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预防“‘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教育策略分析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面对这样的环境,“90后”大学生往往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如果自控力不强,一经接触就会越陷越深,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沉迷于网络,促使青年心理发展最优化。
现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中网络不断深入人心,如影随形,逐步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起来。网络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内容多样、新闻视频、图片信息、游戏聊天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当今的“90后”大学生正走向独立的人生转折期,既是儿童又是成人,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他们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面对光怪陆离的复杂社会,他们要进行不断的抉择,不成功便成仁。网络凭借自身便捷快速的优势,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加强交流的舞台,但是面对这样的环境,“90后”的大学生往往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如果自控力不强,一经接触就会越陷越深,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沉迷于网络,促使青年心理发展最优化。
一、“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稀松常见的一种家用电器。“90后”这一代更是从小在电脑的陪伴下长大,无形中在主观上已经对网络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网络充斥了他们整个的课余时间,甚至超过学习的时间。长此以往,又怎么会不影响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呢?那么,笔者分析“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无外乎就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主观因素的两个原因。
(一)社会环境影响
经历过高中阶段的高压生活后,进入轻松、自由、开放的大学殿堂,不再有升学的压力,他们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时间,网络就是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选择,聊天、购物、游戏,久而久之,就会痴迷成瘾,不能自拔。网络游戏和不健康的网站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管理者必须关注起来,及时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防微杜渐。
(二)个人主观因素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倾向。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这两种心理旺盛的阶段,而且他们大多数叛逆心理较强、心理敏感、情绪化明显。社会节奏的加快,只会助长他们的惰性心理,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缺少规划,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但是在网络世界中他们却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感和新鲜事物,所以他们容易沉迷网络,进而脱离现实生活。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这样的学生善加引导,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方法,帮助“90后”的大学生脱离网络,回到正轨,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
首先想到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长期、长时间的上网,容易受到电脑的严重辐射,对视力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进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心理上也会助长他们消极避世的思想,放大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躲进网络世界中去寻求安慰。长此以往,难以自拔,会浪费大量的精力,最终影响学业。其次,“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自尊心极强,容易受到网络不良示范的影响,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大学生长期受其影响,会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将游戏中的暴力情感带到现实生活中来,危害严重的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样的事例发人深省。
三、预防“‘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教育策略
(一)优化学校教育管理体制
大学课堂是轻松开放的,但是有些知识却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一些大学生才会逃课,选择沉迷网络。面对这一现象,高校管理时就应该努力优化学校本身的教育管理体制,鼓励教师们创新教学行为,提高大学课堂的趣味性,增加知识建构的活跃性,改善教学环境,满足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院系、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为学生搭建沟通交际和展示才能的平台。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也能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让他们不断的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发掘出现实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样优质的校园环境一定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他们又怎么会沉迷于虚幻的网络呢?
(二)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而现在大多数“90后”的家长都是60、70一代人,他们从小生活很苦,所以到了孩子时,都对其呵护备至,尽心关怀,甚至溺爱成性。也就造成了“90后”的孩子们,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不强,处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人际问题,他们会把这些情况错当成是现实的残酷,所以他们就利用网络去发泄、去倾诉。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看,家长一定要关心、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与他们及时沟通、及时交流,帮助他们分析困难和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但一定切忌一味的蛮横强制,处于叛逆期的他们心理都比较敏感和脆弱,家长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平等尊重的对待他们,耐心的劝说,这样孩子才愿意倾听、愿意接受,进而心甘情愿的迷途知返。因此,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预防“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关键因素。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认知观念
无论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应该随时随地的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认知,提高学生对是非好恶的分辨能力。帮助“90后”的大学生提高沉迷网络的抵抗力,自觉的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拥有良好的网络心态,做一个文明的网民。让网络发挥其积极优良的作用,变成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针对流行的不健康的认知要及时矫正,帮助学生反思自己上网行为是否健康,从而能够有效合理的安排上网活动。
(四)引导学生建构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90后”的大学生喜欢什么,怎样进行活动,都是由能否满足认识上的需要和活动上的要求而产生的。而“90后”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容易产生鲁莽而轻率的行为,或者产生不良的道德品质或进行违法活动。因此,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建康人生观的引导,但人生观教育不单纯是知识教育,把科学的革命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参加现实的实践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启发学生把奋发有为的远大志向与求实精神结合起来,进而更多的参加实际活动,关注现实生活,远离网络痴迷。
四、结束语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90后”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希望和力量。因此,保护好他们生活的环境,引导好他们的思想导向是影响着祖国未来的重要因素。网络的发展是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预防“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必须从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入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做到合理利用,能够自己做到趋利避害、不沉迷。当然,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信息化的社会背景,要想更好的预防“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每一个已经和有可能沉迷网络的学生认真学习和生活起来、积极起来、健康起来,共同创造出和谐、积极的美好明天。
2. 大学生网络交友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
网络交友不仅仅限于大学生,相反,如果大学生不仅网络交友而且保持正常的社会关系,那么网络交友就不是问题了.根据你提出的问题,你要表达的意思是…大学生网络交友的负面影响是吗?我也是猜测,如果是造成自己正常的社交,那么就有可能是由于心理脆弱,自闭或者自卑,与人性格也有很大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解决的办法还是老中医的,多参加集体活动,放眼找个死党或者谈场恋爱,这是最快的方法吧~(个人觉得),这样让你有主动性的快速从个人变成团队一样的生活,这些人的角色对我们自身而言,父母和亲人是绝对不能代替的,我想你能明白.和简单吧,这样不是个大问题,当自身发现问题的时候,问题已经被开始解决了.
个人意见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大学生该如何避免自己交友不慎
我们上了大学以后,每天都会遇见不同的人,因为大学了都比较开放,所以说有很多同学都会遇到一些比较自信的同学来主动和你交朋友,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避免自己。或者是让它更懂你的好友来对待了,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些人只不过是见了面,互点一下头而已,只不过是认识,完全没必要深交,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避免交到人品不好的朋友了。
4. 大学生如何应对网络社交
面对社交网络,我觉得大学生应该,理性看待,首先社交网络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过分沉溺于社交网络,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失去方向。
5. 大学生应该注意哪些社交安全问题及预防方法
如今,随着大学的日渐开放,大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日渐增多,社会上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也有投射。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
冲动心理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育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如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许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大学生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糟。
宽容心理
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但在和同学交流遇到意见分歧或对方有错误时,你是措辞生硬,直道其详,还是近取诸譬,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委婉地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另外,培养幽默感也有助于把本来紧张的局面缓和得轻松自如;几句俏皮话能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笑话中消逝。
封闭心理
大学生人际和谐的表现之一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则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表现不明显,被人误认为封闭。实际上他们是情感深沉,能帮人一帮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为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所累,始终处于疲倦状态,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涨的热情,只要紧张气氛松弛了,他们的热情一般能很快调动起来;有的则是因为心灵上的创伤所致。
如过去曾赤诚待人,结果却遭致欺骗、暗算,因此对人渐存戒心,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学业屡屡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自以为是看破红尘,新的事物,新的活动难以再激起他的热情,看不到自己改造世界的力量,只想消极混世,了此一生。对于心理封闭的同学,最重要是要努力改变自我,自强不息。大家要以更大的热情关心、帮助他们,不能简单予以责备,甚至孤立他们。
6. 大学生如何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没钱,只要没钱了,你就没办法沉迷游戏了。手机话费刚刚够交月租,然后开个流量包只有几十M,玩个屁游戏,你连上网都够呛。吃饭的钱只够吃饭,多一分都没有。
没有女朋友,找个不喜欢游戏的女朋友,要么你离开游戏,要么她离开你。远一点每天都要打电话联系,近一点每天都要陪她。
没时间,还是不够忙,够忙你哪来的时间去玩游戏。参加学校社团,三天一小聚,7天一大聚,玩个屁游戏。当选班干部,我保证忙死你,老师天天联系你,学校活动通知你,线下联谊你安排。
找个兼职,周末就去兼职啊,还有钱赚! 上班时间老板会让你玩不了游戏的。
读书吧少年,自学一门技术,学设计啊兄嘚
7.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有哪些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就是学习的渠道更多了,而消极的一面网络游戏会妨碍大学生的学习。
8. 如何防范网上交友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
尽量不要在网上单独交友,特别是在见面时不要单独见面。
9. 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建议
找到可以更吸引他们青春活力的事情让他们做,,要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年轻人爱动 活泼 积极,,要考虑这些因素,只是说教只会激发他们的逆反
10. 大学生如何人正确对待网络
1、调整心态,提高抵制诱惑能力。网络说到底是一种工具,看你怎么用它,因此说到底是自身的问题。迷恋网吧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有的出于好奇,有的出于消遣、休闲,有的心理负担大,寻求心理释放。不管哪一种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心理问题,要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关键就是要充实学生的精神空间和现实空间,让学生有忙的地方、时间和内容。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课堂改革,使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技能化,学有趣味、学有所用、学有致用。
2、大学生要严格自律。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很少想到改变自己。有网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它的危害,并不去设法改变自己。有句谚语说:“生存决定于改变的能力”。其中所说的关键是学生要有自控力。我们要着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控力。让学生作网络的主人,让网络成为学生手中有用的学习工具。
3、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无节制的上网浪费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我们必须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在上网和工作、学习之间取得平衡。只有通过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才能做到有效率的使用网络资源并使其真正的为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4、正确对待网络娱乐资源。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的工作、学习方式,适度娱乐能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也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能量。然而过度沉溺于网络娱乐资源(如网络游戏、在线聊天等)不仅不会让人感受到娱乐带来的快乐反而会玩物丧志。只有正确对待网络娱乐资源才能真正的从网络上获取轻松,因网络而受益。
5、具备时间观念。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放松自己,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但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控。最好是0.5h-1h之间就站起身,放下手机,活动活动身体,让自己从网络中抽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网络沉迷,也减少了身体上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