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态势感知探针是什么
态势感知探针大规模系统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态势感知探针的作用:
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的提出,推动了态势感知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作为实现态势感知的重要平台和物质基础,态势图对数据和信息复杂的需求和特性构成了突出的大数据问题。
最后对关键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于“大数据”在军事信息处理和数据化决策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探索价值。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规模越来越庞大, 多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和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网络病毒、 Dos/DDos攻击等构成的威胁和损失越来越大, 网络攻击行为向着分布化、 规模化、 复杂化等趋势发展。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安全因素, 从整体上动态反映网络安全状况, 并对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大数据技术特有的海量存储、 并行计算、 高效查询等特点。
为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的突破创造了机遇, 借助大数据分析, 对成千上万的网络日志等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与深度挖掘, 对网络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评价, 感知网络中的异常事件与整体安全态势。
B. 企业网络安全设备有哪些
企业网络的安全设备有:
1、链路负载均衡---Lookproof Branch
Lookproof Branch是Radware公司专门为中小型网络用户提供的性价比极高的广域网多链路负载均衡的整体解决方案,其功能涵盖了多链路负载均衡(Multilink LoadBalance)、多链路带宽管理和控制以及多链路网络攻击防范(IPS)。
2、IPS入侵防御系统---绿盟IPS 绿盟科技网络入侵保护系统
针对目前流行的蠕虫、病毒、间谍软件、垃圾邮件、DDoS等黑客攻击,以及网络资源滥用(P2P下载、IM即时通讯、网游、视频„„),绿盟科技提供了完善的安全防护方案。
3、网行为管理系统---网络督察
4、网络带宽管理系统--- Allot 带宽管理
使用NetEnforcer的NetWizard软件的设置功能,可以自动的获得网络上通信所使用的协议。
5、防毒墙---趋势网络病毒防护设备
Trend Micro Network VirusWall业务关键型设施的病毒爆发防御设备。
C.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做的好的有哪几家
目前国内厂商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比较大而全的有这么几家深信服、天融信、奇安信、启明星辰;但是态势感知这个产品重点在于交付层面而非标准版产品所能解决的(标准版无法解决用户的各种细节要求,风险探针各家的又不兼容)。所以综合还是要看各个厂商在当地的服务能力。
D. 网络安全设备是什么意思
有物理上的,机房不能被外人进入,设备都安装固定;
主要网络设备有安全的配置;
主要设备的热备份,保证网络的不间断。
E. 以后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防火墙 入侵检测 态势感知 有没有网络安全的大佬来解个惑
目前防火墙功能和入侵检测,态势感知这些有统一的趋势。尤其是UTM防火墙,整合了防火墙功能,也有入侵检测,还有上网行为管理功能等等。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希望维护简单化,不需要为了安全加一大堆设备。未来UTM防火墙是趋势。
当然不能一味讲究集中化,UTM防火墙笔者也了解过,功能上大杂烩,但是在单一应对方面还是干不过单独设备。所以如果大企业的数据流量很大,这种集中化的防火墙又不适合了,只能买单一的更加专业的设备。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是UTM这种大杂烩设备和单一防火墙,渗透入侵检测设备,态势感知都会存在一段时间。实际上网络安全方向范围很大很广,你要锁定一个方向精通,其他方向做为辅助方面。切莫全部攻击多个方向,那样会累死,而且你一样都精通不了。
目前渗透入侵工程师待遇是非常非常高的,比很多程序员工资还要高。当然这一类工程师除了自身对渗透入侵有深入了解,也了解企业数据库,常见应用系统的漏洞扫描这一类。看你自己主攻方向吧,
F. 什么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安全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并据此预测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网络安全数据,预测未来网络安全的趋势。
G. 简要概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1.网络安全整体保障体系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整体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对风险进行整体的管理、应对和控制。网络安全整体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图4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结构
【拓展阅读】:风险管理是指在对风险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进行收集、分析、评估、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的识别、衡量、积极应对、有效处置风险及妥善处理风险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网络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对信息安全风险的动态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包括信息安全风险。
实际上,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中,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的理念。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包括五个部分:
(1)网络安全策略。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理念,从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角度通盘考虑网络建设安全。此项处于整个体系架构的上层,起到总体的战略性和方向性指导的作用。
(2)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是对网络安全策略的逐层细化和落实,包括管理、运作和技术三个不同层面,在每一层面都有相应的安全政策和标准,通过落实标准政策规范管理、运作和技术,以保证其统一性和规范性。当三者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安全政策和标准也需要调整相互适应,反之,安全政策和标准也会影响管理、运作和技术。
(3)网络安全运作。网络安全运作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日常运作模式及其概念性流程(风险评估、安全控制规划和实施、安全监控及响应恢复)。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贯穿网络安全始终;也是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和技术机制在日常运作中的实现,涉及运作流程和运作管理。
(4)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是体系框架的上层基础,对网络安全运作至关重要,从人员、意识、职责等方面保证网络安全运作的顺利进行。网络安全通过运作体系实现,而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从人员组织的角度保证正常运作,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是从技术角度保证运作。
(5)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作需要的网络安全基础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及时支持。先进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网络安全运作的有效性,从而达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实现整个生命周期(预防、保护、检测、响应与恢复)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引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贾铁军主编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