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建设网络强国
建设网络强国:策略与路径
一、明确目标与方向
建设网络强国,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包括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技术水平,保障网络安全,以及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二、具体路径与实施办法
1.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网络普及和升级,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网速。
* 推广先进网络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国家网络竞争力。
2. 提升网络技术水平:
* 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技术和产品。
* 加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 保障网络安全:
* 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 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黑产。
4. 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 鼓励网络文化创新,支持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
* 拓展网络文化传播渠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政策扶持与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网络强国建设进行扶持和引导。例如,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等,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参与网络强国建设。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
建设网络强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等各方应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总结
建设网络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技术水平、保障网络安全,以及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我们能够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2. 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为网络强国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3. 如何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首先,要探索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域内新的表达形式与作用方式。在国际网络社会中,谁拥有更高程度的网络认同,谁拥有更强有力的网络文明程度,谁就拥有更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也就能更有利地支撑现实社会的国际影响力。这就要求在网络空间域建设高度发达的网络文明,既包括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开展经济、社会、政治建设,也包括繁荣网络文化,通过高度繁荣的网络文明,形成天下仰之、天下慕之的网络认同态势。
其次,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协同,重新思考政府在人类治理中的作用,构建新形态的人类社会治理结构。在人类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大时代面前,全球各国政府应该共同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型,积极探索建立现实世界与网络社会共同协作、相互分工的治理形态。
最后,加强网络安全,确保网络社会切实服务于公共利益、人民利益。网络不是天然的自净场,任何新的社会结构与形态出现,总是伴随着善与恶的交织,在巨大机遇面前,也蕴含着巨大风险。因此,面对新的网络空间域,政府在鼓励网络创新的同时,要确保网络空间的基本秩序与安全,避免新的社会空间对社会、公民乃至国家本身的伤害。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围绕网络安全的立法,通过立法规范网络行为,特别是要加强对于巨型网络公司(特别是跨国网络公司)的安全审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切实保障网络社会的发展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和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