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费率的含义是什么以及“费率”这个词的由来,什么时候出现这个费率,又是根据什么定这个数值的
含义:缴纳费用的比率。
如保险业的费率指投保人向保险人交纳费用的金额与保险人承担赔偿金额的比率。也指电话在一个计费单元内收取的费用,如:国内长途 0.3元/分钟等
费率分很多种,具体你要问哪种
⑵ 费率是什么意思 就是利息吗
费率指缴纳费用的比率。不是利息。如保险业的费率指投保人向保险人交纳费用的金额与保险人承担赔偿金额的比率。也指电话在一个计费单元内收取的费用。
费率的构成:
纯保险费率:保险额损失率+稳定系数:(保险额损失率=保险赔款总额/总保险金额×1000‰)
附加费率:(保险业务经营的各项费用+适当的利润)/纯保险收入总额
拓展资料:
根据央行的历史数据,新中国从1949年至2019年的70年时间里,央行对居民的储蓄存款利率先后一共调整了60次。 其中,1990年以来的历次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如下:
其中,从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人民币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自2015年10月24日利率调整后至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未再作过调整。
其中,1993年7月11日至1996年5月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达到10.98%的9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1989年是11.34%)。
当然,年轻的读者们也不需要去羡慕90年代初期那高达两位数的定存利率,因为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原因。 当时,我国的通胀率也非常高,消费物价高速增长,甚至还不时地出现排长队抢购盐、油、米等生活必需品的场景。
即使高达10.98%的年利率,也无法完全跟上消费物价的涨幅,所以后面政府还曾推出“存款保值贴补率”,就是在上述央行定的基准利率之上,再根据物价上涨情况给予一定的“保值贴补”,令到一年期或以上的定期存款实际利率水平多年内都保持在超过10%/年水平。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储蓄。
当年将压岁钱拿去存定期,就曾经拿过14.98%年利率的年息。 随后,随着CPI(消费者物价指数)逐步回落,人民币存款的利率水平也相应地不断下降,一直降到现行的2015年10月24日调整后1.5%的近30年来最低水平。 而前几天刚公布的2018年12月CPI同比上涨1.9%,2018年全年上涨2.1%(CPI指数并不包括很多人关心的房价)。
在CPI近几年保持在2%左右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大家就不要指望1.5%的基准存款利率近期内会大幅上调了。
⑶ 费率是什么意思
费率是指缴纳费用的比率。如保险业的费率指投保人向保险人交纳费用的金额与保险人承担赔偿金额的比率。也指电话在一个计费单元内收取的费用。
纯保险费率:保险额损失率+稳定系数:(保险额损失率=保险赔款总额/总保险金额×1000‰)
附加费率:(保险业务经营的各项费用+适当的利润)/纯保险收入总额
基本原则
1、充分性原则
指所收取的保险费足以支付保险金的赔付及合理的营业费用、税收和公司的预期利润,充分性原则的核心是保证保险人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2、公平性原则
指一方面保费收入必须与预期的支付相对称;另—方面被保险人所负担的保费应与其所获得的保险权利相一致,保费的多寡应与保险的种类、保险期限、保险金额、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等相对称,风险性质相同的被保险人应承担相同的保险费率,风险性质不同的被保险人,则应承担有差别的保险费率。
3、合理性原则
指保险费率应尽可能合理,不可因保险费率过高而使保险人获得超额利润。
4、稳定灵活原则
指保险费率应当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以保证保险公司的信誉;同时,也要随着风险的变化、保险责任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促进防损原则
指保险费率的制定有利于促进被保险人加强防灾防损,对防灾工作做得好的被保险人降低其费率;对无损或损失少的被保险人,实行优惠费率;而对防灾防损工作做得差的被保险人实行高费率或续保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