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我们遇到网络暴力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遇到网络暴力时,一定要保留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社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并且网民之间互相交流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经常会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吵,有一些偏激的网友,甚至会进行身体以及言语上的攻击,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与对方发生冲突,而是要保存好证据向相关人员进行举报,情节严重者还会受到严重处罚。
1.遇到网络暴力第一时间保留证据。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当做合法的公民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礼貌待人,在网络上也应该约束自己,虽然自己仅仅只说了简单的一句话,但是会对别人造成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
2. 网络暴力怎么办
一、网络暴力怎么办
1、网络暴力的解决方法如下:
(1)收集网络暴力的证据;
(2)向相关部门报案。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3)委托律师维权。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网络暴力投诉流程是什么
1、首先需要确认实施网络暴力的行为人是谁,也即确认被告是谁,如果是个人,那么需要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如果是单位,那么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其次要写民事诉讼状,说明事实与理由,以及要对方赔偿损失的依据,当然,需要提供书面证据,如果认为有的证据自己无法取到,可以向法院申请让法院替自己取证,虽然可能性很小;
3、准备就绪后,就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如果受理了会给案件原告交费通知书,原告再持交费通知书去缴纳诉讼费用,缴纳费用后,算是案件已经正式受理了,法院会安排日期,并给传票,上面写明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以及审判员;
4、到了开庭时间,应准时到庭,迟到会给法官留下形象不佳的印象,有时侯会认为主动放弃诉讼,会作为撤诉来处理。法官的书记员会核实双方的身份,然后进入庭审阶段;
5、开庭审理阶段:法官会先问要不要法官回避,如果确认法官与被告是亲戚或者其它亲密关系,那么就说要回避,否则就说不需要。
3. 被网络暴力怎么办
被网络暴力后解决办法如下:
1、保留证据。
对“施暴者”发布“网暴”信息的平台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截图,但由于这种方式取得的证据可信度较低,可能无法完整反映来源,所以最保险的方式是对电子数据通过公证处进行公证保存。
2、要求平台删除信息。
在保留证据后,可以找到平台的运营商,要求其删除“网暴”相关信息,同时也要保留与平台沟通的记录。如果平台拒绝删除,那么可以要求网站一起承担赔偿责任。
3、提起诉讼程序。
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我们对于藏在背后的施暴者还不知其身份,可以直接让平台运营商进行提供。
网络暴力立案标准: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总之,被网暴了首先要收集相关的证据,然后向公安部门或者网络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之后,要提门进行投诉,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之后,要提醒自边的朋友,防止他们上当受骗,并积极委托律师处理相关的问题。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介入调查。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利用旅燃空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拆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段芹,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4. 该如何看待网络举报类事件
网络举报类事件,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性看待:
1. 举报者的动机不一。网络举报者的动机复杂,既有出于善意辩腊的正常监督举报,也有出于恶意的恶意干扰举报。所以不应过于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被举报者不一定有错。网络举报不等于被举报者就一定有错或犯规,很可能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恶意举报造成的误伤。所以不应轻易定罪,应保持中立并查明真相。
3. 网络暴力不可取。无论举报动机如何,网络暴力拍灶手段都不可取,可能构成新的侵权或违法行为。反制恶意举报也不应使用网络暴力,否则难以区分原初的错错者。
4. 应当平等对待。无论举报者或被举报者,都应以平和理性的心态对待,不应有优越或意见偏执。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出现人性的不足与错误,不应过快对任何一方定性。
5. 客观公正判断。袭灶扮对待网络举报事件,应持客观、公正的判断态度,不应受个人情绪或先入为主的偏见的影响。要根据相关法律和守则,根据具体事实作出判断,而非人身攻击。
6. 依法采取行动。对举报事件的处置,也应该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应超越法律赋予的权力采取任何行动,更不能以"众口鼓噪"为由擅自定性或制裁。应由具体主管部门负责判断处理。
所以,总体来说,对待网络举报事件,我们每个人都应秉持理性、公正的判断,不应一时兴起或受他人影响盲目定罪;相关部门也应严格依法办事。只有在平和中庸的基础上,才能对事件发生者作出相对宽容而又体现正义的处理。
5. 怎样有效的制止网络暴力
一、澄清事实,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尊严
首先,当你发现自己被造谣或者遭受诽谤时,应该及时采取行动,澄清事实,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尊严。如果你有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做过那件事情,或者所谓的事情完全是子虚乌有的,那么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 发布声明: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或者其他渠道发布一份正式的声明,澄清事实,否认谣言,防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2. 寻求帮助: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可以向你信任的家人、朋友、老师或者律师等寻求帮助,让他们为你出主意或者提供法律援助。
3. 保留证据:如果你有任何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一定要保存好,以备日后使用。例如聊天记录、短信、图片、视频等。
4. 追究责任:如氏滑仔果造谣者已经被查明,你可以采取法律行动追究其责任,要求其公开道歉或者赔偿你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等。
二、学会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其次,作为一位女生,我们还需要学会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特别是在互联网上,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以下是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和建议:
1. 不要随意透歼汪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陌生人,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2. 加强密码安全:设置强密码,不要使用简单的密码,更换密码时不要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同时,不要将密码透露给他人,避免账号被盗。
3. 避免使用公共设备:在公共设备上使用互联网时,要特别小心,不要随意输入个人信息,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4. 定期清理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要注意清理个人信息,删除不必要的信息,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三、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
除了保护个人隐私,我们还需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以下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建议:
1. 提高安全让羡意识:要时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防止受到网络诈骗和其他安全威胁。
2. 学会拒绝:当面对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事情时,要学会拒绝,不要被别人诱导或者威胁,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安全。
3. 学会寻求帮助: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可以向家人、朋友、警察等寻求帮助,避免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4. 加强自我保护: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例如学习一些防身术、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等,可以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
总之,作为一位女生,在面对网络暴力和谣言攻击时,我们需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同时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中立足并发挥自己的价值。
6. 网络恶意攻击怎么报警
遭受网络恶意攻击可以及时拨打110报警,同样的报警方式还可以到当地的公安机关、互联网管理部门和有关机构。
遭受网络恶意攻击在报警之后,遭受网络恶意攻击的受害者还可以登录网络违法犯罪的举报网站进行举报。遭受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可以收集自己收到的短掘锋渣信、网友的恶意评论,自己隐私被暴力的信息等作为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
网暴的危害: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基谨”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
这一类言论、文字、图片、视频会针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能针对当事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民们若想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也要担当起维护网络文明与道德的判悄使命,至少,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客观。
根据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7. 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使用恶劣语言、散布谣言、威胁、侮辱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造成精神和身体的伤害。以下是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暴力的方法:
认识网络暴力:了解网络暴力的形式和危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制定安全原则:不要在网上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发布过于敏感的信息。
保护隐私:使用网络隐私保护软件,避免在网上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信息。
拒绝网络暴力:如果发现自己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保存证据。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网络礼仪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您应对网络暴力,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8. 网络暴力怎么解决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种在网上发表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
网络暴力的解决方式:
(1)收集网络暴力的证据。
(2)向相关部门报案。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模迅桐、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3)委托律师维权。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旦坦。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民法总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昌嫌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9. 恶霸主导舆论怎么举报
亲亲您好,1、举报人可采取实名或匿名,通过当面举报、信函、电话、网络或其他方式向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2、实名举报的应提供举报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及联系方式等情况,举报黑恶的势力也可以拨打打黑除恶热线进行举报。央视网消息:“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的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所以我们的态度是要坚决打击。”3月17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这个问题确实很容易反弹,也不是一打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需要从机制上、从长远的制度建设上来解决问题。
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确实是当前网络上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比较关注的问题,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暴力突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有的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恐吓等形式,输出语言暴力;有的利用人肉搜索等手段泄露个人隐私、个人信息;有的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号,对他人骚扰嘲讽,实施道德绑架。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的尊严李银念、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所以相关部门的态度是要坚决打击。
今年年初开展的“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把网络暴力作为重点,进行了重点整治,媒体也给予了关注。今年冬奥会期间,针对攻击、辱骂谷爱凌、苏翊鸣等运动员、教练员等网络暴力行为,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措施,惩戒了不法行为,取得了一些效果。可以说,打击网络暴力一直是工作重点。今年以来,累计清理相关有害信息87.9万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4.1万余个,应该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很容易反弹,也不是一打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需要从机制上、从长远的制度建设上来解决问题。下一步,有这四个方面的工作考虑。
第一,精准识别处置。指导网站平台建立网络暴力行为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用户的评论、弹幕等环节的异常行为,综合举报数量频次,准确识别网暴苗头,努力从机制上、源头上来解搏带决这个问题。
第二,加大惩治力度。在清理违法违规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参与网络暴力的账号,督促网哪困站平台采取批量禁言、暂停私信等处置措施,防止网暴升级蔓延。研判行为性质,对其中首发、多发、煽动发布网暴信息的账号,采取永久禁言、关闭账号等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强化用户保护。指导网站平台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功能,督促网站平台完善防控机制,包括上线“一键防护功能”,限制陌生人私信、评论和转发,上线发文警示功能,引导用户友善评论等措施。这个功能现在已经在一些大的头部网站开始试用了,从这一段试用的效果看很好,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各个网站平台逐步推广。
第四,畅通举报渠道。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有“12377”热线电话,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来进行举报。应该说,最近举报效果也比较好,对大家举报的信息线索,第一时间就转交网站平台,网站平台在快速研判基础上能够迅速进行处置。所以,未来工作中,要继续细化这些举报分类,简化举报程序,确保网民能够快速、便捷地举报网络暴力问题,帮助网民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对严重违法的行为,也坚决进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