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络交往中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②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贰’ 怎样保护自己的网络
1:首先:要有个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要跑到一些陌生的网站或一些小网站小论坛,注册个帐号,注册帐号倒无所谓,关键有时候首先要填入邮箱。这时邮箱就泄露了,这样就可能经常收到无数个垃圾邮件,删都删不掉啊。
2:尽量不要在一些网站上透露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及即时聊天的号码。也不要在一些人才网或企业黄页上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学校,家庭住址手机号码之类的信息,尤其是一些私人办的人才网之类。一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把你的个人信息按几毛一条卖给一些推广商之类。这样就会经常收到一些骚扰电话,如卖房子,卖基金 ,中奖之类的信息。
3:如果非要填写的话,只在注册表格中在带有“*”处输入必填信息。
4:再一个,给自己的电脑上装上杀毒软件和安全卫士,如360,金山毒霸等。保护自己的电脑防止黑客侵入,但要经常给自己的杀毒软件升级,时刻保持自己的病毒库和杀毒引擎是最新的。
5:另外要根据自己的系统将内置的防火墙启用及IE的安全设置到中高。如系统是XP系统,则进入控制面板。
‘叁’ 青少年如何做好网络安全自护
推荐答案
检举 | 2012-6-9 20:37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肆’ 网络交往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
(2)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对自己无益的事情上。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更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要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4)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问题,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1自我保护意识的 教育
做为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教育,我们国内就比国外要差一些。国外的幼儿从小就会注重对生存能力与安全常识方面的教育,而我们国内却多数注重技能知识方面的教育。家长首先要有所改变,要及时在给孩子进行故事绘本的选择中有意识的进行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教育。平时可以通过讲绘本故事的方式来给孩子铺垫意识。
2游戏演练
平时在与孩子进行游戏互动时,要多增加保护意识的训练,如:打110、119、120、999等一些求救电话,教会孩子通话时必须要告诉对方的几要素:地点、联系人电话、什么事件等。
3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当遇到陌生人强行拉抱时要大声呼救、寻求帮助、找机会拔打报警电话等一些自救常识,让孩子不要被突发情况吓坏、吓呆、吓傻。
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给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意识方面的教育时,要有所分寸,以免造成对孩子的心理形成恐吓,使孩子对外界和他人都产生不安全感,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4沟通很重要
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孩子建立平等、自主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拥有主动提出问题的权利,并且父母会积极帮助解答。这样当孩子有烦恼时,就会主动告诉父母。
5关注很重要
由于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等等原因,家长会容易忽视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心理等等。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当遇到困难时,处理方式也会变得消极。因此,家长即使再忙碌,也要多些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正面积极地引导孩子面对烦恼,消除烦恼。
‘伍’ 在网络中如何保护自己
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常用的保护自己个人隐私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1、不要在网站提交个人信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自己的隐私通常是自己无意中泄露出去的,因此不要轻易在网站上提交自己的信息,除了银行网站,着名的电子商务网站之外,其他网站都不要提交自己真实信息;举个例子来说,几年前你可能在5460同学录这个流氓网站录入过自己的个人信息,今天你会发现你的个人信息被复制到至少四、五个网站供人搜索查询。因此,在网站或社区系统提交自己真实信息的方法是不妥的。
2、发布文章,三思而后行。在网络上发帖子,写博客,不要因为你的博客访问人数少不会有人注意就写一些自己的隐私信息,一篇文章一旦发布出去,就无法收回来了,文章会被存档、转载、甚至散布到很多你永远都不知道的网站上,而搜索引擎的触角会找到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写文章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不希望某些人看到你的文章,那么就不要发布它,因为文章迟早会被别人看到的。
3、使用安全的密码。如果一定要在网络上保存自己的信息(例如电子邮件、私人日记等),那么一定要使用一个安全的密码进行保护,所谓安全的密码,通常情况下是长度多于6位,有字母和数字的不容易被人猜到的密码。
4、个人电脑的安全。自己使用的电脑,要有足够的安全设置,打上最新的操作系统补丁,启用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不要访问任何钓鱼网站等等,确保个人电脑不被黑客入侵。如果发现有被入侵的异常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断开网线,然后再进行检测和修复。
如何查询自己的个人隐私是否已经外泄,这里也有一些技巧。
1、定期使用网络和google搜索自己的真实姓名。重点查看前三页的内容,看看是否有和自己相关的隐私信息。
2、定期使用网络和google搜索姓名+个人信息(如个人工作单位、学校、住址、电话号码等)。通过这种组合查询,能较为准确的知道自己信息外泄的情况。
如果个人隐私已经泄露,该怎么办?
1、如果是自己建立的网页或者填写的信息,那么直接登录网站进行删除操作。
2、如果发布在第三方网站,那么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对方网站管理员,要求其删除个人隐私信息。
进过这些操作之后,就可以删除已经在网站上索引的个人隐私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和google的网页快照依旧会保留这个信息一段时间(通常是几个月),因此最好能通知网络和google要求其在搜索引擎的缓存里也将隐私信息删除。
‘陆’ 未成年人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
网络世界中未成年人,想要更好的保护自己,必须做到:一、远离有害网站,二、家长学校多多教育,三、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抵抗力
‘柒’ 怎样安全自护
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公安部、团中央、中国残联、全国少工委等五部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将3月29日定为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他们的自身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如出行、集会、旅游、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而青少年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目前,社会治安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社会上还存在着违法犯罪现象,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或滋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此外,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水、风暴等)、人为灾害(例如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的发生,同样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公众教育,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仅仅依靠社会、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
一,上学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二,上网安全教育薄弱,网络内容待分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网民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2年1月,我国24岁以下网民人数已达1735万,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青少年造成伤害.这突出表现在:许多青少年上网浏览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等.网络"无时差,零距离"的特点使得不良内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扩散,网络不良内容甚至还会造成青少年生理上的伤害."网络上瘾症"是近些年出现的医学名词,患者过度依赖网络,甚至如同酗酒,吸烟一样,在下网后会出现精神萎靡,身体不适等症状.
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教育内容分级标准是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的跟踪研究课题之一.在参与此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于2002年3月对上海地区60名18~24岁学生和40名教师进行了"因特网内容分级和过滤认知及倾向性"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人们以往所忽视的问题.
上网安全教育相当薄弱
师生上网存在时空差异.学生主要是在家里和网吧上网,而教师主要是在学校和家里上网,被访教师中竟然没有一人在网吧上网.在网吧上网占据了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由于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监管,网吧此前较混乱的管理必然使得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上不良内容.
师生对于网上不良内容认知及倾向性差异.许多学生都曾无意间浏览过不良内容,相比较而言,绝大部分教师只是听说而已,还有近半数教师不知有网上不良内容之说.笔者在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时,许多教师表示"根本不懂",学生对于网上不良内容的认知要远远高于教师.
笔者在问卷中列举了国内与网上内容分级过滤相关的法规,组织,活动或事件,主要是要了解师生对此的了解程度,结果让人非常遗憾,大多数学生和教师一无所知.同时,绝大多数青少年对浏览色情网站感到无所谓.说明目前青少年普遍缺少上网安全意识,我们对于青少年上网安全教育还相当薄弱.由此看来,对网上不良内容的分级过滤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内容分级过滤势在必行
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实践证明,网上内容分级过滤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技术,还有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法规和社会教育.完善的政策法规,广泛的社会教育,加之简单易用的过滤产品才是净化网上环境的完美组合.
传统媒体的内容监管已经不能适应因特网发展的要求.采用内容分级是全球的发展趋势.不论政策法规,社会教育或是过滤技术,他们的共同基础都是分级标准,但遗憾的是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自己的内容分级标准,这就造成一系列问题:譬如对于"色情"和"性科学"的界定,许多教师和家长自己都说不清楚,也很难正确引导青少年;又如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带"打"擦边球",而执法机关则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执法,这必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再如国内过滤产品使用的是国外标准,或者自行开发,很难大规模推广,导致过滤产品"叫好不叫卖". 如同工业社会有工业污染,信息社会也有"信息污染".在网上"垃圾信息","信息烟雾"随处可见,有害信息,过时信息,"灰色信息"充斥我们的视野,对网上不良内容说"不"的时候到了.对于网上内容分级标准的建设,国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台湾省也先行一步,完成了国外网上内容分级标准的本土化工作,而我国大陆却尚处于起步阶段.有12亿人口的中国理应在这场看不见的全球保卫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中国自己的网上内容分级标准,顺应时代潮流,势在必行!
1.健康的心理与自身安全关系密切
北京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总是班上第一的女孩,因为初一的期中考试数学考了不及格而一时想不开,走上了绝路.这个悲剧告诫我们,一定要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普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视,而往往忽略其心理的健康.上述悲剧中的学生,她的身体是健康的,但是她在心理上却患了疾病,不敢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大差,导致了她悲观绝望情绪的产生.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孩子应是喜不狂,忧不绝,能做到宠辱不凉,胜不骄,败不馁,做到谦而不卑,有稳定,乐观,热情,向上的积极情绪.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一些学生在考场上常出现各种不适感(如头晕.胃痛,四肢颤抖等),有的是由于体质差,有的则是由于考试心情紧张所致.健康的心理是健康的身体的精神支柱.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序的生活,安定的环境,是保证心理健康的前提.既要适度安排学习时间和分量,同时要适当安排文娱和体育活动,使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张有驰,有交替和更新,从而保证其身心都得到发展.
心理和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身心.它要求我们过一种有节制,有秩序的生活.
2.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兢,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也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矿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家长不宠孩子,从小不过分迁就孩子,不使孩子养成任性,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坏脾气.
(8)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即使孩子在劳动中受了点伤害也不能中止,要让孩子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9)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教师做起,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要求爱护财物,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捌’ 网络的危害如何自护
二是手段凶残,危害严重。由于犯罪客体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儿童,犯罪...怎样对待网上认识的朋友? 网络的发展,让人与人沟通更方便、更快捷。但网...
‘玖’ 远离网络危害,生活在网络世界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拒绝不良信息,少玩网络游戏,多做对学习有关的事情
‘拾’ 上网时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成了时髦的事。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最近也加入了网友行列。看到他和同学们“上网”扩大视野,涉取知识,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我也耳闻,网上“垃圾”也会危害和侵蚀孩子,这使我很担忧。中小学生上网应注意些什么呢?怎样才能避免网络“垃圾”的危害呢?
北京读者 冉冬明
回答: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十分必要。然而,网络又是个繁杂的“社会”,中小学生上网要防止不良倾向的侵害。
防止上网综合症
网络是个无限大的虚拟世界,中小学生由于自控力差,对网络的迷恋程度会更高。心理咨询专家说,“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正在上升,且治疗十分困难。上网综合症发作时,患者全身打颤、痉挛、摔物品,同时表现为健忘、头痛、脾气暴躁、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这些病人未上网时手指头会出现敲打键盘的动作甚至失去自制力,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上网综合症在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国内正在形成的中小学生上网热,家长和学校要因势利导,既不要强行阻止,也不要放任不管。
电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伴侣,但也是最易伤害视力的“杀手”,对此家长应高度重视。荧屏图像要调试清晰,亮度不要太刺眼,对比度色彩要柔和协调。只要能看清,双眼离荧屏越远越好,孩子在屏幕前持续操作时间也不要过长。
警惕“黄色”污染
一些人利用Internet无国界、超控制的弱点,把“黄毒”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色情站点向专业化过渡。色情站点泛滥的最严重后果之一,就是使未成年人过早地接触到不该了解的信息。虽然这些网站普遍声明访问者必须达到一定年龄,但却没有一种有效措施保证儿童不接触到这些色情信息。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常常会破坏他们的自控力,家长不会电脑操作就难以控制和禁止孩子访问色情站点。
要防止中小学生受到污染,除家长和学校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拒绝污染外,家长应尽量陪同孩子上网。同时,还要通过设立防火墙等技术手段阻止“黄色”污染的传播。
加强道德自律
随着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不断扩展,网络道德也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对中小学生道德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丧失责任。在发达国家,一些“网虫”把网络看作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一些对网络一往情深的青少年,甚至为上网而放弃上学。这不仅导致家庭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人格成长,尤其是影响青少年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二是网络犯罪。在一些中小学生中,不乏有电脑奇才,他们一旦失去了法律的约束,就可能对网络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危害网络安全。三是信息欺诈。人们上网聊天、交友多是不真实身份,使网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易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告诫他们慎交网友,不要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不能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网友;不要轻信网友的情况,更不要与网友轻易会面。
网络是个大世界,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上网,使他们通过网络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要求。时下,方兴未艾的网上教学、互联互学、慈善救助就是人们通过道德自律,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构造网络道德环境的有效方法。中小学生要从中汲取营养,提高鉴别能力,以适应网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