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学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是建立在密码学与网络基础之上的,密码学的发展比网络的发展来得早,密码学在二战时期发展很迅速,复杂度大幅度的提高,网络安全的维护需要使用到密码学知识,你自己应该也有体会,现在想要执行一个程序都要密码,例如:登qq要密码,银行取钱要密码才能取,应该说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领域,网络安全把密码学充分利用起来了.所以你还是好好学吧,密码学都是有数学知识转化过来的,运算量可能很大,从小到大一直在学数学.密码学也就不难学,就是需要多点耐心~~~
B. 简述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基石,没有密码学就没有信息安全,我是信息安全专业的,对这个感触比较深。。。。。。
C. 网络安全的技术原理
网络安全性问题关系到未来网络应用的深入发展,它涉及安全策略、移动代码、指令保护、密码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网络安全管理等内容。一般专用的内部网与公用的互联网的隔离主要使用“防火墙”技 术。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实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 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能够完成“防火墙”工作的可以是简单的隐蔽路由器,这种“防火墙”如果是一台普通的路由器则仅能起到一种隔离作用。隐蔽路由器也可以在互联网协议端口级上阻止网间或主机间通信,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由于隐蔽路由器仅仅是对路由器的参数做些修改,因而也有人不把它归入“防火墙”一级的措施。
真正意义的“防火墙”有两类,一类被称为标准“防火墙”;一类叫双家网关。标准”防火墙”系统包括一个Unix工作站,该工作站的两端各有一个路由器进行缓冲。其中一个路由器的接口是外部世界,即公用网;而另一个则联接内部网。标准“防火墙”使用专门的软件,并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在信息传输上有一定的延迟。而双家网关则是对标准“防火墙”的扩充。双家网关又称堡垒主机或应用层网关,它是一个单个的系统,但却能同时完成标准“防火墙”的所有功能。其优点是能运行更复杂的应用,同时防止在互联网和内部系统之间建立的任何直接的连接,可以确保数据包不能直接从外部网络到达内部网络,反之亦然。
随着“防火墙”技术的进步,在双家网关的基础上又演化出两种“防火墙”配置,一种是隐蔽主机网关,另一种是隐蔽智能网关(隐蔽子网)。隐蔽主机网关当前也许是一种常见的“防火墙”配置。顾名思义,这种配置一方面将路由器进行隐藏,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和内部网之间安装堡垒主机。堡垒主机装在内部网上,通过路由器的配置,使该堡垒主机成为内部网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唯一系统。目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当属隐蔽智能网关。所谓隐蔽智能网关是将网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它是互联网用户唯一能见到的系统。所有互联网功能则是经过这个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的保护软件来进行的。一般来说,这种“防火墙”是最不容易被破坏的。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还有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坏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与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着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的不断发展。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4种。
与数据加密技术紧密相关的另一项技术则是智能卡技术。所谓智能卡就是密钥的一种媒体,一般就像信用卡一样,由授权用户所持有并由该用户赋予它一个口令或密码字。该密码字与内部网络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当口令与身份特征共同使用时,智能卡的保密性能还是相当有效的。
这些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防范措施都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越安全就越可靠。因而,看一个内部网是否安全时不仅要考虑其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对该网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中不仅是物理防范,而且还有人员素质等其他“软”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是否安全的结论。
安全服务
对等实体认证服务
访问控制服务
数据保密服务
数据完整性服务
数据源点认证服务
禁止否认服务
安全机制
加密机制
数字签名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
数据完整性机制
认证机制
信息流填充机制
路由控制机制
公证机制
D.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安全目标
1.1.1 机密性
1.1.2 完整性
1.1.3 可用性
1.2 攻击
1.2.1 威胁机密性的攻击
1.2.2 威胁完整性的攻击
1.2.3 威胁可用性的攻击
1.2.4 被动攻击与主动攻击
1.3 服务和机制
1.3.1 安全服务
1.3.2 安全机制
1.3.3 服务和机制之间的关系
1.4 技术
1.4.1 密码术
1.4.2 密写术
1.5 本书的其余部分
第Ⅰ部分 对称密钥加密
第Ⅱ部分 非对称密钥加密
第Ⅲ部分 完整性、验证和密钥管理
第Ⅳ部分 网络安全
1.6 推荐阅读
1.7 关键术语
1.8 概要
1.9 习题集
第Ⅰ部分 对称密钥加密
第2章 密码数学 第Ⅰ部分:模算法、同余和矩阵
2.1 整数算法
2.1.1 整数集
2.1.2 二进制运算
2.1.3 整数除法
2.1.4 整除性
2.1.5 线性丢番图方程
2.2 模运算
2.2.1 模算符
2.2.2 余集:Zn
2.2.3 同余
2.2.4 在集合Zn当中的运算
2.2.5 逆
2.2.6 加法表和乘法表
2.2.7 加法集和乘法集的不同
2.2.8 另外两个集合
2.3 矩阵
2.3.1 定义
2.3.2 运算和关系
2.3.3 行列式
2.3.4 逆
2.3.5 剩余阵
2.4 线性同余
2.4.1 单变量线性方程
2.4.2 线性方程组
2.5 推荐阅读
2.6 关键术语
2.7 概要
2.8 习题集
第3章 传统对称密钥密码
3.1 导言
3.1.1 Kerckhoff原理
3.1.2 密码分析
3.1.3 传统密码的分类
3.2 代换密码
3.2.1 单码代换密码
3.2.2 多码代换密码
3.3 换位密码
3.3.1 无密钥换位密码
3.3.2 有密钥的换位密码
3.3.3 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
3.4 流密码和分组密码
3.4.1 流密码
3.4.2 分组密码
3.4.3 组合
3.5 推荐阅读
3.6关键术语
3.7 概要
3.8 习题集
第4章 密码数学 第Ⅱ部分:代数结构
4.1 代数结构
4.1.1 群
4.1.2 环
4.1.3 域
4.1.4 小结
4.2 GF(2n)域
4.2.1 多项式
4.2.2 运用一个生成器
4.2.3 小结
4.3 推荐阅读
4.4 关键术语
4.5 概要
4.6 习题集
第5章 现代对称密钥密码
5.1 现代分组密码
5.1.1 代换与换位
5.1.2 作为置换群的分组密码
5.1.3 现代分组密码的成分
5.1.4 换字盒
5.1.5 乘积密码
5.1.6 两类乘积密码
5.1.7 关于分组密码的攻击
5.2 现代流密码
5.2.1 同步流密码
5.2.2 异步流密码
5.3 推荐阅读
5.4 关键术语
5.5 概要
5.6 习题集
第6章 数据加密标准(DES)
6.1 导言
6.1.1 数据加密标准(DES)简史
6.1.2 概观
6.2 DES的结构
6.2.1 初始置换和最终置换
6.2.2 轮
6.2.3 密码和反向密码
6.2.4 示例
6.3 DES分析
6.3.1 性质
6.3.2 设计标准
6.3.3 DES的缺陷
6.4 多重 DES
6.4.1 双重DES
6.4.2 三重DES
6.5 DES的安全性
6.5.1 蛮力攻击
6.5.2 差分密码分析
6.5.3 线性密码分析
6.6 推荐阅读
6.7 关键术语
6.8 概要
6.9 习题集
第7章 高级加密标准(AES)
7.1 导言
7.1.1 高级加密标准(AES)简史
7.1.2 标准
7.1.3 轮
7.1.4 数据单位
7.1.5 每一个轮的结构
7.2 转换
7.2.1 代换
7.2.2 置换
7.2.3 混合
7.2.4 密钥加
7.3 密钥扩展
7.3.1 在AES-128中的密钥扩展
7.3.2 AES-192和AES-256中的密钥扩展
7.3.3 密钥扩展分析
7.4 密码
7.4.1 源设计
7.4.2 选择性设计
7.5 示例
7.6 AES的分析
7.6.1 安全性
7.6.2 可执行性
7.6.3 复杂性和费用
7.7 推荐阅读
7.8 关键术语
7.9 概要
7.10 习题集
第8章 应用现代对称密钥密码的加密
8.1 现代分组密码的应用
8.1.1 电子密码本模式
8.1.2 密码分组链接(CBC)模式
8.1.3 密码反馈(CFB)模式
8.1.4 输出反馈(OFB)模式
8.1.5 计数器(CTR)模式
8.2 流密码的应用
8.2.1 RC4
8.2.2 A5/1
8.3 其他问题
8.3.1 密钥管理
8.3.2 密钥生成
8.4 推荐阅读
8.5 关键术语
8.6 概要
8.7 习题集
第Ⅱ部分 非对称密钥加密
第9章 密码数学 第Ⅲ部分:素数及其相关的同余方程
9.1 素数
9.1.1 定义
9.1.2 素数的基数
9.1.3 素性检验
9.1.4 Euler Phi-(欧拉?(n))函数
9.1.5 Fermat(费尔马)小定理
9.1.6 Euler定理
9.1.7 生成素数
9.2 素性测试
9.2.1 确定性算法
9.2.2概率算法
9.2.3 推荐的素性检验
9.3 因数分解
9.3.1 算术基本定理
9.3.2 因数分解方法
9.3.3 Fermat方法 248
9.3.4 Pollard p – 1方法
9.3.5 Pollard rho方法
9.3.6 更有效的方法
9.4 中国剩余定理
9.5 二次同余
9.5.1 二次同余模一个素数
9.5.2 二次同余模一个复合数
9.6 指数与对数
9.6.1 指数
9.6.2 对数
9.7 推荐阅读
9.8 关键术语
9.9 概要
9.10 习题集
第10章 非对称密钥密码学
10.1 导言
10.1.1 密钥
10.1.2 一般概念
10.1.3 双方的需要
10.1.4 单向暗门函数
10.1.5 背包密码系统
10.2 RSA密码系统
10.2.1 简介
10.2.2 过程
10.2.3 一些普通的例子
10.2.4 针对RSA的攻击
10.2.5 建议
10.2.6 最优非对称加密填充(OAEP)
10.2.7 应用
10.3 RABIN密码系统
10.3.1 过程
10.3.2 Rabin系统的安全性
10.4 ELGAMAL密码系统
10.4.1 ElGamal密码系统
10.4.2 过程
10.4.3 证明
10.4.4 分析
10.4.5 ElGamal的安全性
10.4.6 应用
10.5 椭圆曲线密码系统
10.5.1 基于实数的椭圆曲线
10.5.2 基于GF( p)的椭圆曲线
10.5.3 基于GF(2n)的椭圆曲线
10.5.4 模拟ElGamal的椭圆曲线加密系统
10.6 推荐阅读
10.7 关键术语
10.8 概要
10.9 习题集
第Ⅲ部分 完整性、验证和密钥管理
第11章 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验证
11.1 信息完整性
11.1.1 文档与指纹
11.1.2 信息与信息摘要
11.1.3 区别
11.1.4 检验完整性
11.1.5 加密hash函数标准
11.2 随机预言模型
11.2.1 鸽洞原理
11.2.2 生日问题
11.2.3 针对随机预言模型的攻击
11.2.4 针对结构的攻击
11.3 信息验证
11.3.1 修改检测码
11.3.2 信息验证代码(MAC)
11.4 推荐阅读
11.5 关键术语
11.6 概要
11.7 习题集
第12章 加密hash函数
12.1 导言
12.1.1 迭代hash函数
12.1.2 两组压缩函数
12.2 SHA-512
12.2.1 简介
12.2.2 压缩函数
12.2.3 分析
12.3 WHIRLPOOL
12.3.1 Whirlpool密码
12.3.2 小结
12.3.3 分析
12.4 推荐阅读
12.5 关键术语
12.6 概要
12.7 习题集
第13章 数字签名
13.1 对比
13.1.1 包含性
13.1.2 验证方法
13.1.3 关系
13.1.4 二重性
13.2 过程
13.2.1 密钥需求
13.2.2 摘要签名
13.3 服务
13.3.1 信息身份验证
13.3.2 信息完整性
13.3.3 不可否认性
13.3.4 机密性
13.4 针对数字签名的攻击
13.4.1 攻击类型
13.4.2 伪造类型
13.5 数字签名方案
13.5.1 RSA数字签名方案
13.5.2 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
13.5.3 Schnorr数字签名方案
13.5.4 数字签名标准(DSS)
13.5.5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
13.6 变化与应用
13.6.1 变化
13.6.2 应用
13.7 推荐阅读
13.8 关键术语
13.9 概要
13.10 习题集
第14章 实体验证
14.1 导言
14.1.1 数据源验证与实体验证
14.1.2 验证的类型
14.1.3 实体验证和密钥管理
14.2 口令
14.2.1 固定口令
14.2.2 一次性密码
14.3 挑战—应答
14.3.1 对称密钥密码的运用
14.3.2 带密钥hash函数的应用
14.3.3 非对称密钥密码的应用
14.3.4 数字签名的应用
14.4 零知识
14.4.1 Fiat-Shamir协议
14.4.2 Feige-Fiat-Shamir协议
14.4.3 Guillou-Quisquater协议
14.5 生物测试
14.5.1 设备
14.5.2 注册
14.5.3 验证
14.5.4 技术
14.5.5 准确性
14.5.6 应用
14.6 推荐阅读
14.7 关键术语
14.8 概要
14.9 习题集
第15章 密钥管理
15.1 对称密钥分配
15.2 KERBEROS
15.2.1 服务器
15.2.2 操作
15.2.3 不同服务器的运用
15.2.4 Kerberos第五版
15.2.5 领域
15.3 对称密钥协定
15.3.1 Diffie-Hellman密钥协定
15.3.2 站对站密钥协定
15.4 公钥分配
15.4.1 公钥公布
15.4.2 可信中心
15.4.3 可信中心的控制
15.4.4 认证机关
15.4.5 X.509
15.4.6 公钥基础设施(PKI)
15.5 推荐阅读
15.6 关键术语
15.7 概要
15.8 习题集
第Ⅳ部分 网 络 安 全
第16章 应用层的安全性:PGP和S/MIME
16.1 电子邮件
16.1.1 电子邮件的构造
16.1.2 电子邮件的安全性
16.2 PGP
16.2.1 情景
16.2.2 密钥环
16.2.3 PGP证书
16.2.4 密钥撤回
16.2.5 从环中提取消息
16.2.6 PGP包
16.2.7 PGP信息
16.2.8 PGP的应用
16.3 S/MIME
16.3.1 MIME
16.3.2 S/MIME
16.3.3 S/MIME的应用
16.4 推荐阅读
16.5 关键术语
16.6 概要
16.7 习题集
第17章 传输层的安全性:SSL和TLS
17.1 SSL结构
17.1.1 服务
17.1.2 密钥交换算法
17.1.3 加密/解密算法
17.1.4 散列算法
17.1.5 密码套件
17.1.6 压缩算法
17.1.7 加密参数的生成
17.1.8 会话和连接
17.2 4个协议
17.2.1 握手协议
17.2.2 改变密码规格协议
17.2.3 告警协议
17.2.4 记录协议
17.3 SSL信息构成
17.3.1 改变密码规格协议
17.3.2 告警协议
17.3.3 握手协议
17.3.4 应用数据
17.4 传输层安全
17.4.1 版本
17.4.2 密码套件
17.4.3 加密秘密的生成
17.4.4 告警协议
17.4.5 握手协议
17.4.6 记录协议
17.5 推荐阅读
17.6 关键术语
17.7 概要
17.8 习题集
第18章 网络层的安全:IPSec
18.1 两种模式
18.2 两个安全协议
18.2.1 验证文件头(AH)
18.2.2 封装安全载荷(ESP)
18.2.3 IPv4和IPv6
18.2.4 AH和ESP
18.2.5 IPSec提供的服务
18.3 安全关联
18.3.1 安全关联的概念
18.3.2 安全关联数据库(SAD)
18.4 安全策略
18.5 互联网密钥交换(IKE)
18.5.1 改进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
18.5.2 IKE阶段
18.5.3 阶段和模式
18.5.4 阶段Ⅰ:主模式
18.5.5 阶段Ⅰ:野蛮模式
18.5.6 阶段Ⅱ:快速模式
18.5.7 SA算法
18.6 ISAKMP
18.6.1 一般文件头
18.6.2 有效载荷
18.7 推荐阅读
18.8 关键术语
18.9 概要
18.10 习题集
附录A ASCII
附录B 标准与标准化组织
附录C TCP/IP套件
附录D 初等概率
附录E 生日问题
附录F 信息论
附录G 不可约多项式与本原多项式列举
附录H 小于10 000的素数
附录I 整数的素因数
附录J 小于1000素数的一次本原根列表
附录K 随机数生成器
附录L 复杂度
附录M ZIP
附录N DES差分密码分析和DES线性密码分析
附录O 简化DES(S-DES)
附录P 简化AES(S-AES)
附录Q 一些证明
术语表
参考文献
……
-------------------------------------------------
作者: (印)卡哈特着,金名等译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
版次: 1
页数: 427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302193395
包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计算机/网络 >> 信息安全 本书以清晰的脉络、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各种加密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实现技术等内容,包括各种对称密钥算法与AES,非对称密钥算法、数字签名与RSA,数字证书与公钥基础设施,Internet安全协议,用户认证与Kerberos,Java、.NET和操作系统的加密实现,网络安全、防火墙与VPN,并给出了具体的加密与安全的案例实现分析,是—本关于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优秀教材。
本书特点
本书语言表达流畅、简洁,使本书的阅读不再枯燥。
全书多达425幅插图,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理解。
全书提供了丰富的多项选择题、练习题、设计与编程题,有利于加深读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1章计算机攻击与计算机安全
1.1简介
1.2安全需求
1.3安全方法
1.4安全性原则
1.5攻击类型
1.6本章小结
1.7实践练习
第2章加密的概念与技术
2.1简介
2.2明文与密文
2.3替换方法
2.4变换加密技术
2.5加密与解密
2.6对称与非对称密钥加密
2.7夹带加密法
2.8密钥范围与密钥长度
2.9攻击类型
2.10本章小结
2.11实践练习
第3章对称密钥算法与AES
3.1简介
3.2算法类型与模式
3.3对称密钥加密法概述
3.4数据加密标准
……
第4章非对称密钥算法、数字签名与RSA
第5章数字证书与公钥基础设施
第6章Internet安全协议
第7章用户认证与Kerberos
第8章Java、NET和操作系统的加密实现
第9章网络安全、防火墙与VPN
第10章加密与安全案例分析
附录A数学背景知识
附录B数字系统
附录C信息理论
附录D实际工具
附录EWeb资源
附录FASN、BER、DER简介
参考文献
术语表
E. 古典密码和网络安全之间的关系
古典密码技术是传统加密技术之一,是保护网络安全的一种技术。
同时古典密码作为密码学的基础,是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防护性行为。
古典密码包括两个基本操作:代换技术和置换技术。
F. 网络信息安全需要哪些方面知识 知乎
我个人认为,除了计算机专业所学习的基础课程,应该具备或着重了解以下的基础知识:
1、高等数学绝不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东西,线性代数则非常重要,数论发展了几千年由密码学第一次将其变成一门可以实用的学科;
2、离散数学:数理逻辑、近世代数(代数结构、群论这些);
3、掌握各种古典密码算法和现代密码算法,古典密码算法应该有编程实现具有200年以上历史的算法的能力,现代密码算法至少应该能够实现DES;掌握哈希算法的原理和作用;
4、掌握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的模型和代表算法,熟悉两种密码体制,尤其是非对称密码体制的用法,掌握数字签名、加密、密钥分配、身份认证等应用中的模型和原理,Deffie-Hellman密钥交换,以及密码算法在其中的使用,掌握PKI体系;
5、知道网络OSI七层结构和五层结构的区别,掌握各层的主要协议;
6、掌握一些主要协议(如IP、TCP、UDP、ARP等)协议的缺陷,掌握这些协议的安全改进协议或者安全改进方案,掌握SSL握手过程;
7、非常熟练使用C语言;掌握C语言程序和汇编代码的对应关系,知道系统栈和堆的分配,知道变成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至少知道数组溢出并能够自己完成溢出;
8、掌握基本系统安全策略。
以上这些是基础知识中的基础,而且是比较多偏向理论的东西。理论掌握以后还是挺容易用到实践中的。学习这些以后自然会知道应用中该了解些什么。
G. 求写一篇有关密码安全和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的论文
1,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 (20) 2007-5-21 10:28: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7-5-21/71901.html
Internet安全问题,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据有关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爱虫病毒与2002年的Code red蠕虫在若干小时之内传染了几十万台主机,每次造成1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有一份调查报告谈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网站承认,它们中间有90%已经安装了防火墙和入侵监测等安全设备。但最后一年内有88%受到病毒传染,而有关网络的研究表明,Internet具有free scale的性
2,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 (1128) 2006-5-21 11:13: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6-5-21/69759.html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 彭杰� (广东省司法警察学校广州510430)� �� 摘 要 分析了目前网络上的安全问题,说明了有关信息安全技术在保证信息安全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构筑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5层体系结构。� 关键词 网络安全 防火墙 加密 安全体系结
3, 设计电力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83) 2006-5-11 22:02: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6-5-11/69691.html
设计电力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罗 涛 (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成都 610021) 摘 要:通过对安全防护体系、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对电力信息网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形成相应的电力信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安全策略;安全管理 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力信息系统的不断投入,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成本降
4, 一个网络安全的电子商务IC卡系统模型 (378) 2006-4-18 20:29: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6-4-18/69192.html
一个网络安全的电子商务IC卡系统模型杨观懂,陈添丁 (杭州商学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310035)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网络商务的安全交易环境,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智能IC卡为基础,采用密码学原理,以公钥密码系统及私钥密码系统来达成网络交易系统的不可否认性、可鉴别性、完整性、隐密性等安全功能。&nb
5,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网络安全模型的研究 (169) 2006-4-18 20:02: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6-4-18/69134.html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2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网络安全模型的研究李锦伟关键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网络;安全模型;防范体系(以下文章为图片形式,如看不清,可点击右键属性下载放大查阅)
6, 校园网络安全初探 (129) 2006-4-17 9:36: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6-4-17/69016.html
[内容摘要] 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在网络管理的一些经验体会,从密码安全、系统安全、共享目录安全和木马防范方面,对校园网的安全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供大家参考。[关键词] 网络 安全 黑客随"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投入使用,这无疑对加快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资源共享都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但在积极发展办公自动化、实现资源共享的同
7, 浅析网络安全技术(二) (153) 2006-4-16 23:19: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6-4-16/69001.html
摘要:文中论述了防火墙部署原则,并从防火墙部署的位置详细阐述了防火墙的选择标准。并就信息交换加密技术的分类及RSA算法作以分析,针对PKI技术这一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论述了其安全体系的构成。 关键词:网络安全 防火墙 PKI技术 1.概述 网络防火墙技术的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技术,就其产品的主流趋势而言,大多数代理服务器(也称应用网关)也集成了包滤
8, 浅析网络安全技术(一) (184) 2006-4-16 23:18: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6-4-16/69000.html
摘要:文中就信息网络安全内涵发生的根本变化,阐述我国发展民族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论述了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技术特征。 关键词:网络安全 防火墙 技术特征 1.概述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
9, 网络安全立法滞后与前瞻——从“吕科”事件谈起 (9) 2005-3-6 22:54: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5-3-6/46705.html
沈木珠 人称巴蜀“网络天才”的吕科,因在河南北网信息工程公司AWE网络程序中安置逻辑炸弹及擅自取走原程序代码,而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被羁押46天后释放。这是因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二百七十六条规定及我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均不能适用吕科的这一特定行为,即按现行法律,吕科所为并不构成刑事犯罪;按现行法规,吕科的“破坏”也未达到受惩处的后果。其安置逻辑炸弹虽可导致北
10, 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保障 (16) 2005-10-31 23:01:00
http://www.5jx.com.cn/content/2005-10-31/19240.html
法律是信息网络安全的制度保障。离开了法律这一强制性规范体系,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和营理人员的行为,都失去了约束。即使有再完善的技术和管理的手段,都是不可靠的。同样没有安全缺陷的网络系统。即使相当完善的安全机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非法攻击和网络犯罪行为。信息网络安全法律。告诉人们哪些网络行为不可为,如果实施了违法行为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承担刑事责任。一方面。它是一
http://5jx.com.cn/,这个网站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论文,你可以综合一下的。
H. 密码学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密码学是实现信息安全的数学理论,属于最底层的东西。主要研究安全算法。
I. 为什么说密码和安全协议是网络安全的核心
密码一般由用户保管,密码是保护用户加密数据的核心,起到钥匙的作用,现实生活中钥匙也分安全等级。密码的加密方法和复杂度就相当于现实中对密码的分级。
安全协议是以密码学为基础的消息交换协议,其目的是在网络环境中提供各种安全服务。密码学是网络安全的基础,但网络安全不能单纯依靠安全的密码算法。安全协议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安全协议进行实体之间的认证、在实体之间安全地分配密钥或其它各种秘密、确认发送和接收的消息的非否认性等。要是协议都不安全通过这个协议传输的数据或消息就没有安全性可言,密码或用户重要数据被截获或者传输假消息套取密码就会成为轻而易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