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经网络输出神经元个数怎么确定
如果是RBF神经网络,那么只有3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确定神经元个数的方法有K-means,ROLS等算法。现在还没有什么成熟的定理能确定各层神经元的神经元个数和含有几层网络,大多数还是靠经验,不过3层网络可以逼近任意一个非线性网络,神经元个数越多逼近的效果越好。
神经网络可以指向两种,一个是生物神经网络,一个是人工神经网络。
生物神经网络:一般指生物的大脑神经元,细胞,触点等组成的网络,用于产生生物的意识,帮助生物进行思考和行动。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简写为ANNs)也简称为神经网络(NNs)或称作连接模型(Connection Model),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2. 神经元个数的判断
看胞体数目,也就是图中圆圈的数目,每个神经元可能有2个或多个突起,数目不定,但是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胞体.
3. 神经网络参数如何确定
神经网络各个网络参数设定原则:
①、网络节点 网络输入层神经元节点数就是系统的特征因子(自变量)个数,输出层神经元节点数就是系统目标个数。隐层节点选按经验选取,一般设为输入层节点数的75%。如果输入层有7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那么隐含层可暂设为5个节点,即构成一个7-5-1 BP神经网络模型。在系统训练时,实际还要对不同的隐层节点数4、5、6个分别进行比较,最后确定出最合理的网络结构。
②、初始权值的确定 初始权值是不应完全相等的一组值。已经证明,即便确定 存在一组互不相等的使系统误差更小的权值,如果所设Wji的的初始值彼此相等,它们将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相等。故而,在程序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随机发生器程序,产生一组一0.5~+0.5的随机数,作为网络的初始权值。
③、最小训练速率 在经典的BP算法中,训练速率是由经验确定,训练速率越大,权重变化越大,收敛越快;但训练速率过大,会引起系统的振荡,因此,训练速率在不导致振荡前提下,越大越好。因此,在DPS中,训练速率会自动调整,并尽可能取大一些的值,但用户可规定一个最小训练速率。该值一般取0.9。
④、动态参数 动态系数的选择也是经验性的,一般取0.6 ~0.8。
⑤、允许误差 一般取0.001~0.00001,当2次迭代结果的误差小于该值时,系统结束迭代计算,给出结果。
⑥、迭代次数 一般取1000次。由于神经网络计算并不能保证在各种参数配置下迭代结果收敛,当迭代结果不收敛时,允许最大的迭代次数。
⑦、Sigmoid参数 该参数调整神经元激励函数形式,一般取0.9~1.0之间。
⑧、数据转换。在DPS系统中,允许对输入层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转换,提供转换的方法有取对数、平方根转换和数据标准化转换。
(3)如何确定神经网络中神经元个数扩展阅读:
神经网络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反映了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的特点。主要的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原型
从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脑科学、病理学等方面研究神经细胞、神经网络、神经系统的生物原型结构及其功能机理。
2.建立模型
根据生物原型的研究,建立神经元、神经网络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概念模型、知识模型、物理化学模型、数学模型等。
3.算法
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作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计算机模拟或准备制作硬件,包括网络学习算法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也称为技术模型研究。
神经网络用到的算法就是向量乘法,并且广泛采用符号函数及其各种逼近。并行、容错、可以硬件实现以及自我学习特性,是神经网络的几个基本优点,也是神经网络计算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所在。
4. 请问图中有几个神经元应该如何判断
判断突触个数:
一个“人”+“〇”就是一个突触。
判断神经元个数:
一个突触对应着两个神经元。
那么,可以看出图中有2个突触,4个神经元。
5. som神经网络中竞争层神经元数目怎么确定
输出层神经元数量设定和训练集样本的类别数相关,但是实际中我们往往不能清除地知道有多少类。如果神经元节点数少于类别数,则不足以区分全部模式,训练的结果势必将相近的模式类合并为一类;相反,如果神经元节点数多于类别数,则有可能分的过细,或者是出现“死节点”,即在训练过程中,某个节点从未获胜过且远离其他获胜节点,因此它们的权值从未得到过更新。
不过一般来说,如果对类别数没有确定知识,宁可先设定较多的节点数,以便较好的映射样本的拓扑结构,如果分类过细再酌情减少输出节点。“死节点”问题一般可通过重新初始化权值得到解决。
6. BP神经网络中隐含层的神经元数怎么确定
经验公式未必能达到理想效果,这个真的需要一个个尝试。可以先按楼上说的设定,然后再根据结果的误差以及收敛速度来一个个调整。
7. 请问如何确定神经网络控制中网络层数和每层神经元个数
你使用的什么神经网络?如果是RBF神经网络,那么只有3层,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确定神经元个数的方法有K-means,ROLS等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