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网络欺凌行为有哪些
1、对其他网民使用语言暴力。
2、对特定
网民或网络群体进行杯葛。
3、把受害人之个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容貌等)公开,俗称“起底”。
4、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俗称“改相(改图)”。
5、在论坛中以言语用发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
6、受害人当看见其他网友违反网规时管理员便置诸不理,但看见受害人违反网规时却即时向警方举报,使受害人感到欺凌者有双重标准之嫌。
❷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网络保护中有什么亮点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亮点?将如何进一步织密法治之网、筑牢法律基石,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水平?来看以下梳理。
此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来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较高的。”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说,对于有过这些犯罪记录的人员,应限制他们从事相关职业。
在防治校园欺凌问题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❸ 中国法律网络欺凌是第几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注意,这里表明—网络方式公开侮辱诽谤同样可能构成犯罪)
以上只是刑法方面涉及的对网络暴力的规定。
❹ 我的一个朋友,在QQ群中被别人网络欺凌,怎么举报他们
首先你可以让你朋友在QQ群里面点击举报,一般QQ会对言语辱骂的人员进行警告或封号处理。或者让你朋友直接退出QQ群,眼不见心不烦,退群后,群里面的人也不会那么无聊继续进行网络欺凌。
❺ 网络欺凌属于校园欺凌吗
法律分析:实际上在实践当中并不能完全的说所有的网络欺凌都属于校园欺凌, 毕竟即使是成年人在面对网络欺凌时仍然难以处理, 但是在网络上对其他的未成年人进行打击,或者是散播谣言等等都是构成校园欺凌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❻ 什么是网络欺凌
有些孩子通过短信,社交媒体网站,电子邮件和其他数字平台参与有害行为。在这里,互联网安全专家揭示了有关网络欺凌的事实,并分享了阻止骚扰的方法。
数字技术多年来呈指数级发展 - 虽然这些进步为现代世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知识,但它们也导致了网络欺凌的增加。“网络欺凌的定义因来源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定义是利用技术伤害或伤害他人,” PACER全国欺凌预防中心协调员Bailey Huston说。网络欺凌可能发生在网上任何地方,涉及社交网络配置文件,视频和图像共享网站,博客,电子邮件,即时消息,视频游戏或短信。
根据Huston的说法,虽然网络欺凌并不一定比亲自欺凌更具破坏性,但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网络欺凌通常是目标所知的人,但它也可能是一个陌生人。网络欺凌可以匿名行动。
网络欺凌可能会有更大的受众 - “因为帖子可以被看到,分享并且可能会传播病毒,”Huston解释道
校铃响起时,网络欺凌不会停止。它并不局限于餐厅或走廊,因为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网络欺凌的目标可能常常让人觉得他们无法逃避正在发生的事情,”休斯顿说。
网络欺凌的类型
根据纽约州刑事司法服务司的说法,一些常见的网络欺凌类型包括:
诋毁:在线传播有害,不真实或有害的谣言和言论,这将损害个人的声誉。
排除:从在线组中故意排除某人。这被认为是网络欺凌的间接形式。
火焰:战斗涉及在私人或公共在线环境中向一个人或几个人发送愤怒,残忍,粗鲁和粗俗的信息。
快乐拍:将个人身体视为“恶作剧”或“笑话”,而其他人拍摄攻击或拍照以在线发布/发布。
骚扰:发送一系列针对个人的有害,侮辱性的在线消息。
假冒:假装并伪装成其他人,然后在线发送或发布材料,意图损害个人声誉。
郊游:在线发送或发布有关包含敏感,私密或尴尬信息的人的材料(如信息和图像)。
文字大战/攻击:通过大量平均短信和电子邮件追捕目标个体。
诡计:从事欺骗手段以获取令人尴尬的材料,然后在网上公开。
为什么孩子们会网络欺凌?
“当涉及到欺凌行为时,并不是”孩子和青少年可能参与的'一刀切'的理由,“休斯顿说。“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欺负孩子 - 无论是亲自还是在线 - 经常寻求表现力量并希望控制自己。”例如,学生可能喜欢网络欺凌带来的信心和力量,或者他们可能会是试图以配合他们的同龄人。
使网络欺凌特别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是与受害者的物理距离。经常欺凌涉及面对面的对抗和口头/身体暴力。另一方面,网络欺凌是以电子方式进行的,肇事者可以在闭门造车。“由于物理距离很远而且没有看到网络欺凌行为目标立即做出反应,因此使用技术更加残酷,”Huston说。“因此,网络欺凌的学生可能不会认识到他们行为的严重危害。”
网络欺凌有多常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被引入手机和社交网站 - 这与网络欺凌的增加有关。以下是一些统计数据:
从数据中心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2018年发现,高中学生的大约15%的人报告在过去一年内,网络欺凌
根据网络欺凌研究中心的统计,在2019年3月接受调查的人中,有36.5%的人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经历过网络欺凌。这是数字技术刚刚开始受到牵引的2007年(18.8%)经历过这一数字的人数的两倍
休斯顿参考了一项2015年的研究,该研究表明,网络欺凌的人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欺凌。
虽然男孩和女孩都参与网络欺凌,但女孩更容易网络欺凌,成为网络欺凌的目标。
网络欺凌的后果
网络欺凌对受害者有许多负面影响。它可能导致情绪困扰,抑郁,学校暴力和学校避免。许多参与欺凌行为的年轻人 - 无论是从事侵略行为还是受害者 - 往往都有情感和社会困难。孩子自杀的决定很少见,是许多因素的结果; 然而,有时网络欺凌可能是一个触发因素。
我的孩子被诈骗了吗?
儿童和青少年可能无法了解他们的网络欺凌经历,但您应该注意行为的变化。“也许你的孩子不想去学校或正常的俱乐部和活动,他们可能会因为花时间在电脑或手机上而感到不安,或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退出与家人或朋友的互动,”Huston说。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每个孩子的反应都不同,有些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异常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休斯顿说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公开,诚实的对话网络欺凌。(也让你的孩子知道,如果他报告网络欺凌,你不会限制他的互联网访问,Huston说这可能是他沉默的原因)。
如何帮助网络欺凌受害者
如果您的孩子成为攻击目标,最重要的是表达您的支持。“让他们知道他们不应该得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你们将共同努力制止欺凌,”休斯顿说。(始终鼓励您的孩子与您交谈,但如果他愿意,也要尊重并尊重他独立解决问题的决定。)
休斯顿说下一步是记录情况。“截取任何包含欺凌行为的帖子,并保存文本,电子邮件,消息或照片,”她说。“一旦你有文件,请联系你孩子的学校询问他们的欺凌预防政策。确定联系点,并向您孩子的学校提供欺凌记录。“家长也可以与技术提供商合作,看看他们是否能够举报和/或阻止骚扰内容。大多数允许进行交互式通信的网站都有使用条款协议,禁止任何人参与有害通信。
以下是帮助您的孩子处理网络欺凌的其他提示:
建议您的孩子如果有人受伤,不要迅速作出反应。匆忙做出的愤怒和激进的反应可以使问题升级。
以冷静和强烈的方式告诉欺负者“停止”。说“停止”并不意味着报复。
在提醒学校之前,请考虑联系网络欺凌者的父母并坚定地声明必须停止有害行为。提供电子证据,尽量不引发防御性反应。
如果您的孩子有危险,请致电律师或警察。律师可以帮助您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警方可以帮助您解决身体暴力和/或性剥削的威胁。
如果我的孩子是网络欺凌怎么办?
了解你的孩子是一个网络欺凌者可能会感到惊讶和伤害 - 但现在扭转局面还为时不晚。“首先与孩子谈论他们欺凌的原因。这种公开的对话应该让他们能够探究他们的感受以及可能导致他们行为的因素,“休斯顿说。强调网络欺凌是残酷的,对他人的伤害会损害友谊和声誉。同时重申每个人都应受到尊重,尤其是那些被认为在任何方面“不同”的人。
❼ 防沉迷用了逃犯的怎么办
法律分析:1.网页中搜索防沉迷,点击进入实名注册和防沉迷系统2.输入自己的QQ账号和密码。3.进行实名认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联络地址,完成实名认证即可。
法律依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进行身份注册或未采取防沉迷措施的,由文化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暂停或停止网络游戏服务;情节严重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四条 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建立举报制度或不及时受理、处置举报的,由网信、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暂停或停止相关服务。
❽ 今年,国家网信办在整治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网络乱象方面的成果怎么样
对网络乱象蔓延的严厉管控成效显着。“通过专项行动,扎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赌博诈骗信息屡禁不止,还有一些自媒体账号为了获取流量,制造虚假谣言和恶意营销炒作;部分未成年人网络课程包含低俗色情、血腥暴力等有害信息;部分平台泛娱乐化倾向,“三低”问题出现反弹,网络海军、流量诈骗等,这些问题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经济利益和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是天晴、生态良好的人民利益所在。网络空间阴云密布、生态恶化不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依法管理网络,构建良好的网络生态。”近年来,要瞄准清晰的网络空间,稳步推进网络管理和网络生态工作。
❾ 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或遭受网络欺凌时该如何应对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家长们非常关心也非常头痛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世界特别发达,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触到网络。而网络上面各种各样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在接受的新鲜事物的同时肯定也会接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说游戏或者是一些不良网站,这些都很有可能会让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多关心孩子
尽管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但是这样的情况对于孩子的心理打击也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等到出事了以后再去追悔莫及。总之想要断掉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让孩子少去接触网络,更要从小的时候做起。如果他们从几岁开始就一直玩电脑玩手机,那么等到20多岁想要改掉这个习惯就会非常的困难。
❿ 如果遭到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行为应该拨打什么进行求助
如果发生这个情况,尽快的拨打110报警电话,让公安局来处理