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州广播电视台的广电大事记
1988年,梅州广播电视台获得批准建台,并成功安装调试,开始转播中央二台节目。
1990年,梅州广播电视台正式开台播出,并举办文艺晚会通过录像播出。
1991年,梅州广播电视台将原有的300瓦发射机升级为1000瓦,扩大了收视覆盖面。
1992年,在各县安装发射机,实现录播节目覆盖梅州八区(市、县)。
1993年,由梅州市委市政府承办、梅州广播电视台协办,在梅县区体育场(东较场)成功举办央视93元宵晚会。
1993年,梅州广播电视台举办“梅州小姐”竞选活动。
1993年,新闻中心首次赴香港采访广东省经贸洽谈会。
1994年,在八乡山1277米的高山顶上建成发射塔,使用10千瓦大功率发射播出,原梅州市委书记刘凤仪同志亲临启播,电视节目覆盖整个粤东及江西、福建边缘地带,受众人数达到2000多万。
1994年,实现全市新闻联播。
1994年,直播第12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及大型文艺晚会《客家春秋》。
1995年,举办开播5周年系列活动,并举办大型文艺晚会,邀请董文华等和广州战士歌舞团来台演出。
1996年,举办‘96“梅视杯”中国足球精英赛,邀请中国国家、北京国安、广东宏远、山东泰山参加。
1996年,专题中心赴新加坡采访世界客属第13次恳亲会。
1996年,新闻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广电系统先进单位。
1997年,自行安装设计转播车,为现场直播、录播提供可靠保证。
1998年,新闻中心远赴湖北水灾现场采访抗洪一等功臣杨德文烈士事迹。
1999年,新闻中心首次赴马来西亚采访世界第14次恳亲大会。
1999年,现场直播梅州市庆祝建国50周年“祖国颂”大型文艺活动。
1999年,新闻中心、专题中心首次赴澳门采访回归活动。
1999年,应福建武平县委、县政府要求,梅州-1节目进入武平有线电视网,受众10多万人。
1999年,举办‘99“广东女子足球邀请赛”,由台湾铭传队——贺老广东海印队绿茵竞技。
1999年,梅州市区有线电视主干线全面实现光纤传输。
2001年,原梅州电视台与梅州有线电视台实行两台合并,合称梅州电视台。
2002年,梅州台800M2大型演播厅正式投入使用。
2004年,六单位整合成立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SMC)梅州广播电视台(MRT)。
2006年,公共频道(梅州-2)实现全客家话播出,并更名为客家公共频道。
2007年,开播民生新闻类栏目《民生820》。
2007年,开播综艺娱乐节目《民星乐翻天》。
2008年,接管梅州亮胜客家艺术中心。
2009年,成立广东客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与广州陈小奇音乐公司合作,公演我国第一部以汉族民系为题材的大型民系舞蹈《客家意象》。
2009年,梅州嘉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梅州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开播民生法律类节目《维权820》、民生专题新闻评论节目《事事关心》、民生财经类节目《财富屋家》。
2009年,电视时政综合频道、客家公共频道和影视文艺频道台标更改为“梅州-1”、“梅州-2”和“梅州-3”,并正式改版。
2010年,举办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得到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媒体协助。
2010年,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梅州分公司、中国铁通梅州分公司联合推出“客都宽带”业务。
2011年,开机仪式和首映仪式分别举行,标志着我国首部客家方言情景喜剧《围屋人家》的启动和播出。
2011年,FM105.8梅州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正式开播。
2011年,全面改版,新增设多个节目。
2011年,举办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颁奖盛典。
2011年,“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及签约仪式在演播大厅举行。
2013年,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首个项目——嘉应歌剧院和壹江南地产项目动工建设。
2014年,举办第二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颁奖盛典。
2014年,全面改版,新增设多个栏目,并形成以“全方位播报梅州”为主旨的直播梅州新闻资讯节目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