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特工真实经历

网络安全特工真实经历

发布时间:2022-07-06 10:32:47

‘壹’ 轰动的网络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贰’ 他13岁是中国最小“黑客天才”,因不想写作业黑掉学校网站,后来怎样

大家平时应该都喜欢看一些美国的大片,特别是一些特工,汤姆哥的碟中谍系列一直都是很多人喜欢的,而且几乎每一个特工的背后都有一个计算机技术高超的黑客在支持着他们,毕竟很多地方不是说进就进的,这些黑客也就是大家说的程序员,不过普通的程序员达不到这个高度而已,因此黑客是一个非常神秘而且厉害的角色,之前国内就有一个小黑客,为了不写作业,直接黑掉了学校的网站。

13岁的成为了360公司年龄最小的漏洞报告者,被大家称为年龄最小的“黑客”,后来还参加过许多大大小小的互联网比赛,名次还都不错,而且他还说自己比较喜欢听别人叫自己“白帽子”,这样比较有正义感,黑客听起来好像比较负面,不得不说,除了技术之外,他的思想也是非常正确的,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叁’ 当年向全球公布出“棱镜计划”的美国特工,逃亡到俄罗斯7年,结果他怎样

还记得当年那个骇人听闻的“棱镜计划”吗?据说,美国政府在监控这个世界人们的一举一动,从个人信息到企业机密,从你的聊天记录到银行账户,都有可能早已被美国国安局窥视得一清二楚呢,真是令人细思极恐啊。时隔多年,当年爆出这个惊天大秘密的特工斯诺登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在当时他的处境可真是令人担忧啊,那他如今生活得如何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斯诺登曾经向20多个国家申请政治避难,然而大部分国家都为了不得罪美国而拒绝了斯诺登的申请。斯诺登的逃难历程实在是曲折。最终,俄罗斯顶着风险接收了斯诺登。俄罗斯认为此时的斯诺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时刻提醒着人们的网络安全问题。斯诺登也终于有了可以安定下来的去处。转眼间,“棱镜门”事件已过去了7年,斯诺登已经在俄罗斯组建了家庭,对方是一个俄罗斯女间谍,可见斯诺登如今的生活也是很幸福的呢。美国那段往事早已成为过眼云烟。

‘肆’ 当年那个叛变的美国特工,逃亡到俄罗斯爆料出美国秘密,结果他怎样了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网络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机替代了大哥大,从2G到4G如今到现在的5G基站开始铺设,网络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埋下了隐患,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对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是一个虚幻的一个空间,而是承载着越来越多人的信息和很多人的喜怒哀乐,是很多人记录生活享受生活的载体,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着血肉的真实世界,为此维护网络秩序成为了现在国家政府积极完成努力推进的工作之一。我们今天讲到的故事就是当年引起窃听风云“棱镜门”的斯诺登,背叛美国政府,逃亡到俄罗斯爆料秘密,如今他过得怎么样了呢?

在斯诺登告密之后,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产生了极大地怀疑,传说美国监听全球的信息,每个人的信息都存在危险的漏洞,同时苹果、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这些都为美国监听信息服务,可以说一时间很多人都开始抵制这项活动。而逃亡到俄罗斯的斯诺登如今怎么样了呢?如今斯诺登依旧在俄罗斯的庇护之下可以说是暂时躲避了美国对其的追责。诺登很显然一辈子没有打算再回美国了,他还在俄罗斯娶了自己的小娇妻,生活的十分的幸福。 斯诺登对美国政府来说可能是极大地罪人,但是对于被监视的人们来说又可以算作是恩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伍’ 世界第一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怎么出名的

在全球的黑客名单中,凯文·米特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 坞甚至把他搬上了银幕。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 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美国联邦调查局 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米特尼克是真正的 少年黑客第一户。 凯文·米特尼克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只有3岁的时候 ,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 离异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 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经验,但这丝毫 没有妨碍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米特尼克就显示了 他在日后成为美国头号电脑杀手应具备的天赋。 米特尼克小时候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游 戏,根据很多专家的尝试,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仑杀出重围到达目的 地——巴黎。令人吃惊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带领拿破仑冲出了包围圈 。两天以后,米特尼克只花83步就让拿破仑逃过了滑铁卢的灭顶之灾。 而一周后,米特尼克就达到了与专家一致的水平——78步。随后,米特 尼克便将“拿破仑”扔进了储物箱里,并淡淡地对母亲说:“已经不能 再快了。”当时米特尼克年仅4岁。 20世纪70年代,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 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他第一次领略到了 跨越空间的乐趣。电脑语言‘0,1”所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 方式天生合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员为 之倾倒。在网络空间,米特尼克暂时摆脱了他所厌恶的现实生活,发泄 着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一些社区电脑网络。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 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连。当然 ,这些“电脑领地”之门常常都有密码封锁。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 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他通过打工赚了一笔钱后,就买了一 台性能不错的电脑。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 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年仅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 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 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 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1983年,好莱坞曾以此为蓝本,拍摄 了电影《战争游戏》,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电影中一个少年黑客 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 默。事后,美国着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 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勒,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 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 他又破译了美国着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 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 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 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道歉。公司一开始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经反复检 测,发现电脑软硬件均完好无损,才意识到是有人破译了密码,故意捣 乱。当时他们唯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码,可这在米特尼克面前实在是雕虫 小技。 幸好,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联 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在 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

他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 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认真真地查阅 “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他 嘲笑这些特工人员漫无边际地搜索,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 工的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十足的罪犯。 凭借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 捕获了。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 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许多善良的、并不了解真相的人们纷纷要 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也许是由于网络犯罪还很新鲜,法律上鲜有先例 ,法院顺从了“民意”,仅仅将米特尼克关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于 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

‘陆’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网络现在的问题很多是出现在内网内网安全里面,所以建议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网络解方案,以保证在以后的网络管理上更加轻松。

‘柒’ 试以一个亲身经历为例,进行网络安全事件分析,分析安全事件发生的过程

可能原因:
1.号被盗了,被盗的原因有可能是密码太简单或者有迹可循,遭到攻击者暴力破解成功,之后登录游戏盗取装备,还可能是游戏运营商服务器遭到黑客入侵,数据库被脱下,恶意者利用泄露的密码登录进行装备盗取,还可能是自己电脑被中木马或病毒,又或是在充值时误入了钓鱼网站,密码遭到泄露,之后装备被盗取。
2.自己在公共场合比如网吧,在帐号登录状态下离开了电脑,导致恶意者利用时间间隙盗取装备
3.身边的人恶意所为

‘捌’ 讲我身边的网络安全故事700字作文

一天,枫正在打电脑。忽然弹出了一个窗口:你最恨的人是谁?请写上他(她)的名字吧,他(她)将在7天之内死去......
枫觉得很有趣,便写上曾经打他的小报告的同学:肯。写好了之后,点了“确定”,这时,音箱里传来了一阵可怕的笑声:填写成功!肯将在7天内死去,哈哈哈哈哈......
第二天,枫去学校,肯没死。第三天,肯也没死。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枫生病了,没上学。可是,在第七天,他上学的时候突然发现:肯没来上学!!!
接连几天去了,肯还是没来,枫开始觉得后怕起来。他的心中总有一些疑虑:肯会不会找他来报仇呢?肯到底去了那里呢?
一天,他在听歌的时候,关了显示屏,突然听见一个人在尖叫,“啊!”的一声,枫被吓了一跳。他怀疑肯死后找上门来了。接连几天,他总感觉有人在他耳边说:“救救我,救救我!”
枫感到不妙,便打开电脑,重新上了那个网站,但那个网站已经不会在弹出窗口来了。
枫已经1个月没看到肯了,他深深相信肯死了。他为肯的死感到自卑。
这天晚上,夜静得可怕。枫在半夜突然醒过来。他看见了一个白衣鬼漂浮在床头上,飘啊,飘啊......
枫感到无法再生活下去了,已经没有活的希望了。肯要找他复仇了!
于是,他自尽了。
其实,是这么一回事:那个窗口只不过是闹者玩的,肯其实是出国留学了,因为他爸爸妈妈在国外。第六天的时候,老师把肯要出国的消息讲给同学听,刚好枫生病没来。“啊!”的一声其实是卡巴斯基的中毒声,恰好是他那天才装的,枫原来总是用瑞星。白衣鬼其实是床头上的白衣服。
唉,一个生命就这样活生生的逝去了。真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啊!!!

‘玖’ 关于网络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网虫”钱某终于见到了网上聊天认识的女网友“仇某”。然而,两人散步至一处花店附近时,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无准备的钱某不仅遭到一阵殴打,身上仅有的1部手机和300元人民币也被抢走。

3天以后,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称“仇某”的女网友。原来,两人在网上搭识以后,钱某经常出言不逊,裘某萌发报复念头,找到以前的男友抢劫钱某财物。

2、低价陷阱

2018年1月,徐某无意中进入一个买卖二手车的网址,发现其中一辆本田CRV车只要13000元。徐某心动不已,随即联系网站客服,按照对方要求填写信息并通过网银转账500元订金。2天后,对方告知押车员已将车子运送至天台县,要求徐某支付余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后兴冲冲等着去提车,结果对方又找各种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骗了。

3、“支付宝”发邮件称需升级

小美在淘宝开了一家汽车用品店。一个“买家”来店里拍了一套汽车坐垫后发了一张截图,显示“本次支付失败”,并提示“由于卖家账号异常,已发邮件给卖家”。小美打开邮箱,果然有一封主题为“来自支付宝的安全提醒”的未读邮件。

小美没有多想就点击邮件里的链接,按提示一步步进行了“升级”,期间几次输入支付宝账号和密码。隔天,小美发现账户里的8000多元余额被人以支付红包的形式盗空。



4、代“刷信誉”先交“服务费”

阿珍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卖袜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网上看到可以帮忙“刷信誉”的广告,便心动了。加QQ后,对方要求先付钱才能帮其代刷,阿珍就向对方账户汇了1500元“服务费”。没过多久对方又称,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证金”。

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对方先刷一部分信誉再谈,对方却坚持要阿珍再汇款。阿珍越想越觉得可疑,要求对方退回1500元,对方却怎么都不理她了。阿珍这才明白,自己是被骗了。

5、“大客户”下单后要“回扣”

去年7月,小罗的汽车用品淘宝店来了一个“大客户”。这买家自称是公司的采购,想要长期合作,但希望小罗给“回扣”。一番沟通后,买家很快用另一个旺旺号拍下1万多元的宝贝并付款,随后要求小罗将说好的近2000元“回扣”转给他。

小罗转了回扣后,对方却申请了退款,因为“回扣”是通过支付宝直接转账的,无法申请退款,小罗因此损失近2000元。

‘拾’ 网络警察真实存在吗

很负责人的说,存在,我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我的同班同学就有做网警的,但是他们工作时的方式方法、技术细节啥的都不告诉我,听那意思好像还保密=。=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特工真实经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头条号提示网络异常怎么回事 浏览:150
上海移动网络营业厅好吗 浏览:21
网络卡很耗流量怎么办 浏览:953
网络播放器从哪里来的 浏览:686
在路由器旁边网络还是慢是怎么了 浏览:888
贵州网络电话系统软件技术案例 浏览:246
网络信号提示接入错误 浏览:289
证券交易如何在网络上实现 浏览:239
哪些不限时间的网络游戏 浏览:97
广电网络宽带办理多少一年 浏览:164
连接外接网络的音频 浏览:893
网络限制器软件 浏览:708
有网络怎么搞定座机 浏览:242
海康威视网络摄像机密码错误 浏览:656
网络流行语该如何翻译 浏览:227
电脑的网络已经连接但不可上网 浏览:952
5g网络今后可以实现哪些业务 浏览:620
用手机网络玩游戏 浏览:684
苹果笔记本连接以太网络不能上网 浏览:65
网络营销专业叫什么 浏览:6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