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推动网络强国战略在阜阳分公司落地实施
建立保障措施。
建立相关的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扶持,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落实基站环境影响评价。
为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工信部在2019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上明确要求今年加快商用部署。
⑵ 怎样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从工信部等权威部门获悉,2018年我国将正式启动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围绕城市和农村宽带提速、5G网络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部署等领域,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相关计划,业内预计,未来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不但能推动相关产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还能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硬件”基础。
根据工信部等部委的工作计划,为确保网络强国目标顺利实现,网络强国建设三年行动将进一步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包括,加快百兆宽带普及,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实现高速光纤宽带网络城乡全面覆盖、4G网络覆盖和速率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13万个行政村光纤宽带建设和升级改造,提前实现“十三五”有关任务目标;完善国际通信网络出入口布局,完成互联网网间带宽扩容1500G;推进5G研发应用、产业链成熟和安全配套保障,补齐5G芯片、完成第三阶段测试,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并推动5G网络商用部署;实施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促进IPv6产业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对网络强国建设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网络强国,抢抓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促进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已在多个场合强调了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也多次表示,网络强国战略对振兴实体经济意义重大,同时还是确保“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网络强国将成为工信部今后一阶段工作的一大主线,工信部未来将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推进网络设施建设、5G研发、工业互联网创新等相关领域的重点任务和项目。
对于网络强国战略,特别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各界已形成共识,认为这将是奠定我国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网络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像公路、铁路、电力系统一样,能够确保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硬件”,不但相关的互联网上下游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还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奠定物质基础。
⑶ 加强大数据开发与保护 网络强国战略
加强大数据开发与保护 网络强国战略
怎样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怎样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怎样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些战略问题,同时写进了《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打造网络强国
另一方面,在企业互联网化的发展方面,大数据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影响。
近日,中央网信办密集召开座谈会,大数据也成为与会企业代表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围绕大数据的发展及配套建设,阿里巴巴、京东、滴滴等企业高管纷纷建言献策。
大数据就是生命线
阿里巴巴经历了16年的发展,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今年10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年报,其中特别提出三个重点方向,全球化、农村经济和大数据、云计算,这三大领域将作为阿里未来十年的发展的大方向。“要不惜一切来投入,来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让数据和计算的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石东伟表示,过去16年阿里一直在营造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包括了互联网金融、智能物流和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一套技术。“电子商务应该说只是阿里整体战略的第一步,只有依靠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也才能真正帮助中国和全球的中小企业,真正实现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石东伟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奇迹一定在于生产力的释放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给内需激发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以双11为例,7年前这仅是淘宝自己的促销日子,如今成为全社会购物节,更得到全球关注。“今年买家和卖家来自于200多个国家,还有100多个国家的生鲜协会签了约。”石东伟透露。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双11,每秒最高有达到10亿、10多万笔订单要处理,1秒钟之内如何解决;物流业要在1天以内,要承受相当于平时1个月的压力;另外还有200多家银行和蚂蚁金服、支付宝系统的匹配,要承担相当于VISA和Mastercard这两家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公司,在全球一天内的交易笔数的总和。“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阿里的技术支撑,就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石东伟说。
经过16年的运营,阿里巴巴平台沉淀了大量的商业数据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未来将对我国制造业、分销业、外贸、物流、金融、服务业等等产业,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大数据与这些行业的结合,可以实现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互联网生态化企业产生的大数据,不仅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和竞争力。未来大数据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所以才讲,数据就像生命线一样。”石东伟表示。
作为互联网最重大的技术革命——云计算、大数据将是未来20年乃至更长时间段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和核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当前正处于如此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需要发展自主的云计算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
制造业物联网大数据的价值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贺东东在座谈会上介绍,三一从2008年开始做物联网的实践,有20万台设备是联网的,并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个数据在研发指导、客户信用管理、提升服务、故障诊断等领域起了很大作用,这是我们在国内能替代进口并在全球市场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贺东东认为,基于物联网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形势,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变得非常迫切。
首先,建立统一的物资间通信标准非常必要。“物联网有一个特点,所有这些机器、设备、机床的通信标准不一致,导致联网很困难。不同于消费电子品,比如所有PC机可以统一联网,所有手机终端可以有一个通信标准。车间的数控设备,德国的、日本的、中国的通信标准都是不一致的,不同厂家生产的通信标准也是不同的。如果要真正做到物联网,在车间层面把所有数据采集起来去自动化管理,就需要一个国家的强制标准,所有的制造企业的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
其次,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需要加快。
“比如,三一大概有20万台设备,平均在线70%左右,剩下的30%都要到农村去施工了,连不上网或通信不了,或连上了数据传不上来。”贺东东认为,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是非常必要的,网络覆盖确实要进一步加强,而在资费方面,物联网需要随时联网、随时通讯,这个费用对企业来讲负担非常大。
金融体制还需要改善,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解决融资难题。
贺东东认为,未来的中国需要从数字化方面争夺四维空间,国家需要在配套方面全面投入支持。
企业数据既要开发也要保护
用友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建议,从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创新的角度,尽快制定企业数据的安全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法规政策,来促进企业数据的开发利用。
比如,用友服务于企业,在互联网化的阶段,更多的是通过云来服务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数据,而且都是企业很敏感的经营数据,如财务、库存、销售等。现在就有近200万企业的数据在用友的云上,未来还有更多。“这些数据怎么利用开发,遇到了很多障碍,比如法律障碍。这些数据所有权是企业的,即使脱敏以后,如何加以开发利用。比如我们现在做征信,做一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其次,基于企业互联网化的发展,应加快推进电子发票。电子发票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征税的角度,它的影响、覆盖面远远大于电子商务。“所积累的电子发票流转的数据价值极高,包括企业征信、统计管理,还有基于数据可以开发大量的数据增值服务,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国家大力推行营改增后,就有可能实现全国发票统一,在这个基础上去推广电子发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加强大数据开发与保护 网络强国战略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⑷ 网络强国之路,怎么走
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要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行业、企业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承担主体防护责任,主管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
⑸ 如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首先,要探索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域内新的表达形式与作用方式。在国际网络社会中,谁拥有更高程度的网络认同,谁拥有更强有力的网络文明程度,谁就拥有更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也就能更有利地支撑现实社会的国际影响力。这就要求在网络空间域建设高度发达的网络文明,既包括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开展经济、社会、政治建设,也包括繁荣网络文化,通过高度繁荣的网络文明,形成天下仰之、天下慕之的网络认同态势。
其次,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协同,重新思考政府在人类治理中的作用,构建新形态的人类社会治理结构。在人类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大时代面前,全球各国政府应该共同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型,积极探索建立现实世界与网络社会共同协作、相互分工的治理形态。
最后,加强网络安全,确保网络社会切实服务于公共利益、人民利益。网络不是天然的自净场,任何新的社会结构与形态出现,总是伴随着善与恶的交织,在巨大机遇面前,也蕴含着巨大风险。因此,面对新的网络空间域,政府在鼓励网络创新的同时,要确保网络空间的基本秩序与安全,避免新的社会空间对社会、公民乃至国家本身的伤害。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围绕网络安全的立法,通过立法规范网络行为,特别是要加强对于巨型网络公司(特别是跨国网络公司)的安全审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切实保障网络社会的发展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和人民利益。
⑹ 为何要建设打造网络强国
日前中国领导人表示,未来必须高扬建设网络强国的思想旗帜来进行网络强国建设,这是一次抓住历史性机遇的历史性会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是契机,抓不住就是危机,未来必须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明确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明确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建设网络强国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央广网
⑺ 建设网络强国,我国有哪些优势与不足该如何发力
12013年,我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3755亿元,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分别达到1.9和8.1亿户,同时3G网络已经覆盖到全国所有乡镇,3G用户总规模突破4亿户,渗透率达到32.7%。巨大的市场优势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但建设网络强国需要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网络安全,距离国际先进水平来说我们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互联网技术还需要不断跟踪、追赶、超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坚持“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确保安全”的基本方针,提出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⑻ 如何发展网信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锐意创新、多措并举,开创了互联网发展、治理新局面,百姓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获得感,网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将我国网络安全各项工作带入法治化轨道;《“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台,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印发,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净网”“剑网”“护苗”等系列治理行动,让网络空间更加“天朗气清”……
依法治理,依规治理,依标治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方参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期待网络更加文明
⑼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吗
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正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思路和路径。
还如,针对互联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强调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从产业体系、技术研发、制度环境、基础研究等多个角度入手实现技术突破。正是在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指引下,网信领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