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SM网络是什么意思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是一种源于欧洲的无线通信技术。
当前我们用的移动和联通的网络就是GSM制式, 如果GSM网络能够提供GPRS上网,则称为2.5G;如果GSM网络不能提供GPRS则称为2G网络。
由基站子系统 (基站及其控制器),网络和交换子系统 (这一部分和固定网络最为相似) 有时也被称为核心网、GPRS核心网 (可选部分,用于基于报文的互联网连接)三部分组成的一个复杂通讯网络。
可以在900MHz,1800MHz,和1900MHz三个频段上通信的通讯网络。
(1)光格网络是什么扩展阅读:
移动通信技术折叠
GSM属于第2代(2G)蜂窝移动通信技术。2代的说法是相对于应用于80年代的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目前正逐渐进入商用的宽带CDMA技术。模拟蜂窝技术被称为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宽带CDMA技术被称为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3G。
无线电接口折叠
GSM 是一个蜂窝网络,也就是说移动电话要连接到它能搜索到的最近的蜂窝单元区域。GSM网络运行在多个不同的无线电频率上。
GSM网络一共有4种不同的蜂窝单元尺寸: 巨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和伞蜂窝。覆盖面积因不同的环境而不同。巨蜂窝可以被看作那种基站天线安装在天线杆或者建筑物顶上那种。微蜂窝则是那些天线高度低于平均建筑高度的那些般用于市区内。
⑵ 苏州光格为什么老经常加班
任务量重。因为苏州光格有限公司的任务量比较多,苏州光格创造的是光纤网络客户端,工作量比较大,所以他的加班时间会比较久,但是劳动薪酬和劳动的时间是成正比的。
⑶ 什么是 光格
打字有误。有人把这个叫光隔,正规的叫法是光耦。发送信号端是发光二极管,接收端是光敏器件,信号的传输通过光信号的强弱、有无来实现。
⑷ 苏州光格为什么老经常加班
因为它的任务比较重,所以经常加班。
因为苏州光格创造的是光纤网络客户端,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加班的时间比较久,但是劳动和薪酬是成正比的。
苏州光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电力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及设备、隧道综合监控系统及设备、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及设备、管道光纤监测系统及设备等。
⑸ 什么是广电网络
简单地讲,就是有线电视台为了把信号输送到每家每户,采用光缆、电缆一直从电视台拉到每家每户组成的那张网.
⑹ 光纤是什么样的网络,光纤是不是无线网络
无线光纤是一种基于光传输方式、采用红外激光承载高速信号的无线传输技术,以激光为载体、以空气为介质,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方式实现连接,由于其设备也以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为光源,因此又有“虚拟光纤”之称。
无线光纤---FSO系统特点
性能卓越:
频带宽,速率高,容量大。
快速部署:
FSO可以远设郊外、翻山越岭、在江河湖海上进行通信,可完成地对空、空对空等多种光纤通信无法完成的通信任务。系统架设方便,施工简便。
低成本应用:
激光技术的进步已经使耐用可靠的器件成本降低,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FSO设备的造价,为用户带来实惠。
支持任何一种协议传输:通信协议透明,任意传输协议均易叠加上去,对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可透明传送,适用于任何一种通信协议。
无需频谱许可证:不受频谱管制的束缚,因为无线光通信其设备间无信号的相互干扰,故无需像无线电通信(如微波、LMDS)那样申请频率许可证。
保密性好:
FSO的波束很窄,定向性非常好,并且用户到集线器之间的链路通常是加密的,形成通信链路后很难发现,安全保密性较强。适用于军队保密通信系统及商业商务保密通信系统。
体积较小:
机载、舰载、卫星承载均十分理想。若使FSO与定位系统和激光跟踪系统相结合,有望实现“动中通”。
满足短距离和长距离应用符合眼部安全标准
应用领域:
军事通信的部署:符合军事战争对通信设备的要求,设备轻巧、灵活、便携,架设与使用方便。
局域网的扩展:可用于扩展已有的城域网或连到新网络,这些链路通常不到达最终用户,而是为网络核心服务。
企业应用:FSO的灵活性使它可以应用于许多企业和学校,例如企业LAN到LAN的连接及校园网的连接。
作为光纤的补充:目前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都采用两条光纤连接来保证所构建的商业应用网的安全。现在,运营商无需部署两条光纤链路,可以选择FSO系统作为备份光纤的冗余链路,以节省投资。
接入应用:FSO也可用在接入网中,例如吉比特以太网接入。业务提供商可以使用FSO去旁路本地环路系统,或当作LMDS或蜂窝网的回程链路。
DWDM业务:想要构建属于自己的光纤网络的独立运营商,可以结合使用WDM与FSO来完成部分链路的传输,以节省光纤租赁费用。
军用、民用,陆地、海洋、太空,均十分便利。
⑺ 5G网络是什么意思 5G和4G网络之间有何区别
您好,5g网络的特点:
一、高速度
这个是5G最大的一个特点,相比于4G网络,5G网络有着更高的速度,而对于5G的基站峰值要求不低于20Gb/s,当然这个速度是峰值速度,不是每一个用户的体验。随着新技术使用,这个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5G网络下仅需要33秒就完成,每秒的速率达到726Mbps,而4G的LTE Cat.12网络下载速率仅62.2Mbps,花掉了6分钟25秒的时间;
二、泛在网
随着业务的发展,网络业务需要无所不包,广泛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支持更加丰富的业务,才能在复杂的场景上使用;
1、泛在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广泛覆盖,一是纵深覆盖。广泛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地方,需要广覆盖,以前高山峡谷就不一定需要网络覆盖,因为生活的人很少,但是如果能覆盖5G,可以大量部署传感器,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甚至地貌变化、地震的监测,这就非常有价值。5G可以为更多这类应用提供网络;
2、纵深是指我们生活中,虽然已经有网络部署,但是需要进入更高品质的深度覆盖。我们今天家中已经有了4G网络,但是家中的卫生间可能网络质量不是太好,地下停车库基本没信号,现在是可以接受的状态。5G的到来,可把以前网络品质不好的卫生间、地下停车库等都用很好的5G网络广泛覆盖;
三、低功耗
5G要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就必须要有功耗的要求。而5G就能把功耗降下来,让大部分物联网产品一周充一次电,甚或一个月充一次电,就能大大改善用户体验,促进物联网产品的快速普及;
四、低延时
1、5G的一个新场景是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的高可靠连接。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140毫秒的时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这个时延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就无法接受。5G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1毫秒,甚至更低。这就对网络提出严酷的要求。而5G是这些新领域应用的必然要求;
2、无人驾驶汽车,需要中央控制中心和汽车进行互联,车与车之间也应进行互联,在高速度行动中,一个制动,需要瞬间把信息送到车上做出反应,100毫秒左右的时间,车就会冲出几十米,这就需要在最短的时延中,把信息送到车上,进行制动与车控反应;
五、万物互联
迈入智能时代,除了手机电脑等上网设备需要使用网络以外,越来越多智能家电设备、可穿戴设备、共享汽车等更多不同类型的设备以及电灯等公共设施需要联网,在联网之后就可以实现实时的管理和智能化的相关功能,而5G的互联性也让这些设备成为智能设备的可能;
⑻ 零信任网络助力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建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边缘计算等IT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撑了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快速落地。作为“新基建”的重点方向之一,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快轨道,将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 IT 技术与传统工业 OT 技术深度融合,使得工业系统逐步走向互联、开放,也加剧了工业制造面临的安全风险,带来更加艰巨的安全挑战。CNCERT 发布的《2019 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指出,我国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攻击次数达 90 次/日。
工业互联网连接了大量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汇聚海量工业数据,构建了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与工业生产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一旦遭入侵或攻击,将可能造成工业生产停滞,波及范围不仅是单个企业,更可延伸至整个产业生态,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创,影响 社会 稳定,甚至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近期便有重大工业安全事件发生,造成恶劣影响,5 月 7 日,美国最大燃油运输管道商 Colonial Pipeline 公司遭受勒索软件攻击,5500 英里输油管被迫停运,美国东海岸燃油供应因此受到严重影响,美国首次因网络攻击而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以下根据防护对象不同,分别从网络接入、工业控制、工业数据、应用访问四个层面来分析 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面临的安全威胁。
01
网络接入安全
5G 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5G 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使得海量工业终端接入成为可能,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AGV 等这些高价值关键生产设备,这些关键终端设备如果本身存在漏洞、缺陷、后门等安全问题,一旦暴露在相对开放的 5G 网络中,会带来攻击风险点的增加。
02
工业控制安全
传统工业网络较为封闭,缺乏整体安全理念及全局安全管理防护体系,如各类工业控制协议、控制平台及软件本身设计架构缺乏完整的安全验证手段,如数据完整性、身份校验等安全设计,授权与访问控制不严格,身份验证不充分,而各类创新型工业应用软件所面临的病毒、木马、漏洞等安全问题使原来相对封闭的工业网络暴露在互联网上,增大了工控协议和工业 IT 系统被攻击利用的风险。
03
数据传输及调用安全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等新兴IT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在促进关键工业设备使用效率、提升整体制造流程智能化、透明化的同时,打破原有封闭自治的工业网络环境,使得安全边界更加模糊甚至弱化,各种外来应用数据流量及对工厂内部数据资源的访问调用缺乏足够透明性及相应监管措施,同时各种开放的 API 接口、多应用的的接入,使得传统封闭的制造业内部生产管理数据、生产操作数据等,变得开放流动,与及工厂外部各类应用及数据源产生大师交互、流动和共享,使得行业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的风险大大增加。
04
访问安全
工业互联网核心的各类创新型场景化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参与对象基础网络、OT 网络、生产设备、应用、系统等,通过与 5G 网络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更加高效的网络服务能力,收益于愈发灵活的接入方式,但也带来的新的风险和挑战,应用访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上面工业互联网遇到的安全问题,青云 科技 旗下的 Evervite Networks 光格网络面向工业互联网行业,提出了工业互联网 SD-NaaS(software definition network & security as a service 软件定义网络与安全即服务)解决方案,依托统一身份安全认证与访问控制、东西向流量、南北向流量统一零信任网络安全模型架构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借助 SD-NaaS 构建动态虚拟边界,不再对外直接暴露应用,为工业互联网提供接入终端/网络的实时认证及访问动态授权,有效管控内外部用户、终端设备、工厂工业主机、边缘计算网关、应用系统等访问主体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访问行为,从而全面提高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能力。帮助企业利用零信任网络安全防护架构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让 5G、边缘计算、物联网等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基于光格网络 SD-NaaS 架构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大体可以分四个层面:
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网络安全接入
首先 SD-NaaS 平台引入零信任安全理念,对接入工业互联网的各类用户及工控终端,启用全新的身份验证管理模式,提供全面的认证服务、动态业务授权和集中的策略管理能力,SD-NaaS 持续收集接入终端日志信息,结合身份库、权限数据库、大数据分析,身份画像等对终端进行持续信任评估,并基于身份、权限、信任等级、安全策略等进行网络访问动态授权,有力的保障了 5G+ 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终端接入的安全。
最小权限,动态授权的工业安全控制
其次针对工业互联网时代下的工控网络面临的安全隐患,SD-NaaS 零信任网络平台提出全新的控制权限分配机制, 基于“最小化权限,动态授权”原则,控制权限判定不再基于简单的静态规则(IP 黑白名单,静态权限策略等),而是基于工控管理员、工程师和操作员等不同身份及信任等级,控制服务器、现场控制设备和测量仪表等不同终端的安全策略,不同工控指令权限,结合大数据安全分析进行动态评估及授权,实现工业边界最小授权,精细化的访问控制。以此避免工业控制网络受到未知漏洞威胁,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阻止操作人员异常操作带来的危害。
端到端加密,精细化授权的数据防护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海量的工业数据包括研发设计、开发测试、系统设备资产信息、控制信息、工况状态、工艺参数等,平台各应用间有大量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处理需求,SD-NaaS 平台提供更强壮的端到端数据安全保护方法,通过实时信任检测、动态评估访问行为安全等级,建立安全加密隧道以保障数据在应用间流动过程的安全可靠。同时生产质量控制系统、成本自动核算系统、生产进度可视系统等各类工业系统之间的 API 交互,数据库调用等行为,SD-NaaS 平台可实现细颗粒度的操作权限控制,对所有的增删改查等动作进行行为审计。
采用应用隐藏和代理访问的应用防护
最后 SD-NaaS 平台采用 SDP 安全网关和 MSG 微分段技术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隐身和安全访问代理,有效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边界及暴露面,并基于工程师、操作员、采购、销售、供应链等不同身份进行最细颗粒度的动态授权(如生产数据,库存信息,进销存管理等),对所有的访问行为进行审计,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的应用安全防护屏障。
基于光格网络 SD-NaaS 解决方案,我们在工业视觉、智能巡检、远程驾驶、AI 视频监控等场景实现安全可靠落地;帮助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打造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 探索 工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
SD-NaaS 最佳实践:
申请使用光格网络产品解决方案
点击申请使用光格网络产品解决方案
⑼ GSM网络是什么
1、GSM网络是2G网络。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由欧洲开发的数字移动电话网络标准。
2、GSM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其关键技术之一是TDMA时分多址(每个用户在某一时隙上占用频载且只能在特定时间下收信息)。
3、GSM系统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