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研究
摘要:标记数据集是训练和评估基于异常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所必需的。本文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进行了重点的文献综述,并对基于包和流的底层网络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文确定了15种不同的属性来评估单个数据集对特定评估场景的适用性。这些属性涵盖了广泛的标准,并被分为五类,例如用于提供结构化搜索的数据量或记录环境。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数据集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本综述还强调了每个数据集的特性。此外,本工作还简要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数据的其他来源,如流量生成器和数据存储库。最后,我们讨论了我们的观察结果,并为使用和创建基于网络的数据集提供了一些建议。
一、引言
信息技术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入侵和内部威胁检测的研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处理与安全相关的数据[1]-[4]、检测僵尸网络[5]-[8]、端口扫描[9]-[12]、蛮力攻击[13]-[16]等方面已经发表了许多贡献。所有这些工作的共同点是,它们都需要具有代表性的基于网络的数据集。此外,基准数据集是评价和比较不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质量的良好基础。给定一个带标签的数据集,其中每个数据点都被分配给类normal或attack,可以使用检测到的攻击数量或虚警数量作为评估标准。
不幸的是,没有太多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Sommer和Paxson[17](2010)认为,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可用数据集是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Malowidzki等人(2015)和Haider等人(2017)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然而,社区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发布了几个入侵检测数据集。其中,澳大利亚网络安全中心发布了UNSW-NB15[20]数据集,科堡大学发布了CIDDS-001[21]数据集,新布伦瑞克大学发布了CICIDS 2017[22]数据集。未来还会有更多数据集发布。然而,现有数据集没有全面的索引,很难跟踪最新的发展。
本文对现有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进行了文献综述。首先,对底层数据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基于网络的数据以基于包或基于流的格式出现。基于流的数据只包含关于网络连接的元信息,而基于包的数据也包含有效负载。然后,对文献中常用的评价网络数据集质量的不同数据集属性进行了分析和分组。本调查的主要贡献是对基于网络的数据集进行了详尽的文献综述,并分析了哪些数据集满足哪些数据集属性。本文重点研究了数据集内的攻击场景,并强调了数据集之间的关系。此外,除了典型的数据集之外,我们还简要介绍了流量生成器和数据存储库作为网络流量的进一步来源,并提供了一些观察和建议。作为主要的好处,本调查建立了一组数据集属性,作为比较可用数据集和确定合适数据集的基础,给出了特定的评估场景。此外,我们创建了一个网站1,其中引用了所有提到的数据集和数据存储库,我们打算更新这个网站。
本文的其余部分组织如下。下一节将讨论相关工作。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基于包和流的网络数据。第四部分讨论了文献中常用来评价入侵检测数据集质量的典型数据集属性。第五节概述了现有的数据集,并根据第四节确定的属性检查每个数据集。第六节简要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数据的进一步来源。在本文件以摘要结束之前,第七节讨论了意见和建议。
二、相关工作
本节回顾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的相关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没有考虑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数据集,比如ADFA[23]。读者可以在Glass-Vanderlan等人的[24]中找到关于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数据的详细信息。
Malowidzki等人[18]将缺失的数据集作为入侵检测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好的数据集提出了要求,并列出了可用的数据集。Koch等人的[25]提供了入侵检测数据集的另一个概述,分析了13个数据源,并根据8个数据集属性对它们进行了评估。Nehinbe[26]为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提供了关键的数据集评估。作者研究了来自不同来源的七个数据集(如DARPA数据集和DEFCON数据集),强调了它们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创建更真实数据集的方法。由于在过去的四年中发布了许多数据集,我们延续了2011年到2015年[18],[25],[26]的工作,但提供了比我们的前辈更最新和更详细的概述。
虽然许多数据集论文(如CIDDS-002[27]、ISCX[28]或UGR ' 16[29])只对一些入侵检测数据集做了一个简要的概述,但Sharafaldin等人对[30]提供了更详尽的综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一个生成入侵检测数据集的新框架。Sharafaldin等人还分析了11个可用的入侵检测数据集,并根据11个数据集属性对其进行了评估。与早期的数据集论文相比,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对现有的基于网络的数据集提供一个中立的概述,而不是提供一个额外的数据集。
最近的其他论文也涉及到基于网络的数据集,但主要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Bhuyan等人对网络异常检测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作者描述了现有的9个数据集,并分析了现有异常检测方法所使用的数据集。类似地,Nisioti等人的[32]关注于用于入侵检测的无监督方法,并简要参考了现有的12个基于网络的数据集。Yavanoglu和Aydos[33]分析比较了最常用的入侵检测数据集。然而,他们的审查只包含七个数据集,包括其他数据集,如HTTP CSIC 2010[34]。总而言之,这些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研究目标,而且只是接触对于基于网络的数据集,则略有不同。
三、数据
通常,网络流量以基于包或基于流的格式捕获。在包级捕获网络流量通常是通过镜像网络设备上的端口来完成的。基于包的数据包含完整的有效载荷信息。基于流的数据更加聚合,通常只包含来自网络连接的元数据。Wheelus等人通过一个说明性的比较强调了这一区别:“捕获包检查和NetFlow之间的一个很好的区别示例是徒步穿越森林,而不是乘坐热气球飞越森林”[35]。在这项工作中,引入了第三类(其他数据)。另一个类别没有标准格式,并且因每个数据集而异。
A基于分组的数据
基于包的数据通常以pcap格式捕获,并包含有效负载。可用的元数据取决于使用的网络和传输协议。有许多不同的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TCP、UDP、ICMP和IP。图1显示出了不同的报头。TC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包含诸如序列号、确认号、TCP标志或校验和值之类的元数据。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它的头比TCP小,TCP只包含四个字段,即源端口、目标端口、长度和校验和。与TCP和UDP相比,ICMP是一个包含状态消息的支持协议,因此更小。通常,在报头旁边还有一个可用的IP报头传输协议的。IP报头提供源和目标IP地址等信息,如图1所示。
b .流为基础数据
基于流的网络数据是一种更简洁的格式,主要包含关于网络连接的元信息。基于流的数据将所有在时间窗口内共享某些属性的包聚合到一个流中,通常不包含任何有效负载。默认的五元组定义,即,源IP地址、源端口、目标IP地址、目标端口和传输协议[37],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流的数据属性匹配标准。流可以以单向或双向格式出现。单向格式将主机A到主机B之间共享上述属性的所有包聚合到一个流中。从主机B到主机A的所有数据包聚合为另一个单向流。相反,一个双向流总结了主机a和主机B之间的所有数据包,不管它们的方向如何。
典型的基于流的格式有NetFlow[38]、IPFIX[37]、sFlow[39]和OpenFlow[40]。表I概述了基于流的网络流量中的典型属性。根据特定的流格式和流导出器,可以提取额外的属性,如每秒字节数、每个包的字节数、第一个包的TCP标志,甚至有效负载的计算熵。
此外,可以使用nfmp2或YAF3之类的工具将基于包的数据转换为基于流的数据(但不是相反)。读者如果对流导出器之间的差异感兴趣,可以在[41]中找到更多细节,并分析不同的流导出器如何影响僵尸网络分类。
c .其他数据
这个类别包括所有既不是纯基于包也不是基于流的数据集。这类的一个例子可能是基于流的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已经用来自基于包的数据或基于主机的日志文件的附加信息进行了丰富。KDD CUP 1999[42]数据集就是这一类别的一个着名代表。每个数据点都有基于网络的属性,比如传输的源字节数或TCP标志的数量,但是也有基于主机的属性,比如失败登录的数量。因此,这个类别的每个数据集都有自己的一组属性。由于每个数据集都必须单独分析,所以我们不对可用属性做任何一般性的说明。
四、数据集属性
为了能够比较不同的入侵检测数据集,并帮助研究人员为其特定的评估场景找到合适的数据集,有必要将公共属性定义为评估基础。因此,我们研究了文献中用于评估入侵检测数据集的典型数据集属性。一般概念FAIR[43]定义了学术数据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实现,即可查找性、可访问性、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在与这个一般概念相一致的同时,本工作使用更详细的数据集属性来提供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的重点比较。通常,不同的数据集强调不同的数据集属性。例如,UGR ' 16数据集[29]强调较长的记录时间来捕捉周期效应,而ISCX数据集[28]强调精确的标记。由于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的更一般的属性,所以我们试图统一和概括文献中使用的属性,而不是采用所有的属性。例如,一些方法评估特定类型攻击的存在,比如DoS(拒绝服务)或浏览器注入。某些攻击类型的存在可能是评估这些特定攻击类型的检测方法的相关属性,但是对于其他方法没有意义。因此,我们使用一般的属性攻击来描述恶意网络流量的存在(见表三)。第五节提供了关于数据集中不同攻击类型的更多细节,并讨论了其他特定的属性。
我们不像Haider et al.[19]或Sharafaldin et al.[30]那样开发评估评分,因为我们不想判断不同数据集属性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某些属性的重要性取决于具体的评估场景,不应该在调查中普遍判断。相反,应该让读者能够找到适合他们需要的数据集。因此,我们将下面讨论的数据集属性分为五类,以支持系统搜索。图2总结了所有数据集属性及其值范围。
A.一般资料
以下四个属性反映了关于数据集的一般信息,即创建年份、可用性、正常网络流量和恶意网络流量的存在。
1)创建年份:由于网络流量受概念漂移影响,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攻击场景,因此入侵检测数据集的年龄起着重要作用。此属性描述创建年份。与数据集发布的年份相比,捕获数据集的底层网络流量的年份与数据集的最新程度更相关。
2)公共可用性:入侵检测数据集应公开可用,作为比较不同入侵检测方法的依据。此外,数据集的质量只能由第三方检查,如果它们是公开可用的。表III包含此属性的三个不同特征:yes, o.r. (on request)和no。On request是指在向作者或负责人发送消息后授予访问权限。
3)正常用户行为:此属性指示数据集中正常用户行为的可用性,并接受yes或no值。值yes表示数据集中存在正常的用户行为,但它不声明是否存在攻击。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攻击检测率和误报率。此外,正常用户行为的存在对于评估IDS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缺少正常的用户行为并不会使数据集不可用,而是表明它必须与其他数据集或真实世界的网络流量合并。这样的合并步骤通常称为覆盖或盐化[44]、[45]。
4)攻击流量:IDS数据集应包含各种攻击场景。此属性指示数据集中是否存在恶意网络通信,如果数据集中至少包含一次攻击,则该属性的值为yes。表四提供了关于特定攻击类型的附加信息。
B.数据的性质
此类别的属性描述数据集的格式和元信息的存在。
1)元数据:第三方很难对基于包和基于流的网络流量进行内容相关的解释。因此,数据集应该与元数据一起提供关于网络结构、IP地址、攻击场景等的附加信息。此属性指示附加元数据的存在。
2)格式: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以不同的格式出现。我们大致将它们分为三种格式(参见第三节)。(1)基于分组的网络流量(例如pcap)包含带负载的网络流量。(2)基于流的网络流量(如NetFlow)只包含关于网络连接的元信息。(3)其他类型的数据集可能包含基于流的跟踪,带有来自基于包的数据甚至来自基于主机的日志文件的附加属性。
3)匿名性:由于隐私原因,入侵检测数据集往往不会公开,或者只能以匿名的形式提供。此属性指示数据是否匿名以及哪些属性受到影响。表III中的none值表示没有执行匿名化。值yes (IPs)表示IP地址要么被匿名化,要么从数据集中删除。同样,值yes (payload)表示有效负载信息被匿名化,要么从基于分组的网络流量中删除。
C.数据量
此类别中的属性根据容量和持续时间描述数据集。
1) Count:属性Count将数据集的大小描述为包含的包/流/点的数量或物理大小(GB)。
2)持续时间:数据集应涵盖较长时间内的网络流量,以捕捉周期性影响(如白天与夜晚或工作日与周末)[29]。属性持续时间提供每个数据集的记录时间。
D.记录环境
此类别中的属性描述捕获数据集的网络环境和条件。
1)流量类型:描述网络流量的三种可能来源:真实的、模拟的或合成的。Real是指在有效的网络环境中捕获真实的网络流量。仿真的意思是在测试床或仿真网络环境中捕获真实的网络流量。综合意味着网络流量是综合创建的(例如,通过一个流量生成器),而不是由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的)网络设备捕获的。
2)网络类型:中小企业的网络环境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安全系统,评估数据集应该适应特定的环境。此属性描述创建相应数据集的基础网络环境。
3)完整网络:该属性采用Sharafaldin等人的[30],表示数据集是否包含来自具有多个主机、路由器等网络环境的完整网络流量。如果数据集只包含来自单个主机(例如蜜罐)的网络流量,或者只包含来自网络流量的一些协议(例如独占SSH流量),则将值设置为no。
E.评价
以下特性与使用基于网络的数据集评估入侵检测方法有关。更精确地说,这些属性表示预定义子集的可用性、数据集的平衡和标签的存在。
1)预定义的分割:有时,即使在相同的数据集上对不同的IDS进行评估,也很难对它们的质量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明确是否使用相同的子集进行训练和评估。如果数据集附带用于训练和评估的预定义子集,则此属性提供信息。
2)均衡: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通常采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法。在这些方法的训练阶段(例如,决策树分类器),数据集应该与其类标签相平衡。因此,数据集应该包含来自每个类(normal和attack)的相同数量的数据点。然而,真实世界的网络流量是不平衡的,它包含了比攻击流量更多的正常用户行为。此属性指示数据集是否与其类标签相平衡。在使用数据挖掘算法之前,应该通过适当的预处理来平衡不平衡的数据集。他和Garcia[46]提供了从不平衡数据中学习的良好概述。
3)带标签:带标签的数据集是训练监督方法、评估监督和非监督入侵检测方法所必需的。此属性表示是否标记了数据集。如果至少有两个类normal和attack,则将此属性设置为yes。此属性中可能的值为:yes, yes with BG。(yes with background)、yes (IDS)、indirect和no。是的,有背景意味着有第三类背景。属于类背景的包、流或数据点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攻击。Yes (IDS)是指使用某种入侵检测系统来创建数据集的标签。数据集的一些标签可能是错误的,因为IDS可能不完美。间接意味着数据集没有显式标签,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日志文件自己创建标签。
五、数据集
我们认为,在搜索足够的基于网络的数据集时,标记的数据集属性和格式是最决定性的属性。入侵检测方法(监督的或非监督的)决定是否需要标签以及需要哪种类型的数据(包、流或其他)。因此,表II提供了关于这两个属性的所有研究的基于网络的数据集的分类。表三给出了关于第四节数据集属性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集的更详细概述。在搜索基于网络的数据集时,特定攻击场景的存在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表III显示了攻击流量的存在,而表IV提供了数据集中特定攻击的详细信息。关于数据集的论文描述了不同抽象级别的攻击。例如,Vasudevan等人在他们的数据集中(SSENET- 2011)将攻击流量描述为:“Nmap、Nessus、Angry IP scanner、Port scanner、Metaploit、Backtrack OS、LOIC等是参与者用来发起攻击的一些攻击工具。”相比之下,Ring等人在他们的CIDDS-002数据集[27]中指定了执行端口扫描的数量和不同类型。因此,攻击描述的抽象级别可能在表四中有所不同。对所有攻击类型的详细描述超出了本文的范围。相反,我们推荐感兴趣的读者阅读Anwar等人的开放存取论文“从入侵检测到入侵响应系统:基础、需求和未来方向”。此外,一些数据集是其他数据集的修改或组合。图3显示了几个已知数据集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于网络的数据集,按字母顺序排列
AWID [49]。AWID是一个公共可用的数据集4,主要针对802.11网络。它的创建者使用了一个小型网络环境(11个客户机),并以基于包的格式捕获了WLAN流量。在一个小时内,捕获了3700万个数据包。从每个数据包中提取156个属性。恶意网络流量是通过对802.11网络执行16次特定攻击而产生的。AWID被标记为一个训练子集和一个测试子集。
Booters[50]。Booters是罪犯提供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Santanna et. al[50]发布了一个数据集,其中包括九种不同的启动程序攻击的跟踪,这些攻击针对网络环境中的一个空路由IP地址执行。结果数据集以基于分组的格式记录,包含超过250GB的网络流量。单独的包没有标记,但是不同的Booters攻击被分成不同的文件。数据集是公开可用的,但是出于隐私原因,booters的名称是匿名的。
僵尸网络[5]。僵尸网络数据集是现有数据集的组合,可以公开使用。僵尸网络的创建者使用了[44]的叠加方法来组合ISOT[57]、ISCX 2012[28]和CTU-13[3]数据集的(部分)。结果数据集包含各种僵尸网络和正常用户行为。僵尸网络数据集被划分为5.3 GB训练子集和8.5 GB测试子集,都是基于包的格式。
CIC DoS[51]。CIC DoS是加拿大网络安全研究所的一组数据,可以公开使用。作者的意图是创建一个带有应用层DoS攻击的入侵检测数据集。因此,作者在应用层上执行了8种不同的DoS攻击。将生成的跟踪结果与ISCX 2012[28]数据集的无攻击流量相结合生成正常的用户行为。生成的数据集是基于分组的格式,包含24小时的网络流量。
CICIDS 2017 [22]。CICIDS 2017是在模拟环境中历时5天创建的,包含基于分组和双向流格式的网络流量。对于每个流,作者提取了80多个属性,并提供了关于IP地址和攻击的附加元数据。正常的用户行为是通过脚本执行的。数据集包含了多种攻击类型,比如SSH蛮力、heartbleed、僵尸网络、DoS、DDoS、web和渗透攻击。CICIDS 2017是公开可用的。
cidds - 001 [21]。CIDDS-001数据集是在2017年模拟的小型商业环境中捕获的,包含为期四周的基于单向流的网络流量,并附带详细的技术报告和附加信息。该数据集的特点是包含了一个在互联网上受到攻击的外部服务器。与蜜罐不同,来自模拟环境的客户机也经常使用此服务器。正常和恶意的用户行为是通过在GitHub9上公开可用的python脚本执行的。这些脚本允许不断生成新的数据集,并可用于其他研究。CIDDS-001数据集是公开可用的,包含SSH蛮力、DoS和端口扫描攻击,以及从野外捕获的一些攻击。
cidds - 002 [27]。CIDDS-002是基于CIDDS-001脚本创建的端口扫描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两个星期的基于单向流的网络流量,位于模拟的小型业务环境中。CIDDS-002包含正常的用户行为以及广泛的不同端口扫描攻击。技术报告提供了关于外部IP地址匿名化的数据集的附加元信息。数据集是公开可用的。
Ⅱ 异常检测方法 二
离群点是一个数据对象,它显着不同于其他数据对象,好像它是被不同的机制产生的一样。有时也称非离群点为“正常数据”,离群点为“异常数据”。
离群点不同于噪声数据。噪声是被观测变量的随机误差或方差。一般而言,噪声在数据分析(包括离群点分析)中不是令人感兴趣的。如在信用卡欺诈检测,顾客的购买行为可以用一个随机变量建模。一位顾客可能会产生某些看上去像“随机误差”或“方差”的噪声交易,如买一份较丰盛的午餐,或比通常多要了一杯咖啡。这种交易不应该视为离群点,否则信用卡公司将因验证太多的交易而付出沉重代价。因此,与许多其他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任务一样,应该在离群点检测前就删除噪声。
离群点检测是有趣的,因为怀疑产生它们的机制不同于产生其他数据的机制。因此,在离群点检测时,重要的是搞清楚为什么检测到的离群点被某种其他机制产生。通常,在其余数据上做各种假设,并且证明检测到的离群点显着违反了这些假设。
离群点可以分成三类:全局离群点、情境(或条件)离群点和集体离群点。
在给定的数据集中,一个数据对象是全局离群点,如果它显着的偏离数据集中的其他对象。全局离群点是最简单的一类离群点,大部分的离群点检测方法都旨在找出全局离群点。
在给定的数据集中,一个数据对象是情境离群点,如果关于对象的特定情境,它显着的偏离其他对象。情境离群点又称为条件离群点,因为它们条件的依赖于选定的情境。一般地,在情境离群点检测中,所考虑数据对象的属性划分成两组:
情境属性 :数据对象的情境属性定义对象的情境。一般为静态属性变量,如信用卡欺诈检测中,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人消费情况是不同的,先按照静态属性将人群大致分类,再检测每一类的离群点,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行为属性 :定义对象的特征,并用来评估对象关于它所处的情境是否为离群点。在上述例子中,行为属性可以是消费金额,消费频率等
情境离群点分析为用户提供了灵活性,因为用户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考察离群点,这在许多应用中都是非常期望的。
给定一个数据集,数据对象的一个子集形成集体离群点,如果这些对象作为整体显着的偏离整个数据集。如一家供应链公司,每天处理数以千计的订单和出货。如果一个订单的出货延误,则可能不是离群点,因为统计表明延误时常发生。然而,如果有一天有100个订单延误,则必须注意。这100个订单整体来看,形成一个离群点,尽管如果单个考虑,它们每个或许都不是离群点。你可能需要更详细地整个考察这些订单,搞清楚出货问题。
与全局和情境离群点检测不同,在集体离群点检测中,不仅必须考虑个体对象的行为,而且还要考虑对象组群的行为。因此,为了检测集体离群点,需要关于对象之间联系的背景知识,如对象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测量方法。
离群点检测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的正常性做假定。假定数据集中的正常对象由一个随机过程(生成模型)产生。因此,正常对象出现在该随机模型的高概率区域中,而低概率区域中的对象是离群点。
离群点检测的统计学方法的一般思想是:学习一个拟合给定数据集的生成模型,然后识别该模型低概率区域中的对象,把它们作为离群点。有许多不同方法来学习生成模型,一般而言,根据如何指定和如何学习模型,离群点检测的统计学方法可以划分成两个主要类型: 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
参数方法: 假定正常的数据对象被一个以为参数的参数分布产生。该参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给出对象被该分布产生的概率。该值越小,越可能是离群点。
非参数方法: 并不假定先验统计模型,而是试图从输入数据确定模型。非参数方法的例子包括直方图和核密度估计。
假定数据集由一个正态分布产生,然后,可以由输入数据学习正态分布的参数,并把低概率的点识别为离群点。
在正态分布的假定下,区域包含99.7%的数据,包含95.4%的数据,包含68.3%的数据。视具体情况而定,将其区域外的数据视为离群点。
这种直截了当的统计学离群点检测方法也可以用于可视化。例如盒图方法使用五数概况绘制一元输入数据:最小的非离群点值(Min)、第一个四分位数(Q1)、中位数(Q2)、第三个四分位数(Q3)和最大的非离群点值(Max)。
四分位数极差(IQR)定义为Q3-Q1。比Q1小1.5倍的IQR或者比Q3大1.5倍的IQR的任何对象都视为离群点,因为Q1-1.5 IQR和Q3+1.5 IQR之间的区域包含了99.3%的对象。
(1)使用马哈拉诺比斯距离检测多元离群点。
对于一个多元数据集,设为均值向量。对于数据集中的对象,从到的马哈拉诺比斯(Mahalanobis)距离为其中S是协方差矩阵。是一元数据,可以对它进行离群点检测。如果被确定为离群点,则也被视为离群点。
(2)使用统计量的多元离群点检测。
在正态分布的假设下,统计量可以用来捕获多元离群点。对于对象,统计量是
其中,是在第维上的值,是所有对象在第维上的均值,而是维度。如果对象的统计量很大,则该对象是离群点。
(3)使用混合参数分布
在许多情况下,数据是由正态分布产生的假定很有效。然而,当实际数据很复杂时,这种假定过于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假定数据是被混合参数分布产生的。
混合参数分布中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来估计参数。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可以参考韩家炜的《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一书。
在离群点检测的非参数方法中,“正常数据”的模型从输入数据学习,而不是假定一个先验。通常,非参数方法对数据做较少假定,因而在更多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使用直方图检测离群点
包括如下两步:
步骤1: 构造直方图。尽管非参数方法并不假定任何先验统计模型,但是通常确实要求用户提供参数,以便由数据学习。如指定直方图的类型(等宽或等深的)和其他参数(如直方图中的箱数或每个箱的大小)。与参数方法不同,这些参数并不指定数据分布的类型(如高斯分布)。
步骤2: 检测离群点。为了确定一个对象是否是离群点,可以对照直方图检验它。在最简单的方法中,如果该对象落入直方图的一个箱中,则该对象被看做是正常的,否则被认为是离群点。
对于更复杂的方法,可以使用直方图赋予每个对象一个离群点得分。一般可以令对象的离群点得分为该对象落入的箱的容积的倒数。得分越高,表明是离群点的概率越大。
使用直方图作为离群点检测的非参数模型的一个缺点是,很难选择一个合适的箱尺寸。一方面,如箱尺寸太小,则由很多正常对象都会落入空的或稀疏箱,因而被误识别为离群点。这将导致很高的假正例率或低精度。相反,如果箱尺寸太大,则离群点对象可能渗入某些频繁的箱中,这将导致很高的假负例率或召回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核密度估计来估计数据的概率密度分布。具体参考韩家炜的《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
给定特征空间中的对象集,可以使用距离度量来量化对象间的相似性。基于邻近性的方法假定:离群点对象与它最近邻的邻近性显着偏离数据集中其他对象与它们近邻之间的邻近性。
有两种类型的基于邻近性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基于距离的和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距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考虑对象给定半径的邻域。一个对象被认为是离群点,如果它的邻域内没有足够多的其他点。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方法考察对象和它近邻的密度。这里,一个对象被识别为离群点,如果它的密度相对于它的近邻低得多。
对于待分析的数据对象集D,用户可以指定一个距离阈值r来定义对象的合理邻域。对于每个对象o,可以考察o的r-邻域中的其他对象的个数。如果D中大多数对象都远离o,即都不在o的r-邻域中,则o可以被视为一个离群点。
令是距离阈值,是分数阈值。对象是一个离群点,如果
其中是距离度量。
如何计算-离群点?一是嵌套循环方法,时间复杂度为。当数据集很大时,该方法的开销很大。为了改进性能,可以用基于网格的方法来实现。具体见韩家炜《数据挖掘》一书。
基于距离的离群点检测从全局考虑数据集。由于以下两个原因,这种离群点被看成“全局离群点”:
l 例如,一个-离群点至少远离(用参数r定量)数据集中的对象。换言之,这种离群点远离数据的大多数。
l 为了检测基于距离的离群点,需要两个距离参数,它们用于每个离群点对象。
现实世界的许多数据集都呈现更复杂的结构,那里对象可能关于其局部邻域,而不是关于整个数据分布而被视为离群点。如下图,基于距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不能捕获像o1和o2这样的局部离群点。
那么,如何确切地定义如图所示的局部离群点?这里关键的思想是,需要把对象周围的密度与对象邻域周围的密度进行比较。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方法的基本假定是:非离群点对象周围的密度与其邻域周围的密度类似,而离群点对象周围的密度显着不同于其邻域周围的密度。
基于聚类的方法通过考察对象与簇之间的关系检测离群点。直观地,离群点是一个对象,它属于小的偏远簇,或不属于任何簇。
这导致三种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的一般方法。考虑一个对象。
l 该对象属于某个簇吗?如果不,则它被识别为离群点。
l 该对象与最近的簇之间的距离很远吗?如果是,则它是离群点。
l 该对象是小簇或稀疏簇的一部分吗?如果是,则该簇中的所有对象都是离群点。
下面对每一种方法考察一个例子。
例1 把离群点检测为不属于任何簇的对象。如图1所示,使用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如DBSCAN,注意到黑色点都属于簇,白色点a不属于任何簇,因而被认为是离群点。
图1 对象a是离群点,因为 它不属于任何簇
图2 离群点(a,b,c)都(关于簇中心)远离距它们最近的簇
例2 使用到最近簇的距离的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如图2所示,使用k-均值聚类方法,可以把图2中的数据点划分成3个簇,如图中不同符号所示,每个簇中心用“+”标记。对于每个对象o,都可以根据该对象与最近簇中心的距离,赋予该对象一个离群点得分。假设到o的最近中心为c,则o与c之间的距离为dist(o,c),c与指派到c的对象之间的平均距离为L,比率度量与平均值的差异程度。在图2中,点a,b和c都相对远离它们的对应中心,因而被怀疑是离群点。
例3 检测小簇中的离群点
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每种方法都只检测个体离群点,因为它们一次把一个对象与数据集中的簇进行比较。然而,在大型数据中,一些离群点可能是类似的,并且形成一个小簇。例如,在入侵检测中,使用相同手段攻击系统的黑客可能形成一个簇。迄今为止所讨论的方法可能被这种离群点所欺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第三种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识别小簇或稀疏簇,并宣告这些簇中的对象也是离群点。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是FindCBLOF算法,其方法如下。
(1) 找出数据集中的簇,并把它们按大小降序排列。该算法假定大部分数据点都不是离群点,它使用一个参数来区别大簇和小簇。任何至少包含数据集中百分之(如,=90%)数据点的簇都被视为大簇,而其余的簇被看成小簇。
(2) 对于每个数据点赋予基于簇的局部离群点因子(CBLOF),对于属于大簇的点,它的CBLOF是簇的大小和该点与簇的相似性的乘积。对于属于小簇的点,它的CBLOF用小簇的大小和该点与最近的大簇的相似性的乘积计算。
CBLOF用统计学方法定义点和簇之间的相似性,代表点属于簇的概率。该值越大,点与簇越相似。CBLOF值可以检测远离任何簇的离群点。
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它们可以检测离群点,而不要求数据是有标号的,即它们以无监督方式检测。它们对许多类型的数据都有效。簇可以看成是数据的概括,一旦得到簇,基于聚类的方法只需要把对象与簇进行比较,以确定该对象是否是离群点,这一过程通常很快,因为与对象总数相比,簇的个数通常很小。
基于聚类的方法的缺点是:它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所使用的聚类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离群点检测而言可能不是最优的。对于大型数据集,聚类方法通常开销很大,这可能成为一个瓶颈。
如果训练数据具有类标号,则离群点检测可以看做分类问题。基于分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的一般思想是,训练一个可以区分“正常”数据和离群点的分类模型。
基于分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通常使用一类模型(单分类模型SVDD),即构造一个仅描述正常类的分类器,不属于正常类的任何样本都被视为离群点。
基于分类的方法和基于聚类的方法可以联合使用,以半监督的方式检测离群点。
例通过半监督学习检测离群点
如上图所示,其中对象被标记为“正常”或“离群点”,或者没有标号。使用基于聚类的方法,发现一个大簇C和一个小簇C1。因为C中的某些对象携带了标号“正常”,因此可以把该簇的所有对象(包括没有标号的对象)都看做正常对象。在离群点检测中,使用这个簇的一类模型来识别离群点。类似的,因为簇C1中的某些对象携带标号“离群点”,因此宣布C1中的所有对象都是离群点。未落入C模型中的任何对象(如a)也被视为离群点。
与一般的离群点检测相比,识别情境离群点需要分析对应的情境信息。情境离群点检测方法可以根据情境是否可以清楚地识别而分成两类。
这类方法适用于情境可以被清楚识别的情况,其基本思想是把情境离群点检测问题转换成典型的离群点检测问题。具体地说,对于给定的数据对象,用两步来评估该对象是否是离群点。第一步,使用对象的情境属性识别对象的情境。第二步,使用一种传统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估计该对象的离群点得分。
在某些应用中,清楚地把数据划分成情境是不方便的或不可行的。这时,可以关于情境对正常行为建模。使用一个训练数据集,这种方法训练一个模型,关于情境属性的值,预测期望的行为属性值。然后,为了确定一个数据对象是否是情境离群点,可以在该对象的情境属性上使用该模型。如果该对象的行为属性值显着地偏离该模型的预测值,则该对象被宣布为情境离群点。
通过使用连接情境和行为的预测模型,这些方法避免直接识别具体情境。许多分类和预测技术都可以用来构建这种模型,如回归、马尔科夫模型和有穷状态自动机等等。
与情境离群点检测一样,集体离群点检测方法也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把问题归结为传统的离群点检测。其策略是识别结构单元,把每个结构单元(例如,子序列、时间序列片段、局部区域或子图)看做是一个数据对象,并提取特征。这样,集体离群点检测问题就转换成在使用提取的特征构造的“结构化对象”集上的离群点检测。一个结构单元代表原数据集中的一组对象,如果该结构单元显着地偏离提取的特征空间中的期望趋势,则它是一个集体离群点。
为集体离群点检测预先定义结构单元可能是困难的,或者是不可能的。因此,第二类方法直接对结构单元的期望行为建模。例如,为了在时间序列中检测离群点,一种方法是从序列中学习马尔科夫模型。因此,一个子序列被宣布为集体离群点,如果它显着地偏离该模型。
一般地,高维数据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应该应对以下挑战:
l 离群点的解释:不仅应该能够识别检测离群点,而且能够提供离群点的解释。离群点的解释可能是,例如,揭示离群点的特定子空间,或者关于对象的“离群点性”的评估。这种解释可以帮助用户理解离群点的含义和意义。
l 数据的稀疏性:这些方法应该能处理高维空间的稀疏性。随着维度的增加,对象之间的距离严重地被噪声所左右。因此,高维空间中的数据通常是稀疏的。
l 数据子空间:它们应该以合适的方式对离群点建模,例如,自适应现实离群点的子空间和捕获数据的局部变化。在所有的子空间上使用固定的距离阈值来检测离群点捕食一种好想法,因为两个对象之间的距离随着维度增加而单调增加。
l 关于维度的可伸缩性:随着维度的增加,子空间的数量指数增加。包含所有可能的子空间的穷举组合探索不是可伸缩的选择。
高维数据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可以划分成三种主要方法,包括扩充的传统离群点检测、发现子空间中的离群点和对高维离群点建模。
一种高维数据离群点检测方法是扩充的传统离群点检测方法。它使用传统的基于邻近性的离群点模型。然而,为了克服高维空间中邻近性度量恶化问题,它使用其他度量,或构造子空间并在其中检测离群点。
HilOut算法就是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HitOut找出基于距离的离群点,但在离群点检测中使用距离的秩,而不是绝对距离。具体地说,对于每个对象o,HitOut找出o的k个最近邻,记作nn1(o),nn2(o)……nnk(o),其中k是一个依赖于应用的参数。参数o的权重定义为
所有对象按权重递减序定秩。权重最高的top-p个对象作为离群点输出,其中p是另一个用户指定的参数。
HilOut算法计算每个对象的k-最近邻开销很大,当维度很高并且数据很大时不能伸缩。
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维归约,把高维离群点检测问题归结为较低维上的离群点检测。其基本思想是,把高维空间归约到低维空间,那里标准的距离度量仍然能够区分离群点。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较低维空间,则可以用传统的离群点检测方法。
为了降低维度,可以对离群点检测使用或扩充一般的特征特征选择和提取方法。例如,可以用主成分分析(PCA)来提取一个低维空间。
高维数据中离群点检测的另一种方法是搜索各种子空间中的离群点。其唯一的优点是,如果发现一个对象是很低维度的子空间的离群点,则该子空间提供了重要信息,解释该对象为什么和在何种程度上是离群点。
如何检测子空间中的离群点,一种方法是基于网格的子空间离群点检测。具体做法见韩家炜《数据挖掘》。
另一种方法是试图直接为高维离群点建立一个新模型。这种方法通常避免邻近性度量,而是采用新的启发式方法来检测离群点。具体做法见韩家炜《数据挖掘》。
Ⅲ 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在异常入侵检测系统中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基于贝叶斯推理检测法:是通过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测量变量值,推理判断系统是否发生入侵事件。 基于特征选择检测法:指从一组度量中挑选出能检测入侵的度量,用它来对入侵行为进行预测或分类。 基于贝叶斯网络检测法:用图形方式表示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指定的与邻接节点相关一个小的概率集来计算随机变量的联接概率分布。按给定全部节点组合,所有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和非根节点概率构成这个集。贝叶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弧表示父、子结点之间的依赖关系。当随机变量的值变为已知时,就允许将它吸收为证据,为其他的剩余随机变量条件值判断提供计算框架。
基于模式预测的检测法:事件序列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遵循某种可辨别的模式是基于模式预测的异常检测法的假设条件,其特点是事件序列及相互联系被考虑到了,只关心少数相关安全事件是该检测法的最大优点。 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法:是根据用户对象的活动为每个用户都建立一个特征轮廓表,通过对当前特征与以前已经建立的特征进行比较,来判断当前行为的异常性。用户特征轮廓表要根据审计记录情况不断更新,其保护去多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值要根据经验值或一段时间内的统计而得到。 基于机器学习检测法:是根据离散数据临时序列学习获得网络、系统和个体的行为特征,并提出了一个实例学习法IBL,IBL是基于相似度,该方法通过新的序列相似度计算将原始数据(如离散事件流和无序的记录)转化成可度量的空间。然后,应用IBL学习技术和一种新的基于序列的分类方法,发现异常类型事件,从而检测入侵行为。其中,成员分类的概率由阈值的选取来决定。
数据挖掘检测法:数据挖掘的目的是要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网络中会有大量的审计记录存在,审计记录大多都是以文件形式存放的。如果靠手工方法来发现记录中的异常现象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中,可以从审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区检测异常入侵和已知的入侵。采用的方法有KDD算法,其优点是善于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与数据关联分析的能力,但是实时性较差。
基于应用模式的异常检测法:该方法是根据服务请求类型、服务请求长度、服务请求包大小分布计算网络服务的异常值。通过实时计算的异常值和所训练的阈值比较,从而发现异常行为。
基于文本分类的异常检测法:该方法是将系统产生的进程调用集合转换为“文档”。利用K邻聚类文本分类算法,计算文档的相似性。 误用入侵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模式匹配法:是常常被用于入侵检测技术中。它是通过把收集到的信息与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中的已知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进行发现。模式匹配法可以显着地减少系统负担,有较高的检测率和准确率。 专家系统法:这个方法的思想是把安全专家的知识表示成规则知识库,再用推理算法检测入侵。主要是针对有特征的入侵行为。 基于状态转移分析的检测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攻击看成一个连续的、分步骤的并且各个步骤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的过程。在网络中发生入侵时及时阻断入侵行为,防止可能还会进一步发生的类似攻击行为。在状态转移分析方法中,一个渗透过程可以看作是由攻击者做出的一系列的行为而导致系统从某个初始状态变为最终某个被危害的状态。
Ⅳ 聚类算法
1. 概述
K-means聚类算法也称k均值聚类算法,是集简单和经典于一身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它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该算法认为类簇是由距离靠近的对象组成的,因此把得到 紧凑且独立的簇作为最终目标。
2. 算法核心思想
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其步骤是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聚类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聚类。每分配一个样本,聚类的聚类中心会根据聚类中现有的对象被重新计算。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或最小数目)对象被重新分配给不同的聚类,没有(或最小数目)聚类中心再发生变化,误差平方和局部最小。
3. 算法实现步骤
1、首先确定一个k值,即我们希望将数据集经过聚类得到k个集合。
2、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质心。
3、对数据集中每一个点,计算其与每一个质心的距离(如欧式距离),离哪个质心近,就划分到那个质心所属的集合。
4、把所有数据归好集合后,一共有k个集合。然后重新计算每个集合的质心。
5、如果新计算出来的质心和原来的质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个设置的阈值(表示重新计算的质心的位置变化不大,趋于稳定,或者说收敛),我们可以认为聚类已经达到期望的结果,算法终止。
6、如果新质心和原质心距离变化很大,需要迭代3~5步骤。
4. 算法步骤图解
上图a表达了初始的数据集,假设k=2。在图b中,我们随机选择了两个k类所对应的类别质心,即图中的红色质心和蓝色质心,然后分别求样本中所有点到这两个质心的距离,并标记每个样本的类别为和该样本距离最小的质心的类别,如图c所示,经过计算样本和红色质心和蓝色质心的距离,我们得到了所有样本点的第一轮迭代后的类别。此时我们对我们当前标记为红色和蓝色的点分别求其新的质心,如图d所示,新的红色质心和蓝色质心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动。图e和图f重复了我们在图c和图d的过程,即将所有点的类别标记为距离最近的质心的类别并求新的质心。最终我们得到的两个类别如图f。
K-means术语:
簇:所有数据的点集合,簇中的对象是相似的。
质心:簇中所有点的中心(计算所有点的中心而来)
5. K-means算法优缺点
优点:
1、原理比较简单,实现也是很容易,收敛速度快。
2、当结果簇是密集的,而簇与簇之间区别明显时, 它的效果较好。
3、主要需要调参的参数仅仅是簇数k。
缺点:
1、K值需要预先给定,很多情况下K值的估计是非常困难的。
2、K-Means算法对初始选取的质心点是敏感的,不同的随机种子点得到的聚类结果完全不同 ,对结果影响很大。
3、对噪音和异常点比较的敏感。用来检测异常值。
4、采用迭代方法,可能只能得到局部的最优解,而无法得到全局的最优解。
Ⅳ 聚类算法--KMeans
与分类、序列标注等任务不同,聚类是在事先并不知道任何样本标签的情况下,通过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把样本划分为若干类别,使得同类别样本之间的相似度高,不同类别之间的样本相似度低(即增大类内聚,减少类间距)。
聚类属于非监督学习,K均值聚类是最基础常用的聚类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迭代寻找K个簇(Cluster)的一种划分方案,使得聚类结果对应的损失函数最小。其中,损失函数可以定义为各个样本距离所属簇中心点的误差平方和。
其中 代表第i个样本, 是 所属的簇, 代表簇对应的中心点,M是样本总数。
相关概念:
K值: 要得到的簇的个数。
质心: 每个簇的均值向量。即向量各维取平均即可。
距离量度: 常用欧几里得距离和余弦相似度(先标准化)。
KMeans的主要思想是:在给定K值和K个初始类簇中心点的情况下,把每个点(亦即数据记录)分到离其最近的类簇中心点所代表的类簇中,所有点分配完毕之后,根据一个类簇内的所有点重新计算该类簇的中心点(取平均值),然后再迭代的进行分配点和更新类簇中心点的步骤,直至类簇中心点的变化很小,或者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
KMeans的核心目标是将给定的数据集划分成K个簇(K是超餐),并给出每个样本数据对应的中心点。具体步骤非常简单:
(1)首先确定一个K值,即我们希望将数据集经过聚类得到k个集合。
(2)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质心。
(3)对数据集中每一个点,计算其与每一个质心的距离(如欧式距离),离哪个质心近,就划分到哪个质心所属的集合。
(4)把所有数据归好集合后,一共有K个集合。然后重新计算每个集合的质心。
(5)如果新计算出来的质心和原来的质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一个设置的阈值(表示重新计算的质心的位置变化不大,趋于稳定,或者说收敛),我们可以认为聚类已经达到期望的结果,算法终止。
(6)如果新质心和原质心距离变化很大,需要迭代3-5步骤。
KMeans最核心的部分是先固定中心点,调整每个样本所属的类别来减少J;再固定每个样本的类别,调整中心点继续减小J。两个过程交替循环,J单调递减直到极小值,中心点和样本划分的类别同时收敛。
KMeans的优点 :
高效可伸缩,计算复杂度为O(NKt)接近于线性(N是数据量,K是聚类总数,t是迭代轮数)。
收敛速度快,原理相对通俗易懂,可解释性强。
当结果簇是密集的,而簇与簇之间区别是明显时,他的效果较好。主要需要调参的参数仅仅是簇数K。
缺点 :
受初始值和异常点影响,聚类结果可能不是全局最优而是局部最优。K-Means算法对初始选取的质心点是敏感的,不同的随机种子点得到的聚类结果完全不同,对结果影响很大。
K是超参数,一般需要按经验选择。
对噪音和异常点比较的敏感,用来检测异常值。
只能发现球状的簇。在K-Means中,我们用单个点对cluster进行建模,这实际上假设各个cluster的数据是呈高维球型分布的,但是在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并不算高。例如,每一个cluster是一个一个的长条状的,K-Means的则根本识别不出来这种类别( 这种情况可以用GMM )。实际上,K-Means是在做凸优化,因此处理不了非凸的分布。
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对算法做调优。
(1)数据预处理:归一化和异常点过滤
KMeans本质是一种基于欧式距离度量的数据划分方法,均值和方差大的维度将对数据的聚类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 。所以在聚类前对数据( 具体的说是每一个维度的特征 )做归一化和单位统一至关重要。此外,异常值会对均值计算产生较大影响,导致 中心偏移 ,这些噪声点最好能提前过滤。
(2)合理选择K值
K值的选择一般基于实验和多次实验结果。例如采用 手肘法 ,尝试不同K值并将对应的损失函数画成折线。手肘法认为图上的 拐点就是K的最佳值 (k=3)。
为了将寻找最佳K值的过程自动化,研究人员提出了Gap Statistic方法。不需要人们用肉眼判断,只需要找到最大的Gap Statistic对应的K即可。
损失函数记为 ,当分为K类时,Gap Statistic定义为: 。 是 的期望 ,一般由蒙特卡洛模拟产生。我们在样本所在的区域内按照均匀分布随机地产生和原始样本数一样多的随机样本,并对这个随机样本做KMeans,得到一个 ,重复多次就可以计算出 的近似值。
的物理含义是随机样本的损失与实际样本的损失之差。Gap越大说明聚类的效果越好 。一种极端情况是,随着K的变化 几乎维持一条直线保持不变。说明这些样本间没有明显的类别关系,数据分布几乎和均匀分布一致,近似随机。此时做聚类没有意义。
(3)改进初始值的选择
之前我们采用随机选择K个中心的做法,可能导致不同的中心点距离很近,就需要更多的迭代次数才能收敛。如果在选择初始中心点时能 让不同的中心尽可能远离 ,效果往往更好。这类算法中,以K-Means++算法最具影响力。
(4)采用核函数
主要思想是通过一个非线性映射,将输入空间中的数据点映射到高维的特征空间中,并在新的空间进行聚类。非线性映射增加了数据点线性可分的概率(与SVM中使用核函数思想类似)对于非凸的数据分布可以达到更为准确的聚类结果。
(1)初始的K个质心怎么选?
最常用的方法是随机选,初始质心的选取对最终聚类结果有影响,因此算法一定要多执行几次,哪个结果更合理,就用哪个结果。当然也有一些优化的方法,第一种是选择彼此距离最远的点,具体来说就是先选第一个点,然后选离第一个点最远的当第二个点,然后选第三个点,第三个点到第一、第二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以此类推。第二种是先根据其他聚类算法(如层次聚类)得到聚类结果,从结果中每个分类选一个点
(2)关于离群值?
离群值就是远离整体的,非常异常、非常特殊的数据点,在聚类之前应该将这些"极大""极小"之类的离群数据都去掉,否则会对于聚类的结果有影响。但是,离散值往往自身就很有分析的价值,可以把离群值单独作为一类来分析。
(3)单位要一致!
(4)标准化
数据中X整体都比较小,比如都是1到10之间的数,Y很大,比如都是1000以上的数,那么在计算距离的时候Y起到的作用就比X大很多,X对于距离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这也有问题。因此,如果K-Means聚类中选择欧几里得距离计算距离,数据集又出现了上面所述的情况,就一定要进行数据的标准化(normalization),即将数据按比例缩放,使之落入一个小的特定区间。
K-Means是无监督学习的聚类算法,没有样本输出;而KNN是监督学习的分类算法,有对应的类别输出 。KNN基本不需要训练,对测试集里面的点,只需要找到在训练集中最近的K个点,用这最近的K个点的类别来决定测试点的类别。而K-Means则有明显的训练过程,找到K个类别的最佳质心,从而决定样本的簇类别。当然,两者也有一些相似点,两个算法都包含一个过程,即找出和某一个点最近的点。 两周都利用了最近邻的思想 。
Ⅵ 聚类算法的具体方法
k-means 算法接受输入量 k ;然后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 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聚类相似度是利用各聚类中对象的均值所获得一个“中心对象”(引力中心)来进行计算的。
k-means 算法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从n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 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而对于所剩下其它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距离),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聚类;
然后再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
一般都采用均方差作为标准测度函数. k个聚类具有以下特点:各聚类本身尽可能的紧凑,而各聚类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K-MEANS有其缺点:产生类的大小相差不会很大,对于脏数据很敏感。
改进的算法:k—medoids 方法。这儿选取一个对象叫做mediod来代替上面的中心的作用,这样的一个medoid就标识了这个类。K-medoids和K-means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心点的选取,在K-means中,我们将中心点取为当前cluster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在 K-medoids算法中,我们将从当前cluster 中选取这样一个点——它到其他所有(当前cluster中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作为中心点。
步骤:
1,任意选取K个对象作为medoids(O1,O2,…Oi…Ok)。
以下是循环的:
2,将余下的对象分到各个类中去(根据与medoid最相近的原则);
3,对于每个类(Oi)中,顺序选取一个Or,计算用Or代替Oi后的消耗—E(Or)。选择E最小的那个Or来代替Oi。这样K个medoids就改变了,下面就再转到2。
4,这样循环直到K个medoids固定下来。
这种算法对于脏数据和异常数据不敏感,但计算量显然要比K均值要大,一般只适合小数据量。 上面提到K-medoids算法不适合于大数据量的计算。Clara算法,这是一种基于采样的方法,它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
Clara算法的思想就是用实际数据的抽样来代替整个数据,然后再在这些抽样的数据上利用K-medoids算法得到最佳的medoids。Clara算法从实际数据中抽取多个采样,在每个采样上都用K-medoids算法得到相应的(O1, O2 … Oi … Ok),然后在这当中选取E最小的一个作为最终的结果。 Clara算法的效率取决于采样的大小,一般不太可能得到最佳的结果。
在Clara算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Clarans的算法,与Clara算法不同的是:在Clara算法寻找最佳的medoids的过程中,采样都是不变的。而Clarans算法在每一次循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采样都是不一样的。
与上面所讲的寻找最佳medoids的过程不同的是,必须人为地来限定循环的次数。
Ⅶ 简述入侵检测常用的四种方法
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
1、特征检测
特征检测(Signature-baseddetection)又称Misusedetection,这一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
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方法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方法无能为力。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
2、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Anomalydetection)的假设是入侵者活动异常于正常主体的活动。根据这一理念建立主体正常活动的“活动简档”,将当前主体的活动状况与“活动简档”相比较,当违反其统计规律时,认为该活动可能是“入侵”行为。
异常检测的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活动简档”以及如何设计统计算法,从而不把正常的操作作为“入侵”或忽略真正的“入侵”行为。
(7)如何用均值聚类算网络异常入侵扩展阅读
入侵分类:
1、基于主机
一般主要使用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日志作为数据源,某些也会主动与主机系统进行交互以获得不存在于系统日志中的信息以检测入侵。
这种类型的检测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对网络流量不敏感,效率高,能准确定位入侵并及时进行反应,但是占用主机资源,依赖于主机的可靠性,所能检测的攻击类型受限。不能检测网络攻击。
2、基于网络
通过被动地监听网络上传输的原始流量,对获取的网络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通过与已知攻击特征相匹配或与正常网络行为原型相比较来识别攻击事件。
此类检测系统不依赖操作系统作为检测资源,可应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配置简单,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审计和登录机制;可检测协议攻击、特定环境的攻击等多种攻击。
但它只能监视经过本网段的活动,无法得到主机系统的实时状态,精确度较差。大部分入侵检测工具都是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3、分布式
这种入侵检测系统一般为分布式结构,由多个部件组成,在关键主机上采用主机入侵检测,在网络关键节点上采用网络入侵检测,同时分析来自主机系统的审计日志和来自网络的数据流,判断被保护系统是否受到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