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ARPANET是什么,具体点
ARPANET: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
其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一直在关注电脑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课题。
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又称ARPA网。它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信息处理处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远距离的封包交换网络,被认为是现今互联网(Internet)的前身。
(1)ARPANET为什么属于局域网络扩展阅读:
“阿帕网"的历史沿革介绍:
1、1967年,时任IPTO处长劳伦斯·罗伯茨(Lawrence G. Roberts)着手筹建“分布式网络”,1968年,罗伯茨提交研究报告《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提出阿帕网的构想。
2、阿帕网于1969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由西海岸的四个节点构成,第一个节点选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3、1970年,已具雏形的阿帕网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务部门开始接入,同时阿帕网在东海岸地区建立了首个网络节点。
4、1973年春,文顿·瑟夫和鲍勃·康开始研究如何将阿帕网和另外两个已有的网络相连接,尤其是连接卫星网络(和基于夏威夷的分组业务的ALOHA网,瑟夫设计了新的计算机交流协议,最后被称为传送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
5、1982年中,阿帕网停用原先的交流协议,NCP被禁用,只允许使用Cern的TCP/IP语言的网站交流。
㈡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
(2)ARPANET为什么属于局域网络扩展阅读:
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1993年开始,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就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这种主干网也叫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考虑到因特网商用化后可能出现很多的ISP,为了使不同ISP经营的网络能够互通。
在1994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分别由4个电信公司经营,本世纪初,美国的NAP达到了十几个。
NAP是最高级的接入点,它主要是向不同的ISP提供交换设备,使它们相互通信。因特网已经很难对其网络结构给出很精细的描述,但大致可分为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机上网用户。
㈢ 在因特网的发展史上,起到兴足轻重的两个网络是什么
ARPANet、NSFNet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Network&Science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㈣ ARPANET对internet的影响
ARPANET是互联网的始祖。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设计开发,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初是为了便于这些学校之间互相共享资源而开发的。ARPANET采用了包交换机制。70年代协议成功的扩大了数据包的体积,进而组成了互联网。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IP的通讯,在5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那时,ARPAnet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ARPAnet--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到1990年,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 ARPA1971年更名为DARPA,因此有时用DARPANET来表示ARPANET,这两个词表示同一个意思。
㈤ arpanet何时建立建立的目的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70年代初的美国深陷在越南战场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国内的反战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到了二战后第一个内外交困的年代。虽然这样,但是国内的各种科学技术还是在飞速地发展。
ARPANET在不断地壮大。1970年的ARPANET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但是它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为了把这四个不同型号、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同终端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煞费苦心、艰辛探索,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其中包括有“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
伴随着ARPANET的成长,第一份有关最初的ARPANET主机-主机间通信协议的出版物,由C.S. Carr、S. Crocker和V.G. Cerf撰写的 “HOST - HO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he ARPA Network”,发表在了AFIPS的SJCC会议论文集上。这份出版物在当时成了不少工程师的“掌中宝”。当然,政府的支持是早期ARPANET能够顺利发展的主要动力,以“保持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防止潜在对手不可预见的技术进步”为首要职责的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主动把1969年的合同截止日期延续到了1970年12月31日。当初合同的总金额是50万美元,而实际执行的时候大约增加了一倍,在1970年与BBN公司新签定的合同中,金额则达到了200万美元。从此以后,ARPANET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
AT&T公司在UCLA和BBN公司之间建成了第一个跨国家连接的56Kbps的通信线路。这条线路后来被BBN公司和RAND公司的另一条线路所取代。第二条线路则连接MIT公司和犹他州大学。1970年12月,S.Crocker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领导的网络工作小组(NWG)制定出“网络控制协议”(NCP)。他也正是一年多前写出第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征求意见与建议(RFC)的人。最初,这个协议还是作为信包交换程序的一部分来设计的,可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关系重大,不如把这个协议独立出来为好。
也在那个时候,天才的Kahn也为临时需要而开发过局部使用的“网络控制协议”。由于这个协议是局部使用,就不必考虑不同电脑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因此也就简单的多。 虽然“网络控制协议”是一台主机直接对另一台主机的通信协议,实质上它是一个设备驱动程序。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接口信号处理机”被用在同样的网络条件下,相互之间的连接也就相对稳定,因此没有必要涉及控制传输错误的问题。
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电脑和网络连在一起有多么困难。于是很多人都在研究怎样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让在不同的网络后面的计算机可以自由地沟通。
1970年备忘录
★Digital推出PDP-11/20系列16位小型机。
★IBM的Edgar Codd发表论述关系型数据库的论文。
★Gene Amdahl组建Amdahl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为NASA开发出第一种飞行模拟程序。
★Telemart Enterprises公司在美国圣地亚哥市的计算机化食品杂货店开张。购物者利用电话连接到计算机来订购食品;商店后来不得不关门,因超量的电话使计算机过载。
★Honeywell公司收购通用电气公司的计算机部。
互联随着其他骨干网的出现而出现。因特网发展初期,只有一个骨干,所以没有互联问题。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建立了NSFNET,56KBPS的网络使得用户可以远距离接入5个超级计算中心。87年,合作伙伴Merit Network、IBM、MCI开始管理NSFNET,它于88年成为一个1级网络,连接13个点。当大量的商业骨干出现,并最终取代了NSFNET时,互联问题出现了。那时商业网络刚出现,NSFNET上一般的商务活动是被禁止的,因此阻碍了这些商务网络与以NSFNET为骨干的其他人的业务交换。这个障碍于91年解决,当一些商务网络,包括PSINet, UUNET, and CerfNET,建立了商务因特交换Commercial Internet Exchange (CIX). CIX由一个位于加州的路由器组成,用于交换他们的最终用户间的业务量。93年,NSF决定将骨干的管理完全竞争化,商业化。为了使部分重叠的竞争的骨干更容易增长,NSF设计了一个类似CIX的地理分散的NAP(网络连接点)系统。每个NAP有一个共享的交换机或LAN用于交换业务。最初有4个NAP。骨干可以选择在任一个NAP或所有NAP互联,95年商务骨干网和NAP最终取代了NSFNET。
工程建设于1990年开始,1992年完成了中科院院网(CASnet,连接了中关村地区三十多个研究所及三里河中科院院部〕、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和北京大学校园网PUnet。NCFC主干网于93年底建成,以高速光缆及路由器将三个院校网互连。1994年4月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64Kbps〕并于1994年5月21日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主服务器设置,实现了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可向NCFC的各成员组织提供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
㈥ 什么是ARPANET
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NET是Internet
的前身,是第一个数据通信广域网络。
㈦ 内网和外网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内网就是局域网,局域网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外网就是广域网,广域网,又称外网、公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广域网并不等同于互联网。
(7)ARPANET为什么属于局域网络扩展阅读:
内网与广阔的外界通信,就是在与外网通信,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三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能叫计算机网络,早期的ARPANET就是由少量计算机相连构建的网络。
网络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你访问一个网页,其实也是在跟服务器通信,也是在访问服务器上的一个文件而已,通过服务器返回的文件,经过浏览器的渲染机制才呈现在了你的面前。总的来说,外网不仅仅是WAN,而与局域网外的通信都可以叫做与外网通信。
广域网上的每一台电脑(或其他网络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广域网IP地址(或者说公网、外网IP地址),广域网IP地址一般要到ISP处交费之后才能申请到,广域网IP地址不能重复。
局域网(LAN)上的每一台电脑(或其设备)都有一个或多个局域网IP地址(或者说私网、内网IP地址),局域网IP地址是局域网内部分配的,不同局域网的IP地址可以重复,不会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