相对开放,属于大众传播性质,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网络语言范畴。
公众热议的不规范现象主要是针对上述第二种定义的网络语言,因为其中包含很多打破常规的语言形式。这些非常规语言成分,是语言学所说的语言变异成分。
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就像语言中存在书面语和口语变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变体一样,是由于交际对象、交际媒介与工具和交际场景等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
网络中一些特殊语言形式的产生,最初来自网络社区成员之间的交际,交际对象限于特定群体内部,话题相对局限在某个范围内。信息发布者并不期待其语言为特定网络群体之外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甚至有意不让其他人理解,因此会产生一些类似行话、黑话的成分,使其有别于日常语言。
这种交际通过非面对面的电子屏幕传输媒介的影响,以及键盘输入、文字输入法、输入速度等条件制约,难免会使用一些“新异”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以取得期待的交际效果和效率。
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它与大众传播性质的网络语言信息不同,而更接近日常口语语体,风格比较随意,体现出个人之间交际的特点,属于人际传播性质。只不过这种交际借助网络记录、传播而被“示众”,容易引起更多关注。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
语言规范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及其使用进行干预的语言规划的工作,是对语言文字本身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目的是更好地满足社会交际需要。规范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公共领域使用语言时可能造成交际不便和混乱的问题,如建立语言文字使用标准、统一字形、字音等,而非公共领域的个人语言使用则不在规范范围内。
语言规范只针对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而不能约束语言使用者的思想观念认知。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是要从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交际需要出发,不能脱离语言的本质——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存在与使用,从根本上说,无所谓合理不合理,满足需要、好用即可。语言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今天的规范实现了规范,也难保明天就不过时。所以,语言规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且只能因势利导,不能人为一刀切或强制推行。想规定不许使用某些词语或语言形式是不科学的,也是徒劳的。
弄清以上基本前提后,我们对该不该以及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就可能有更科学的认识。
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网络语言。大众传播性质的网络语言属于规范对象,应该规范。我国现有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就提供了依据和操作标准。而且这部分语言产品也是正面树立规范的有效依托,应该充分发挥其对语言规范的示范、引导作用。而对于人际传播性质的网络语言信息,适宜按个人语言生活领域对待,不应用全民语言去看待和要求,可以顺其自然,静观其变,不必过于强调规范。
为了更好发挥语言的全民交际工具的作用,适当保持语言系统的规范也是必要的。这种规范在根本上应该正面引导,从提高全民语文修养入手,让人们更好掌握典范、文雅的语体,分清全民语言与各种功能语言变体的区别。在网络空间里,应重点加强公共机构、权威媒体的语言规范,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强化语言文字法规及标准的普及。
至于那些语言暴力、粗俗等所谓不健康语言现象,属于思想内容问题,可能是人的修养问题,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用语言表达不健康思想,不能归罪于语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文化修养才是治本。
6. 对于 网络用语,你是如何使用的
存在即是合理。网络用语的出现可以使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交流更为便捷,同时还有另一番味道。再者,网络用语也是汉语发展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字不免也会有些变化。当然,对于网络用语中一些不良用语,也得进行必要的控制,还网络一个绿色的环境,望采纳,谢谢!
7. 如何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要规范的使用网络用语,主要就是不要进行一些语言性的攻击,并且要健康的语言环境,还需要进行自我进这种规范性的语言调整,然后完成每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提升。
8. 怎么提高网络用语有人知道吗
网络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它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网络话语权,它为我们创造了自由交流的空间,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网络并不是一个温馨家园,造谣生事的,人身攻击的,污言秽语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伤害了我们,也在误导着我们。正因为网络自由,我们更要学会自律;正因为网络连接你我他,我们更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不侮辱谩骂;
2、以礼待人,不污言秽语;
3、实事求是,不造谣诽谤;
4、提倡现代汉语,不使用方言;
5、提倡标准汉字,不使用不规范字;
6、提倡文明上网,不传播色情暴力信息。
一、 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包罗万象。一些文化思想、宣传论调,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
二、 争做网络安全卫士!我们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不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不窃取他人隐私,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网络上同样要以诚为本,坚决不做欺诈他人等有损青少年形象的行为,要诚心交友与人为善。
9. 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代中学生的某些心理特点,他们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都很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也是相当快的,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判断事物的对错,而且,对自己言行的控制力也较差。但是,社会生活又要求我们在这方面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我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多管齐下,正确引导中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趋向,避免其走入心理的误区。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心理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平时,要多开展有益中学生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家庭中,家长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文明的语言环境,通过自己的正确言行为子女树立榜样,同时,多和子女沟通,了解子女的思想,以便正确引导子女的言行;社会是最复杂的一个因素,现代社会急遽变化,新旧观念的冲击,影视媒体的宣传,中西文化的碰撞,使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盛行,为此,我们提倡每个社会成员遵守社会公德,净化社会环境,将不良风气驱逐出境。一些公众人物的言行,更是容易对中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也希望公众人物能够提高个人修养以及语言的文明性和思想性。同时,中学生也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打破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分辨能力的局限,坚持“不随意模仿,不盲目崇拜”的原则。在控制自己不受不良风气影响的同时,也要监督他人,已确保我们学习、生活环境的纯洁性
10. 我知道一些网络用语怎么做
东东——东西
稀饭——喜欢(大家都那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