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与学校总体安全工作相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青少年
上网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文明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文明的环境,特制定以下网络安全制度。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六、
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⑵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网络保护中有什么亮点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亮点?将如何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来看以下梳理。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来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较高的。”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说,对于有过这些犯罪记录的人员,应限制他们从事相关职业。
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⑶ 小学生追星被骗近万元,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该如何保证呢
小学生网络追星被骗数万元,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来进行维护,现在网络安全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我们国家这两年也是在网络安全这一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善,虽然已经有了很大部分的成就,但是目前做的还不够完善,在一定方面还是有着部分缺陷,这也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悲剧,未成年人在追星的过程当中被骗了数万元,如果我们在未来不能有新的突破,这样的现象还会频繁发生。以下是我个人认为我们在网络安全方面应该做的具体措施。
首先我们要对网络平台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现在有很多平台关于自己的明文规定有着很大的缺陷,这也是我们能够发现的。就如最近所爆红的一个因为网络短视频侵权的行为,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以后大家在上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守网络规范行为的明文规定,同时网络平台也要加大对明文规定的修改以及在网络生活当中对大家行为的一个监测。只有从多方面的角度来限制每一个上网人士的各种行为,才能够保证大家在运行网络的过程当中没有完全隐患,从而保证的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相信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到完美的话,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杜绝未成年人网络被骗。
⑷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备受关注!短视频时代如何加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备受关注!短视频时代之下应该如何加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呢?现在我们的时代其实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其实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获取我们的信息。
我们使用视频软件需要登录信息、我们网购需要登录信息、我们在线上进行交友也需要信息。所以说保护好个人信息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的未成年人其实很小就能够使用电子产品,能够使用网络平台了,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网络确实是能够让我们的未成年人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会暴露一些问题。
⑸ 未成年为什么增加网络保护
法律分析: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孩子们在尽情遨游互联网海洋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网络色情等问题频发,让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六十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⑹ 请你简要评析学校社会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必要性
摘要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高度重视,针对网络时代加强互联网和虚拟社会的监管和治理,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法规。
⑺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
法律分析:中央网信办“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行动聚焦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突出问题,提出了禁止和规范要求。如舆论和公众都非常关注的网络直播、短视频涉未成年人问题,整治办法就明确要求,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而针对近年来网络出现的色情、暴力、拜金、炫富等方面的行为,整治办法同样提出了一系列禁止、限制、防止以及清理要求,避免这些不健康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对会给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儿童不良动漫动画作品问题、论坛社区、群圈等环节存在危害因素问题、网络“饭圈”乱象问题、少数平台的软色情表情包问题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⑻ 通过开设加强儿童网络安全意识的课堂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保护意识修改病句
未成年人和儿童是包含关系,所以句子前面的儿童针对人群范围比未成年人窄,应将前面儿童修改为未成年人,通过开设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的课堂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