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怎样注意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做到的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道德方面:
不浏览色情等不良网站
文明上网,不利用网络谩骂他人
不利于网络偷窥他人信息或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安全方面:
对于未知链接慎重点击
离开时随手关闭电脑
安装安全软件,进行Wi-Fi环境等安全扫描,降低安全威胁。
慎重使用公共WIFI,特别是不需要密码的要谨慎防范
及时更新电脑系统及防护软件
对于关键信息做好备份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② 学生网络安全注意事项
一、在校学生上网现象严重及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 :
1、众多内容混杂的风站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
多数网络游戏都是以扮演角色互相砍杀为主,充斥着暴力、欺诈、色情等内容,让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如同吸上了“电子海洛因”,通宵达旦,夜不归宿,不仅荒废了学业,损害了健康,而且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对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2、缺乏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的矛盾难以解决,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较少,而青少年宫、文化宫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业余时间空虚无聊,流入网吧,受到毒害。
3、青少年心智的不健全易受到网络的冲击。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涉世不深,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容易在理想、信念上产生动摇,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过份追求物质享受、容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等感官刺激,只图一时满足,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二.中学生上网安全守则:
1、虽然网络扩大了中学生的交际面,使用方便,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天南海北的网友,但中学生网友要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
2、不要在你不信任的网站上留下任何你的真实信息,或者把这些信息透露给网友.这里的真实信息指的是姓名、年龄、特别是住址以及就读学校地址、班级。
3、正如有人利用电子邮件传播不良信息一样,同样会有少数人利用聊天工具以及网站上的BBS散播一些无聊的、有害的公众信息以达到其个人非法目的。中学生网友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4、网络里也会有极少数有不良意识的网友或违法分子,中学生网友应谨慎防范。网友在填写个人资料时,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未满18岁的青少年上网,监护人要多加关心、指导和监督。
5、中学生网友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为不法分子所乘,危及自身安全。
6、使用手机时,不要随便打开未知的网址链接,不要轻信中奖信息,不要随便下载安全性未知的文件。
7、不要因好奇随便打开一些别人传播的图片、新闻等,因为你的好奇,你打开的可能是一个病毒文件。
③ 学生如何防范网络安全
(一)沉迷网络有哪些危害?
1、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2、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
4、引发学生误入犯罪歧途。
净网2018 青少年上网安全9个注意事项
网警提示:青少年日常上网应注意以下9点:
1、平时应该在家长的指导和监督下上网。
2、合理控制上网时间,适度有节制的上网娱乐,避免沉迷于网络。
3、要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区别,不要模仿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不良活动。网络是虚拟的,随意模仿虚拟世界里的暴力、凶杀、恐怖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4、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上网,特别是黑网吧。有些正规网吧设置了专门给未成年人上网的绿色专区,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上网。但未成年人切记不得进入黑网吧上网。黑网吧大多环境恶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5、要注意保护隐私。不在交谈或个人资料中轻易泄露真实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任何能够识别身份的信息;对包含上述资料的个人网站(如微博、QQ)应设置访问密码。不随意在不知底细的网站注册会员或向其提供个人资料。
6、应避免与陌生网友会面或参与网友联谊活动。如果确定需要会面,应由成年人陪伴,选择白天在公开场合会面,以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危机自身安全。
7、尽量访问正规的大型网站。不访问包含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网站。对于网站意外弹出的下载文件或安装插件等请求应拒绝或询问专业人士。不轻信网站中发布的诸如“幸运中奖”等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汇款。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在确认来源可靠前,不要打开附件或内容中的网站地址。
8、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事先对商品信息或交易情况进行核实,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
9、警惕校园网络贷款的陷阱。发生在高校的网络贷款多与中小学时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有关。
④ 中小学生要怎样增强个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所有可执行文件。针对日益增多的网络犯罪,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增强个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1.学习、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防范知识,增强网络安全防患意识。
2.个人电脑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升级。
3.使用他人的文件要先杀毒,不要与人共享文件夹,这是很危险的传播途径。
4.经常检查系统安全漏洞,及时给漏洞打上补丁。只从原厂官方网站上下载公布的补丁程序,切忌从其他来源下载补丁程序。
5.不打开不明电子邮件;不登录淫秽、色情网站,不登录可疑网站,不要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
6.聊天信息中的链接,要先向好友确认,以防感染病毒。
7.网上下载的文件经过杀毒扫描后再打开;双击附件前,用防毒软件扫描。
8.将重要的文件和资料集中起来,伪装后加密保存。
9.计算机操作过程中以及上网过程中产生的历史记录。Cookies等要及时清理。
10.网上个人密码的设置不要太过简单,并且要经常更换。
11.不要随便在网上下载免费软件,可能会带有病毒或木马程序,如要下载尽量到官方网站下载;支持正版音乐,不随便下载MP3。
12.摄像头不用时最好断开与计算机的连接,计算机关掉后要断掉电源,以防被黑客或非法安装的自动程序打开。
13.发现有“黑客”入侵或被远程控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14.尽量避免使用“点对点”交换文件,这已成为病毒的目标,传播
速度更加迅速。
15.常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上网时,要保证所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有升级过的杀毒及防火墙系统,并且经过检查确认计算机内不存在木马病毒,系统也不存在任何安全漏洞。要保管好个人的重要信息,可以加密的尽量加密后保存,有些资料最好不要直接保存在电脑里,可保存在专用的优盘或移动硬盘上。
⑤ 如何才能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呢
1、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体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基本保障,严格管理暴力、色情、反动、非科学的信息网上传播,依法治理网络,净化网络环境。
2、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免疫力,规范网络行为。
3、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让青少年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网络的虚拟世界走出来,到外面寻找精彩。
4、树立中学生正确的网络观是网络素质教育的基础互联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说,中学生会利用互联网来学习知识,搜集资料,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使中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优点和弊端,使他们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网络,让他们知道在互联网这个世界里有善恶美丑,在他们认为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法律和道德是无处不在的。
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中你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资讯,其中有好有坏。因此,要使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要培养他们的自控和自律能力,并且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是让我们利用的,而不是被它所奴役。而且,在进行教育学习中,还要使中学生在互联网中进行思考,培养其正确健康的三观。
⑥ 大学生如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对策
网络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他们了解世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媒介。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一)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重要渠道
教师应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状况,结合教学内容,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患于未然。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恰当的章节教育引导学生从世界观的角度认识网络。例如:结合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论让学生自己讨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比较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及实质,讨论网络世界的本质与人们行为伦理规范的联系。举例让学生感受网络诈骗的危害。
依据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理论,说明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
⑦ 学生不幸中招网络安全问题应该怎么做
摘要 首先你就是把个人的密码更改,因为你现在已经遇到了网络安全的问题,也就是被对方盗取了银行账号或者是个人信息。
⑧ 儿童网络安全困难重重,如何建设儿童网络安全
儿童网络安全困难重重,如何建设儿童网络安全?孩子上网安全是个社会性问题,需要社会通盘解决。其实,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孩子来说,要避免他们上网是不可能的。只有合理引导和规避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才是帮助他们的最好出路。首先,在源头上控制,将这些不良信息直接从源头上解决。其次,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上网,不能就扔给孩子一个手机,我们应该多陪孩子上网。培训孩子上网的时间管理和安全管理。再次,学校和社会也要参与,保障好孩子上网的绿色通道,监管好网络环境,并做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孩子上网的一方净土。
⑨ 如何让中学生注重网络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未成年,社会经验为零,容易上当受骗。网络中欺诈行为很普遍,专门欺骗未成年人,因此,作为中学生要听父母老师的话,不要迷恋网络,设计钱财的链接不要点击,以免上当。赌博网站不要进入,黄色网站不要点击。要好好学习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⑩ 如何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
一、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与培养。
1、知识的培养。
在每个年级高中之一,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执行“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在信息技术课程,以便学生能建立信息安全的意义,了解病毒预防的基本方法和信息保护。
同时认识到计算机犯罪的危害,逐步养成安全从事信息活动的习惯。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应该了解网络使用规范和相关伦理的基本内涵。
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在网络通信中建立安全意识。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了解信息技术给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因素,养成使用信息技术的健康习惯。
2、把你所学到的应用到实践中去。
结合教材,开展全年级“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辩论”综合活动。通过参加这样的辩论赛,要求学生自觉拓展信息技术和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活动能力。
做一个好学生“网络社会”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些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并掌握知识网络道德,掌握一些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
国内外,同时让学生了解负面因素存在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在网络交往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好学生“网络社会”。
3、案例研究,使用事实。
通过周围的实际案例,了解情况,了解搬家的原因。让学生知道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在过渡时期,缺乏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影响,是通过网络的各种不良诱惑,容易导致一些悲剧,同时造成人格扭曲,甚至在犯罪的道路上。
二、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的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学校必须组织信息教育研究机构力量,开设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专栏,案例研究的网络安全,学校从技术普及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在网络上,保持良好的网络“双刃剑”。
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有力手段。
在我们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网络是网络质量的基础教育,和他们的网络,以保护自己免受,中学生要做“淤泥而不染”,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天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谁靠近墨水可能不黑”。
(10)学生怎么做到网络安全扩展阅读:
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的方法:
1、加强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相关部门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的特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应急体系,为破解网络安全难题提供法律方面的依据。
2、网络安全架构的建设刻不容缓。
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架构,不仅要从技术方面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监管,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预防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3、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现实生活中,很多网络完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自身安全意识过低,使得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此,广大网民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丰富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掉入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置的网络“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