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络效应的例子
让我们看一下传真机的例子。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传真机的雏形。到50年代,传真机的制造者们瞄准了一些市场机会,包括与机场连接起来的飞行服务站。这些站点使用传真设备在彼此之间传递每小时的气象报告。这对于商用飞行和飞行调度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传送一页纸几乎要花一小时的时间。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项技术都无法拓展到这个市场之外去。到20世纪70年代,一种被称作“mojo的类似传真机的装置诞生了,它可以达到17分钟/页的速度。这使早期的传真机制造者能够抓住另外一个市场——那些需要驻外记者和其他“现场”记者发回最新报道的报纸。在最近的一部电影《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里,一位《滚石》杂志的记者被告知他需要去一家纽约报社使用那里的“mojo”传真机。当编辑说明发送一页纸需要多长时间时,剧院的观众发出了嗤嗤的笑声。毫无疑问,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mojo”的销售者也会面临同样的尴尬境地。谁愿意以这样的速度,往芝加哥办公室传真一份多达455页的合同呢?你夹着合同直接飞过去,速度都会比发传真快。
1982年之后,传真机突然就流行开来。为什么呢?传真机的速度已经得到相当大的提高,大概达到了三分钟/页。不久,传真机制造公司就在传送速度上展开了竞争,看谁的机器每分钟传送的页数多。
传真机的制造者在20世纪50年代学到了重要的一课,这也是传真机在80年代获得爆炸性增长的原因之一。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些能大量购买传真机、营造内部网络的客户身上,如飞行服务站或报社。这些速度更快的机器打开了企业、法律和医疗市场,因为所有这些行业都需要快速传送大量文件。因此,传真机的制造商集中精力向一些大公司成批销售传真机,这些公司拥有多个办公地点,而且分散在各地。当时,个人客户被忽略了。但是最为重要的竞争是建立一个随时需要交换信息的客户网络。当然,这些网络可以通过向一个中央采购中心销售机器迅速建立起来。这就是销售效率的问题。
传真机制造商们还学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经验:他们需要建立网络和网络之间的关系,一种传真机应该能够与其他所有品牌和型号的传真机实现双向接发。这就意味着传真机的生产商一定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他们后来也的确这样做了。一旦消费者和供应商认识到,虽然其他公司可能使用其他品牌或型号的传真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与其通讯网络连接上,他们就开始购买传真机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传真机的需求也增加了。一个网络化的市场诞生了。
到1987年,美国大多数企业都用上了传真机;而在1981年,几乎没有一家公司使用传真机。这是第一个被后来的电脑制造商称之为“垂直起飞”的例子。在这种现象中,一个网络迅速与其他网络连接起来,从而使市场需求迅速增加。
Ⅱ 什么是网络效应啊
四、网络效应
信息产品存在着互联的内在需要,因为人们生产和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只有一名用户的网络是毫无价值的。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每名用户承担的成本将持续下降,同时信息和经验交流的范围得到扩大,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或称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可以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两种。前者即上述的由互联需求带来的网络效应,而后者则与互补产品有关。例如,某个用户购买的DVD对其他用户的DVD机的价值没有直接影响,然而拥有DVD机的人越多,娱乐业制造的DVD介质产品也会越多,结果所有用户都将从中获益。因此从经济联系的角度来看,该用户购买的DVD机将给其他用户带来额外价值。与直接网络效应不同,间接网络效应是信息产业所特有的。当前最典型的例子包括宽带网络和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3G能讯标准和为该标准设计的服务内容。在这两个例子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取决于在其上面运行的程序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规模更大的基础设施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开发运行于其上的服务内容。当前宽带网和新一代无线通讯标准发展速度都没有人们预料得那么快,其关键就在于要出现一个运行在上面有市场规模的基本应用偏好。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移动商务等等都是候选方案,不过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当某种产品的直接网络效应充分体现时,用户可以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规模经济被称为买方规模经济,它和前面所讨论的卖方规模经济相对应。在卖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加而降低,而在买方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平均收入(用户获得的价值)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网络效应(买方规模经济)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正反馈。当某种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刚刚投入市场时,从用户的角度考虑,由于要面对前述不利因素,所以用户群必定很小。初期的用户大多数是技术爱好者和高收入者等对价格不敏感的人。此时市场容量的增长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然而,随着用户数的增多,上述障碍将被逐步消灭,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效益,利益示范中发现该产品是值得购买的。当用户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容量后,该产品将正式进入大众市场,开始超常发展阶段,可见,能否在早期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进入向上的正反馈,对于厂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