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不同媒体发展时代的舆论传播发源地及其规律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的特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除了具备舆情的一般特点外,网络舆情还有这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网络舆情载体中心不断变化,传播更具即时性
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相比,网络舆情的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之前,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其信息发布前均要经历一系打印刷、排版或者录制剪辑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耗费一定时间,因此无法保证信息的即时性。而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发布信息流程简单,信息传播速度快,可提供事件最新动态。此特点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当前网络舆情载体中心快速向微博转移。当前,微博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舆情源头,改变了社会舆论传播格局和生成、演变机制,重塑了社会的舆论生态。
二、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内容更具丰富性
凭借网络媒介强大的传播功能,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由此发出的信息受到社会热烈讨论与关注。同时,因为网络平台的便捷,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具丰富性。其丰富性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内容上看,从国家政治、社会新闻到经济趋势、娱乐花边,这些话题的内容多是自发的,往往会根据当前社会发生的事情在网络平台引发讨论,且其表达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使得信息更加生动,表达更加准确。这些都克服了单纯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的单一性和局限性。网络舆情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它的爆发性和毫无征兆性能够及时追踪报道事件,捕捉最新动态。且网络舆情最容易快速形成讨论热点,因为其扩散性传播特点,使得事件常常被由小放大,由点及面,构建中心漩涡。
三、网络舆情影响大众立场,信息更具混淆性
网络平台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信息中的价值含量却并非百分之百,在它所提供的信息中,值得人们思考的很少,部分网民只是为了跟风凑热闹,为了传播而传播。但人们却越来越习惯这种传播方式,导致关注信息的时间和耐性都大大降低。当人们面对一件新闻事件时,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而其被遗忘速度也会非常快。受到这种大众文化心理的影响,网络新闻传播的焦点逐渐变得模糊起来。目前新闻网站都是以秒计算来更新新闻信息,这使得人们能接触到的新闻越来越多,但认知程度却只限于了解而已,如蜻蜓点水一般。新闻媒体这种只追逐热门话题的行为导致了人们缺乏对整个事件的了解,致使判断的非理性化、片面化,这也是媒体公共性缺失的表现。
四、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具有非理性,自主观念缺失
网络上对一件新闻事件做出报道后,遵行个人主义,只是围观而不参与交流互动的群体,我们可称之为“看客”,网民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这一类;而促进新闻事件在大众间传播的,是那些有过相似经历或相同情感的人们,他们大量聚集并互相感知、互相认同,推动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在自媒体传播中,情感是推动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而理性却相对缺乏。一些能够引起网民迅速围观、转发并激烈评论的新闻事件,往往能激发出网民的各种情感,如同情、愤怒、可怜、嘲讽等。这些情感越强烈,则事件的传播速度就越快。
五、网络舆情缺少主控力
新媒体事件从刚开始的风起云涌逐渐变得偃旗息鼓,时间长度很短。网络作为网民的活动空间,虽然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与辩论,但缺乏引导,过于看重商业利益,只为吸引大众眼球。因此,一些网民在网络上策划的长久的集体行为是非常难实现的,这不仅跟新媒体空间有关,也和大众文化心理有关。网民参与网络信息传播事件,多数是出于自发性和情绪性,而缺乏控制能力。主流媒体应抓住这一特点,施展其传播策略,进行更专业、更理性地传播,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在这种缺乏思考、快闪文化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其思想和情绪的集聚与形成就好比新媒体传播一样,聚集时迅速而强烈,相应的,情绪思想的消散也很迅速。由于这种文化心理背景的形成,自媒体传播就难免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策划,虽然会随着民众一时的情感激昂而喧嚣一时,但传播的热度却难以持久,也难以对新闻传播进行控制。
B. 网络谣言从什么时候流行的
舆情监测-互联网全网舆情监测
据CNNIC2014年报告,我国网民已达到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社会。互联网开始进入社会时的工具属性已经淡化,正作为主角之一渗透甚至支撑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个领域。以往,政府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较低。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认识到了网络民意的重要性,频频发生的舆情事件和继发的一系列社会事件甚至局部动荡,已经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政机关舆情主管部门对互联网舆情监管有较高要求,希望可以实时了解互联网中有哪些热点以及社会上的某些突发事件对百姓的影响,随时掌握是否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鼓惑民心,误导普通网民大众,以便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把网民舆论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正在成为党政机关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和技巧,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施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国家领导人百忙之中都会经常上网与网民交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听取网民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基层干部更要直接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已成为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新体现。目前,中央和国务院都设有专门舆情机构进行24小时值班,并以“互联网舆情”形式提供给领导人参考,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民意每年都有大量批示。同时,各级政府正在组建有关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应对的队伍,建立相关值班制度和应急机制,其中有相当数量是24小时值班,派专人定点监控指定的新闻网站和论坛。此外,包括官方媒体在内的许多新闻机构,也正慢慢建立起专门的舆情分析、研判、评价和发布机制。
从根本上讲,网络舆情监测要求达到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能满足系统舆情信息服务市场三个要素,实时性:舆情获得越早,给应对和处置留下的余地就越大,而网络舆情的发展往往是爆发式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失最佳时机将追悔莫及;全面性:网络舆情容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信息量大,容易使很多重要信息被忽略;准确性:海量信息条件下,如何准确地掌握问题核心,不为纷扰所困,是得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目前舆情监测的现状存在很多待改进的地方。首先,手工监测存在天然局限性。通过安排固定人手24小时值班,不间断地浏览目标站点并搜索目标关键词,是在缺少自动化系统时最直接也是最初级的舆情监测方式。由于受到每个人主观思想的限制,手工监测总会有观察盲区,总会有觉得不重要但事后被证明很严重的地方,且手工无法察觉到一些站点或者一些偏僻的网页内容发生改变;同时,人不是机器,长期反复监测容易导致疲劳,经常会使得该判断出来的舆情,一不留神就漏掉了。这些都会在实时性和准确性上存在很大波动。
其次是过度依赖搜索引擎。人们往往认为在网络舆情的大海里也只有搜索引擎才可能具备捞针的本领。但是,搜索引擎仍然具有不少局限性。除了搜索结果受关键词影响很大外,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往往来自不受任何访问限制的网站,而诸如论坛等需要登录的网站则完全被排除在外。但是网民发表意见最多的地方,恰恰是这些提供互动功能的网站。更进一步的,搜索引擎的网络爬虫具有一定的时延性,因此不能实时搜索到最新的网页更新。因此,搜索引擎不能为我们提供问题的全貌,因为它只针对关键词而不针对问题,所以谈不上全面性;搜索引擎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因为不仅是它的内容更新不够快,而且它也不能提供针对时效性的服务,所以谈不上及时性;搜索引擎只能在海量网页中返回另一个海量的结果,而且是以杂乱无章的形式,对于我们关心什么,它一无所知,所以它给出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而非我关心的,因此也谈不上准确性。可见,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搜索引擎来监测网络舆情,需要提出全新的技术手段来获知网络舆情,并跟踪和分析舆情。
因此,要想保证舆情监测的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使用自动化的舆情监测系统,依靠软件系统来消除人工方式的不足,依靠软件系统来定点的监测目标站点及整个网络,跟踪分析各个舆情主题的发展轨迹,并自动地整理生成日报/周报等报告,将舆情与政府的日常工作业务有机整合在一起。
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是基于对互联网舆情信息进行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系统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C. 网络舆情是如何发酵的有哪些特点和规律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有以下主要几点
突发性: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的征兆极其微小。破坏性:由于传播迅速并且波及范围很广,所以破坏性很大。紧迫性:舆情危机必须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防止事态的扩大,减少损失。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民会利用网络宣泄情绪,因此容易发布不利于企业的灰色言论。
二、话题的传播学规律
(1)常规话题/非常规话题:常规话题往往是国家大事或者重大的突发事件;非常规话题则是指受非常态或不合理现象的触发,网民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自主发布信息产生的话题。
(2)强制性话题/非强制性话题:强制性议题指受众可以直接体验的议题;非强制性议题指受众不能直接体验、必须通过大众媒介获知的议题。
(3)是否有意见领袖参与:用该指标来衡量话题的共鸣效果。
(4)是否有传统媒体参与:用该指标来衡量话题的溢散效果。
(5)公众在话题和事件过程中的心理:①求知求真心理;②宣泄与情绪表达心理;③跟风从众心理;④寻求认同心理;⑤追求平等心理;⑥寂寞无聊心理;⑦彰显个性心理;⑧自我实现心理。
(6)话题中的意见类型:①一元化;②二元(或更多)对立。
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主要传播特征变化
D. 网络舆情是怎么产生的
舆情是较多群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在内容表现形态方面具有一致性,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舆情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