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推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一是深化对网络文化建设的认识。网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在建设中加强管理,以管理促进健康发展。网络文化“重在建设”,既要重视技术手段建设,更要重视内容建设,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既要重视网站建设,更要重视舆论导向,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既要重视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更要重视产品价值和社会效益提升,以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希望有关部门加快网络立法和法律监管步伐,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网络运营和网络产品的监管,尽快实行网络、手机实名制,确保有线、无线上网的身份认证;建立和完善网络分级管理体制与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赋予网络经营者不同的经营权限;设立互联网安全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并严惩重罚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互联网安全和正常秩序。同时应加强宣传和监督,对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要严把“禁入”关,对于违反相关规定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场所要严加处罚和整治。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指导和监督,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网站经营者加强业务培训,规范网络发布内容,在源头上把好关,为青少年输送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网络信息和文化精品。
三是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构筑绿色网上空间和服务平台。依法管理互联网,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网络色情等不法行为,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遏制网上有害信息传播,并且从网民结构特点和网络应用实际出发主动搭建平台,突出互联网社会服务功能,着力营造良好的网上环境。设立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绿色健康”网站,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推动网络文化向社区和农村延伸,努力在社区、乡村打造集政务、娱乐、信息、教育、服务、惠民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乡村)网络文化,建设传递文明和谐、温馨关爱的网上幸福家园。
四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用新阵地引领社会新风尚。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微博、视频拍客等新兴媒体“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围绕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和谐氛围。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品牌栏目是新闻网站科学定位、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净化网络和新媒体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⑵ 如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这样一来,既可以占领有利地形,又能够占领更多的位置,加强影响力,扩大辐射力,增强渗透力。
古人说:“文以载道”,如何处理好网络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同样不可或缺,这需要我们采取手段,努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和业已成熟的当代文化精品。
动员广大主张正义的作家群体和各界网民认真创作出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力作和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解决好有好米而非劣质米有毒米下锅的问题。
(2)怎么提高网络文化扩展阅读:
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
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
⑶ 为了促进网络健康发展,我们如何积极构建网络主流文化
为了促进网络健康发展,要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发向,第一是通过加强网络传播管理,优化网络环境 ,加强社会舆论与法律的监督 及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树立核心价值观。
同时要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信息化道路上逐步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地位,平等参与网络文化竞争,争得民族语言话语权,扩大中文的网络生存空间,使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大众化、全球化。
第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维护国家文化经济安全:只有立足文化创新,才能努力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原创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
第四是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变异性的特点,而对这些情况,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尤为重要。
⑷ 怎样建设先进健康的网络文化
建设先进网络文化,需要各类文化 、教育学专家与计算机、网络 、外语等专 家的密切合作、协同一致,共同致力于发展先进网络文化 。 另外,应当进一步提高广大网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网民进 行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 德观念、具悄吵备网络法制意识,以使其网上言行符合法律法规 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其次,从网络文化技术基础来说,要既重视网络硬件建 设 ,又重视网络软件开发。西方不惜代价,在网络硬件和软 件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刻也没有放松 通过网络传媒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拉拢和腐蚀。我国要立足 长远,加大投入,全面推进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 。网络硬件 建设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当代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大力 开发有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软答运帆件,是刻不容缓的事。开 发一定数量的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和 易操作性于一体的宣传教育软件是占领网络文化前沿阵地、 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手段。因此,加大以中国先进文化 为背景的中文界面的开发力度,打破因特网以来自西方国家 的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英文软件和界面为主的信息霸权局 面,是先进网络文化建设中一项艰巨任务。 再次,从网络文化社会规范角度说,要既重视网络法制 建设 ,又重视网络伦理建设 。对网络社会的治理和稳定来 说,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法律是以“必须怎 样”的行为准则,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和调节人们的行 为。没有法律的约束,网络社会的秩序不可能得到维护,人 们的利益不可能得到保障。道德是以“应当怎样”的行为准 则,凭借社会舆论、疏导沟通等方式,通过唤起人们内在的义 务感和良心感来发挥作用的 。没有道德作用的发挥,不仅网 络社会的秩序不可能得到维持,而且网络违规违法犯罪行为 的思想根源也不可能得到根除。因此,要保障网络的正常、 有序运行,除了依法治网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建立系统而完 善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外,还要以德治网 ,加强网络道德建 设 ,建构系统而完善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第四,从网络文化内容方面来说,既要传播与发展科学 精神与科学文清雹化 ,又要传播与发展人文 、哲学精神与文化 。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求真、理性、创新、怀疑和批判精神。人 文精神包括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的肯定;对主体地位、存 在状态、处境和幸福的关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注以及对 人类美好理想的追求等。而哲学的精神则主要是反思 (即对 思考的思考) 的精神。这三种精神之间具有互通的关系:科 学精神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以不断改变 人类的生存状态,因此,从根本上说,科学精神的价值目标、 精神指向,仍然是对人的关怀,而在科学精神指导、推动下产 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更是直接惠泽于人类。人文精神 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理想等,既是符合人类本性的 ,也是符 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类历史规律的 ,它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 性的统一。而哲学的反思精神,则有助于人们对科学和人 文的思考进行再思考 ,使二者更趋于合理,使思想自觉成为 思想。三种精神也具有互补和互动关系:科学精神以其本质 力量实现人文精神包含的价值目标,人类对自身价值的终极 关怀与审美情怀也会引发人们对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关注和 沉思 ,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昌明既有赖于也有助于哲学 精神的昌明。所以,我国先进网络文化必须重视对人类的这 三种精神及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使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既与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协调,又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 一致;既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动力,又服务于并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 要和利益,以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网站 和网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各自的职能与积极作用,高度重 视网络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尽快建构系统而完善的网络法 律法规体系和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大力弘扬、传播与发展哲 学、科学和人文等三种精神、知识和文化 ,以全面推进我国先 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发展。
⑸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提高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道德修养
热爱祖国,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语言表达文明有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