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电预计6月起放号入网,对三大运营商造成什么影响吗
影响真的非常有限,而三大运营商相比较而言,可能对联通的影响更大一些。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与广电一起拿到了5G(第五代移动通信)牌照,而广电迟迟没有放号呢?这个和移动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有很大关系,这也导致了广电有面临3个难题必须突破:
如果是一般的学生,因为限制上网,开个简单的语音通话,为他/她买个新机,每月月租低,上网要求不高,可以考虑。
如果老人家,出门较少,一般平常都以打电话为主,居住的地区广电的网络覆盖较好,那么也可以考虑。
总之如果对上网的要求不高,以打电话为主的消费者,平常基本不会出市区或者跨省旅游或者差旅的,在广电网络覆盖较好城市生活的人群,在广电有终端补贴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其网络。
‘贰’ 我国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成立,会给其他三大运营商带来什么影响
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的成立不仅会推动其他三大运营商在产业发展方向产生新的变革,刺激他们现在所通用的移动通信业务进行创新发展,同时还会对整个中国网络市场的格局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中国广电的新出现也会让消费者感受到,除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外,还有第4家运营商可以选择,让整个市场的格局产生新的改变,有争斗就会有创新,也更加希望在这样的现状下,会出现更多新的惊喜吧。
‘叁’ 三网融合面临着夭折,意味着什么。。。。。如果真的夭折了,对广电的未来有着什么影响。望业内人士分析分
3月25日CCBN闭幕这两周以来,媒体上不断传出关于三网融合已经夭折、已经被广电部门扼杀的论调。把三网融合进展迟滞夸大为三网融合已经面临夭折,而导致三网融合夭折的罪魁祸首就是广电部门。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诛心论如果不是媒体人士站从自身立场出发的妄自臆测,那就肯定是一些推手在造势造舆论。
三网融合夭折论的始作俑者是中国电信的退休总工韦乐平先生,在3月22日的“中国三网融合高峰论坛”上,韦乐平先生做了题为《三网融合的进展与挑战》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讲在三网融合条件下,电信物理网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在最后提到了一句三网融合面临夭折的风险。总是习惯于耸人听闻的的媒体忽略了韦乐平先生报告的主要内容,抓住吸引眼球的“夭折”两个字大做文章。
首先是清明节期间《新世纪周刊》赵何娟的一篇文章,被新浪科技转载标题改为《工信部官员称三网融合恐已夭折 沦为一场政治秀》,在业界掀起波澜。文章称三网融合已经结束,广电部门控制了播控权之后三网融合已经将三网融合从僵局推进死局。
三网融合进展缓慢乃至迟滞,这几乎是业界人士的一个共识。但是三网融合夭折或者已经进入死局,这纯粹是耸人听闻。无论如何,广电部门播控平台的建立已经给IPTV、互联网电视业务的进展打开了一条通道,虽然不是完全放开的坦途。也就是电信有条件地可以进入广电的视频传输业务。而在广电网络进入电信业务方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其次是一些电信媒体大力批判广电“电信化”的趋势,其论调仍旧是多年前的“重复建设”论,认为广电有线网络建设是重复建设,是国家资源浪费。这个观点其实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站在电信的角度上,单向进入广电网络的视频业务,并且不允许有线网络建设网络从事电信业务。其实,电信运营商是三个巨人,而且是受到国家特殊照料长大的巨人。多年来拿着国家巨额投资、拥有向用户收高额初装费、通话费的垄断政策。而有线网络承担着政治宣传任务、为人民服务的公益任务,只有收取基本收视维护费的权力。在三网融合政策下,有线网络克服先天不足努力建设网络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而已经先长大起来的大哥不但不允许小弟觊觎自己碗里的肥肉,还想把小弟碗里的咸菜也抢走,让弟弟们饿死。
如果按照重复浪费论的观点,三网融合政策其实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直接让电信运营商从事三网业务,把有线网络直接灭掉,三网融合就直接实现了。问题是根本不是那么回事,IP技术还没有甚至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广播技术。如果三网融合政策不允许有线网络建设网络从事电信业务,那么广电网络三网融合就是等着电信进入自己的业务范围,等着被吃掉。那岂不是咄咄怪论!
然后就是TCL的董事长李东生先生,3月28日在深圳举行的IT领袖峰会上表示三网融合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广电部门。这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找大人要糖不得就怨恨。李东生先生纠结的不是三网融合的进展,而是自己手中的财富。此前他已经在“两会”上提案要求广电部门的互联网电视内容平台应该给电视机厂商分一杯羹,在中国现在的国情下这显然是与虎谋皮。从广电部门的政策手中没有获得利益就说三网融合被广电阻碍了,这多少有点滑稽的味道。
个人觉得应该明确一点,三网融合有“MOVEMENTS”,的确进展缓慢。但是不应该耸人听闻地说三网融合已经夭折、已经结束。更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将三网融合缓慢的责任扣到广电部门头上。随着光纤宽带的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随着有线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步伐在不断前进。三网融合是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计划的方针,不会因为一些人的话而改变,大家不必纠结。
‘肆’ 广西广电网络会倒闭吗
不会。
广西广电(3.210,0.02,0.63%)2020年上半年亏损5642.59万由盈转亏用户收费率下降。挖贝网8月28日,广西广电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5,258,319.77元,同比下滑16.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25,878.46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9,510,007,137.2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33,203,105.76元,较上年度末下滑1.49%。
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经营工作造成的影响:一是集客业务开展难度加大,所投资的影院停止运营,企业、中小酒店等非居民用户收费率严重下滑。二是“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推进难度大。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落实较慢。用户发展落后于预期,产品推广使用难度加大。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在自治区教育厅和自治区广电局的统筹协调下,在全国率先推出“空中课堂”服务,自播出以来累计收看人次近8000万次。公司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主动推出系列惠民服务措施,实施春节期间电视免费看以及“农网资费与广电云资费并轨”等减免、降费政策,减免用户收费。四是受疫情影响公司投资收益下降。
‘伍’ 广电获得5G牌照,,有什么优势,对三大运营商有什么影响
广电获得5G牌照后,由于广电是目前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因此将有条件对国内广电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并利用现有网络设施,为用户提供更为低价的宽带接入和更为丰富的网络电视服务。广电是新到的第四家5G牌照运营商,参与传统的三大运营商竞争,会促使各家更大辐度降低宽带资费,更好地提高服务,这对我们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大利好。
‘陆’ 国内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电成立,会对三巨头和消费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推动5G网络共建共享
中国广电注册资本1012亿元,发起人共46家。其中,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
早在2019年6月6日,中国广电的第一大股东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就已经获得了工信部发放的第四张5G牌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20(5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一个健康的通信网络有三四家企业才能既保证竞争,又确保投入的合理性。给广电发牌既是为了促进竞争,也是为了推动5G网络共建共享。同时,也将推动广电腾退自己的700兆频段资源,用于5G建设。
‘柒’ 当前广播电视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近日来,随着中美贸易战摩擦的加剧,“华为”“5G”等名词频频占据各大平台首页。而美国方面之所以要对华为严防死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然而5G虽热,普通民众对它的理解大多数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5G,就是比4G的传输速度更快。其实事实并非如此,5G不仅意味着信息传输方式的升级,它还将带来一次重大变革,万物互联的时代将会到来,科幻电影里“无物不联网”的场景很有可能变成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画面。
面对这样的重大变化,广电行业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会迎来怎样的变化?需要做哪些工作来应对这些变化呢?
▍5G商用元年开启
风起于青萍之末。2018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这是5G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显示了这项新技术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2019年1月9日,在中国广电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确定将以“智慧广电”战略为主线,推动广电网络整合发展。
种种迹象表明5G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而广电媒体将成为拥抱5G机遇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设者之一。在此背景下,各地方广电单位已经开始在诸多业务领域积极布局,筹谋发展。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5G的理论速率可以达到每秒10G,特点是低时延、高可靠、高密度。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人士曾表示,当前全球5G正在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期,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我国5G产业已建立竞争优势。
可见,5G系统是我国实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更是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战略高地。
▍积极行动拥抱5G时代
面对呼啸而来的5G时代,广电行业早已开始积极创新,大胆布局。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直在融媒体建设上展开大刀阔斧的尝试,和腾讯、网络、阿里巴巴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云平台、大数据、移动客户端、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布局5G新媒体平台,与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华为等合作建设“5G媒体应用实验室”。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其中对于推进4K超高清电视内容建设、丰富超高清电视节目供给等作出了部署。
对于广电行业如何加快行业创新应用,该计划提出将加大超高清电视采集制作、总控播出、互动分发、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等系统建设投入,推动超高清电视直播频道建设;加强超高清视频点播平台建设,构建支撑超高清视频生产、聚合、分发、应用的融合业务平台;推动超高清电视在有线电视、卫星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的应用。
湖南广电等地方台也在积极应对5G带来的新变化。
2019年5月17日,“5G马栏山”发布会在湖南广电中心开启。发布会展示了平时难得一见的5G黑科技产品,拉开了湖南广电5G应用的帷幕。芒果TV与中国电信湖南公司共同启动“5G+4K+VR”大视频产业合作,并同步在湖南IPTV上线“5G+4K+VR”视频专区,为生活“智能化”时代拉开帷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加速迭代,电信5G网络传输速率的质变不仅为打破4K/8K视频传输瓶颈、实现爆发式增长提供了可行性,还将通过VR、360全景、4K/8K超清直播等多元观看方式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省级广播电视台、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就5G业务与华为签署了合作协议。5G技术离人们越来越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先进的技术,才会使得优质内容得以优质呈现。传媒行业的大发展历来是基于各种拍摄、制作和传播新技术的进步。当前传媒行业面临的5G新时代更是如此。
其一,人工智能技术将给传媒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发挥作用。基于这些技术,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实现平台自己编辑内容,并通过大数据进行精准分发。此外,人像识别、广告精准投放等技术也都开始在各平台获得广泛应用。
其二,传媒行业可以通过“5G+物联网”,打造“传媒+生态系统”。5G时代信息传输通道的整合不仅仅是简单的三网融合以及新旧媒介之间的融合,还将会是一个“万物互联”的高速移动互联时代。
过去媒体的输出端是有限的,局限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而在5G时代,这些输入输出端口将会面临颠覆性改变。例如,可以利用5G开展智慧家庭服务,把那些与家居生活相关联的屏幕互联互通,可以为平台用户提供各类现实生活的信息服务,比如购物、家政、租车、找工作、房屋租售等。
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以将机顶盒等广电技术和终端运用到工程建设等领域,通过用户定位进行量身定做的智能匹配。
其三,5G的到来拓展了全新的VR(虚拟现实)应用场景,也使得AR(增强现实)能够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
VR/AR应用对视频画面传输、延迟性以及语音识别和手势感应等方面有极高的要求,5G高速率、低时延等技术特点能够充分满足相关要求,能带给消费者更好的视觉感官体验,又由于5G技术的这些特性能够满足VR/AR设备对网络的要求,将有力促进VR/AR云的发展,并且将大大扩展其应用场景。
5G技术将给广电行业插上有力飞翔的翅膀。得益于上述三方面的助力,广电行业的服务能力将更强、用户的体验也会更好,将会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回归。
5G时代的到来,对于广电行业来说,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新机遇,同时也是个全新的挑战。
首先是对人才的挑战。广电行业既有的人才储备优势主要在于内容制作方面,5G技术目前还未完全成熟,专业人才稀缺,并且未来5G在广电行业的应用还会涉及物联网、人工智能、VR等技术,这些技术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来推动实施,而既了解广播电视又掌握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加稀少了。
所以,广电行业在推动5G应用中,首先将要面对的将是人才缺乏的挑战。
其次,5G对广电目前的管理机制也提出了挑战,广电行业目前受制约最大的是非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相似的国有企业的机制,更不要说与民营企业的机制相竞争了。
要在5G时代迸发新的活力,广电既有管理机制势必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
最后,观念要转变。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5G既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又是属于大数据的,更是属于人工智能的。因此,广电业首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和人工智能思维,否则再好的技术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我们也应看到,人之所以能永远不被先进技术所代替,恰恰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离不开磋商、交流,人不能只成为工作的机器,沟通、善良、互助才是人类发展的永恒动力。
广电行业作为服务人、影响人、引领人的特殊行业,怎样实现更好的发展,展现更好的社会价值?这个答案就是,让优质的内容插上新技术的翅膀,借助新技术释放新动力,展现核心价值。
‘捌’ 广电5G运营将带来哪些影响
广电5G运营将带来哪些影响
广电5G运营将带来哪些影响,在准备了几年后,中国广电终于是姗姗来迟,据悉,中国广电将在5月17日正式开始运营192手机号段,广电5G运营将带来哪些影响。
酝酿已久的中国第四大移动运营商中国广电,终于要开门迎客了。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的加入,将会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呢?
变化一:广电加速转型
在2月17日举办的中国广电5G核心网贵州省级节点建设开工仪式上,主办方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国广电将于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正式启动192手机号段的运营。从2021年9月底192号段放号测试算起,已经过去了5个月时间。
成立于2020年9月底的中国广电,注册资本高达1343亿元,背靠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集团)这棵大树,一经成立就拿到了国内第四张5G商用牌照,并且获得了最优质的700MHz N28频段资源。
之所以能够拿到一副好牌,是因为中国广电肩负着广电集团转型升级的重任。目前我们已处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媒体传播时代,中国广电必须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运营,实现5G网络与IP电视网络融合发展。
目前,中国广电正在加速推进5G核心网节点的建设,海南、湖南、河南、四川、江苏等省级节点均已启动建设。建设完成后,中国广电将具备承载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VoNR/VoLTE语音等业务的能力,并支撑广电5G在智慧广电、生态、旅游、农业、教育、医疗、工业互联网、高清视频、NR 广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变化二:从1v2到2v2,运营商格局剧变
因为移动的体量、资金优势,国家在发放移动网络牌照时一向有意识地扶持联通和电信。中国移动在3G时代,拿到的是竞争力最弱的TD-SCDMA,在4G时代拿到的依然是中国标准TD-LTE,直到2018年才拿到FDD牌照。到了5G时代,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已经从早期的三足鼎立变为5G时代的中国移动一挑二。
移动拿到2515MHz-2675MHz共160MHz,频段号为n41,以及4800MHz-4900MHz共100MHz,频段号为n79。电信拿到3400MHz-3500MHz共100MHz,频段号为n78;联通拿到3500MHz-3600MHz共100MHz,频段号为n78。电信和联通拿到n78相邻频段,在一开始就拥有共建共享的基因,并且n78在当时拥有更好的产品技术基础。在2019年9月,电信和联通就签署了《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
不过在中国广电成立后,移动就选择联合广电,开展“700MHz共建、全网共享”,其看重的就是700MHz 5G网络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按合作计划,双方计划在2021年~2022年共建共享48万个700MHz基站,连接这些基站的光纤网络由广电负责。
变化三:5G用户有更多选择
新的运营商加入,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肯定是:有没有更便宜的5G套餐可以选择。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就不要多想了。这已经不是当年三大运营商打生打死、29元无限流量套餐遍地的时代了。
希望获得更便宜的5G套餐,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营商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降低。在广电的700Hz网络普及,以及移动、联通、电信对原有低频频段重耕后,大家的愿望还是有机会实现的。毕竟同在Sub-6G频段,频率越低,穿透性越强,覆盖范围越大。
不过在192号段放号后也许还是有捡便宜的机会,那就是看广电将移动网络与有线电视网络捆绑的力度有多大。也许老的有线电视用户可以在不用额外增加太多费用的情况下,获得一张大流量的广电5G电话卡。
三大运营商的名字念叨久了,如果不是今天又看到新闻,都忘了如今的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并非只有联通、移动、电信。早在2020年,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就正式在北京成立,成为国内的第四家电信运营商,并且一步到位拿到了5G牌照。
而相关的政策公布,更是早在2019年就已经落地,经过数年的建设发展,就在大家都快遗忘掉中国广电的时候,新消息终于来了,据悉中国广电将在5月17日正式开始运营192手机号段。
实际上早在2021年,中国广电就已经在一部分地区开始了小范围的预约登记活动,提前预约的用户将可以第一时间购买到192号段的手机号。有的读者估计好奇,不就是新增一个运营商吗?有什么好高兴的?
诶,此言差矣,俗话说得好,有竞争才有进步,如今的三大运营商平分天下,早就有了共识,在整体市场没有大的变化前,用户是很难从三大运营商身上薅到什么羊毛的,但是如果此时有第四家公司入场,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有趣起来了。
广电来了,我为何高兴?
在准备了几年后,中国广电终于是姗姗来迟,作为中国的第四家移动网络运营商,中国广电的到来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从大的层面来说,新运营商的加入显然会让已经平静很久的移动网络市场,重新进入争斗阶段。
为何如此笃定?很简单,每一个行业市场,新玩家入场做的第一件事往往都是抢夺客户,而抢夺客户的行为就必然会引起其它公司的警惕和防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有的约定俗成就可能被打破,带动整个市场的改变,一般而言,对于用户来说,这些改变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简单举个例子,如今的移动、联通、电信5G套餐,不管是资费价格设置还是流量套餐设置,基本上都相差无几,除了一些老套餐外,新套餐基本都没有多少区别。实际上,这也是三大运营商互相之间的一个默契,与其互相打价格战压缩自己的利润,不如默契的将套餐价格设置在高位,维持现有的利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一年来很多原本低价的资费套餐都已经逐渐消失,比如前几年很火的无限流量套餐,如今已经完全消失。一些低价高流量的套餐,基本上也不再接受办理。
从移动的官网来看,如今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的资费套餐并不多,而套餐起步价更是套路满满,比如移动一个标价9元月租的5G套餐,资费内流量为5G,同时还赠送30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看起来很划算对不对?实际上9元月租仅维持6个月,在6个月后如果想要继续使用,就需要缴纳39元的月租资费。
身边就有不少朋友被运营商的优惠套路“坑”过,原价89元的套餐,优惠价39元,后续忘记修改套餐导致手机话费不足以抵扣当月的月租,以至于他在火车上突然就陷入了没有网络使用的尴尬处境,而且因为没有网络,甚至连想充值话费都无法做到。
最后,无奈之下的好友求助了乘务员,让对方为其充入足以抵扣月租的话费,等网络重新开通后再转账给乘务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锅不能全部扣在运营商的头上,毕竟在扣月租之前一般都会提前发信息通知话费不足,但是这并不能保证用户有留意到相关的信息。
就以短信通知为例,自己的手机每天收到的各种短信息少说有十条以上,促销的、银行卡扣费的、防疫信息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应用推送弹窗,很多时候就是在通知栏瞄一眼短信的简略内容,然后就直接清空通知栏,这种情况下关于话费不足的信息很容易就被忽略过去。
根据的了解,不管是联通还是移动,亦或者是电信,都有类似的限时优惠套餐,而且基本都是优惠期结束后自动转换高价套餐,并不会通过电话等更有效的方式通知用户,询问是否继续使用或更换其它套餐(推销5G套餐的时候电话倒是一天一个)。
至少希望中国广电的入场,能够为移动网络市场带来一点改变,至少让三大运营商做出一点动作来回应。而且,在基站方面有所不足的中国广电,想要吸引用户的加入,最有可能的动作就是降低资费套餐价格,如果能够将其它运营商再次拉进价格战中,对于用户来说显然是一件美事。
中国广电有什么优势?
当然,运营商的选择不能只看资费,如果说网络太差、基站太少,那么就算是免费大赠送,恐怕大家也要掂量掂量是否值得使用,毕竟走两步就没网的日子,我想没有人能够受得了。
那么中国广电作为一家成立仅一年多的运营商,他们的基站建设、网络服务有什么优势是值得用户选择他们的呢?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虽然目前的中国广电基站还在建设中,覆盖的城市区域和范围远不如其它几个运营商,但是在网络质量上也许大家不用有太多的顾虑。
中国广电想从零开始追上三大老牌运营商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成立之初中国广电就与中国移动有过接触,随后两者确立了合作关系,中国广电将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新的5G 700MHz基站。当用户进入中国广电暂时没有覆盖的地区时,手机将会借用其它运营商的网络为用户继续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只不过可能就没有5G信号,而是剩下4G信号,具体的情况就看各大运营商之间的协议了。
中国移动为什么会愿意与中国广电合作?这难道不是“资敌”?实际上,两者的合作前提是中国广电将自己所持有的700MHz频段与中国移动共享,来换取两者的基站共享。而且,这种基站共享与之前小米等公司租用运营商基站打造的虚拟网络不同,中国广电能够完全以自己的想法来制定套餐价格。
虚拟运营商租用运营商网络,实际上是赚取了属于运营商的利润,所以租金往往不会低,除非虚拟运营商愿意额外补贴,否则资费套餐可能会比运营商本身的更高。而广电则不同,他与移动之间算是竞合关系,不需要支付额外的租金,只需要将借用基站产生的利润分一部分给移动即可,所以能够给出更低的资费套餐来吸引用户。
聊到这里,估计有读者好奇了:移动投入如此大量资金建设的基站,就为了一个频段就送出去了?700MHz频段真的如此重要?其实早在2020年,移动投入的大量基站建设资金就分配到了700MHz频段的基站上,远远超过了此前主导的N77频段。
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700MHz频段的重要性了,以中国移动之前使用的2600MHz 5G频段来计算,对比其此前使用的4G频段还要更高,而频段越高信号的抗损耗能力就越低,覆盖一片区域所需要的基站也更多。
在4G时代,移动为了实现全国网络覆盖共建设了315万个基站,而频率更高的5G基站,想要覆盖全国的所需要的基站数量只会更多。如果换做700MHz频段,那么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变,根据预测,使用700MHz频段建设5G基站的话,覆盖全国范围仅需45-50万个基站即可,建设成本直接降低为原本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
而且,使用700Mhz频段降低的不仅仅是建设成本,后续的运营、维护基站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以整个5G网络的寿命周期来算,节省的费用将会是以百亿为单位的,如今大家应该就明白为什么移动不惜贡献出自己的基站,也要与中国广电合作了吧?
中国广电除了可以借用中国移动的基站之外,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作为主要负责电视节目转播的部门,中国广电有着丰富的高清视频资源。不仅仅是4K,后续还将会有8K节目的播出,凭借视频资源的优势结合5G网络的高网速,中国广电有望实现在线超高清电视的转播,比之其它运营商也有着更丰富的资源。
当然,具体的情况如何还有待中国广电的官方公告,在192手机号段正式上线后,虽然相关的资费、服务还有待后续官方公布,但是考虑到700Mhz 5G基站的低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可能会给出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资费价格,有兴趣的朋友,届时可以考虑直接买新卡或者携号转网。
目前,关于广电将在今年的5月17日正式开启192号段放号的事引发了网上网下的诸多热议。
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广电计划在今年的5月17日正式开启192号段的放号。目前正在开展192号段商用放号的运营准备。
同时,目前广电也开启了自家5G核心网的南北两大区控制面节点和31个省用户面节点建设。这些省级节点就包括与其他三家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等功能。
从这些消息来看,广电5G真的就要来了。不过,在人们对广电5G有了更多的好奇与期待之时,也有不少人也对于广电5G到底好不好用有了更多的揣测。
那么,即将到来的广电5G,到底会不会“香”起来呢?
在网络建设方面,广电不仅与移动在700MHz 5G开启了共建共享,且还将能有偿共享移动的2G/4G/5G网络。
而在去年底,700MHz 5G就完成了20万站基站的'建设。今年内只要建完剩下28万站基站就能形成一张可基本覆盖全国的700MHz 5G网络了。
有了700MHz 5G网络的覆盖及自家的5G核心网,再加上共享移动的2G/4G/5G网络,这也意味着,广电这个“第四大运营商”在网络能力及信号覆盖方面已是完全具备向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能力的通信运营商了。
由此,在这个网络与信号覆盖方面,广电这个“运营商”应该是合格了。但是,广电的5G到底好不好用则还要取决与市场的认可度。
而在个人用户方面,市场认可度的关键就是“资费贵不贵”和支持的“终端多不多”了。
在国内的移动通信市场容量已见顶,且三大运营商还已深耕多年的市场大环境下,广电这个“新人”想与三大运营商争夺存量市场的用户则必然会在资费价格上动脑筋。
因此,只要广电想快速发展用户,则大概率会用上低价资费及低价5G套餐则就是“狠招”。
当然,这对于用户们来说就是个喜闻乐见的事了。
毕竟,用户是更看重性价比的。广电的网络覆盖有移动兜底,信号质量肯定是让人放心的。可资费要是比三大运营商都便宜些,那干嘛不用呢。
特别是当广电推出了更低价的资费后,则势必要逼迫三大运营商开启新一轮的资费下调及网络质量提升。
这么一来,广电这个“第四大运营商”将不仅给通信市场带来新的变数,也或将成为进一步激发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鲶鱼”。
在广电5G一旦携低资费入场后,目前一直被网友吐槽的5G资费贵现象会不会被扭转,广电会不会把5G资费“打”成白菜价,这也真值得期待了。
可资费的问题广电自己能搞定。但在支持终端的方面,广电想搞定恐怕就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事了。
广电所有的700Mhz5G频段(也就是N28频段)因为发展较慢,所以导致了在5G手机上市的初期,基本上没有多少可支撑的终端。
一直到去年二季度之前,国内市场上的大部分5G手机只支持N41N78N79这三个三大运营商的5G频段。只是从去第二季度开始,支持N28频段的5G手机终端才开始多了起来,并在2020第四季度得到迅猛发展。
在去年8月间,广电才官宣推动首批5G 700MHz设备完成型号核准入网。这里面就4款基站型号、10款手机型号、2款CPE终端型号2个和3款工业模组型号。
而截至2021年底,市场上才出现了超过170款支持700Mhz5G频段(也就是N28频段)的5G手机。
这里面就包括iPhone 12系列。华为的Mate 30(E) Pro 5G、Mate 40系列三款、nova 8、nova 8 Pro;小米的小米11 Pro/11 Ultra、小米MIX 4;OPPO的Find X2 Pro、Reno5 Pro+;vivo的S7e、Y52s及iQOO 5、iQOO 5 Pro、iQOO U3等等。
除了这些主流大品牌之外,还有包括三星、摩托罗拉、中兴、努比亚、一加、黑鲨、Realme、及因华为而知名的鼎桥手机等二三线手机品牌,也有支持N28频段的5G手机。
但从目前看来,虽然支持700Mhz5G频段(也就是支持N28频段)的5G手机已经多了起来。可这些机型也大多都是去年下半年的机型。
由此,对于那些用着不支持N28频段手机的用户们来说,一下子为了用上700Mhz5G而去换手机也还是不太现实。
再怎么说,现在支持N28频段的5G手机也大都要3千元以上。为了用上700Mhz5G而去换手机,现在还是有点代价太高。
尤其是在700Mhz5G网络覆盖的农村、乡镇地区,让用户再花几千块再换手机,显然还是有点困难的。
这么一来,想快速扩大用户规模,让更多的用户用上700Mhz5G,广电还是要多想点新招。毕竟,用户手里支持的终端少,700Mhz5G再香,资费再便宜也没啥用了。
或许,采取三大运营商用过的购机补贴策略,就是一个不错的招。但广电会不会用这个策略则就不得而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着有线电视资源的广电,手里还有宽带、优质的视频节目源及庞大的装维售后团队。因此,广电在解决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服务方面也是有一定优势的。
因此,在700Mhz5G正式商用及广电完成自己的“全国一网”架构后,广电这个“第四大运营商”的市场前景不可小视。
特别是在业务创新方面,广电提出了加快形成“手机+电视+宽带+语音+卫星+X”全融合业务体系,精心打造“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模式。这更是让广电5G在发展方向上有个更多的推展空间。或许,广电真能为运营商行业带来点不一样的变化。
据说,从去年开始广电就已在多地开启了192号段的预约登记活动。而今年初,广电5G的市场宣传也已经悄然启动。在一些城市,广电5G的广告都已经出现在街头。
当然,对与想要尝鲜广电5G的朋友来说,现在就要看下自己的5G手机是否支持N28频段了。即便现在要再买个5G手机,也一定要确认自己中意的机型是否支持N28频段。
那么,在广电正式放号之后,你会尝鲜广电5G,入网192号段吗?
‘玖’ 2013年两会期间广电机房应该封网的
工信部已经下发通知,停止长途干线及枢纽楼工程施工。原则上是不允许施工的,但是各地方运营商根据各自工程情况,在不影响现网业务的情况下,可以特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