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对网络谣言国家采取什么态度

对网络谣言国家采取什么态度

发布时间:2022-12-26 00:50:10

❶ 网络谣言的治理措施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信息沟通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与此同时,许多无中生有、肆意恶搞的网络谣言亦频频出现,不仅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对于网民而言,如果不慎成为网络谣言的受众,就会逐渐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种网络情境产生依赖。
因此,治理网络谣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应坚持标本兼治。首先,这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其次,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对受到网络谣言蒙蔽的人来说,相关部门应善于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披露真相,曝晒“造谣者”的用心,让其臭名远扬。再次,对网站而言,应加强自律、严把关口,强化信息发布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同时,网上治谣要想真正取得长效,更要依法管理,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言以蔽之,要彻底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不仅有赖于法律的约束力和震慑力,更有赖于社会透明度的增强和广大网民素养的提升。

❷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网络谣言

增强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文明上网文明发言,树立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利用网络传播谣言的行为,文明上网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费浪费精力,更不应沉溺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❸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人言可畏,有时候一句谣言可能害了一个家庭,对于谣言我们应该保持质疑,不随意评价攻击别人,不去肆意带节奏,只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理智

❹ 网络谣言的各国严打

各种形式的网络谣言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各国的立场是一致的: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在这方面,各国依据本国实际,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总体来讲,各国打击网络谣言行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与社会公众主导型。 媒体发展管理局适时查处谣言,直至以诽谤罪起诉
新加坡的互联网普及率很高。网络的盛行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等社会问题。如何监控网络谣言,防患于未然,成为政府的一大关注点。
1996年,新加坡广播管理局被相关法规授权管理网络信息。2003年,根据修改的互联网相关法规,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接替广播管理局,履行网络信息管理的职能。该局鼓励网络行业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如果发现网络谣言,该局会适时查处,严重造谣的还会被以诽谤罪起诉。 130项法律、法规规制网络传播内容
2010年5月7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有32%的美国青少年曾经有过被人在网上散播谣言、未经允许公布私人电子邮件、收到威胁性信息、未经允许上载令人难堪照片等欺凌和骚扰的经历。
为有效管理互联网,美国国会及政府各部门先后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制。
美国各州、市也相继通过相关法规。纽约已通过立法惩治散布有关银行金融状况谣言的行为。2012年1月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式生效的一项新法规定,校方有权将有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等“欺凌行为”的学生予以停学或开除。 散布虚假、欺诈信息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2000年6月,印度颁布《信息技术法》,涉及刑事诉讼、行政管理等内容。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印度对该法作出修订,规定对在网上散布虚假、欺诈信息的个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故意利用计算机技术、破坏国家安全或对人民实施恐怖主义行为者,可判处有期徒刑直至终身监禁。
2011年,印度再次修订《信息技术法》,重点加强对网站的规范管理,规定印度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查封可疑网站和删除内容,网站则应当在接到通知36小时内删除不良内容,同时网站运营商还需要在声明中清楚告知用户,不得发布有关煽动民族仇恨、威胁国家团结与公共秩序的内容。2010年9月起,印度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要求对黑莓邮件、即时通讯等通讯软件,以及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监控,并多次要求上述网络运营商协助政府删除涉嫌违法网络内容。 谣言治理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一部分
在英国,谣言治理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一部分。为此,英国在社区设立了公民咨询局,主要职责就是向民众答疑解惑,对社会问题正本清源。
公民咨询局是政府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的机构,工作人员大多是来自社会不同领域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公民咨询局与政府、议会等各方面联系密切,因此能保证在提供咨询时具有权威性。同时,民众通过公民咨询局,还能更直接找到相关部门,提高民众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效率,扩大知情权。
英国的实践证明,谣言控制中心或咨询中心在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等危机时刻能及时把真实信息传播出去,从而达到社区和谐、社会稳定的作用。在一些特殊历史时期,为确保社会稳定,北爱尔兰还曾发动过“反谣言、反恐吓”运动。 通讯和信息部、国家电信委员会严打借谣言干扰行政之举
委内瑞拉饱受各种谣言的困扰,舆论斗争激烈。委内瑞拉不久将举行总统大选,挑起公共不满的谎言再度回潮。
2013年2月4日,委内瑞拉石油公司东部输油管道破裂,造成莫纳加斯州府马图林市区停水。委内瑞拉政府数日后宣布,已经对95%的污染地区进行了清理。然而,委内瑞拉反对派控制的卡拉沃沃州随后称,中部水厂从被污染的巴伦西亚湖提取水源,经水厂做简单消毒后直接向居民供水,造成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周边地区大面积饮水污染。该州要求中央政府宣布紧急状态。一时间,反对派媒体各显神通,放大“污染灾情”。CNN西班牙语频道也加入到了传播行列。
查韦斯总统将此类谣言定义为“媒体恐怖主义”。委内瑞拉检察部进行调查,要求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提供相关证据。最后,委内瑞拉检察长发表电话讲话,以确凿的证据说明供水符合饮用标准。委内瑞拉环境部长详细介绍了饮用水处理经过。事态逐步平息。
为打击散布谣言、干扰政府行政之举,委内瑞拉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通讯和信息部,负责新闻管理和新闻发布;国家电信委员会,管理信息传播。国会还颁布电台、电视台、电子媒体社会责任法,规范全国所有电台、电视台的行为,尤其对网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委内瑞拉还关闭了传播谣言的私人电台电视台,并在国际电视台开辟专门栏目,澄清各种传闻。 培训“抵制谣言代理人”,向社区邻里传播真相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府设立了“抵制谣言代理人”岗位,招募和培训工作人员,专门从事破除谣言和向社区邻里传播真相的工作。公民在日常生活或旅行途中遇到谣言,也有即时辨析的途径。
抵制谣言代理人拥有全面准确的信息,这为他们破解谣言提供了基础。例如,有人抱怨“当前享受公寓补助的都是外国移民”时,抵制谣言代理人迅速加以澄清:“今天收到公寓补助的人中,外国移民比例为1/20。”
当前,巴塞罗那已有350余名抵制谣言代理人。该市的做法得到了加泰罗尼亚地区其他城市的认可,希腊和瑞士一些城市也对此感兴趣并打算向巴塞罗那学习。 《电子通讯基本法》严惩危害公共利益的虚假信息散播者
2008年4月,韩国与美国就进口美国牛肉谈判达成协议,有关美国牛肉有疯牛病隐患的传言在网络大肆传播,韩国MBC电视台还制作了相关节目,导致民众开展了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强烈示威和集会活动,持续两个多月。韩国检方经过调查认为,MBC电视台有关节目的核心内容是虚假的,随即对电视台相关负责人予以起诉。
同年12月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一普通公司职员朴大成在网上发布消息称,韩国各大金融机构发布紧急命令,禁止企业买入美元,以避免韩元过度贬值。韩国股市、汇市一片恐慌。韩国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表示,该消息为虚假消息,检方随后起诉了朴大成。
上述两起事件发生后,立法机关抓紧研究制订更加严格的法规,以对发布谣言者进行处罚。当前,韩国《电子通讯基本法》规定,以危害公共利益为目的,利用电子通讯设备公然散播虚假信息的人,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缴纳5000万韩元(1美元约合1138韩元)以下罚款。 韦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为打击谣言修订刑法
前不久,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两名教师利用社交网站散布消息,称部分学校遭到袭击,学生被绑架,从而引发社会恐慌,造成该州交通瘫痪。为了打击类似的谣言,该州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造谣称存在爆炸装置、武装袭击以及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化学、生物或有毒物质,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可处以1年至4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塔巴斯科州议会也通过了刑法修正条款:对利用电话或其他大众传播手段,散布虚假警报或紧急情况信息,危害社会稳定或引发社会混乱的,处以6个月到2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务省通过行业协会发布防止谣言传播指令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及福岛核事故的各种谣言在网络上迅速流传,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慌。
日本总务省发布通知,要求“电气通信事业者相关团体”所管辖的电气通信事业者在保证报道的同时,采取为大众所知的必要措施,以消除谣言的危害。电气通信事业者相关团体包括电气通信事业者协会、电子通信服务协会、日本因特网接入商协会以及日本有线电视联盟等。
日本是注重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各企业都要加入到行业所在的协会之中,并听从各行业协会的指令,电话、电视、网络等领域也都有各自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大都归总务省管辖,总务省通过对行业协会发布通知,从而间接管理电话、电视、网络等,防止谣言的传播。 网络服务提供商签署协议,保证不传播谣言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对互联网进行完善管理的国家之一,而打击、防范谣言则是其互联网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澳大利亚对网络管理的法规由政府、行业和受众代表共同制订。澳大利亚网络服务提供商与政府传播和媒体管理局签署协议,保证不传播谣言、垃圾邮件等。传播和媒体管理局还向网络服务商提供过滤软件,以保证协议的有效执行。 网民和记者成立辟谣网站,提供真实信息
谣言的危害让法国人震惊。2011年9月30日,法国各地数百名中学生冲上街头,抗议教育部门取消一个月的假期。法国教育部门表示从没有这样的决定。原来,只是教育部会议上,曾有人提出将学校假期缩短15天,结果被讹传并导致抗议活动。
针对各种谣言,法国一些网民和记者自发成立了“停止传谣”等辟谣网站。该网站的主页上写着:“本网旨在利用网络提供真实信息,替代那些口耳相传的虚假信息。请速将您认为是谣言的信息告知我们,如果核实确为谣传,本网即会刊登。”

❺ 防控网络谣言,国家和社会应采取什么措施

1.强化宣传教育。
2.戳穿谣言本质。
3.实行严格控制。
4.改善信息环境。
5.增强心理素质。
6.发挥媒体作用。
7、加大惩处力度

❻ 打击网络谣言应该以管制网络媒体还是提高网民素质为重

二者兼施,创造更好的网络环境。

首先网民必须提高真伪信息的甄别能力和判断力。尽管信息甄别和判断力依赖一定的学识和阅历,但是网民也无需妄自菲薄,一些信息经过网民简单的甄别就能做出判断。网络信息同样具有一定地域性,如果你恰巧是这个地区的人,你就是信息真伪的鉴定官了。

例如不久前的湖南大学最严“禁宅令”的新闻,身为湖大学生,通过简单的调查就能鉴定信息的真假。因此网民必须在意识层面有“警钟”提醒自己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做出真伪判断。

建设良好网络生态,需要执法机关、职能部门、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多方共同行动、齐抓共管。执法机关需要严格依法履职,准确适用法律,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分工,加大监管力度;互联网平台企业则要守好“责任田”,严格规范使用者发布、转发信息行为,当好网络生态的安全员。

如何应对网络谣言,也对公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守住法律底线,约束个人行为,不信谣、不传谣,是阻断网络谣言的最好办法。网民需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重要信息要以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转发、不扩散,拒绝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尊重他人隐私,不越法律红线。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打击网络谣言要常抓不懈。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❼ 很多网民喜欢在网上造谣,我们该如何应对谣言

先如今的网络时代可以说是十分的发达了,一件小的事情只要上传到了网上,所有的人都会知道了,而网络时代的发达,也确实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比如说现如今的网络时代这么发达,我们想要去造谣一件事情是十分的简单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很有可能会成为压死别人的最后一个稻草,所以说不要再去这样做了,对于不关自己事情还是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而如果我们总是用键盘去攻击别人的话,自己也是会受到一些伤害的,所以说大家还是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软弱,如果一旦软弱的话,那么受伤的就是我们自己了,明明没有做错任何的事情,却要遭受到别人的流言蜚语。所以说大家应该勇敢的保护好自己,不应该总是那么的懦弱。

❽ 在网络上造谣、传谣,散布虚假信息,应依据哪些具体法律处罚规定

您好!网络造谣可能涉及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网络造谣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造谣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则要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体为您分析如下:

一、网络谣言的行政处罚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❾ 如何遏制网络造谣乱象

法治是遏制网络谣言的必由之路。

电信管理机构等网络行政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互联网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依法有效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地采取责令改正、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手段,打击利用网络谣言进行的各种违法活动,防止网络谣言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对于利用网络谣言实施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活动,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应当及时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谣言的受害人在得知权利受到侵害后,应当及时地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向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公安机关报告,避免谣言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9)对网络谣言国家采取什么态度扩展阅读

谣言产生的各阶段应有不同的对策:

在出现谣言苗头的先期,要做到“三早”:一是早发现,加强对网上主要社区、论坛、贴吧、微博、QQ群等网络交流渠道的监控,强化敏感意识,全方位加强搜集整理,第一时间发现影响稳定、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谣言苗头。二是早研判,对于早期发现的谣言,要组织专门的警力进行分析筛查和风险评估,形成研判报告,为处理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是早报告,对于重要的网络舆情以及突出的谣言苗头,要迅速上报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为打击处理赢得主动。

在网络谣言开始传播扩散的时期,要做到“三快”:一是尽快删除,对于各个网站散布的谣言,要迅速上报业务部门予以删堵;二是尽快公布真相,协调相关部门快速发布正确的消息,将真相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公布,澄清事实;三是尽快打击,对谣言散布范围较大、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要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行动,深挖幕后推手,严厉惩处造谣者。

平时要做到“三深”:一是深化机制,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管控和打击处理的工作机制,健全各类法规制度,制订完善工作方案、预案。二是深入教育,依托主流媒体以及宣传机构,加强对网民的教育,同时走进社区、学校、工地等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有效提高应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三是深度管理,对各主流网站以及论坛、贴吧等加强监管,落实网络管理责任制,从源头加强管理,防范谣言的大肆传播。

❿ 关于网络造谣,我国有什么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网络造谣,我国法律法规对此已做出相关规定: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规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10)对网络谣言国家采取什么态度扩展阅读

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少数党员干部纪律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国外,国内一些媒体及群众观念淡漠,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

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阅读全文

与对网络谣言国家采取什么态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配置网络路由器没有连接网络 浏览:749
魅族手机怎么获得网络权限 浏览:414
济宁哪里能培训网络管理 浏览:192
检查网络为什么会这么慢 浏览:724
网络路由器远端无响应 浏览:811
网络安全性群组 浏览:622
三星s8wifi网络慢 浏览:54
京东商城网络营销分析 浏览:114
网络怎么连接另一台电脑 浏览:182
网络电视如何不用路由器联网教程 浏览:691
合肥有线网络速度如何 浏览:620
移动网络是网通吗 浏览:99
5g网络在哪个城市用起来了 浏览:161
家里有路由器为什么连不到网络 浏览:284
电脑打开网络里面是空的 浏览:250
光纤可以连接路由器但没网络 浏览:467
网络语锤铁是什么意思 浏览:156
乐视网络播放机恢复出厂设置卡死 浏览:953
网络电脑插座什么牌子好 浏览:642
网络线一直在亮红灯怎么办 浏览:3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